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及综合征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帕金森病的国内外治疗进展

帕金森病的国内外治疗进展

帕金森病的国内外治疗进展作者:王丽娟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的治疗近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近20年的有关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原著61篇,其中40篇符合标准,对其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近些年国内外对帕金森病的治疗研究有了很大进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结论:目前帕金森病尚无法根治,只有应用多种不同方法进行综合治疗,效果才更显著。

【关键词】帕金森病;国内外;治疗目前帕金森病是国际公认的医学难题,尚无法根治,一旦发病,需终身治疗。

因病情呈进行性加重,严重限制病人的活动能力及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如果不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病人生存期明显缩短,晚期因长期卧床而死于肺炎和尿路感染等并发症。

1 概述帕金森氏病( PD)或帕金森综合征( PS),又称震颤麻痹,由英国医生James Parkinson首先描述,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PD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经典的“四主症”: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及姿势调整障碍。

另外,多项研究已明确PD的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NMs):包括神经精神症状、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睡眠障碍、感觉障碍和认知功能损害等。

其中,认知障碍表现在言语障碍、视空间障碍、额叶功能障碍、痴呆与智能改变等。

Braak按路易体出现的顺序将帕金森病的病理学分为6期: I期累及嗅球、嗅核前部及迷走神经背核,临床出现嗅觉障碍及便秘; II期累及下位脑干,表现为抑郁、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及疲乏; III、IV期累及中脑黑质及其他深部核团及端脑,表现为运动症状;V、VI期累及边缘系统及新皮质,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症状等[ 1]。

患者在运动症状出现之前即有嗅觉障碍、便秘、抑郁、失眠等症状[ 2 ]也为Braak病理分期提供了临床支持。

截至目前,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已有研究表明,帕金森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兴奋性毒性与钙的细胞毒作用、线粒体功能障碍与氧化应激过度、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功能障碍、多聚ADP核糖聚合酶过度活化、过多的自由基形成、神经生长因子缺乏、免疫学异常、老龄化、细胞凋亡及感染等诸多因素有关,是多种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中医药治疗新进展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中医药治疗新进展
为 7优点 , 商 但也 有煎 煮费 时费 工 、 口味不 佳 或 针对性 不强 等 缺点 ,因此 部 分学 者采用 自拟 成方 治疗 本病 , 当然 也有 知识 产权保 护 的考 虑 。 31 彦杰 等 抗 聚 、 .李 在 静滴 脉 络 宁 等治 疗基 础 上 , 服龟 羚帕 安 加 丸( 龟板胶 、 羊角 粉 、 蝎 、 羚 全 厚朴 ) 结果 : 。 显效 2 例 、 1 有效 2 4例 , 总有 效率 8. 改 良 U D S 分 明显 减少 , 于脉 络 宁对 照组 3 %, 3 PR 积 优 ( <.1o药理 研 究表 明 , 肝熄 风方 药 能够 调节 多 巴胺 合 成 的 P0 O 养 限速 酶酪 氨酸 羟 化酶 , 而 影 响多 巴胺 的效 应 , 进 故龟 羚 帕安 丸对 V S 临床症 状 和体征 有 显著 改善作 用 。 P的 3 黄 志东 等 【 用美 多 巴的 同时 , . 2 羽 应 给予抗 帕 颗粒 ( 参 、 丹 水蛭 、 僵 蚕、 全蝎 加补 血 滋 阴 、 精 填髓 、 益 补益 肝 肾 、 收敛 固涩 、 补气 升 阳 、 益气 固表 、 托毒 生 肌 、 利水 消肿 等 8 中药 组 成 )入选 病例 均 为 味 , 服 用美多 巴约 3 后开 始 出现疗 效减 退 、 状波 动及 伴有 明显 并 年 症 发症者。结果 :临床症状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逐步好转 ,P R UD S 评 分逐 渐下 降 (( .1; P 0O )美多 巴 的用量 减少 1 / 2以上 ; 发症 及副 并 作用均有下降趋势 , 其中开关现象 、 剂末现象及睡眠障碍下降差 异 显著 ( < . ) 尸O 5 0 。 33 I陈怀珍等 口服或静滴尼莫地平的基础上加服抗震止痉胶 在 囊 ( 乌、 首 白芍 、 杞 子 、 枸 肉苁蓉 、 参 、 丹 土鳖 虫 、 全蝎 、 蚕 、 僵 天麻 、 蕲蛇 等 )原 已使 用 安坦 、 多 巴的病 例 , 用药 物 及剂 量维 持 不 , 美 所 变 。结果 : 效 1 例 、 效 1 例 , 显 2 有 4 总有 效率 8 . Wes r 分 1 %, bt 评 3 e 明显 下降 。 3 牟 方波 等 I 用停 颤 颗粒 ( 地 、 . 4 q 采 熟 生地 、 山萸 、 当归 、 石决 明 、 麦 冬、 白芍 、 丹皮 、 菊花 、 龙骨 、 生 生牡 蛎 、 黑芝 麻 、 枸杞 子 、 白蒺藜 、 甘 草) 。 果: 口服 结 痊愈 6 、 例 明显 进步 l 例 、 4 有进 步 7 、 进步 例 稍有

