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22分子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CD22 分子与免疫靶向治疗
CD22 分 子 与 配 体 结 合 后 能 迅 速 内 化 , 而 且 CD22 的表达仅限于成熟 B 细胞。在大多数情况下, 正常 B 细胞向肿瘤细胞转化过程中 CD22 分子依然 表达。约 70%的 B 细胞系淋巴瘤及白血病细胞表达 CD22 分子, 所以为 NHL 的免疫治疗性抗体提供了 有 效 的 靶 点 [10]。 3.1 LL2 ( EPB/2) 是能与 Burkit 淋巴瘤 Raji 细胞 系 细 胞 表 面 CD22 分 子 相 互 作 用 的 一 种 单 克 隆 抗 体, 虽然与 B 细胞系肿瘤有结合特异性, 但对于何杰 金病及其它实体瘤无反应性。Epratuzumab(LL2 的人 源化单抗) 与 LL2 相比, 对人体的免疫原性大大减 少, 在诊断学及免疫治疗方面的作用更强。与 B 细胞 其它免疫治疗靶分子( 如 CD20) 不同, 当 CD22 分子 与配体特异性结合后, 抗原抗体复合物迅速内化, 从 而使 CD22 抗体偶联毒素或核素成为治疗 B 细胞系 肿 瘤 很 有 前 景 的 方 法 。 此 外 , Epratuzumab 与 CD22 分 子 的 结 合 还 能 引 起 CD22 胞 内 段 的 磷 酸 化 [10]。 Epratuzumab 对 CD22 缺陷小鼠平均寿命缩 短、成熟 B 细胞数量下降、抗体对抗原反应增强、自身抗体水 平 增 高[6]等 均 有 一 定 的 调 节 对 抗 作 用 。未 标 记 及 核 素 标记的 Epratuzumab [7, 8]都显 示一定的抗 瘤效果 。 未 标记的 Epratuzumab 对复发 NHL 有效, 对滤泡型和 弥 散 型 大 B 细 胞 NHL 有 完 全 有 效 。 Leonard 等 以 Epratuzumab 120 ̄1 000mg/m2·w, 连续 4 周治疗 NHL, 结果表明无剂量限制的副作用而且有治疗效果。滤泡 型 NHL 患者接受 360mg/m2·w 的Epratuzumab, 疗效
摘要 CD22 分子普遍存在于正常 B 细胞及 B 细胞恶性肿瘤, 其对 BCR 细胞信号传导的抑制作用已被 广泛
认可。近些年来对 CD22 分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胞内信号传导通路、生物学功能、抗体靶向治 疗上 , 并且取得了许
多突破性的进展。虽然 CD22 分子的胞内信号传导尤其是核内信号的传导通路至今还不是 很明确 , 但在血液系统
2 CD22 分子的生物学功能
2.1 CD22 分 子 的 信 号 传 导 通 路 当 BCR 上 的 mIgM 发 生 交 联 时 , 与 其 相 关 的 CD22 分 子 胞 内 段 Tyr 迅速 磷 酸 化 , CD22 所 携 带 的 ITIMs 磷 酸 化 能 迅 速募集 Tyr 磷酸化酶 SHP- 1, SHP- 1 在 CD22 介导的 抑制信号作用中起关键性作用。CD22 缺陷的 B 细胞 系 在 BCR 发 生 交 联 后 表 现 出 很 强 的 Ca2+的 胞 内 外 移动。Vav- 1, CD19 和 SLP65/BLNK[1]这些在 Ca2+信号 传导中起积极作用的分子 Tyr 磷酸化水平增加。最 近实验表明, CD22 分子通过刺激 B 细胞内的 Ca2+外 流而负向调节 Ca2+信号传导, 其机制是 CD22 通过其 下游 Ca2+泵质膜 Ca2+ATP 酶 4( PMCA4) 的相互作用, 使其活化而引起 Ca2+外流的[2]。另外一些信号蛋白如 Syk, PLCr2, PI3K, Grb- 2, Shc 也被募集。在 BCR 受到 刺 激 后 脂 质 磷 酸 酶 SHIP, Grb- 2, Shc 连 同 CD22 胞 内段形成了四聚体复合物。可见 Grb2 并不像 SHP- 1 那样与 CD22 胞内段直接发生作用, 而是通过 SHIP 间接起到信号传导的作用。在对鸡 DT40 B 细胞系的 研究中, Grb2 能负向调节 Ca2+的信号传导[3]。但是在 人体内 CD22 分子是否能通过 Grb2 和 SHIP 负向调 节 Ca2+胞内外移动还不确定, 而 SHP- 1 对于 Ca2+胞 内外移动有调节作用是明确的。MHCⅡ类分子可以
