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538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洋葱鳞片叶叶肉细胞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D.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
7.低温和秋水仙素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起作 用的时期是( B) A.细胞分裂间期 B.细胞分裂前期 C.细胞分裂中期 D.细胞分裂后期
8.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确 的描述是( C)
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
可引起基因 “数量”上
的变化
对生物进化 有一定意义
(1)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都会引起遗传 物质的改变,均属可遗传的变异,但不一定都能传 给后代。
(2)基因突变是DNA分子水平上的变化;染色体变异 是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变异,属于细胞水平上的变 化。
(3)基因重组的实质是基因和基因的重新组合,自然 情况下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才能发生。但在人工操作 下也可实现,如基因工程。
变异类 型 比较项目
产生结果
意义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只改变基因 型,未发生 基因的改变, 既无“质” 的变化,也 无“量”的
变化
形成多样性 的重要原因, 对生物进化 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产生新的基 因,发生基 因“种类”
的改变或 “质”的改 变,但量未

生物变异的 根本来源, 提供生物进 化的原始材

染色体变异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它的体细胞含有42个染色 体,那么,它的单倍体的染色体数目是( B)
A.42
B.21
C.28
D.84
2.下列叙述中最确切的是 ( D)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正常血红蛋白分 子中有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
B.用普通二倍体西瓜培育出四倍体西瓜,再用普通 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会结 出三倍体无子西瓜
C.由于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原因,某些家庭兄弟 姐妹甚多,但性状不尽相同
D.某基因的一条链上有2个(占碱基总数的0.1%)C变 成了G,表明发生了基因突变,且该基因连续复制4次 后,突变基因占50%
3.下列与多倍体形成有关的是( B) A.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B.纺锤体的形成受到抑制 C.个别染色体增加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基础知识整合】 (1)实验原理 :低温抑制 纺锤体 的形成,以致影 响 染色体 被拉向两极,细胞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 胞,使得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2)方法步骤:洋葱根尖培养→固定→制作装片(解离 → 漂洗 → 染色 →制片)→观察。
(3) 实验中用到的试剂及用途 ①卡诺氏液:固定细胞的形态。 ②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将染色体染上颜色(染色)。 ③解离液[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混合液(1∶1)]: 使细胞与细胞之间分离(解离)。

香蕉(3N)、普通小麦
单性生殖(孤雌生殖 或孤雄生殖)
植株弱小,高度不 育
玉米、小麦的单倍
2.单倍体与二倍体、多倍体的判定
(1)三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单倍体 由配子发育而来,与染色体组无关。单倍体一般含一 个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产生的单倍体),也可以含两 个、三个甚至更多个染色体组,如普通小麦产生的单 倍体,就有三个染色体组。
蛋白质 等营养物质含量丰富。
4.单倍体
(1)概念:由 配子 发育而来,染色体数和染色体 组数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即体细胞中含有 本物 种配子 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2)特点:与正常植株相比,植株长得 弱小 , 且 高度不育 。
【知识拓展】
一、二倍体、多倍体与单倍体
1.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比较
二倍体
分裂中期。
【解析】由题干可知西瓜染色体数目为22,由流程图 可知经过试剂③得到无子西瓜,而染色体数目仍为22, 可以推测得到无子西瓜的原因是使用了植物激素替代 了受粉过程。解题突破口就在于图中A、B的来源不同。 (1)试剂①为秋水仙素,试剂③为生长素而不是生长激 素(动物激素),不要混淆。(2)无子西瓜A是三倍体,进 行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从而不育无法结 子,应为多倍体育种。(3)单倍体育种基本流程是:植 株杂交→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植株→秋水仙素加倍 →筛选获得所需纯合子。
(3)下图表示不同基因型小鼠血浆中G酶浓度和H2S浓 度 的 关 系 。 B—B— 个 体 的 血 浆 中 没 有 G 酶 而 仍 有 少 量 H2S产生,这是因为 血浆中H2S不仅仅由G酶催化产
生(反应本身能进行,酶只是改变了反应的速度) 。 通过比较B+B+和B+B—个体的基因型、G酶浓度与H2S 浓度之间的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 基因通过控制G酶
12.正常小鼠体内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编码胱硫醚γ -裂解酶(G酶),体液中的H2S主要由G酶催化产生。 为了研究G酶的功能,需要选育基因型为B—B—的小 鼠。通过将小鼠一条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去除,培育 出一只基因型为B+B—的雄性小鼠(B+表示具有B基 因 , B— 表 示 去 除 了 B 基 因 , B + 和 B— 不 是 显 隐 性 关 系)。请回答:
(5)由G→J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生物技术有
基因工
程(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和 植物组织
培养技术 。
11.已知番茄的红果(Y)对黄果(y)为显性,二室(M) 对多室(m)为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 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育种工作者利用不同的方 法进行了如下四组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Ⅰ过程培育植物体A主要应用了 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原 理。在植株上,番茄的韧皮部细胞通常无法分裂、分化 形成完整植株,原因是 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基因
5.诱变育种有很多突出优点,也存在一些缺点,下列 分析正确的是( B)
①结实率低,发育迟缓 ②提高变异频率,使后代变异 性状较快稳定,因而加快育种进程 ③大幅度改良某些 性状 ④茎杆粗壮,果实种子大,营养物质含量高 ⑤ 有利个体不多,需要大量的材料
A.①④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①②④
6.下面所列材料中,最适合用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 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是( C) A.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解析】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水稻幼苗的芽尖, 将导致芽所发育形成的枝、叶、花、果等部分细 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但对根的结构不构成影响。 故相应的染色体数分别为:根冠12,花粉粒12, 子叶12,子房壁24,花药壁24,卵细胞12,叶肉 24,伸长区(根尖)12。
考点二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三、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比较
【典例精析】
【例1】二倍体水稻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12条染色体。 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水稻幼苗的芽尖,导致细胞 染色体加倍。该幼苗发育成的植株各部分细胞中的 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A ) A.根冠12、花粉粒12
B.子叶24、子房壁48
C.花药壁24、卵细胞24
D.叶肉24、伸长区24
9.用杂合子(DdEe)种子获得纯合子(ddee),最简捷 的方法是 ( A )
A.种植→F2→选不分离者→纯合体 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 理→纯合体
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
二、非选择题 10.下图是五种不同的育种方法图解,请据图回答:
(1)现提供正常小鼠和一只B+B—雄性小鼠,欲选育 B—B—雌性小鼠。请用遗传图解表示选育过程(遗传 图解中表现型不作要求。)
(2)B基因控制G酶的合成,其中翻译过程在细胞质的 核糖体上进行,通过tRNA上的 反密码子与mRNA上
的碱基识别,将氨基酸转移到肽链上。酶的催化反应 具快,有这高是效因性为,胱硫醚酶在降G低酶了的反催应化的下活生化成能H。2S的速率加
和替换
类型
①非同源染色体 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
②同源染色体上 的非姐妹染色单 体之间交叉互换
①自然状态下发 生的——自然突

