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育发展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初中美术教育发展对策
摘要:美术教育不仅使人具有认识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还是完善人格,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

中学美术基础教学改革是对课程的一系列改革,建立系统化的中学美术基础教育体系,这种体系应当是科学的,人文化的。

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注重学生的审美教育。

关键词:中学美术;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55
美术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其教育意义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美术教育为学生的情感释放、创造能力以及人格发展的提高提供了条件。

综合性学习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也是美术教育应该具有的特征,美术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该注重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性。

一、中学美术教育的状况
中学普遍以乡镇分布,农村里普通百姓受自身的文化水平的制约,对美术这门艺术不太重视,认为美术只是副科,没有语、数、外等科目那么重要,在加上乡镇教育经费普遍缺乏,因此,对中学美术教育方面的投入不够。

就基础教学的状况来看,很长期一段时间里,地方相关教育职能部门往往重视美术教师的公开课的教学质量和参加各种美术竞赛、展览的情况。

把这些来做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凭证,甚至是以点
代面,和教师后期评优、评职称等联系起来,而在美术常规的教学方面缺乏应有的重视。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重视常规的美术技法的学习,可以说,按照美术的常识掌握美术技法上的技艺,本身无可厚非,但不能把这技法上的学习变为了教学的核心内容,甚至是全部。

如果是这样从事中学美术课教学,那就难以通过美术课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不能是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调查表明,当前教师素质和美术教育教学较以前出现很大的改观,但也有些不适应的地方。

学校美术教育的主要渠道是通过美术课堂教学来实施的,但当前中学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上到学校领导、教师,下到学生家长很多人认为美术课是副科、小科,可学可不学;在教学工作中,也把它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造成许多学校安排好的美术课程计划得不到执行,美术课时随时都会被语文、数学、外语等所谓的主课占用。

在加上目前很多农村中学学生生源逐渐缩减,地方政府为了减少财政压力,减少了对学校的财政投入,致使许多农村中学美术教育教学设备和用具老化、缺失,从而难以提高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

实地走访调查表明,很多农村中学没有设置专用画室,很少有石膏像等画具用品,有的学校美术课堂教学只是照本宣科,教师也缺乏应有的积极性,种种原因致使农村中学生缩减以至丧失了接受美术教育的机会。

二、建立科学正确的中学美术教育体系
现在,我国许多地方都在探索基层美术教育体制改革,这是国家
人才培养战略的直接表现和必然结果。

其中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应是对艺术教育的改革。

因为,从事实与分析表明,相比较而言我国现阶段的艺术教育远远不能满足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而稍显落后和薄弱,成了我国教育的软肋。

势必阻碍文化教育事业的整体进步与发展。

因此,在国家大力提倡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艺术教育理应放在教育改革的重要位置,艺术教育应该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学科”。

艺术教育的作用在文化进步发展中将是越来越重要,且越来越显著、越来越关键。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对课程实施改革,而课程改革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改革。

所以,基础教学改革是对课程的一系列改革,要在建立系统化的中学美术基础教育体系,这种体系应当是科学的,人文化的。

首先是实践性的:以启发创造想象力的美术课程为主,进一步实现美术教育的人文科学性质。

其次,各个阶段上都应开设艺术鉴赏课或者同类的活动。

只有从鉴赏中,从大量优秀的例子中,才能培养审美的眼光,鉴赏课,应该是一种开放的,各种形式兼容并蓄的,要提供各种观点、想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注重学生的审美教育
面对农村专业美术教师不足的情况,地方政府和学校应该用优厚的待遇引进专业的美术教师,如果经济有困难的乡镇和学校也可以加大对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提高美术教师的素质。

对现有美术教材和分阶段的美术教育内容,应当进行充分地反思,对其中陈
旧之处、不足之处进行修订,补充新的观念,以及美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设计”艺术的内容。

高质量的教学就是学生获得经验,有效地在教育目标的指引下,产生能力或倾向变化的过程。

它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之产生兴趣,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使学生有意识地参与学习活动。

以往的美术课教学,教学过程是一种过于偏重书本中美术资料,教师处在知识的灌输的地位上,学生缺乏主动性,学生主观意识得不到充分展现,是一种典型的单向传递活动过程。

一方面,要求美术教师应该积极从事专业创作,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很好的胜任教学。

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农村的资源实施教学不失为一条好的方法,它既符合课堂教学的实际,又达到了《普通中学美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各学习模块的教学目标。

通过中学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增强他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对外来文化的欣赏和接纳,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念,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我们应该站在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高度来看待美术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促进美术教育观念的转变,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增强美术教育的效果,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文明的全面发展。

农村美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它将渗
透到农村美术课堂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从而使的教育教学有所改变,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詹武.谈高师美教专业教育改革—中学美术课程改革带来的启示[j].中国美术教育,2003,(4):47-49.
[2]姜英杰.优化美术欣赏教学促进学生和谐发展[j].中小学美育,2003,(3):32-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