·24·
·综 述·
[ 文章编号] 1006- 2440( 2007) 01- 0001- 03
交通医学 2007 年第 21 卷第 1 期 Med J of Communications,2007,Vol.21.No.1
CD22 分子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葛新顺综述 廖晓龙审校
(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血液学研究所, 血液病医院, 天津 300020)
样具有正向调节免疫应答的功能。 2.4 CD22 分 子 直 接 参 与 B 细 胞 向 骨 髓 的 归 巢 CD22 缺陷小鼠骨髓中成熟 B 细胞会特异性减少, 尽 管外周血中的这类细胞水平是正常的。highIgD 的成熟 B 细胞是 B 细胞在脾内成熟过程最后产物, 这类细胞 通过再循环从血液迁移回组织特别是骨髓。Nitschke 等用重组 CD22- Fc 蛋白对骨髓预处理, 证明 CD22 的唾液酸配体的确表达于骨髓内皮细胞表面, 而其 它组织的内皮细胞未能检出。单独注射 CD22- Fc 蛋 白也能使成熟 B 细胞对骨髓归巢减少一半, 而不影 响脾中的 B 细胞数量。这些实验表明, B 细胞表面的 CD22 与 内 皮 细 胞 表 达 的 CD22 配 体 结 合 , CD22 充 当了 B 细胞向骨髓迁移过程的归巢受体。
交通医学 2007 年第 21 卷第 1 期 Med J of Communications,2007,Vol.21.No.1
· 25 ·
通过 BCR 中的 Igα和 Igβ调节信号传导, 但在 MHC Ⅱ类 分 子 在 细 胞 表 面 聚 集 时 并 无 CD22 分 子 参 与 , 说明 CD22 分子并未参与此信号传导途径[4]。 2.2 CD22 分子配体结合结构域的重要功能 CD22 能够与其靶细胞( 如淋巴细胞, 被细胞因子激活的内 皮细胞等) 结合, 这些细胞表面均能高表达 α2- 6 连 接的唾液酸残基( α2- 6 Sia) 。由于唾液酸本身的多 样性以及能与其它糖类结合的特点, 使其具有高度 的 分 子 多 样 性 和 特 异 性 , CD22 与 α2- 6 Sia 的 亲 和 力是很低的, 它与另外几种唾液酸蛋白, 甚至是带有 α2- 6 Sia 的多聚乙酰胺无明显区别, 这表明不是由 蛋白骨架, 而是由碳水化合物的存在和密度决定了 它的结合力。两种不同的方法阻断 CD22 与其配体 结合试验表明, 在 BCR 受到刺激后, CD22 分子胞内 段的 ITIMs 磷酸化减少, 募集的 SHP- 1 蛋白也下降, 而 Ca2+的胞内外移动增加。CD22 敲除小鼠( α2- 6 Sia 结合结构域突变或缺失的小鼠) 实验也证明了 CD22 与配体结合作为辅助信号的重要作用。这种小鼠表 现 出 MHCⅡ类 分 子 表 达 上 调 , B 细 胞 更 新 率 增 高 , 骨髓中边缘带的循环 B 细胞减少的特点, 这与 CD22 分 子 缺 失 的 小 鼠 [5]特 点 相 似 。 2.3 CD22 分子对 B 细胞信号传导的抑制性调节功 能 CD22 缺陷小鼠 B 细胞表现出轻微的活化状态, highIgD, lowIgM 的成熟 B 细胞比例增高, MHCⅡ类分子 表达是正常的两倍, 同样 IgM 的分泌也增加了一倍, 此外这类 B 细胞对 LPS 反应性增高, 这类小鼠在年 老时与正常小鼠相比易产生自身抗体, 表明免疫应 答功能上调。