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上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 (共20题;共60分)
1. (3分) (2015高一上·潍坊开学考) 向一定量的饱和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Na2O固体,恢复到原来温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溶液中的Na+总数不变
B . 溶液中的OH﹣数目不变
C .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D . 溶液的质量不变
2. (3分)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在离子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
B . 共价化合物里,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C . 非金属元素之间只能形成共价键
D . 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3. (3分) (2015高二上·黑龙江开学考)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
B . 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CO32﹣+2H+═CO2↑+H2O
C . 酸性溶液中KIO3与KI反应生成I2:IO3﹣+I﹣+6H+═I2+3H2O
D . 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HCO3﹣+Ba2++OH﹣═BaCO3↓+H2O
4. (3分)下图曲线a和b是盐酸和NaOH的相互滴定曲线,下列正确的是()
A .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B . P点时反应恰好完全,溶液呈中性
C . 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的滴定曲线
D . 酚酞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
5. (3分) (2019高三上·呼兰月考) Cu和Al的合金2.3g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2.24L 的NO2气体和168mL的N2O4气体(都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生成的沉淀的最大质量为()
A . 4.1275g
B . 4.255g
C . 8.51g
D . 9.62g
6. (3分) (2020高二上·安庆期末) 下列有机物分离提纯方法正确的是()
A . 除去乙醇中的水:加入少量金属钠
B . 除去苯中的溴苯:采用分液法
C . 除去乙烯中的甲烷: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D . 提纯苯甲酸:利用重结晶法
7. (3分) (2017高一上·汕头期中) 常温常压下,用等质量的CH4、CO2、O2、SO2 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体为CH4的是()
A .
B .
C .
D .
8. (3分) (2019高一上·南昌期末) 甲、乙、丙、丁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反应关系。
下列物质组不满足上述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甲乙丙丁
A Fe FeCl2FeCl3Fe(OH)3
B Si SiO2Na2SiO3Na2CO3
C Na Na2O Na2O2NaOH
D Al Al2O3NaAlO2Al(OH)3
A . A
B . B
C . C
D . D
9. (3分)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图关于乙醇在各自种不同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A . 和金属钠反应,键①断裂
B . 在Cu催化下和O2反应,键①③断裂
C . 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反应时,键②断裂
D . 和浓硫酸共热170℃时,键②⑤断裂
10. (3分)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过氧化钠可用于食品、羽毛和织物等的漂白
B . 含盐腌制品不宜直接存放在铝制容器中
C . 燃放烟花是利用了某些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D . 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比铁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
11. (3分) (2016高二下·右玉月考) 将0.2mol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完全燃烧后得到6.72升二氧化碳(标准状况下)和7.2克水,下列关于该混合烃说法正确的是()
A . 一定有乙烯
B . 一定有甲烷
C . 一定没有甲烷
D . 可能有乙炔
12. (3分)下列关于硅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硅酸可以由SiO2和水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
B . 由反应Na2SiO3+2HCl═2NaCl+H2SiO3↓制取硅酸是利用了可溶性酸制难溶性酸的性质
C . 因为硅酸难溶于水,所以它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D . 干燥剂“硅胶”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
13. (3分) (2018高二上·汕头月考) 将V1 mL 1.00 mol·L-1HCl溶液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
B . 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C . NaOH溶液的浓度约是1.00 mol·L-1
D . 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14. (3分)在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水溶液中含有()
A . Cl﹣、SO42﹣
B . Cl﹣、NO3﹣
C . Cl﹣、CO32﹣
D . Cl﹣、OH﹣
15. (3分) (2017高二上·大连期末) 下列实验可达到实验目的是()
A . 将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制备CH3﹣CH═CH2
B . 用甲苯与稀硝酸、稀硫酸的混合酸相混制取TNT
