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提分教程(课件 讲义) (16)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B
解析 德国城市化起步早,初时城市化水平最高,乙是德国。日本城市 化速度快,三国中城市化发展最快,丙是日本,甲是美国。甲、乙、丙依次 表示美国、德国、日本。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答案
解析
(2)图示三个国家中( ) A.均未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目前德国城市化水平最高 C.美国城市化起步最早 D.二战后日本城市化速度最快
小城镇
中心城区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第一产业比重降低, 第一、二产业比重降低,第
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三产业比重上 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
结构 占比较大 升,第二产业成为主 成为主导
导
城市 化问
题
城市环境恶化、交通 城市环境进一 城市环境质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1)下列关于下沉式绿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公园、绿地和足球场都可成为下沉式绿地 B.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C.有利于城市地表污水的排放与处理 D.下沉式绿地只适用于降水量较大的地区
答案 D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3.城市化就是指人口城市化吗? 不是。城市化不仅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还包括乡村地区变为城市 地区,即城市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口城市化,二是地域城市化。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考点深度研析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合作研究
随堂基础巩固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解析
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差异 (1)从城市化进程来看,郊区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而 逆城市化则出现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 (2)从距离上看,郊区城市化是居民和企业迁往郊区,逆城市化是居民 及工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或小城镇。 (3)从城市自身发展上看,郊区城市化使城市面积扩大,人口增多,逆 城市化使整个大城市人口减少。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解析
(2)该城市化模型中,逆城市化阶段开始的时间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B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答案
解析 该城市化模型中,逆城市化阶段,边缘区城市化水平提高,人口开 始减少。核心区和边缘区人口都减少,开始的时间是乙,B 项正确;甲时边缘 人口上升,是郊区城市化阶段,A 项错误;丙时核心区人口上升,是再城市化 状态,C 项错误;丁时两地人口都上升,D 项错误。
配套课时作业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2015·安徽高考)下图表示某市 2003~2013 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 成(1)~(2)题。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1)据图推测,2003~2013 年该市( ) 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2)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 ) 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 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 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D.生物多样性增加
(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3)城市 □03 用地规模 不断扩大。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3.意义
4□.04城社市会化经动济力机发制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二 城市化特点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课后课时精练
考点1 城市化进程 1.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2.城市化进程的一般特点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对应
初期
中期
阶段
后期
后期
人口 农村→
流动 城市
方向
城市→农村或 周边地区→
城市→郊区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解析
(2)圣彼得堡老城区工业用地区位熵大的原因是( ) A.人口密度 B.规划建设 C.土地价格 D.产业结构
答案 D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答案
解析 表中显示,核心区、近郊区的居住区、商业区的区位熵较高,而 圣彼得堡老城区工业用地区位熵大,这是区域产业布局结构的不同造成的, 产业结构影响人口分布,故 D 项正确。
()
A.20%~30% B.30%~40%
C.40%~50% D.60%~70%
(2)图中 2000~2010 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
A.工业化程度提高
B.人口增长率增大
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思维探究]
[答案] (1)B (2)A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思维探究]
[答案] (1)D (2)C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答案
考向 1 城市化与水循环 (2018·广西二模)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 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 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读“海绵城市”规划图, 完成(1)~(2)题。
答案 D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答案
解析 图示三个国家中美国、德国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根据图示曲线, 目前日本城市化水平最高,德国城市化起步最早;二战后日本城市化速度最 快。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解析
考向 2 郊区城市化 (2018·金优模拟冲刺卷)区位熵是用来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指 标,反映了某一区域要素在高一级区域的地位和作用,区位熵值越大,说明 地位和作用越高。下表是 2016 年圣彼得堡城市土地利用各圈层区位熵。据 此完成(1)~(2)题。