CD22 分子对于控制 B 细胞的信号传导 阈值特别是对 B 细胞早期发育起重要调节作用, 对 控制其凋亡的诱导及阴性选择尤为重要。Tooze 等证 明 了 B 细 胞 的 3 种 不 同 状 态 会 导 致 MAP 激 酶 ( MAPK) 活性水平不同: 把 CD22 强行与 BCR 结合, MAPK 信 号 活 性 最 低 ; 而 单 独 刺 激 BCR 可 以 使 MAPK 活性处于中间水平; 抗 CD22 抗体包被磁珠的 预处理使 CD22 与 BCR 复合体 隔 离 , MAPK 活 性 最 高, 这项实验结果表明了 CD22 与 BCR 的重要性。 CD22 可能通过与组成 BCR 的 mIg 上的 α2- 6 Sia 结 合而调节 BCR 信号传导。虽然 CD22 缺陷小鼠主要 表现信号抑制的功能, 但同时表现出对于非胸腺依 赖抗原Ⅱ(TI- 2)应答的受损, 刺激 mIgM 后引 起的 B 细胞增殖也受损。这项实验结果表明 CD22 分子同
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字 CD22; α2- 6 Sia; 信号传导; 靶向治疗; NHL
中图分类号 Q73
1 CD22 分子及配体的重要结构
1.1 CD22 分 子 的 结 构 CD22 分 子 是 一 种 B 细 胞 的Ⅱ型跨膜蛋白, 从功能角度讲不仅是 B 细胞抑制 性受体家族的一员, 而且 是 Siglecs( sialic acid- bind- ing immunoglobulin- like lectins) 家 族 的 重 要 成 员 。 CD22 有 两 种 类 型 : CD22 - α和 CD22 - β, 分 别 为 110kd 和 140kd。CD22- β胞膜外部分有七个 Igr 的胞内段, 其中三个 Tyr 是 ITIMs( Immunorecep- tor tyrosine- based inhibitory motifs) 序列。CD22- α与 CD22- β相 比 , 胞 膜 外 区 缺 少 两 个 Ig 样 结 构 域 。 CD22 胞外段的第一个 V- Aet Ig 样结构域能与 α2- 6 Sia 结合。 1.2 CD22 分子的两种重要状态 遮蔽态和去遮蔽 态由于唾液酸广泛存在于很多细胞表面, 似乎 Siglecs 应与许多种类细胞发生反应, 但事实并非如 此, 基本上所有的 Siglecs 家族成员, 如 CD22 都能以 纯化后的形式与其它细胞发生唾液酸依赖的结合, 这与它们本身自然表达于细胞表面的结合能力大相 径庭 。 这 个 现 象 首 次 发 现 于 表 达 在 COS- 1 细 胞 的 CD33 分子( Siglecs 家族成员之一) 上, 这种细胞需要 用唾液酸酶处理后才能提高与表达唾液酸细胞的结 合能力。表达于 COS- 1 和 CHO 细胞的 CD22 分子, 由 于 细 胞 缺 乏 唾 液 酸 转 移 酶 , ST6GalI ( 能 产 生 Siglecs 家族成员结合配体) 显示出对 α2- 6 Sia 的高 亲和力, 当 ST6GalI 与 CD22 共表达于 CHO 及 COS 细胞时, 所有 CD22 依赖的结合活性全部丧失, 而这 种结合活性用唾液酸酶处理后又能重新获得。由于 这 些 细 胞 表 面 高 表 达 ST6GalI, 在 未 被 活 化 的 情 况 下, 无论是人外周血中还是小鼠外周淋巴器官的 B
细胞, CD22 对于 α2- 6 Sia 的结合力都很低, 只有在 人 B 细 胞 活 化 后 , CD22 对 于 α2- 6 Sia 配 体 的 结 合 力才能显现出来, 也就是说与 CD22 处于同一细胞 表面的唾液酸对于 CD22 有遮蔽作用, 也称之为 cis- inhibition( 邻近抑制) 作用。而去遮蔽作用很可能是 由于唾液酸酶活性增高或是唾液酸转移酶( ST6Gal- I) 表达下降导致的细胞表面临近的 α2- 6 Sia 减少造 成的。
·26·