帕金森综合征治疗方案

帕金森综合征治疗方案

帕金森综合征治疗方案帕金森综合征治疗方案引言帕金森综合征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通过损伤中脑黑质而导致,表现为肌肉僵硬、震颤、运动缓慢等症状。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进展,帕金森综合征的治疗方案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帕金森综合征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方案多巴胺功能增强药物多巴胺功能增强药物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综合征最常用的药物之一。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在帕金森患者中的水平明显降低。

多巴胺功能增强药物可以增加多巴胺水平,从而改善帕金森综合征的症状。

常用的多巴胺功能增强药物包括:左旋多巴(L-DOPA)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它们可以减少肌肉僵硬、震颤和运动缓慢等症状。

中枢抗胆碱药物中枢抗胆碱药物也常用于帕金森综合征的治疗。

这类药物可以减少帕金森患者中胆碱水平过高所导致的肌肉僵硬和震颤等症状。

常用的中枢抗胆碱药物包括:托品和阿托品。

胆碱酯酶抑制剂胆碱酯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从而增加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的浓度,改善患者的症状。

常用的胆碱酯酶抑制剂有多奈哌齐和加兰他敏。

物理治疗方案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在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物理治疗可以通过改善肌肉的柔韧性和力量,减少运动障碍的症状。

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运动训练、康复锻炼和物理疗法等。

这些物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中的运动功能。

语言治疗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常常伴随着说话困难的症状,语言治疗可以帮助他们改善语言的流利性和清晰度。

常用的语言治疗方法包括:语音练习、语言疗法和语言训练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练习口腔肌肉和改善口腔运动,提高帕金森患者的语言能力。

手术治疗方案深部脑刺激术深部脑刺激术是一种通过植入电极到大脑某个特定区域,用电刺激来改善帕金森综合征症状的手术治疗方案。

该方法可以有效减轻帕金森患者的肌肉僵硬、震颤和运动缓慢等症状。

深部脑刺激术通常在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副作用时考虑使用。

脑起搏器脑起搏器也是一种手术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的方法,通过植入一个小型电极和发生器到患者的体内,用电刺激来改善帕金森综合征的症状。

帕金森病的治疗进展

帕金森病的治疗进展

尽管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培高利特在上市 l 9年后 由于被发现具有损害心脏瓣膜 的作用于 20 07年退出 市场 , 但是新一代非麦角类多 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
采用立体定向的方法在脑 内某一特殊位置植入 电极 , 发放弱电脉冲, 刺激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 抑制异 常电活动的发放和传导 , 以减轻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 。 这种方法具有脑损伤小 , 副作用少 , 可恢复性 , 可调节 性及可行双侧手术等优点。临床研究显示 : 脑深部 电 刺激治疗可控制帕金森病的震颤、 僵直、 运动缓慢或行
卡朋 , 复方左 旋 多 巴制 剂联合 应用 , 与 是实 现持续 多 巴 胺 能 刺激 较为 简便 和理想 的方案 。
发出不批准函, 而第 2 个腺苷 A A受体拮抗剂 pe d 2 r a- l eat目前 尚处 于 Ⅱ期 临床 阶段 。此 外 , nn 流行 病学 研究 显示非甾体类抗炎药使用者 的帕金森病发病风 险降 低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的研究 表 明 , 服用 布洛 芬 2— 每周 3次 的成年 人罹 患帕金 森病
的风险 比未 服 用 者低 13 布 洛 芬 可 能是 一个 潜 在 对 /,
抗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剂[ 。 5 3
二 、 深 部 电刺 激治 疗 脑
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 , 常不可避免地出现药物疗
效减 退和 严重并 发 症 , 通过 系统 的药 物调 整 亦无 法 解 决, 可考虑 选择脑 深 部 电刺 激治 疗 。脑 深 部 电刺 激 是
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 肌强直 、 运动迟缓和姿势异常 等症状 。目前 , 国约有 10多万 帕金森 病患者 ,5 我 7 6 岁以上人群 的发病率为 2 %左 右, 而全球则有 50多 0

