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熔化和凝固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熔化和凝固练习
1.某同学在做萘的熔化实验时,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曲线。
如果记录和作图没有错误,则以下判断中错误的是()
A.在t1时刻刚停止加热,t2时刻又开始加热
B.在t=0的时刻显示的温度就是萘的熔点
C.在0~t1的时间内含有萘的放热过程
D.在t1~t2的时间内萘在不断地放出热量
答案:A。
2.如甲是“探究石蜡的熔化特点”实验,图乙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为减小误差,实验应采用体积较小的石蜡
B.温度计的示数为38℃
C.如果将石蜡碎块换成冰块做该实验,冰块熔化
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与石蜡的相同
D.“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石蜡受热均匀的
答案:C。
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4min甲比乙吸热多
B.4~8min甲不吸热
C.0~8min甲和乙仍持续受热
D.0~8min甲和乙温度不断升高
答案:C。
4.将某种固态物质放入加热功率恒定的装置中,对其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说法错误的是()
A.固态时是晶体
B.在ab段需要继续加热
C.在cd段仍需吸收热量
D.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大
答案:D。
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一定是非晶体
B.80℃一定是乙物质的熔点
C.甲物质温度升高越来越快
D.第8分钟乙物质可能处于液态
答案:B。
6.小红妈妈用黄油煎牛排给小红吃,小红看到黄油在加热过程中逐渐变软、变稀,然后变成液态,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该过程中黄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过程的是()
A.B.C.D.
答案:B。
7.如图所示,在一个大烧杯中放入一些碎冰,在一支试管中也放入一些碎冰,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当烧杯里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则试管中的冰()
A.也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
C.一点儿也没熔化D.下边熔化上边没有熔化
答案:C。
8.把0℃的水和﹣5℃的一块冰混合后,放在一个与外界隔热的容器里,那么过一段时间后,可能的状态是()
①冰;②水;③冰水混合物
A.①或②B.①或③C.②或③D.①、②或③答案:B。
9.如图所示,豆腐滑嫩爽口,“冻豆腐”则松软鲜香。
“冻豆腐”解冻后,会发现其内部有许多小孔,小孔的成因是()
A.豆腐自身体积的缩小,挤去水后膨胀形成小孔
B.豆腐自身体积的膨胀,向外拉伸内部形成小孔
C.外部的水冷却后变成冰雪,扎进豆腐后形成
D.豆腐内部的水受冻结冰,再熔化成水后形成
答案:D。
10.如图画出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用相同热源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根据图象分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时吸热相等
B.甲、乙两种物质的熔点相同
C.甲、乙两种物质在固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较多
D.甲、乙两种物质在液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较多
答案:A。
11.下雪了,小宇从外面捧回一团雪放在杯子中,插入一支温度计,发现温度计的示数降到﹣6℃,他将杯子放在盛有许多热水的盆中,观察到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是先变大后不变,后来又变大
12.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亮应按照自下而上(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其中,利用水浴法给试管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好处是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
(2)测量过程中,温度计在某一时刻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该物质的温度为69℃。
(3)根据实验数据画出该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
由图可知,当加热到8min末,试管中物质所处的物态是固液共存态,该物质为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13.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一个实验:将少量食用盐放入水中调制成盐水后放入冰箱中,每隔2min观察一次插入其中的温度计的示数,根据实验数据得到“盐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
(3)盐水的凝固点不一定都是本实验中所测得的值。
那么,盐水的凝固点会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请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并设计验证你猜想的实验:
你的猜想:与盐水中盐的含量(或盐水浓度或盐与水的比例或盐水密度)有关
验证实验方案:将不同含盐量的盐水放入冰箱,并用温度计测出它们的凝固点;如果它们的凝固点不同,则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中盐的含量有关;如果它们的凝固点相同,则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中盐的含量无关。
14.某同学做探究“冰和蜡烛熔化特点”的实验,实验装置分别如图1、图2所示。
(1)图1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可行(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的;
(2)图2装置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使蜡的受热更均匀;
(3)实验中,热只能由酒精灯的火焰传递给水,却不会反过来传递,说明能量的传递具有方向性;
(4)根据记录的数据,该同学描绘出如图3所示的图象,根据该图象可知道该物质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5)如图3所示的图象,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比热容不同。
15.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
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
(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凝固过程用了10分钟,第5分钟时呈液态,凝固点(1)分析图象可知,实验进行到第4min时,该“盐
水”此时的温度是0℃,此时状态是液态。
(2)该盐水的凝固点是﹣4℃;它在凝固过程中
要放热,温度保持不变(持续下降/保持不变),
凝固的过程经历了8min。
为﹣2℃
(2)仔细观察图象发现,该物质凝固前降温比凝固后降温快(选填“快”或“慢”)。
(3)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的体积会变多(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4)某一天气温0℃,小明把一小块﹣5℃的冰投入一大杯0℃的水中,冰的体积将变多(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