不明显
拥堵、土地供应紧张 步恶化
量改善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市区人口激
城市中心区
城市的拉
交通条件的改
增,环境恶化,
开发,高科技
原因 力和乡村
善,追求更好
交通拥堵,城
产业和第三
的推力
的生存环境
市产业的迁移
产业的发展
图示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考点2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辩证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特别提醒
城市中心“岛屿”效应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2.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解析
考向 3 逆城市化 (2018·安徽合肥一模)城市核心区和边缘区都是城市地域的组成部分。下 图示意城市核心区和边缘区人口变化的城市化模型。据此完成(1)~(2)题。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1)为迅速缓解图中甲时间点之前城市核心区的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 是( )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2015·重庆高考)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 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 读图,回答(1)~(2)题。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1) 图 中 第 一 条 高 铁 开 始 运 营 时 , 四 个 国 家 中 乡 村 人 口 比 重 最 小 的 为
A.实施二孩政策 B.加大教育投入 C.疏散城市职能 D.完善养老保障
答案 C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答案
解析 甲时间点之前城市核心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产业过于集中,导致 用地紧张、交通拥堵,环境质量差等。为迅速缓解图中甲时间点前的问题, 采取的措施主要是疏散城市职能,C 项正确;实施二孩政策,人口增长,用 地更紧张,A 项错误;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养老保障不能解决用地紧张问题, B、D 两项错误。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1)圣彼得堡城市化正处于( ) A.虚假城市化阶段 B.郊区城市化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
答案 B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答案
解析 读表可知,圣彼得堡市近郊区作为城市空间扩展的第三圈层,居 住、工业和商业空间发展已较为成熟,其中居住区、商业区高于老城区且高 于平均值,这说明近郊区正处于城市化阶段,故 B 项正确。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答案
考向 1 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2018·河南联考)下图示意美、日、德三个国家城市化发展历程。读图, 完成(1)~(2)题。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1)甲、乙、丙依次表示( ) A.美国、日本、德国 B.美国、德国、日本 C.日本、德国、美国 D.德国、美国、日本
答案 C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答案
解析 图中规划可缓解城市淡水紧张,不能解决淡水短缺;绿地增多, 不能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绿地面积增加,有利于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生 物多样性可能增加。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解析
考向 2 城市住房问题及对策 (2018·江西金太阳大联考)“握手楼”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形容两栋楼房 间隔距离过小。在我国很多城市,“握手楼”逐渐增多。这些“握手楼”大 多位于“城中村”,这里的楼房一幢贴着一幢,且疯狂向上生长,楼与楼之 间的距离极小。下图示意某“握手楼”。据此完成(1)~(3)题。
市的影响。 体,考查地域文化对城市空间布局、
城市建筑结构和风格的影响。
课堂合作研究
随堂基础巩固
课后课时精练
基础全面梳理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合作研究
随堂基础巩固
课后课时精练
一 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
1.含义
指人口和 □01 产业活动 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
程。
2.三个标志
(1) □02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 的比重持续上升。
(3)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2.城市环境问题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四 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1.城市化是不是只表现为城市人口的增多? 不是。城市化不只是表现为城市人口的增多,还表现在城市用地规模的 扩大,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观念的转变上。 2.郊区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一样吗? 不一样。郊区城市化指城市的郊区形成城市,是一个人口、产业向城市 集聚的过程,城市处在规模膨胀、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郊区化指人口、 产业向郊区或卫星城迁移,是城市化进程中人口、产业由集聚发展到扩散的 一个新阶段,是逆城市化的表现。
配套课时作业
三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1)对城乡生活的影响
①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和交通等基础设施。
②城市现代文明影响传统的生活习惯和 □01 劳作 方式等。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2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答案
解析 下沉式绿地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 理念。公园、绿地和足球场都可成为下沉式绿地;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 态环境保护;有利于城市地表污水的排放与处理;下沉式绿地对降水量大或 较小的地区都适用。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解析
(2)图中规划可( ) A.缓解城市用地紧张 B.解决城市淡水短缺 C.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D.保持生物多样性不变
第2讲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前自主学习
考纲展示
考查方向 1.以区域图、数据统计图表、示意图、
1.城市化的过程 文字材料(畅通工程、私人汽车、绿
和特点;城市化 色住宅、生态城市)等为背景,考查
对地理环境的 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城市化过程中
影响。