2024治疗帕金森病新进展

2024治疗帕金森病新进展
发病机制
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 的变性死亡,导致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确切病因尚未 明了,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和氧化应激等均可 能参与其中。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等。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非运动症状,如嗅觉减退、便秘、睡眠障碍、认知障碍 等。
安全性评估
干细胞治疗和基因编辑技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免疫排斥反应、基因脱靶等。因此,在进行临床试验前 ,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充分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干细胞治疗和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发展 ,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高效、安全的治疗方 法。同时,这些技术也有望与其他治疗方法 相结合,形成综合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
诊断依据
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同时结合辅助检查如头颅MRI、PET-CT等 排除其他类似疾病。此外,还可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辅助诊断。
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帕金森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病,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上升。我国65 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约为1.7%。
危险因素
帕金森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农药、重金属暴 露等)、年龄老化和氧化应激等。此外,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等) 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03
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结合
如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心理治疗等非药物治疗手段相结合,提高患者
生活质量。
PART 03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深部脑刺激技术应用与改进
技术原理
深部脑刺激(DBS)是一种通过 植入电极对大脑特定区域进行电 刺激的治疗方法,可改善帕金森

帕金森病的遗传因素与药物治疗进展

帕金森病的遗传因素与药物治疗进展

帕金森病的遗传因素与药物治疗进展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医生致力于探索帕金森病的遗传因素以及药物治疗方面的进展。

本文将就帕金森病的遗传基础和目前药物治疗中取得的重要进展进行探讨。

一、帕金森病的遗传基础在过去几十年间,众多分子遗传学和转录组学方法被应用于分析帕金森病遗传基础。

这些研究发现了几个主要相关基因:α- 脑白质酸性蛋白(SNCA)、蓝斑色素氧化酶 B(PINK1)、乌班结合蛋白 1(UBQLN1) 以及 Leucine-rich repeat kinase 2 (LRRK2)。

这些突变基因与儿茶酚胺代谢通路、线粒体功能以及泛素降解途径等相关。

另外,最新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通过比对帕金森病患者基因组与非患者基因组,已经发现了其他数十个与帕金森病风险相关的基因,其中包括GBA、MAPT 和 BST1 等。

这些发现为进一步理解帕金森病的遗传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二、药物治疗的进展1. 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的目标和原则有效的药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主要有多巴胺前体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以及深部脑刺激等。

药物治疗的目标是减轻运动障碍、缓解非运动障碍和改善自主神经功能。

2. 多巴胺替代治疗多巴胺替代治疗是当前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帕金森病治疗方法之一。

其能够弥补大脑中被损坏的多巴胺神经元所导致的缺失。

常用的多巴胺前体类药物包括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和阿片肽类等。

这些药物能够转化为多巴胺并补充大脑中的缺失。

然而,长期使用多巴胺前体类药物会引起并发症,如运动波动、抵抗现象和非运动症状等。

因此,很多研究都致力于寻找新型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立色林、喜来西尼等)或改进传统的多巴胺替代治疗方法。

