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式整体教学策略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单元式整体教学策略的研究
摘要:单元式整体教学从学科规律出发,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语言教学,以单元为
基本单位,以整合为基本的教学理念,以探究性学习为学习方法,能够更好地落实单元学习
价值,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
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用积极运用单元式整体教学的方式进
行教学,通过单元式整体教学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式;整体教学;策略研究
1树立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在进行单元式整体教学时,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设计理论,首先要做的是确定本单元的学
习目标。
目标的确定要以新课标的要求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进行
梳理和整合,最终确定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确定学习目标之后,在目标导向下,教师在进行
课文分析时就会更加有主有次,而不会在其他无关紧要的方面浪费大量时间。
根据目标循序
渐进地开展教学,让学生在提高语文基础知识运用能力的同时,提高人文素养,从而实现知
识积累与语文能力的螺旋上升。
翻开语文书可以发现,教材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规划了一条非常清晰的路线,形成了
系统的语言能力训练体系。
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训练目标,围绕着训练目标,单元内的课文要完成哪些目标,要达成的写作目标是哪些,在单元的导语页都非常明
确。
比如,低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校生活”课文围绕着“学校生活”展开,第二单元“金秋时节”课文围绕秋季展开,“中外童话”课文是围绕着童话展开,中年级上册第六单
元目标是“记一次游戏,把游戏过程写清楚”,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体会文章准确生动
地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只要认真研读导语页就能够在学习目标上更加确定。
比如,“学校生活”,人文主题为“学校生活”,阅读训练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
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在学习三篇文章《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时,就要围绕着寻找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展开,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如何
去表达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教师在分析课文时也要着重指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如《花的学校》中:“当三月的春雨落下,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的时候,花儿便在草地
上跳舞、狂欢。
”这句话就属于有新鲜感的句子,其原因在于该句运用了拟人的方式,让整
个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学生明确了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就会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因此确定整个单元的学习目标之前,教师要对本单元的导语页进行研究,配合整个单元的整
体设计,准确把握每节课的课后习题,确保整个单元的语文要素都能面面俱到,为本单元的
课程开展打下基础明确目标。
2运用多种教学模式
在单元式整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将整个单元作为整体去讲授。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
要学习课内的知识,更要增强对课外知识的了解,尤其是当前大语文时代,对于学生的阅读
理解、写作能力越来越看重,学生知识面的拓展越来越重要,因此教师要充分进行资源整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
在资源整合时要注意资源的整合与单元学习的内容相关联,
通过资源的整合,促进学生对单元课文的学习。
例如,“童话故事”中第一篇文章是《卖火柴的小女孩》,童话故事是学生在小学阶段
常接触的文章的一种类型,也是小学低年级必读书目中的一类,因此教师在讲解这一单元时
就可以充分将课外的童话故事内容与课文内容相结合,增加学生的认知。
同时对于《卖火柴
的小女孩》而言,学生要理解这篇课文的内容、主题,也需要引入这篇课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才能够更好地对这篇课文进行全面理解。
因此教师在讲解这单元时,可以结合安徒生的《安徒生童话》,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以及叶圣陶的《稻草人》进行课外拓展。
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作者安徒生的生平以及作者的其他作品,如《丑小鸭》。
学生对安徒生
这位童话作家的生平了解之后,认识到这位作家从小接触了无数贫苦人民,写出了无数经典
的童话故事后,了解作者的很多童话都反映了当时时代的悲剧和统治者的残暴,就更加理解
为何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会塑造这样一个角色。
3构建真实的教学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情境的表述是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设计教学情境时,要尽量真实,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置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
中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
例如,学习《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这几篇课文都与
秋天有关,学生学习时也恰逢秋天,因此在创设情境时就能够很好地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
让学生走入大自然去观察秋天,观察秋天的色彩,聆听秋天的声音,让学生在观察中体会课
文的美妙。
这样的情境设计能够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记忆得更加牢固,理解得更加深刻,也
能够更好地将课文内容转化为学生的认知。
4合理运用微视频
小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在理解课文时如果教师能够辅助放一些视频图片等资料,更有
利于学生的理解。
5巧设学习任务
单元式整体教学的目的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学生出发,以生为本,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因此在设计学习任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既实现学科知
识的内在延伸,又能够实现学科间的融会贯通,同时能够通过自主参与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得学习的方法,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任务,提炼单元任务的核心主题,发现汉字的秘密,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讲好故事。
整个过程中可以细分成以
下的任务内容:一是唱好神舟歌谣,学习地图上的汉字,讲一讲关于偏旁部首“氵”的故事;二是品尝中华美食,找一找美食中的汉字,讲一讲关于火的故事;三是了解传统节日,学习
传统节日中相关的汉字,讲一讲关于“冫”的故事;四是关于钱币的汉字都有哪些?偏旁部
首找出来,讲一讲他们的故事。
通过设置多个分任务,让学生在了解汉字故事的过程中学会
更多汉字。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了解汉字的构成,学会更多汉字。
6合理运用过程性评价
在单元式整体教学中要重视评价的作用,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要综合教
师评价、同伴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形式。
在评价时,教师要结合课程标准,有明确的评价
方案,关注学生的情感方面、观念方面、思维方面的表现。
在单元整体教学策略之下,教师
一般会设置多个小的教学任务,通过过程性评价,教师能够在完成一项任务之后,通过作业、提问等方式对学生的完成成果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第一,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把
握课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
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就要继续巩固,如果学生掌握情
况比较好,就可以继续教学。
第二,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能够对安徒生的生平进行介绍,说
出童话的写作要点;第三,学生要根据所学的童话,编写一个童话故事;第四,拓展内容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要在课后进行阅读,并在课上分享自己的阅读内容。
7结束语
综上述,目前在语文教学中,单元课文之间的联系容易被忽视,如果教师不引领,小学
生很难主动去思考单元各篇文章之间的联系,导致对文本的学习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当前
的小学语文教材对每个单元都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编排,更重视单元课文之间的相关性,这就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单元整体着手,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拓展能力。
参考文献
[1]苏凤丹.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探究[J].黑河教育,2021,(10):33-34.
[2]陈忠民.单元整体教学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
旬),2018,(08):11.
[3]黄文金.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0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