交通医学 2007 年第 21 卷第 1 期 Med J of Communications,2007,Vol.21.No.1
CD22 分 子 与 配 体 结 合 后 能 迅 速 内 化 , 而 且 CD22 的表达仅限于成熟 B 细胞。在大多数情况下, 正常 B 细胞向肿瘤细胞转化过程中 CD22 分子依然 表达。约 70%的 B 细胞系淋巴瘤及白血病细胞表达 CD22 分子, 所以为 NHL 的免疫治疗性抗体提供了 有 效 的 靶 点 [10]。 3.1 LL2 ( EPB/2) 是能与 Burkit 淋巴瘤 Raji 细胞 系 细 胞 表 面 CD22 分 子 相 互 作 用 的 一 种 单 克 隆 抗 体, 虽然与 B 细胞系肿瘤有结合特异性, 但对于何杰 金病及其它实体瘤无反应性。Epratuzumab(LL2 的人 源化单抗) 与 LL2 相比, 对人体的免疫原性大大减 少, 在诊断学及免疫治疗方面的作用更强。与 B 细胞 其它免疫治疗靶分子( 如 CD20) 不同, 当 CD22 分子 与配体特异性结合后, 抗原抗体复合物迅速内化, 从 而使 CD22 抗体偶联毒素或核素成为治疗 B 细胞系 肿 瘤 很 有 前 景 的 方 法 。 此 外 , Epratuzumab 与 CD22 分 子 的 结 合 还 能 引 起 CD22 胞 内 段 的 磷 酸 化 [10]。 Epratuzumab 对 CD22 缺陷小鼠平均寿命缩 短、成熟 B 细胞数量下降、抗体对抗原反应增强、自身抗体水 平 增 高[6]等 均 有 一 定 的 调 节 对 抗 作 用 。未 标 记 及 核 素 标记的 Epratuzumab [7, 8]都显 示一定的抗 瘤效果 。 未 标记的 Epratuzumab 对复发 NHL 有效, 对滤泡型和 弥 散 型 大 B 细 胞 NHL 有 完 全 有 效 。 Leonard 等 以 Epratuzumab 120 ̄1 000mg/m2·w, 连续 4 周治疗 NHL, 结果表明无剂量限制的副作用而且有治疗效果。滤泡 型 NHL 患者接受 360mg/m2·w 的Epratuzumab, 疗效
摘要 CD22 分子普遍存在于正常 B 细胞及 B 细胞恶性肿瘤, 其对 BCR 细胞信号传导的抑制作用已被 广泛
认可。近些年来对 CD22 分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胞内信号传导通路、生物学功能、抗体靶向治 疗上 , 并且取得了许
多突破性的进展。虽然 CD22 分子的胞内信号传导尤其是核内信号的传导通路至今还不是 很明确 , 但在血液系统
2 CD22 分子的生物学功能
2.1 CD22 分 子 的 信 号 传 导 通 路 当 BCR 上 的 mIgM 发 生 交 联 时 , 与 其 相 关 的 CD22 分 子 胞 内 段 Tyr 迅速 磷 酸 化 , CD22 所 携 带 的 ITIMs 磷 酸 化 能 迅 速募集 Tyr 磷酸化酶 SHP- 1, SHP- 1 在 CD22 介导的 抑制信号作用中起关键性作用。CD22 缺陷的 B 细胞 系 在 BCR 发 生 交 联 后 表 现 出 很 强 的 Ca2+的 胞 内 外 移动。Vav- 1, CD19 和 SLP65/BLNK[1]这些在 Ca2+信号 传导中起积极作用的分子 Tyr 磷酸化水平增加。最 近实验表明, CD22 分子通过刺激 B 细胞内的 Ca2+外 流而负向调节 Ca2+信号传导, 其机制是 CD22 通过其 下游 Ca2+泵质膜 Ca2+ATP 酶 4( PMCA4) 的相互作用, 使其活化而引起 Ca2+外流的[2]。另外一些信号蛋白如 Syk, PLCr2, PI3K, Grb- 2, Shc 也被募集。在 BCR 受到 刺 激 后 脂 质 磷 酸 酶 SHIP, Grb- 2, Shc 连 同 CD22 胞 内段形成了四聚体复合物。可见 Grb2 并不像 SHP- 1 那样与 CD22 胞内段直接发生作用, 而是通过 SHIP 间接起到信号传导的作用。在对鸡 DT40 B 细胞系的 研究中, Grb2 能负向调节 Ca2+的信号传导[3]。但是在 人体内 CD22 分子是否能通过 Grb2 和 SHIP 负向调 节 Ca2+胞内外移动还不确定, 而 SHP- 1 对于 Ca2+胞 内外移动有调节作用是明确的。MHCⅡ类分子可以