3. 保护神经元和减轻非运动症状除了传统的多巴胺替代治疗外,科学家们也在不断寻找保护神经元和减轻非运动症状的药物。

帕金森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帕金森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后又 出现肌 强直 运动不 能是 为 “ )及 严重 的不 自主运 何诊 断帕金森 病呢?
帕金 森病 主要根 据发病 年龄 、临床表 现及辅 助
检 查诊 断。帕金森 病起 病隐 袭 ,缓慢 发展 ,逐 渐加剧 。主 要 症状 有静止性 震颤 、肌 张力增 高 、运动 迟缓 等。症状 常
① 补偿 帕金 森病患者脑 中多 巴胺 水平 的不 足 ;② 保护 变性 的多巴胺神 经元 ,修 复发 生变性 的神 经元 系统。药物 应用 的原则是 :从小 剂量开始 ,缓 慢递 增 ,尽 量 以较 小剂 量取 得较满意 的疗效 ,治 疗方 案宜个体 化 。现 将治疗 帕金 森病
的主要常用药物介绍 如下。
入 持续 释放 多 巴胺的微型泵等 。 2 多巴胺 受体激 动剂 多 巴胺受 体激动剂作为左旋多 巴疗 法的辅 助用药 ,能够 减少左 旋多 巴 的用量 ,减 轻不 良 反应 。在 帕金森 病的初期 作为治疗 的一 线药物 亦逐 渐得 到 认 同。 目前对 多 巴胺 受体 激动剂 的研究 主要集 中在 以下方
动 ( 异动症 ) 。认知 障碍 及精 神不 良反应 也很 常见 ,特别 是老年患者精神症状 尤 为常见。 因此 ,就如何 减轻 左旋多
巴 的不 良反应 ,国内外 的学者 进行 了多方 面 的研 究。就 目
自一侧上肢开 始 ,逐 渐波 及 同侧下 肢 、对 侧 上肢 及 下肢 , 呈 “ ”字型进 展。其 主要特点 为 :①震 颤 ,常为 首发症 N
的急救 。同时 ,新的药物 导入方 法亦 处于研 究 当中 ,如植
持 阻力增 高 ,类 似 弯 曲软 铅 管 的感 觉 ,称 为 “ 管样 强 铅
直” ,部分患者伴有震 颤 ,检查时可感 到在均 匀的阻力 中出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中医药治疗新进展论文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中医药治疗新进展论文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人民医院(017200)2012年4月11日收稿摘要:复习了近年来主要期刊登载的中医药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研究文献,分别从汤剂、商品药、自拟成方、民族医药等方面作一综述,并分析了报道中的不足和研究前景。

关键词: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中医药疗法;辨证分型;现状中图分类号:R74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2-0110-02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中医药治疗新进展张笑芳*解礼杰*文献研究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am Syndrome ,VPS ,以下简称本病)是由于缺血累及黑质或纹状体引起多巴胺继发性减少所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或脑卒中病史,临床表现类似帕金森病,但常同时并存假性球麻痹、痴呆、锥体束征等。

由于本病的病理基础是纹状体多巴胺受体遭到破坏,补充外源性多巴胺不产生明显作用,故左旋多巴制剂治疗无显效,用量较大时,副作用也相应增加。

因此本病的治疗常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对症治疗为辅,多采用改善循环,降低血小板聚积等,临床疗效不理想。

然而由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导致VPS 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因此积极探索好的治疗方法与药物就显得尤为迫切。

近年来,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上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其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1汤剂汤剂具有吸收快、剂量可大可小、便于针对不同伴随症状加减使用、能够较全面地照顾到每一个患者或各种病证的特殊性,因此临床应用最为广泛。

1.1陈建宗等[1]应用培补肝肾、熄风通络法治疗40例,药用:首乌、枸杞、苁蓉、天麻、钩藤、川芎、菖蒲,震颤明显加牡蛎、珍珠母、全蝎,僵硬加白芍、木瓜、厚朴,健忘加远志、郁金,抑郁、失眠加五味子、合欢皮、夜交藤、香附。

结果:明显5例、进步15例、稍有进步10例,有效率75.0%,Webster 积分明显下降(P <0.01)。

1.2朱杰[2]采用加味当归芍药散治疗30例,药用:当归、芍药、茯苓、白术、泽泻、川芎等,水煎服。

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 1H—MRS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 1H—MRS研究进展
关 键 词 H— MRS 帕 金 森 病 帕 金 森 综 合 征 诊 断
帕 金 森 病 ( akno s i a e P 是 好 P r isn’ ds s , D) e 发于 中老年人 的慢 性 进行 性 神 经 变性 疾病 ,
学 研 究 中 应 用 最 为 广 泛 。 但 与 p MRS 比 - 较 ,H- S的 敏 感 性 更 强 ,H— S检 测 脑 MR 。 M R 代 谢 浓 度 变 化 的 敏 感 度 为 lmr l , 许 的 r 几 允  ̄ 兴 趣 范 围 区 为 1 r3 而 p M S主 要 是 ~8 el , a - R
寄希 望 于 神 经 影 像 学 技 术 , 正 电 子 发 射 断 如
层扫 描 ( E 、 光 子 发 射 计 算 机 断 层 扫 描 P T) 单
( P cT)磁 共 振 渡 谱 ( s E 、 MRS , 期 在 P 和 )以 D
帕 金 森 综 合 征 ( akno P r is n’s dsae s n i s y — e d o ,P ) rme BS 早期 诊 断 与 疗 效 评 估 方 面 有 所 突破 。
C o , 酸 肌 酸 (h sh cet e Cr 和 肌 h )磷 p op orai ,P ) n 酸 ( r ̄i , r , 酸 (att, a ) 肌 醇 cet e C ) 乳 n 1cae L c ,
( oioi M I ,苯 丙 氨 酸 ( lnn , a , my - s , ) a l a ie Al ) a
最 敏感 而 广泛 地 应 用 于 帕金 森 病 与 帕金森 综 台 征 的研 究 中。 通 过 对 相关 *趣 区 神经 化 学 信 息 的 检 测 .H- MRS可提 示 其在 疫 病 的 发生 、 发展 以及 实 验研 究 过 程 中 的 特 征性 改 变 , 为 帕 金 森 病 与 这 帕 金 森 综台 征 的诊 断研 究 提 供 了一 种极 为有 效 的评 估 手段 。

