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四平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2013·日照)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八个字彰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求真务实。

B . 为了防止H7N9疫情不再大规模扩散,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了防范措施。

C . 能否根治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D . 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纷纷慷慨解囊,向灾区捐款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
2. (7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会当凌绝顶,________。

(杜甫《望岳》)
②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③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④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⑤《出师表》与《诸葛亮集》中“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意思一致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⑥请你写出古诗词中含有“酒”字的诗句(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2分)
3. (2分)在“雨的诉说”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以下资料,你能解决其中的疑难吗?请按照提示完成下列各题。

(1)
李同学在朗读课文《雨说》中的选段:“当鱼塘寒浅留滞(dài)着游鱼 / 小溪渐渐喑(ān)哑歌不成调子。

”张同学听后,对李同学说:“你读错了两个字音,这里“滞”应该读________ ,“喑”应该读________。

(请填上正确的拼音)
(2)
王同学用投影向同学们展示了他搜集来的资料:
“窗外的雨如烟似雾,密密地斜织着,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无声无息中,滋润了大地,滋润了万物。

虽然,她少了夏雨的热烈与狂暴,也不及秋雨的冷峻和肃杀,可是她却有着夏雨和秋雨所没有的优点,那就是她虽然柔弱,却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强大生命韧劲。

晰晰沥沥的细雨,穿越我的灵魄,点点滴滴地落在了我的心上。


①文段的第2节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________ 应改为________ 。

________ 应改为________ 。

②根据文中所描绘的雨的特征,可以断定文中所描绘的是______。

③ 第1节中的划线句子,你一定很熟悉,在________(作者)的《________》中也有与之相同的句子。

④请补写出文中引用的诗句的前半句。

______ __ ,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3)
吴同学总结道:
“①刚才同学们围绕着‘雨的诉说’这一活动主题,展示了我们的活动成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②由于同学们准备充分,而且非常精彩。

③尤其是范同学播放的‘雨的足音’的录音,独具特色,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④通过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使我们更加深了对雨的了解。


以上总结语的四个句子中有两个句子出现了毛病,请帮他修改一下。

第______有毛病,应改为:
第______有毛病,应改为:
(4)
请结合本次语文综合性活动的内容与下列材料,说说你对“雨的功过”的认识。

材料一:降水是影响水稻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水稻的生长需要较多的水。

材料二: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中部,一连几年都不下雨,阳光灼照,空气干燥,被称为沙漠中的沙漠,不适宜人类的生存。

材料三:1998年长江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的大洪水。

经分析这次大洪水主要是气候异常,暴雨过大,河湖蓄水能力下降等原因造成的。

材料四:2004年唐山先后发生了14次较大范围的暴风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55亿元。

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
4. (3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问题。

《夏日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梅子①金黄杏子肥②,麦花③雪白菜花④稀。

日长篱落⑤无人过,惟有⑥蜻蜓蛱蝶⑦飞。

①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②肥:指果肉肥厚。

③麦花:荞麦花。

④菜花:油菜花。

⑤篱落:
中午篱笆的影子。

⑥惟有:只有。

⑦蛱(jiá)蝶:菜粉蝶。

(1)
诗人写了哪些夏季的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从任一角度赏析“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5. (1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1)
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与臣论此事
B . 亲贤臣,远小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C .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D . 不宜偏私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②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3)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 . 诸葛亮着重指出了郭攸之等人的出色才干,希望后主刘禅广开言路。

C . 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D . 诸葛亮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
6.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陋室吟
①刘郎已远,陋室仍在。

和江淮间许多小县城里的遗迹一样:这个曾因《陋室铭》而闻名于世的地方,现在只剩下我和阿林两个游客,在青砖院内久久地盘桓。

这时我们听见了二胡声,低缓、滞涩、又略带沙哑的二胡声。

拉二胡的是这里的看门人,坐在空寂的院内,对着“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陋室。

②于是在二胡声中,我们想起了永贞革新,想起了“二王八司马”,也想起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希望和一种豁达伟岸的人生境界。

当刘禹锡重游玄都观并写下“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句时,历史就为“坚韧不屈,笑在最后”八个字作了一个完美的注解。