·24·
·综 述·
[ 文章编号] 1006- 2440( 2007) 01- 0001- 03
交通医学 2007 年第 21 卷第 1 期 Med J of Communications,2007,Vol.21.No.1
CD22 分子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葛新顺综述 廖晓龙审校
(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血液学研究所, 血液病医院, 天津 300020)
样具有正向调节免疫应答的功能。 2.4 CD22 分 子 直 接 参 与 B 细 胞 向 骨 髓 的 归 巢 CD22 缺陷小鼠骨髓中成熟 B 细胞会特异性减少, 尽 管外周血中的这类细胞水平是正常的。highIgD 的成熟 B 细胞是 B 细胞在脾内成熟过程最后产物, 这类细胞 通过再循环从血液迁移回组织特别是骨髓。Nitschke 等用重组 CD22- Fc 蛋白对骨髓预处理, 证明 CD22 的唾液酸配体的确表达于骨髓内皮细胞表面, 而其 它组织的内皮细胞未能检出。单独注射 CD22- Fc 蛋 白也能使成熟 B 细胞对骨髓归巢减少一半, 而不影 响脾中的 B 细胞数量。这些实验表明, B 细胞表面的 CD22 与 内 皮 细 胞 表 达 的 CD22 配 体 结 合 , CD22 充 当了 B 细胞向骨髓迁移过程的归巢受体。
交通医学 2007 年第 21 卷第 1 期 Med J of Communications,2007,Vol.21.No.1
· 25 ·
通过 BCR 中的 Igα和 Igβ调节信号传导, 但在 MHC Ⅱ类 分 子 在 细 胞 表 面 聚 集 时 并 无 CD22 分 子 参 与 , 说明 CD22 分子并未参与此信号传导途径[4]。 2.2 CD22 分子配体结合结构域的重要功能 CD22 能够与其靶细胞( 如淋巴细胞, 被细胞因子激活的内 皮细胞等) 结合, 这些细胞表面均能高表达 α2- 6 连 接的唾液酸残基( α2- 6 Sia) 。由于唾液酸本身的多 样性以及能与其它糖类结合的特点, 使其具有高度 的 分 子 多 样 性 和 特 异 性 , CD22 与 α2- 6 Sia 的 亲 和 力是很低的, 它与另外几种唾液酸蛋白, 甚至是带有 α2- 6 Sia 的多聚乙酰胺无明显区别, 这表明不是由 蛋白骨架, 而是由碳水化合物的存在和密度决定了 它的结合力。两种不同的方法阻断 CD22 与其配体 结合试验表明, 在 BCR 受到刺激后, CD22 分子胞内 段的 ITIMs 磷酸化减少, 募集的 SHP- 1 蛋白也下降, 而 Ca2+的胞内外移动增加。CD22 敲除小鼠( α2- 6 Sia 结合结构域突变或缺失的小鼠) 实验也证明了 CD22 与配体结合作为辅助信号的重要作用。这种小鼠表 现 出 MHCⅡ类 分 子 表 达 上 调 , B 细 胞 更 新 率 增 高 , 骨髓中边缘带的循环 B 细胞减少的特点, 这与 CD22 分 子 缺 失 的 小 鼠 [5]特 点 相 似 。 2.3 CD22 分子对 B 细胞信号传导的抑制性调节功 能 CD22 缺陷小鼠 B 细胞表现出轻微的活化状态, highIgD, lowIgM 的成熟 B 细胞比例增高, MHCⅡ类分子 表达是正常的两倍, 同样 IgM 的分泌也增加了一倍, 此外这类 B 细胞对 LPS 反应性增高, 这类小鼠在年 老时与正常小鼠相比易产生自身抗体, 表明免疫应 答功能上调。CD22 分子对于控制 B 细胞的信号传导 阈值特别是对 B 细胞早期发育起重要调节作用, 对 控制其凋亡的诱导及阴性选择尤为重要。