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洛阳市第二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洛阳市第二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
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研究发现,ATP被神经末梢释放后,可与血管及内脏平滑肌细胞膜上的P2X受体结合,从而激活Ca2+通道,引起Ca2+内流而产生兴奋效应。
P2X受体广泛分布于动物组织细胞。
进一步研究发现,ATP在感觉传递尤其是痛觉传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在感觉传递过程中,ATP是一种神经递质
B. 神经末梢释放ATP的结构基础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 人体内环境中含有大量的A TP
D.A TP既是供能物质,又可参与信息传递,体现了生命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
2. 男生在青春期睾丸加速发育,睾丸除了受神经系统直接调节外,还受下丘脑分级调节。
如图是下丘脑对睾丸的分级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腺体2分泌的生长激素和腺体3分泌的性激素具有协同作用
B. 图中有两处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内环境中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
C. 激素2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所有的活细胞
D. 激素1、激素2、激素3的特异性受体均位于细胞膜表面
3.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稳态
C.“空调病”、“高原反应”和过敏反应都是内环境稳态失调所致
D.免疫系统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不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
4. 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基因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B. 基因全部位于细胞核中
C. 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功能和结构单位
D. 基因是DNA上任意一个片段
5. 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染色体
B.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于拟核,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
C.乳酸菌、大肠杆菌、酵母菌等都不具有核膜
D.真核细胞中存在核糖体,原核细胞中不存在核糖体
6. 下列有关细胞中,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
A.磷脂分子
B.蛋白质分子
C.固醇分子
D.脂肪分子
7. 不同供氮水平下的四种处理方式(1:不打顶;2:打顶;3:打顶+羊毛脂;4:打顶+含生长素的羊毛脂)对棉株叶片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含量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打顶处理与叶片早衰间关系的推测,正确的是()
A.低氮水平下,打顶后涂抹生长素提高了脱落酸含量,会促进叶片早衰
B. 在高氮水平下,打顶后涂抹生长素降低了脱落酸含量,会延缓叶片衰老
C. 在低氮水平下,与不打顶相比打顶处理细胞分裂素含量降低,会促进叶片早衰
D. 在高氮水平下,与不打顶相比打顶处理细胞分裂素含量升高,会延缓叶片衰老
8. 对细胞核功能的阐述,最全面的是()
A.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C.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心位置
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9. 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黄色(A)对灰色(a1)、黑色(a2)为完全显性,灰色(a1)对黑色(a2)为完全显性,且存在A纯合胚胎致死现象。
下列相关杂交及其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对杂合黄色鼠杂交,后代的分离比接近2:1
B. 该群体中黄色鼠有2种基因型
C. 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黑色鼠的比例一定为1/2
D.Aa2鼠与a1a2鼠杂交,后代中黑色雌鼠的比例为1/8
10. 地上枯落物是指由植物地上部分产生并归还到地表的所有有机物质的总称,细枯落物主要由凋落的叶片和草本植物组成,粗糙木质枯落物主要是死亡的木本植物的茎。
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两类枯落物产量随纬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枯落物的产量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
B.同一纬度条件下不同地点间枯落物产量不会存在显著差异
C.细枯落物产量远高于粗糙木质枯落物产量的原因是产生细枯落物的植物生长周期较短
D.覆盖在地表上的枯落物可以影响土壤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11. 下图是健康志愿者在运动前(a)、运动刚停止时(b)以及运动结束3小时后(c),血液内“减肥激素”的含量,该激素由脂肪细胞产生,能促进脂肪分解产生热量。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 脂肪细胞是减肥激素的分泌细胞而非靶细胞
B. 图示说明运动能促进减肥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C. 减肥激素减少可能是发挥完作用后灭活导致的
D. 寒冷环境中脂肪细胞分泌的减肥激素可能会增多
12. 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大肠杆菌既可对应细胞层次,又可对应个体层次
B.细胞核和细胞器都有双层膜,是最小层次的生命系统
C.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D.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如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13. 生态学家赫奇森曾说过:共同进化就是“生态的舞台,进化的表演”。
对此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生态指无机环境,进化的主体是生物界
B.生态环境变化引起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舞台为表演者提供了相互影响的机会
D.生态仅仅提供表演的舞台,与进化的方向无关
14. 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或消毒方法依次是()
①化学消毒①灼烧灭菌①干热灭菌①紫外线消毒①高压蒸汽灭菌①巴氏消毒法
A.①①①①①①
B.①①①①①①
C.①①①①①①
D.①①①①①①
15. 下图1是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2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根据图1可知,若t0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t2时其为2N
B. 根据图1可知,t1→t2时间内,该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
C. 根据图2可知,春节前后,深圳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①、①
D. 根据图2可知,①和①依次代表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金鱼的臀鳍和尾鳍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
以双臀鳍双尾鱼和单臀鳍单尾鱼为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相同,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两对性状均由常染色体基因控制
B.F2中单臀鳍双尾鱼有6种基因型,单臀鳍单尾鱼有3种基因型
C.F2中与亲代表型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7/16
D.F2中双臀鳍双尾鱼与F1中单臀鳍双尾鱼杂交,后代中单尾鱼出现概率是1/5
17. 脊椎动物的大脑发送一个神经信号使血管壁的平滑肌松弛,是由平滑肌附近的神经释放信号分子乙酰胆碱,导致附近的上皮细胞产生NO,由它来使平滑肌松弛,使血管扩张来增强血液流动。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脑发送神经信号与神经纤维膜内外离子变化有关
B.大脑发出信号使上皮细胞产生的NO不属于神经递质
C.接受乙酰胆碱的信号与细胞膜表面特异性受体有关
D.上述生理过程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
18.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持续39.6①高烧时,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B. 营养不良导致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减少,引起组织水肿