神经生物学论文-帕金森氏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神经生物学论文-帕金森氏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神经生物学论文?帕金森氏病的治疗研究进展?帕金森氏病的治疗研究进展摘要帕金森氏病是一种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减少、功能减弱导致多巴胺减少而产生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通常在中老年阶段开始发病并逐渐恶化。

在疾病的早期阶段,补充多巴胺和刺激多巴胺产生的传统疗法比拟有效,但随着疾病的进展,传统的治疗方法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一批新的治疗方法的研究由此应运而生,传统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良和开展。

本文主要介绍包括药物治疗、细胞替代治疗和基因治疗在内的帕金森氏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和它们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帕金森氏症〔PD〕,多巴胺〔DA〕,干细胞〔stem cell〕基因治疗〔gene therapy〕帕金森氏病简介帕金森氏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疾病。

其得名是因为一个名为帕金森的英国医生首先描述了这些病症,包括运动障碍、震颤和肌肉僵直。

一般在50~65岁开始发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统计说明我国目前大概有170多万人患有这种疾病,并且男性患者稍多于女性。

病因及分类病因不明。

目前公认的病因是神经细胞的退行性病变,即黑质和纹状体里的黑质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丧失致使多巴胺减少。

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的研究认为帕金森氏病与遗传也有一定的关系。

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原发性震颤麻痹,即找不到明确的原因或者发病原因可能跟遗传有关,称帕金森〔氏〕病。

另一类为继发性的,因某种脑炎、中毒、脑血管病、颅脑损伤、脑肿瘤等引起,称帕金森〔氏〕综合征或震颤麻痹综合征。

病症该病被戏称为“让人不能动的病〞,病人主要有如下三大病症:1、运动障碍运动不能:随意运动启动困难运动减少:自发运动减少,运动幅度减小运动徐缓:随意运动执行吃力、缓慢,做重复动作时,幅度和速度均逐渐减弱运动不协:平衡和协调能力下降2、震颤典型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即病人在静止的状况下,出现不自主的颤抖,主要累及上肢,两手像搓丸子那样颤抖。

3、强直即肌肉僵直。

老年人帕金森病药物治疗进展

老年人帕金森病药物治疗进展

仅 征 : 1 起 病 时 为 明显 少 动 和 强 直 而 性 震 颤 一 般 于 睡 眠 时 消 失 . 于 快 速 ()
无 震 颤 :( )病 程 进 展 快 ;()出 现 2 3 眼 动 期 睡 眠 时 ( pd e emo e n a r i y vme t
原发性 帕金森病 发病与环境有 关 , 由
临 床症 状
制 剂治疗无效 。
病因与 分类
本 病 在 临床 上 可 分 为 原 发 性 、 继
发 性 和 症 状 性 三 种 。 原 发 性 帕 金 森
帕 金 森 病 叠 加 综合 征指 的是 典 型 的 帕 金 森 病 症 状 和 体 征 伴 有 神 经 系 统障碍 的体征如植 物神经 、 脑 、 小 动 眼 神 经 或 皮 质 功 能 的 障碍 , 帕 金 森
神 经 系 统 退 行 性 疾 病 , 尤 多 见 于 老
年 人 。 据 统 计 帕 金 森 病 的 发 病 率 随
由 脑 炎 、锰 和 一 氧 化 碳 中 毒 、 药 物 金 森 病 有 遗 传 史 。遗 传 分 子 学 研 究
及 脑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等 引 起 。 药 物 性 发 现 原 发 性 帕 金 森 病 与 环 境 因 素 有 帕 金 森 病 综 合 征 常 由 吩 噻 嗪 类 、丁
病 是 慢 性 神 经 系 统 退 行 性 病 变 。 主 要 是 中 脑 的 黑 质 和 纹 状 体 的 神 经 介
综 合 征 或 异质 性 系 统 变性 . 占 1%。 约 5 帕 金 森 病 叠 加 综 合 征 的 早 期 很 难 与
质 多 巴胺 减 少所 引起 。正 电子 同位
素 脑 扫 描 研 究 帕 金 森 病 患 者 生 前 的 化 学 变 化 和 最 近 发 现 以往 不 知 的 致

