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文关怀”在初中语文作文批改中的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人文关怀”在初中语文作文批改中的实现
人文关怀即是对每一个具体的人的关怀。
不管这个人是怎样的人、他来自哪里、家庭地位如何等等,都应该给予应有的人文关怀。
它以人的生存、安全、自尊、发展、享受等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充分尊重人、理解人、丰富人、完善人、促进人的建设与全面发展为内在价值尺度。
总之,人文关怀就是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培养人的自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在作文批改中真正实现“人文关怀”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各种语言知识和技能,还能让学生体验到人类各种深刻的思想、情感,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心灵和语言一起丰富、成长。
一、初中作文批改中实施“人文关怀”的原则
(一)尊重个体的原则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所以在面对学生所写的多元化作文时,给予的评语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写作水平,不同的作文又各有各的特色,批改时应联系学生的写作实际,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优秀的作文,批语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要尖锐而深刻,多用砥砺之语。
有些文章言之无物,批改时要着重引导学生选择能说明中心的材料,使之逐步写得具体。
总之,作文教学中的批语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一定要灵活掌握原则和方法,尊重不同学生,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实现师生互进,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促进发展的原则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人生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阶段之一,教师应该对学生现在的成长与行为负责任,并担当好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
因此,教师在作文批改中,不必对学生的语言、结构、内容等方面作过多的“精批细改”,而应侧重阅读后的感受,发挥评语的引导促进作用,让学生读评语时,不仅能在知识上得到提升,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也同样能有所收获。
总之,教师在作文批改中,应以人为本,具有长远目标,真正传授给学生知识与方法,促进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初中语文作文批改中实施“人文关怀”的具体方法
(一)多类型评语激励法
首先,鼓励为主。
学生的作文是学生思想和情感的真实表达,教师应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用心对待每篇作文,用眼睛发现他们的优点,善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即使有些学生文章写得不如人意,但只要态度认真,教师就应以发展的眼光去评价他们,尽可能地发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
俗话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用在作文批改中也是一样,老师的夸奖和鼓励能够让学生不断地看到自己作文中的“闪光点”,从而树立信心,切实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在作文评语上真正体现落实“人文关怀”的精神实质,就要积极利用评语的激励功能,既要指出学生的优点留住他们的热情,也要恰当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提高作文水平。
其次,赏析为辅。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切的心理动机,是被人赏识的渴望。
”可见,得到别人的欣
赏是一种心理诉求,青少年的这种需求尤为强烈。
教师要戴着“放大镜找优点”,在批语中要多给些赞美,由衷地点评学生文章中的闪光点并为之喝彩,哪怕只是一个句子用得形象、一个词用得恰当、一个标点用得巧妙。
当他们看到平时老师讲析课文(典范之作)的语言出现在自己作文批语中时,看到自己文中的亮点被老师发现并加以赞美时,往往会产生较强的成就感。
这种良好的精神状态极易升华为写作的动力。
最后,导向是核心。
在给予学生鼓励和欣赏的同时,作文批语当然不能放弃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的批判。
这里教师必须提高评价的艺术,好的方面不能用一个“好”字就完了,要具体恰当。
所谓导向功能是指教师通过作文评语有意识地赞扬学生写作优势,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形成某种比较擅长的文体写作、表达方式。
教师如果能有意识地发挥此种功能,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教学实践中使用这种功能,使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通过作文训练逐步形成自己喜欢、擅长而又固定的文体写作方式,让他们在作文写作上获得巨大的成功感、喜悦感,激发起他们对作文深深的热情。
(二)评价主体和方式多元化
新课程标准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评价学生要改变过去单一评价的模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
因此,作文评价也要从单向转为多向,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的一员,建立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之间互评的多种评价制度。
这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不仅可以让每个人都能获得评价的权利,而且还可以最大化地得到别人的意见,除此之外,作者本人也可以对自己的作品有更充分的认识。
同学和老师在同一平台上共同批改,不仅有利于“人文关怀”原则的具体落实,更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不断提高。
此外,每次作文评改时,学生可以先确定自己应达到的级别要求,对照评价标准自己做出修改。
修改后学生之间互相评改、互相确定对方应达到的级别,然后提出修改意见,做出有理有据的评价和意见,最后再以小组为单位,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作文当堂读出来,让全班同学共同评价。
师生共同参与,可以实现教学相长,充分落实人文关怀达到真正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所以,充分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改形式多样化,不但能调动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实现“人文关怀”的理念。
及时的批改、适时的点拨,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能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多用鼓励语言,多挖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多用鲜花,少打棍子,是尊重学生人格,爱护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最好办法。
相信学生,期盼学生有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修改文章、写好文章,给学生以人格力量,这才是批改作文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