C. 严重腹泻病人血浆渗透压可能正常,无需补充水和无机盐
D. 在各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下,血浆的化学成分、pH保持基本稳定
19. 下图是研究人员对某地布氏田鼠在5到10月间的种群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进行调查的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采用样方法对布氏田鼠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进行调查
B.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确定调查期间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结果显示雌性成年布氏田鼠(成年I组、成年II组)的生活力可能不如雄性成年鼠
D.依据年龄组成调查结果可预测该种群的种群密度有增长趋势
20. 胰腺是人体内重要的消化腺,其分泌的胰液中含有胰蛋白酶等消化酶,胰液通过十二指肠进入小肠,参与食物的消化。
如图是胰液分泌的部分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促胰液素的作用体现了细胞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流
B. 由图可以看出胰腺分泌胰液受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双重作用
C. 图中的迷走神经属于躯体运动神经,可控制胰腺的分泌活动
D. 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内环境参与食物的消化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如图是某动物的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动物的性别为:_____(雌或雄);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填字母)。
(2)D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
(3)上述细胞示意图中,移向细胞两极的遗传物质一定相同的是_____。
(填字母)
(4)B时期染色体的行为特点是_____。
(5)初级性母细胞中期、次级性母细胞中期和性细胞的核DNA比例为_____。
22. 回答下列有关生长素的问题:
(1)合成生长素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
(2)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属于极性运输,这种运输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
(3)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a),如图甲所示。
①在两组实验中,若a相同,则琼脂块中含有生长素的浓度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相同。
①若想在细胞水平上证明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可以取弯曲处做________(填“横切”或“纵切”)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两侧细胞的平均长度,做出比较。
(4)图乙是水平放置的植株的根、茎对生长素作用的反应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侧的是_______、茎远地侧的是__________。
23. 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可以通过抽血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和胰岛素含量的变化进行诊断。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清晨某人静脉取血测定空腹血糖浓度。
空腹时,血糖的来源是过程________和_________(填图甲中序号)。
(2)乙图是某人从早餐开始到12时血糖浓度变化曲线。
早餐后,随着食物中的淀粉等糖类物质消化吸收
进入血液,血糖浓度升高。
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______________活动增强,它分泌的______________增加,一方面促进过程①、①的进行,及过程[①]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过程[①]_______________的分解和[①]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随着血糖浓度降低,____________的活动增强,它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促进过程①的进行,使血糖浓度回升到正常水平,同时血糖的平衡还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
24. 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
右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
据图分析回答:
(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经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最终导致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图分析,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受到___的影响。
以上说明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调节。
(2)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图中抗体1、抗体2)。
图中因抗体1引起的糖尿病的致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结合,导致____,该病_____可以或不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
25. 某地因采矿导致地表下沉,成为无法利用的荒地。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关部门因地制宜,通过引水等措施,将该地改造成湿地生态公园,一些生物陆续迁入,并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其中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如图1所示,种群数量关系如图2和3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1中可以看出轮虫与鲫鱼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 ;一般情况下,鲢鱼与鲫鱼如果灭亡,该群落物种丰富度_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基本不变”)。
(2)图2为鲫鱼的种群数量相关曲线,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鲫鱼种群数量应处于图中___________点。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鲫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图3是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第1-5年时,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型,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___________年,第20-30年该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___死亡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参考答案
1. C
2. B
3. D
4. C
5. B
6. B
7. C
8. D
9. C
10. B
11. A
12. B
13. C
14. A
15. B
16. BD
17. ABCD
18. AC
19. CD
20. CD
21.
(1).雄
(2).ABCE
(3).精细胞
(4).ACD
(5).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6).4:2:1
22.
(1).色氨酸
(2).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
(3).不一定
(4).纵切
(5).B
(6).C
23.
(1).①
(2).①
(3).胰岛B细胞
(4).胰岛素
(5).肝糖原和肌糖原
(6).肝糖原
(7).胰岛A细胞
24.
(1).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
(2).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含量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4).抗体1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
(5).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6).可以
(7).自身免疫
25.
(1).种间竞争,
(2).下降
(3).b
(4).偏高
(5).增长
(6).20
(7).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