C . 甲苯在溴化铁催化作用下与液溴反应生成2,4,6﹣三溴甲苯
D . 向CH3CH2Br中滴入AgNO3溶液就可以检验溴元素
16. (3分) (2018高三下·山东开学考) 下列两种化合物的结构或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 . 两种物质的分子式均为C10H14O2互为同分异构体
B . 两种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C . 两种物质都有甲基、苯环和羧基
D . 两物质都含有双键因此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17. (3分) (2017高二下·南阳期末)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反应
C . 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D . 生成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H>0
18. (3分) (2016高一下·烟台月考) 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正极反应式:Ag+Cl﹣﹣e﹣=AgCl
B . 每生成1mol Na2Mn5O10转移2mol电子
C . 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D . AgCl是还原产物
19. (3分) (2018高一上·惠州期末) A、B、C三种金属,A中混有C时A先腐蚀,A与B组成原电池,A为电池正极,则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 . A>B>C
B . A>C>B
C . B>A>C
D . B>C>A
20. (3分) (2016高二上·定州开学考)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甲、乙、丙、丁四种仪器装置的有关用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A . 甲装置:可用来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B . 乙装置:橡皮管的作用是能使水顺利流下
C . 丙装置:用图示的方法不能检查此装置的气密性
D . 丁装置:先从①口进气集满二氧化碳,再从②口进气,可收集一氧化氮
二、综合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40分。
) (共4题;共40分)
21. (10.0分) (2018高二下·新余开学考) 下图每一方框中的字母代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
产物J是含A金属元素的胶状白色沉淀,I为NaCl溶液,D是淡黄色固体单质。
试填写下列空白:
(1) L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F的形成过程________
(3)写出E+F+L=J+I+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4) H和G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每生成2.4克的D转移________;mol电子。
22. (10.0分)食盐中的抗结剂是亚铁氰化钾,其化学式为K4[Fe(CN)6]•3H2O.42.2g K4[Fe(CN)6]•3H2O 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15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查阅资料知:虽然亚铁氰化钾自身毒性很低,但其水溶液与酸反应放出极毒的氰化氢(HCN)气体;亚铁氰化钾加热至一定温度时能分解产生氰化钾(KCN).据此判断,烹饪食品时应注意的问题为________.(3)在Fe2+、Fe3+的催化作用下,可实现2SO2+O2+2H2O═2H2SO4的转化.已知,含SO2的废气通入
Fe2+、Fe3+的溶液时,其中一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则另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则上述转化的重要意义在于________.
23. (10分) (2017高一上·咸阳期末) 某兴趣小组制取氯气并进行氯气的性质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实验中制备氯气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 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将干燥的有色布条放入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D溶液变蓝色,查资料得知淀粉碘化钾溶液是淀粉和碘化钾(KI)的混合溶液,写出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4) F中氯气与铁粉反应制备无水三氯化铁,查资料知该化合物呈棕红色、易吸水潮解,100℃左右时升华.双通管F中玻璃纤维(不参与反应)的作用是________;在F和H装置之间安装G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5) H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24. (10分) (2019高二上·滁州开学考)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生石灰与水反应是显著放热反应进行了实验探究,在除了用手触摸外壁感觉发热外,还设计了下列几个可行性方案。
甲方案:将温度计与盛放有生石灰的小试管用橡皮筋捆绑在一起,放入有水的小烧杯中,用胶头滴管向小试管中缓缓滴入水,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说明反应放热。
(下列装置中支撑及捆绑等仪器己略去)
乙方案:将盛放有生石灰的小试管插入带支管的试管中,支管接①或②,用胶头滴管向小试管中缓缓滴入水,看到的现象是(接①)________(接②)________,说明反应放热。
丙方案:用胶头滴管向盛放有生石灰且带支管的试管中滴加水,支管接的导管中盛适量无水硫酸铜粉末,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说明反应放热,其原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 (共20题;共6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综合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40分。
) (共4题;共40分) 21-1、
21-2、
21-3、
21-4、
22-1、
22-2、
22-3、
23-1、
23-2、
23-3、
23-4、23-5、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