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地域文化对城 2.以某一地域的特定文化现象为载
解析 德国城市化起步早,初时城市化水平最高,乙是德国。日本城市 化速度快,三国中城市化发展最快,丙是日本,甲是美国。甲、乙、丙依次 表示美国、德国、日本。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答案
解析
(2)图示三个国家中( ) A.均未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目前德国城市化水平最高 C.美国城市化起步最早 D.二战后日本城市化速度最快
小城镇
中心城区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第一产业比重降低, 第一、二产业比重降低,第
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三产业比重上 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
结构 占比较大 升,第二产业成为主 成为主导
导
城市 化问
题
城市环境恶化、交通 城市环境进一 城市环境质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1)下列关于下沉式绿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公园、绿地和足球场都可成为下沉式绿地 B.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C.有利于城市地表污水的排放与处理 D.下沉式绿地只适用于降水量较大的地区
答案 D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3.城市化就是指人口城市化吗? 不是。城市化不仅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还包括乡村地区变为城市 地区,即城市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口城市化,二是地域城市化。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考点深度研析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合作研究
随堂基础巩固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解析
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差异 (1)从城市化进程来看,郊区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而 逆城市化则出现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 (2)从距离上看,郊区城市化是居民和企业迁往郊区,逆城市化是居民 及工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或小城镇。 (3)从城市自身发展上看,郊区城市化使城市面积扩大,人口增多,逆 城市化使整个大城市人口减少。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解析
(2)该城市化模型中,逆城市化阶段开始的时间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B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答案
解析 该城市化模型中,逆城市化阶段,边缘区城市化水平提高,人口开 始减少。核心区和边缘区人口都减少,开始的时间是乙,B 项正确;甲时边缘 人口上升,是郊区城市化阶段,A 项错误;丙时核心区人口上升,是再城市化 状态,C 项错误;丁时两地人口都上升,D 项错误。
配套课时作业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2015·安徽高考)下图表示某市 2003~2013 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 成(1)~(2)题。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1)据图推测,2003~2013 年该市( ) 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2)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 ) 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 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 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D.生物多样性增加
(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3)城市 □03 用地规模 不断扩大。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3.意义
4□.04城社市会化经动济力机发制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二 城市化特点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课后课时精练
考点1 城市化进程 1.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2.城市化进程的一般特点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对应
初期
中期
阶段
后期
后期
人口 农村→
流动 城市
方向
城市→农村或 周边地区→
城市→郊区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解析
(2)圣彼得堡老城区工业用地区位熵大的原因是( ) A.人口密度 B.规划建设 C.土地价格 D.产业结构
答案 D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答案
解析 表中显示,核心区、近郊区的居住区、商业区的区位熵较高,而 圣彼得堡老城区工业用地区位熵大,这是区域产业布局结构的不同造成的, 产业结构影响人口分布,故 D 项正确。
()
A.20%~30% B.30%~40%
C.40%~50% D.60%~70%
(2)图中 2000~2010 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
A.工业化程度提高
B.人口增长率增大
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思维探究]
[答案] (1)B (2)A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思维探究]
[答案] (1)D (2)C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答案
考向 1 城市化与水循环 (2018·广西二模)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 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 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读“海绵城市”规划图, 完成(1)~(2)题。
答案 D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答案
解析 图示三个国家中美国、德国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根据图示曲线, 目前日本城市化水平最高,德国城市化起步最早;二战后日本城市化速度最 快。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解析
考向 2 郊区城市化 (2018·金优模拟冲刺卷)区位熵是用来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指 标,反映了某一区域要素在高一级区域的地位和作用,区位熵值越大,说明 地位和作用越高。下表是 2016 年圣彼得堡城市土地利用各圈层区位熵。据 此完成(1)~(2)题。
不明显
拥堵、土地供应紧张 步恶化
量改善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市区人口激