帕金森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影响大脑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导致患者运动能力下降、生活质量严重受损。

近年来,随着对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对帕金森病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的综述,旨在探讨各类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我们将重点关注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剂、胆碱酯酶抑制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主流药物,同时还将介绍一些新兴药物,如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等。

通过对这些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估,我们希望能为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帕金森病治疗的不断进步。

二、帕金森病的治疗现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目前,PD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康复治疗等多种手段。

药物治疗是最常见且初期治疗效果显著的方法。

药物治疗PD的主要目标是缓解患者的运动症状,如震颤、肌肉僵硬和运动迟缓等,并尽可能延缓疾病的进展。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以下几类药物用于治疗PD:左旋多巴(Levodopa):这是目前治疗PD最有效的药物,能够通过转化为多巴胺来补充大脑中缺失的神经递质,从而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

长期使用左旋多巴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副作用,如运动波动和异动症等。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这类药物能够模拟多巴胺的作用,激活脑内的多巴胺受体,从而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

常见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包括普拉克索和卡麦角林等。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和儿茶酚胺-O-甲基转移酶抑制剂(COMT):这两类药物都能够增加大脑中多巴胺的含量,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由于潜在的副作用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它们通常作为左旋多巴的辅助药物使用。

抗胆碱能药物:这类药物能够减少乙酰胆碱的含量,从而减轻肌肉僵硬和运动迟缓等症状。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帕金森病诊断治疗进展课后练习答案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帕金森病诊断治疗进展课后练习答案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神经内科学-帕金森病诊断治疗进展课后练习答案目录一、从指南变迁看帕金森病治疗理念的发展 (1)二、进展期帕金森病运动波动的管理 (3)三、帕金森病前驱期高危人群的筛查和治疗探索 (5)四、帕金森病的诊断治疗进展 (7)五、CDS理念在PD治疗中的探索 (9)六、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的分类和治疗策略 (11)七、帕金森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13)八、MDS-UPDRS评分解读 (15)九、帕金森病痴呆诊断及鉴别诊断 (17)十、帕金森病冲动控制障碍 (18)十一、帕金森病睡眠障碍 (20)十二、帕金森病的护理及营养支持 (22)十三、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防治 (24)十四、PD非运动症状评估与管理 (26)十五、帕金森病的精神症状 (28)十六、帕金森病的DBS治疗进展 (30)一、从指南变迁看帕金森病治疗理念的发展1.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治疗原则是()A.综合治疗、多学科治疗模式、全程管理B.综合治疗、全程管理C.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疗法、心理干预、照料护理D.立足当前、长期管理、长期获益E.运动症状治疗、非运动症状的治疗、长期管理参考答案:A2.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症状波动新增的处理原则是()A.开关现象B.异动症C.冲动控制障碍D.剂末现象E.消化道症状参考答案:A3.早发帕金森病不伴有智能减退的强直少动型可首选药物治疗是()A.安坦B.金刚烷胺C.复方左旋多巴D.多巴胺受体激动剂T抑制剂参考答案:B4.运动并发症的治疗方案是()A.手术治疗B.运动康复治疗C.肉毒毒素治疗D.添加多巴胺受体激动剂E.提供持续性多巴胺能刺激的药物或手段参考答案:E5.中晚期帕金森病治疗原则是()A.维持患者生命、避免副作用发生B.力求运动症状达到最佳状态C.力争消除所有的非运动症状D.继续力求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妥善处理一些运动并发症和非运动症状E.积极治疗冻结步态参考答案:D二、进展期帕金森病运动波动的管理1.根据国内外研究,雷沙吉兰联合左旋多巴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的获益包括()A.显著改善剂末现象B.显著改善患者“开 - 关”现象C.显著改善患者疾病严重程度D.安全性良好E.以上都正确参考答案:E2.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帕金森病的Hoehn-Yahr分级系统()A.1级 - 单侧肢体疾病B.2级 - 轻度双侧肢体症状,能从后拉测试中恢复C.2.5级 -轻度双侧肢体症状,能从后拉测试中恢复D.3级 - 转弯变慢,许多功能受到限制,但能自理E.6级 - 极度病残,不能站立和行走参考答案:E3.关于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特点,错误的是()A.轻症及年轻患者疗效好B.对抗精神病引起的帕金森病有效C.对肌肉震颤症状疗效较差D.对抗精神病引起的帕金森病无效E.对肌肉僵直和运动困难疗效好参考答案:B4.关于帕金森病的治疗,以下哪项描述最准确()A.随着帕金森病的进展,左旋多巴的疗效上升B.帕金森病早期阶段患者使用左旋多巴药物后不会出现症状波动C.雷沙吉兰作为第一代MAO-B抑制剂,已经被证实可以与左旋多巴联合使用D.左旋多巴治疗的时间和剂量与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波动无关E.雷沙吉兰是第二代MAO-B抑制剂,可与左旋多巴联用,有效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的症状波动,安全性良好参考答案:E5.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出现症状波动的主要类型包括()A.剂末现象B.“开 - 关”现象C.异动症D.剂末现象和“开 - 关”现象E.剂末现象、“开 - 关”现象、异动症参考答案:D三、帕金森病前驱期高危人群的筛查和治疗探索1.帕金森病是以下的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A.多在中老年期发病B.主要表现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C.常规辅助检查无特殊发现D.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治愈E.抗胆碱能药物适用于震颤明显的较年轻的患者参考答案:D2.在帕金森病的前驱期筛查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筛查方法?A.量表评估B.嗅觉检查C.TCS(脑电图)D.血液常规检测E.PET扫描参考答案:D3.参照《MDS帕金森前驱期诊断研究标准2015年》,关于75-79岁年龄段的受试者,其基于朴素似然比的似然比值(LR)为多少?A.110B.155C.180D.515E.95参考答案:A4.以下哪项描述最准确地反映了黑质超声(TCS)在帕金森病(PD)诊断中的应用?A.TCS是帕金森病诊断的金标准,具有100%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帕金森病的病因研究及治疗进展