而这陋室也一如它的主人,在浮沉毁建之间一站就是千年。

③千年后的陋室已扩建成公因,用于纪念这位曾在和州做过两年刺史、“政擢贤良,学通经史”的地方长官。

瘦山细水、玲珑楼阁之间,那著名的《陋室铭》已被刻成了石碑。

在斗角勾檐、雕梁画柱的映衬下,这里惟一可以称“陋”的大概只有看门人那并不圆熟的二胡演奏了。

④断续而且低平的二胡声,拂过院内的青草,弥散在这中午淡淡的阳光下,将那一丝忧伤散尽。

忧伤散尽后,便凸现出了那一代“诗豪”二十三年不屈的贬谪生涯。

“二十三年弃置身”啊,少年白发,壮岁成梦。

刘禹锡已从人生的春天走到了暮秋时节。

可是他那许身报国、虽死不悔的豪情并未在秋风中凋谢,于是他高唱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诗句,唱出了一种“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振奋。

这是怎样一种乐观和自信,这里面蕴含了多少坚毅和顽强!二胡声声,有如冰封下面被砥石撕裂的河水;但它却依旧坚定地流淌着,就像刘禹锡坚定地站在陋室的台阶上,以其旷达和坚韧对抗着整个朝廷对他不公正的待遇。

当刘禹锡终于又回到了长安,当玄都观里“桃花净尽菜花开”,我想他一定在会心地笑吧。

“千淘①万漉②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风云诡谲的历史在这二胡的演绎下变得简单又平静了。

但不管历史怎样简化,也简化不了那在挫折和压迫之中养成的不屈和坚强;简化不了那坚持操守、为理想而拼搏的信念。

陋室的墙上挂着十几幅人物画,标示着刘禹锡的一生。

在其中一幅画的下面,有一段文字这样写遭:“当昔日靠镇压永贞革新上台的权阉幸贵们终于一个个被时间的流水和政治斗争的漩涡无情地淹没时,刘禹锡成了笑在最后的胜利者。

”但这已不仅仅是刘禹锡个人的胜利了,这已成了一种精神的胜利,一种曾激荡过“巴山楚水凄凉地”、激荡过“淮水东边旧时月”的精神的胜利。

如今这种精神经过岁月的风霜已浓缩成了一颗不屈的雄心、一腔报国的热血和一种奋发向上、永不低头的形象,如长明灯一般闪耀在后人的心中。

青青树阴下,二胡依旧,但在那不绝如缕的音韵中,我们却听出了一丝不屈和倔强,听出了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呐喊。

⑤抚摸着陋室前那满是沧桑的石羊,漫步在青砖地面上,听二胡悠悠地响,我和阿林沉醉在对一种性格、一种
精神的感悟中。

【注释】①淘:除去杂质。

②漉:滤。

(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请用上文中相关词句解说“德馨”的内涵。

(2)
第②段中,划线的“完美的注解”具体指什么内容?
(3)
体会第④段中“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文章中的作用。

(4)
“并不圆熟”的二胡声自始至终都在文中“悠悠地响”,请揣摩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

(5)
面对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涯,刘禹锡高唱“我言秋日胜春朝”,中国历史上不乏这样的豪杰之士,请列举一个这样的人物,结合他们的有关事迹或名句作简要分析。

7. (17分) (2017七下·蒙阴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娘从乡下来
万吉星
①娘从乡下来。

穿双廉价的平底鞋,站在小区三十多层的高楼下,左手提个褪了色的帆布包,右手搭在额头上,尽量把头往后仰,眯着眼,才勉强看到了头顶上支离破碎的天空和几缕漏网的阳光。

娘揉了揉有些混浊的眼睛,我看到了一丝无奈与迷茫。

②娘是农村人,是个永远无法融入城市生活的农村人。

但为了替我照看孩子,她迫不得已离开那片生活了六十多年的土地,来到了陌生的昆明。

③娘不会跳广场舞,坐公交也会晕车,她只敢去菜市场和孙子幼儿园那两条街,远了怕迷路回不来,她和小区里的退休老太永远聊不到一块儿,她听不懂CPI是什么东西,只知道菜市场里白菜都要一块多钱一斤,说太贵了,要是在老家田边地角随便种两块,一年到头都吃不完,因此她在这个城市没有一个朋友。

④我与妻都忙于工作,早出晚归,谁都没有注意到一个农村老人在这个城市的孤单与苦闷。

有一天下午,我正在开会,突然接到孩子幼儿园老师打来的电话,说放学十多分钟了,其他孩子都接完了,只剩我女儿没人接。

放下电话,我急忙打娘的电话,响了半天她才接,电话一接通,我就不耐烦地吼道:“妈,你怎么搞的,现在还不去接孩子?别的早就接完了。

”说完这话,我才听到手机里传来扑哧扑哧的喘气声,娘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的手表……不知怎么……停了,刚才看电视……才发现……时间过了,不怕……我跑着去……再过四五分钟……就到了。

