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多种多样的动物第八节鸟类教案新版冀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点:气囊及双重呼吸的概念和过程
教学方法
利用实物、模型、课件、视频,采用分组实验与小组讨论的方法
(4+X法:导--学-评-测--X)
教具学具
家鸽(活体)、课件、视频、探究实验用具
教学流程图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小组或个人探究性学习(鸟的外形、鸟的运动、呼吸、消化、体温、鸟类与人类的关系)→学习结果展示的评价→课堂小结→课堂测试→课堂反思→课后的复习和巩固
“导--学---测---评”的课堂模式更突显了教学的有效性。
把答案写到知识过关本,由学生回答集体评判
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抢答
小组交流答案后进行加分抢答。
学生加分抢答
学生加分抢答
小组讨论、交流答案后进行加分抢答。
随意点学号抽查学生回答
学生把答案写到知识过关本中,抢答
学生课后复习、完成。学习小组互评。
通过“写”加深对旧知的印象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任务四:
仔细观察家鸽的骨骼说出头骨、长骨、胸骨的特点?
将鸡的肋骨和家兔的肋骨同时放入盛有饱和食盐水的大烧杯中,观察现象?说出为什么?
任务五:小组讨论1分钟后回答,资料1和2分别说明了什么呢?为什么?
资料1:雀行类的鸟一天所吃的食物,相当于自身体重的30%-50%,,蜂鸟一天所吃的蜜浆,约等于它体重的2倍。体重为1500克的雀鹰,能在一昼夜吃掉800-1000克肉。
资料2:雀行类的鸟所吃的谷物、果实或昆虫,经消化吸收后形成残渣,1.5小时后就随粪便排出。
任务六:齐读课文104页最后一段回答,鸟的呼吸由什么完成?气体交换的场所在哪里?它的呼吸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任务七:请回答下列问题:
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
气体交换的场所
气囊的作用
鸟类呼吸一次气体交换的次数
任务八:观察这两幅图(南极的企鹅、沙漠里的鸵鸟)回答,鸟类的体温是变温还是恒温?为什么?它比两栖类高等吗?为什么?
加强直观教学,调动学生完成听、看、思、说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分析、交流、总结、表达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表达。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今天我们的任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八节鸟类
学习目标:1、能说出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
2、知道鸟类体温恒定的意义;
3、知道常见的鸟类及其主要特征;
4、了解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任务一:请你用一分钟,观察家鸽的外形和体表说出他们的结构特点及作用?
任务二:1分钟
观察识别正羽和绒羽,说出他们的作用?
任务三:
请你仔细观察右图,找出家鸽最发达的肌肉并说出它的名称和作用?
3、消化:消化能力强(充足能量,减轻体重)
4、呼吸:双重呼吸(肺气囊两次气体交换)
5、体温:恒温
二、鸟类体温恒定的意义;
三、常见的鸟类及其主要特征;
四、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导---学---测---评”模式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小组学习模式,将学习任务具体化,学生学习形式的多样化,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和观察、表达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教师的适当总结,也使他们对知识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
通过了解鸟类与人
类的关系,有利于
学生形成爱鸟护鸟
的情感、态度、价
值观。
了解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效果。
检测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程度。
加强新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培养小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板书设计
第8节鸟类
1、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1、外形:流线型,被羽,翼
2、骨骼:轻,坚硬,长骨中空,龙骨突(胸肌发达)
3、常见的鸟类及其主要特征;
4、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课件)
当堂检测:1、2、3(略)
完成导学案(课堂检测、拓展提升)
学生直接把答案写到知识过关本。(2分钟)
学生齐答:鸟类
学生抢答:因为人没有翅膀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可以或不可以并说明理由。
齐读学习目标
学生观察后小组讨论、交流、回答
学生观察后小组讨论、交流、派代表到讲台上指着实物或者图片回答。
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组讨论、交流、表达。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小组讨论、交流、表达。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表达。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总结的能力
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分析、交流、总结、表达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答题、表达、书写的能力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表达。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总结的能力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表达。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概括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表达的能力
学生观察后小组讨论、交流、派代表到讲台上指着实物或者图片回答。
小组派代表学生回答(其他小组评判)
请一个学生到讲台演示完成实验探究的内容
其它学生抢答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后回答:
食量大消化能力
为飞行提供充足能量,减轻重量强
学生齐读,小组讨论,交流,回答(了解肺、气囊的位置和功能,说出双重呼吸的过程及特点和意义)
2、 爬行类的主要特征:皮肤表面覆盖有角质的或骨质的;用呼吸;不恒定;四肢或无四肢;爬行。
(2分钟后,随意抽查不同学号的学生回答)
问题导入:出示各种各样鸟类的照片,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
你知道为什么鸟类可以在天空自由翱翔而人不可以吗?
如果给你安装上一对翅膀你是否就可以在空中飞翔了呢?你的理由是什么呢?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
一、导入新课
出示新课
板书:第八节鸟类
二、学习新课
实验探究
3、测、评
(当堂练)
二、学习新课
三、测
二、学习新课
本节小结
三、测
四、作业
(课件)填空:1、两栖动物的特征;2、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1、两栖类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中,用呼吸;多数种类成体生活在的陆地上,少数种类成体生活在水中,主要用呼吸;皮肤裸露、湿润,有的作用;不恒定。
课本P106页当堂练1、2、3
任务:请你说出鸟类的特征
测:(1分钟)
1、你能说出常见的鸟的名称吗?
2、请你根据鸟类的特征回答,鸟类都能在空中飞翔吗?能在空中飞翔的一定是鸟吗?
任务九:请你说出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鸟类?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
2、鸟类体温恒定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鸟类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爱鸟护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鱼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基本掌握了了解动物特征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习与人类生活密切的鸟类,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鸟类的基本特征,并学会比较分析动物进化的方向。
重点难点
重点:能说出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知道鸟类体温恒定的意义,知道常见的鸟类及见的鸟类及其主要特征;
第八节 鸟类
课题
第八节鸟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概述鸟的主要特征。
2、知道鸟类体温恒定的意义;
3、确立鸟的身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鸟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4、尝试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5、举例说明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形成爱鸟护鸟的意识。
二、过程和方法:利用实物、模型、课件、视频,采用分组实验与小组讨论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