帕金森病的病因研究及治疗进展

纹状体通路 变性 的疾病。临床表 现主在
为进 行 性 运 动 迟 缓 , 止 性 震 颤 , 强 直 , 静 肌
中确 认 了 3个 致 病 基 因: d—suce ynl n i
u iu t -c r o y — e n l h d o a e L b q i n— a b x —tmi a y r l s I i
病的流行病 学、 因学研 究及 -床治疗的 病 l 盏
现 状 做 以综 述 。
外显子 4中存在一个错义突变 ( 29个 第 0
碱 基 G置 换 为 A G 0 A) 导 致 其 蛋 白产病 因
治 疗
因 F u H1 n4 位点在对照组和 P D患者之间 的分布差 异有 显著性 。G等 位基 因和 G
人 , 示 C PD 提 Y 2 6缺 陷 和 P D发 病 有 一 定 的关 系 。 江 氏等 ’ 究 发 现 , A 研 M O—A基
锁分析将 致病 基 因定 位于 4号染 色体长
臂 4 2 。对 此 家 系 病 人 的 d一共 核 蛋 白 q1 ( suc i) 因 的 测 序 结 果 发 现 : d— y nl n 基 e 在
床 上 仍 以 药物 治 疗 为 主 。本 文 从 帕金 森
Sn c i 因 突 变 有 关 。 与 P ri yu ln基 e akn基
因突 变 有 关 的是 一 种 呈 常 染 色 体 隐性 遗
传的少年 型 P D综合 征 。陶 氏等 证 实 病人 细胞 色 素 P 5 2 6 C P D 酶 活 4 0 D ( Y 2 6) 性缺乏和降低 的基 因突变率 均高于正 常
姿 势 反 射 障碍 为 主 要 - 床 特 征 。 病 因 目 l 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基因治疗
已经证明,PD被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基因治疗的最佳模型。提出的方法有移植 基因工程细胞或直接用载体介导的基因转 染方法以及用特异性的促多巴胺能神经生 长因子(NGF)等。遗传修饰细胞移植治疗 PD.
除转染TH基因外,最近还发现了一种选择 性作用于PD系统的营养因子,即胶质细胞 衍生的神经营养因子(GDNF)。 它是目前发现的特异性最强的DA能神经营 养因子。PD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多巴胺 能神经元退行性变,而神经营养因子能保 护缓解黑质DA能神经元的进行性丧失,促 进它的生长。
2 神经元保护剂
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阻抑线粒体 功能损伤、兴奋毒性作用、钙超载以及细 胞因子损害作用。维生素E可能具有PD神 经元保护作用。 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丙炔苯丙胺(sel Line, Se)也是PD治疗中常用的神经元保护剂。 Se可阻断多巴氧化代谢中氧自由基形成。
3、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4. 儿茶酚胺邻甲基转移酶抑制剂 (COMT)
给予COMT抑制剂,封闭胃、肠等周围器官 的COMT作用,使不具活性的3-氧甲基多巴 减少,从而使更多的左旋多巴通过血脑屏 障在纹状体脱羧,而增加多巴胺,提高疗 效; 更重要的是能延长血浆左旋多巴半衰期, 保持平稳、不出现峰值和峰谷的运动波动。
5 抗胆碱能药
这是针对PD病理的治本性治疗,能逆转PD 的进程,它符合生理状态,副作用少,效 果好。 动物实验证明此药是有效的治疗PD的药物。 国外有报道,用此药对PD治疗研究已到临 床m期。然而GDNF难于通过血脑屏障。