城市中心区
城市的拉
交通条件的改
增,环境恶化,
开发,高科技
原因 力和乡村
善,追求更好
交通拥堵,城
产业和第三
的推力
的生存环境
市产业的迁移
产业的发展
图示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考点2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辩证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特别提醒
城市中心“岛屿”效应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2.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解析
考向 3 逆城市化 (2018·安徽合肥一模)城市核心区和边缘区都是城市地域的组成部分。下 图示意城市核心区和边缘区人口变化的城市化模型。据此完成(1)~(2)题。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1)为迅速缓解图中甲时间点之前城市核心区的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 是( )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2015·重庆高考)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 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 读图,回答(1)~(2)题。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1) 图 中 第 一 条 高 铁 开 始 运 营 时 , 四 个 国 家 中 乡 村 人 口 比 重 最 小 的 为
A.实施二孩政策 B.加大教育投入 C.疏散城市职能 D.完善养老保障
答案 C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答案
解析 甲时间点之前城市核心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产业过于集中,导致 用地紧张、交通拥堵,环境质量差等。为迅速缓解图中甲时间点前的问题, 采取的措施主要是疏散城市职能,C 项正确;实施二孩政策,人口增长,用 地更紧张,A 项错误;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养老保障不能解决用地紧张问题, B、D 两项错误。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1)圣彼得堡城市化正处于( ) A.虚假城市化阶段 B.郊区城市化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
答案 B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答案
解析 读表可知,圣彼得堡市近郊区作为城市空间扩展的第三圈层,居 住、工业和商业空间发展已较为成熟,其中居住区、商业区高于老城区且高 于平均值,这说明近郊区正处于城市化阶段,故 B 项正确。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答案
考向 1 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2018·河南联考)下图示意美、日、德三个国家城市化发展历程。读图, 完成(1)~(2)题。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1)甲、乙、丙依次表示( ) A.美国、日本、德国 B.美国、德国、日本 C.日本、德国、美国 D.德国、美国、日本
答案 C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答案
解析 图中规划可缓解城市淡水紧张,不能解决淡水短缺;绿地增多, 不能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绿地面积增加,有利于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生 物多样性可能增加。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解析
考向 2 城市住房问题及对策 (2018·江西金太阳大联考)“握手楼”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形容两栋楼房 间隔距离过小。在我国很多城市,“握手楼”逐渐增多。这些“握手楼”大 多位于“城中村”,这里的楼房一幢贴着一幢,且疯狂向上生长,楼与楼之 间的距离极小。下图示意某“握手楼”。据此完成(1)~(3)题。
市的影响。 体,考查地域文化对城市空间布局、
城市建筑结构和风格的影响。
课堂合作研究
随堂基础巩固
课后课时精练
基础全面梳理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合作研究
随堂基础巩固
课后课时精练
一 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
1.含义
指人口和 □01 产业活动 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
程。
2.三个标志
(1) □02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 的比重持续上升。
(3)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2.城市环境问题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四 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1.城市化是不是只表现为城市人口的增多? 不是。城市化不只是表现为城市人口的增多,还表现在城市用地规模的 扩大,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观念的转变上。 2.郊区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一样吗? 不一样。郊区城市化指城市的郊区形成城市,是一个人口、产业向城市 集聚的过程,城市处在规模膨胀、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郊区化指人口、 产业向郊区或卫星城迁移,是城市化进程中人口、产业由集聚发展到扩散的 一个新阶段,是逆城市化的表现。
配套课时作业
三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1)对城乡生活的影响
①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和交通等基础设施。
②城市现代文明影响传统的生活习惯和 □01 劳作 方式等。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2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答案
解析 下沉式绿地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 理念。公园、绿地和足球场都可成为下沉式绿地;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 态环境保护;有利于城市地表污水的排放与处理;下沉式绿地对降水量大或 较小的地区都适用。
基础全面梳理
考点深度研析
素能专项突破
配套课时作业
解析
(2)图中规划可( ) A.缓解城市用地紧张 B.解决城市淡水短缺 C.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D.保持生物多样性不变
第2讲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前自主学习
考纲展示
考查方向 1.以区域图、数据统计图表、示意图、
1.城市化的过程 文字材料(畅通工程、私人汽车、绿
和特点;城市化 色住宅、生态城市)等为背景,考查
对地理环境的 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城市化过程中
影响。
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地域文化对城 2.以某一地域的特定文化现象为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