②人为条件下发 生的——诱发突

①染色体结构变 异
②染色体数目变 异
适用范围
真核生物进行有 性生殖产生配子

任何生物均可发 生(包括原核、 真核生物及非细 胞结构的生物)
真核生物核遗传 中发生
3.多倍体
(1)概念:由 受精卵 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 三个 或
三个以上 染色体组的个体。其中,体细胞中含有
三个染色体组的叫做 三倍体
,含有四个染色体
组的叫做 四倍体 。例如,
香蕉 是三倍
体, 马铃薯 是四倍体。
(2)分布:在 植物 中常见,在 动物 中极少见。
(3)特点:与二倍体植株相比, 多倍体植株常常是茎 杆 粗壮 ,叶片、果实和种子都 比较大 , 糖类和
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 胞
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 体的过程
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 的原理相似
【解析】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低温抑制纺 锤体的形成以致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不能分裂成两 个子细胞,从而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故在显微镜下只 能观察到结果而不能观察到过程。
第三十八课时 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无子西瓜的培育
考点一 与染色体数目变异有关的概念
【基础知识整合】
1.染色体组: 细胞中的一组 非同源 染色体,它们在 形态 和
功能 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 全部遗传信息。
2.二倍体: 由 受精卵 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 两个 染色 体组,包括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
的营养条件、植物激素的刺激、无菌条件、适宜温
度和一定光照 。在图中Ⅳ过程中,通常植物体D能 表现出两个亲本的遗传性状,根本原因是 具有两
个亲本的遗传物质。
(4)植物花粉离体培养形成的植株一定高度不育吗?为 什么?
不一定。若亲本是四倍体,则离体花粉培育出的植 株的体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可正常形成配子,是 可育的。(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在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中,用秋水仙素处理 二倍体普通西瓜幼苗,待植株开花后授以普通二倍体 西瓜的正常花粉,所结果实的果皮、种皮、胚、胚乳 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依次为 ( D)
A.4、2、2、4 B.4、4、3、6
C.3、3、3、4 D.4、4、3、5
【解析】二倍体普通西瓜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其染 色体数目加倍,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4,配子中染色 体组数为2,该植株开花后授以普通二倍体西瓜的正常 花粉后,受精卵中染色体组数为3,受精极核中染色体 组数为5,所结果实的果皮和种皮的染色体组数与母本 相同,综上所述,答案选D。
选择性表达 。
(2)用红果多室(Yymm)番茄植株的花粉进行Ⅱ、Ⅲ有关 实验,则Ⅱ过程中,从花粉形成幼苗B所进行的细胞分裂 方式是 有丝 分裂。培育植物体B的方法(Ⅱ)称为
单倍体育种 。植物体C的基因型有 YYmm或 Yymm或yymm 。
(3)要将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必 需的条件是 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一定
(2)二倍体、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与染色体组数 相关。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含 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个体可以统称为多倍体。
二、3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
变异类型 比较项目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源自体变异概念基因结构的改变, 因基因的重新组 包括DNA碱基 染色体结构或数 合而发生的变异 对的增添、缺失 目变化而引起的
【典例精析】
【例2】已知西瓜的染色体数目2n=22,请根据下
面的西瓜育种流程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①③过程所用的试剂分别是 秋水仙素 和 生长素 。
(2)培育无子西瓜A的育种方法称为 多倍体育种 。
(3)④过程中形成单倍体植株所采用的方法是 花药
离体培养 。该过程利用了植物细胞的 全能 性。
(4)为确认某植株是否为单倍体,应在显微镜下观察 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染色体,观察的最佳时期为有丝
多倍体
概念
体细胞中含2个染 体细胞中含3个或3个 色体组的个体 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单倍体
体细胞中含本物种 配子染色体数的个

染色体组
2个
3个或3个以上
1至多个
发育起点
受精卵
受精卵
配子
自然成因 植物特点
正常有性生殖 正常
几乎全部动物、过
未减数的配子结合, 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
加倍
果实、种子较大,生 长发育延迟,结实率
(1)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 杂交 育种方式,
A→B→C方向所示途径表示
单倍体 育种方式。
这两种育种方式相比较,后者优越性主要表现
在 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
(2)B过程常用的方法为 花药离体培养 。
(3)E方向所示育种方法所用的原理为 基因突变 。
(4)C、F过程最常用的药剂是 秋水仙素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