是一类在分子构象上同多巴胺相似,能直 接作用于多巴胺受体的药剂。 溴隐停、协良行临床已应用多年,麦角已 脲(Lisuride)和阿朴吗啡也有使用。 现有3种新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用于临床, 即卡麦角林(Cabergollne,Ca)、罗匹尼罗 (Ropinirole,RO)和Pramipexole(Pra)。
治疗静止性震颤,疗效肯定。主要有安坦、 苯托品、安克痉、地西泮和卡马特灵。传 统上,抗胆碱药主要用于年龄≤70岁、认知 情况尚好、震颤为主的患者。
6 金刚烷胺
抗PD的机制尚不清楚,在无对照组研究中, 发现2/3单独接受金刚烷胺治疗的PD患者, 震颤、运动不能、强直症候均得到改善。 金刚烷胺对运动不能和强直疗效优于抗胆 碱能药,但抗震颤作用较差。
二、 手术治疗
2.1 脑立体定向毁损术 手术经验是:D选择正确的治疗靶点是手术 成功的前提,尽管毁损的靶点有苍白球、 尾状核、小脑齿状核、丘脑腹外侧核等。
事实证明,此 点疗效最佳。
不久前,仍有人主张用苍白球毁损来治疗 PD,但大多数是选择丘脑腹外侧核中间部 (VIM)。
② 精确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③毁损程 度适当、范围适中是提高手术疗效,减少 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以r-射线为毁损靶点的手段,给VIM造成 缓慢的破坏,达到治疗效果。自r-刀问世 以来,即对PD给予尝试。侵袭小、并发症 少、无痛苦等为其优点,但作用缓慢,不 如毁损术立竿见年首次应用以来,它经历了移植物 由大变小,由狂热至冷静的成熟过程。近 年提出微移植方法。它的特点是:① 注射 针头其外径以微米计算,采用了OD只有 50~70 um的毛细玻璃微管,比Mat法缩小 了10倍。②用改良的细胞混悬液制作法精 制的细胞混悬液来注射移植。③ 应用微量 多点移植。 目前仅是动物试验或个别病例。
7.B-单胺氧化酶(blAO—B)抑制剂
丙炔苯丙胺一般用量为5 mg,每天2次。运 动实验证明Se能抑制单胺氧化酶对MPTP 氧化及形成的神经毒性的MPP 的过程,从 而保护了神经细胞。又能减少自由基的生 成而保护神经组织;
8.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 (SSRIs)
5-HT具有协同基底节多巴胺神经元活动, 功能上补偿多巴胺递质缺乏的作用。较严 重的行动迟缓型PD被认为是共同缺乏多巴 胺和5-HT两种递质。
2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DBS)
即在脑深部的靶点安置电极,行慢性刺激 以治疗PD。它是从头皮电极和皮层电极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毁损术的方法大同 小异,用立体定向技术将电极植入VIM,经 体外电脉冲,使VIM产生效应。 此法与毁损术不同的是其为一种刺激疗法 而非破坏性手术。因此很有发展前景。
3 r-刀治疗用立体定向技术
帕金森病的治疗进展
一、 药物治疗 1 左旋多巴及其复合制剂左旋多巴(L.dopa) 及其复合制剂是治疗PD的基础用药,是最 有效的抗PD药。作为多巴胺直接代谢前体, 与多巴胺不同的是,它能通过血脑屏障 (BBB)发挥中枢作用。
外周脱羧酶抑制剂与L-dopa联合用药, 可显著降低外周Ldopa转化为多巴胺的 速度,增加进入脑组织中的药物浓度, 从而减少L-dopa服用量,减轻多巴胺外 周副作用。 卡比多巴和苄丝肼都是外周左旋芳香族 氨基酸脱羧酶抑制剂,与L-dopa复合物 分别称为息宁和美多巴,是目前应用最 普遍且最有效的抗PD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