”我的眼睛一下子就模糊了。

⑤我仿佛看到:一个患有关节炎的农村老太,一瘸一拐地奔跑在昆明的街头,嘴里喘着粗气,额头上布满汗珠却来不及用手擦去,一脸的自责和内疚。

⑥就这样,娘默默地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为孩子们坚守着,从不在我们面前叫一声苦和累。

每天接完孩子回家吃过晚饭,她便早早地回到她的小屋里休息了,但我知道她每天晚上都失眠,天不亮就起来了。

渐渐的,娘的话越来越少,甚至一整天都不怎么说话。

有一天中午我在单位食堂吃完饭,回家拿一份材料,打开家门,娘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有些昏暗的客厅里,我问她怎么不开电视看,她说,看多了眼睛疼,不想看。

我说那出去走走吧,她说脚疼,院子里又没个朋友,街上车多人多,心烦。

⑦看着面容有些憔悴的娘,满头的青丝有一半变成了白发,粗糙的双手不停地揉着有些肿胀的膝盖,每次要站起来,都得用两只手撑住膝盖,手脚一起用力,这时,我听见了骨节咯吱咯吱的声响。

我在娘的身旁坐下,拉过娘的手,多少年了,我还是第一次这样握着娘的手。

这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啊:粗糙如锉一般,指关节已经肿大变形,手背上爬满了一条条蚯蚓似的青筋。

望着这双抚育我长大的手,我的眼泪再一次在眼眶里打转。

⑧那一夜,我失眠了,我真正理解了娘对土地的眷念和对父亲的思念。

少时夫妻老来伴,她需要的不是这个繁华的城市和衣柜里我为她买来的名牌服装,而是与父亲在农村的吵吵闹闹中度过快乐的晚年。

与妻商量,决定送她回到农村老家。

第二天,我把想法和娘一说,我明显感觉到她的眼里闪过一丝惊喜,但随即又忧心忡忡地说:“我走了孩子谁来带?请个保姆我和你爸都不放心。

”我故作轻松地安慰她:“不用请保姆,我现在工作轻闲得很,自己带得过来。

”娘的眉梢舒展开来,那丝惊喜又重新回来了。

她说:“那我先回去一段时间,如果你们忙不过来了,我再来帮你们带。


⑨一整天,娘一反往日的闷闷不乐,开心地忙着收拾家务,把所有的垃圾倒得一干二净,把她的衣物叠得整整齐齐的放进旅行包里。

我去长途汽车客运站给她买了回家的车票,晚上我拿车票给她的时候,同时给了她两千元钱,让她带回家用,车票她拿着了,钱却说什么都不要,说家里有,就这样推来挡去四五个回合,她把钱收下了。

第二天早上,我送她到客运站,车临开动时,她把头伸出车窗外,对我说:“钱我压在枕头下面了,我和你爸用不了多少钱,你们在城里开销大,自己省着点用。


⑩车开走了,天空下起了小雨,我分不清脸上流淌的是雨水还是泪水。

(选自《散文百家》2016年第10期,有删改)
(1)
联系全文看,从乡下来的娘为什么会“孤单和苦闷”?
(2)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我的手表……不知怎么……停了,刚才看电视……才发现……时间过了,不怕……我跑着去……再过四五分钟……就到了。

②娘的眉梢舒展开来,那丝惊喜又重新回来了。

(3)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文中却多次写到我流泪,结合文章分析我为什么会频频流下泪水?
七、名著阅读 (共2题;共5分)
8. (4分)螳螂食物只捕食其他昆虫。

9. (1分) (2017八上·渠县期中) 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________的不朽经典名著。

作为第一部向全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图书,它在英语世界获得了轰动性的影响,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________”。

(2)同学们,《红星照耀中国》这部读本,应该读得差不多了吧,书中最能打动你的人物是谁呢?试以人物的事例简单分析打动你的原因。

八、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
10. (11分) (2018八下·东台月考) 语文综合性训练,按照要求答题。

(1)完成含有“狼”字的两个成语。

(2)学习了“狼”专题后,同学们对狼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现在如果有人认为:狼是一种可恶、凶狠的动物,应该被消灭。

你会对这些人说些什么?
九、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2019·南海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赞歌。

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名词。

请以“赞歌”为标题,或自拟一个包含“赞歌”这个词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自选文体,立意自定,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1、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
2-1、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2分)
3-1、
3-2、
3-3、
3-4、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
4-1、
4-2、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5-1、
5-2、
5-3、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
6-1、
6-2、
6-3、
6-4、
6-5、
7-1、
7-2、
7-3、
七、名著阅读 (共2题;共5分)
8-1、
9-1、
9-2、
八、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
10-1、
10-2、
九、作文 (共1题;共5分)
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