Tooze 等证 明 了 B 细 胞 的 3 种 不 同 状 态 会 导 致 MAP 激 酶 ( MAPK) 活性水平不同: 把 CD22 强行与 BCR 结合, MAPK 信 号 活 性 最 低 ; 而 单 独 刺 激 BCR 可 以 使 MAPK 活性处于中间水平; 抗 CD22 抗体包被磁珠的 预处理使 CD22 与 BCR 复合体 隔 离 , MAPK 活 性 最 高, 这项实验结果表明了 CD22 与 BCR 的重要性。 CD22 可能通过与组成 BCR 的 mIg 上的 α2- 6 Sia 结 合而调节 BCR 信号传导。虽然 CD22 缺陷小鼠主要 表现信号抑制的功能, 但同时表现出对于非胸腺依 赖抗原Ⅱ(TI- 2)应答的受损, 刺激 mIgM 后引 起的 B 细胞增殖也受损。这项实验结果表明 CD22 分子同
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字 CD22; α2- 6 Sia; 信号传导; 靶向治疗; NHL
中图分类号 Q73
1 CD22 分子及配体的重要结构
1.1 CD22 分 子 的 结 构 CD22 分 子 是 一 种 B 细 胞 的Ⅱ型跨膜蛋白, 从功能角度讲不仅是 B 细胞抑制 性受体家族的一员, 而且 是 Siglecs( sialic acid- bind- ing immunoglobulin- like lectins) 家 族 的 重 要 成 员 。 CD22 有 两 种 类 型 : CD22 - α和 CD22 - β, 分 别 为 110kd 和 140kd。CD22- β胞膜外部分有七个 Igr 的胞内段, 其中三个 Tyr 是 ITIMs( Immunorecep- tor tyrosine- based inhibitory motifs) 序列。CD22- α与 CD22- β相 比 , 胞 膜 外 区 缺 少 两 个 Ig 样 结 构 域 。 CD22 胞外段的第一个 V- Aet Ig 样结构域能与 α2- 6 Sia 结合。 1.2 CD22 分子的两种重要状态 遮蔽态和去遮蔽 态由于唾液酸广泛存在于很多细胞表面, 似乎 Siglecs 应与许多种类细胞发生反应, 但事实并非如 此, 基本上所有的 Siglecs 家族成员, 如 CD22 都能以 纯化后的形式与其它细胞发生唾液酸依赖的结合, 这与它们本身自然表达于细胞表面的结合能力大相 径庭 。 这 个 现 象 首 次 发 现 于 表 达 在 COS- 1 细 胞 的 CD33 分子( Siglecs 家族成员之一) 上, 这种细胞需要 用唾液酸酶处理后才能提高与表达唾液酸细胞的结 合能力。表达于 COS- 1 和 CHO 细胞的 CD22 分子, 由 于 细 胞 缺 乏 唾 液 酸 转 移 酶 , ST6GalI ( 能 产 生 Siglecs 家族成员结合配体) 显示出对 α2- 6 Sia 的高 亲和力, 当 ST6GalI 与 CD22 共表达于 CHO 及 COS 细胞时, 所有 CD22 依赖的结合活性全部丧失, 而这 种结合活性用唾液酸酶处理后又能重新获得。由于 这 些 细 胞 表 面 高 表 达 ST6GalI, 在 未 被 活 化 的 情 况 下, 无论是人外周血中还是小鼠外周淋巴器官的 B
细胞, CD22 对于 α2- 6 Sia 的结合力都很低, 只有在 人 B 细 胞 活 化 后 , CD22 对 于 α2- 6 Sia 配 体 的 结 合 力才能显现出来, 也就是说与 CD22 处于同一细胞 表面的唾液酸对于 CD22 有遮蔽作用, 也称之为 cis- inhibition( 邻近抑制) 作用。而去遮蔽作用很可能是 由于唾液酸酶活性增高或是唾液酸转移酶( ST6Gal- I) 表达下降导致的细胞表面临近的 α2- 6 Sia 减少造 成的。
·26·
交通医学 2007 年第 21 卷第 1 期 Med J of Communications,2007,Vol.21.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