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导学案(第一课时)
5.1资源跨区域调配导学案

.促使地方能源结构优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我国天然气资源在陆地上的分布是西多东少,北多南
D.利用技术难度很大
.干净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价格比较低
.电站建成后发电成本低,积累多,收益大
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在我国陆地上,东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平原地区。
我国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涩北大型气田所在的省是________,所处地形区是________;靖边气田位于________涩北、塔北、塔中等气田所处地区,共同的自然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开发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有哪些?。
必修三第五章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学案

【考纲要求】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导读】一、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一般分析思路目前我国已经开工建设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其中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属于能源的跨区域调配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主要从资源调入区和资源调出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分析如下: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其建设意义的分析要分别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入手。
分析如下:二、西气东输工程1、西气东输概况:一期工程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的轮南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依次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省市;经过的地形区有: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江淮平原、太湖平原等;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二和第三级阶梯。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地理一轮学案必修三第五章西气东输二线是西气东输系列中的第2个工程,主气源为中亚进口天然气,调剂气源为塔里木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的国产天然气。
工程主要目标市场是早先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未覆盖的华南地区,并通过支干线兼顾华北和华东市场。
西气东输三线是继西气东输二线之后,我国第二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陆上通道,主供气源为来自中亚国家的天然气,补充气源为疆内煤制天然气。
西起新疆霍尔果斯,终于福建福州。
开工建设这一重大工程,将使沿线上亿群众用上清洁可靠的天然气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且能够带动设备、材料等相关产业,扩大国内需求支撑和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方法技巧】影响资源调配线路走向的条件要保证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要考虑线路的造价,要考虑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等社会经济条件;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①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不一致。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学案(20201008143436)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复习目标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西气东输的原因、路线和对区域的影响。
3西电东送的通道和对区域的影响。
4南水北调的原因、线路及影响。
基础知识梳理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__________ 2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3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_______ 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因此,,为适应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就必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二能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的影响1对能源调出区的影响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对环境的影响;当地推广使用此能源,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压力。
2对能源调入区的影响①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推动经济发展;②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有效改善大气质量,提高生活质量;③带动基础设施建设。
3两区域的协调发展:将调出区的资源优势与调入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调出区、调入区的协调发展。
三西电东送1原因:①西部能源资源丰富(水电、煤炭):②东部经济发达,电力不足。
2主要通道:北部通道:将黄河上中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站的电能送往京津唐地区。
中部通道: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
南部通道: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站的电能,开发并送往广东。
3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对西部地区:①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效带动西部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具有市场前景的高耗能产业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②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大大减少对生物资源的消耗,有利于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对东部地区的影响:①有效的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②有利于降低电价,建立全国统一的联合电网;③促进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缓解东部地区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
最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学案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一】课标要求和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以我国天然气、煤炭、水、电力等资源为例,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量与需求量的差异。
2.以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为例,理解区际联系的重要性。
3.分析资源调配对调入区与调出区的影响。
【重点难点】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2.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本节教学时间为2课时。
【二】课堂学习预备知识:我国主要资源生产和消费不平衡。
我国主要资源的分布及主要运输方向:煤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然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资源的主要运输方向:煤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然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思考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的原因:2.思考西部天然气丰富,长期以来开发较少的原因。
3.为什么要提高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天然气相对煤炭的优点:调整能源结构对环境的意义:4.我国天然气的主要分布地区:二、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有哪些影响?试从资源调配、能源结构、环境、相关产业、东西部协调及缩小地区差异等方面思考。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第一课时

天然气与煤炭哪一种更适合于现代生产生活
我国的天然气使用情况怎样?
我国的天然气使用比例很低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之二
天 然 气 在 哪 里?
新疆气区
未 开 发
青海 气区
鄂尔多 斯气区
川渝 气区
已 开 发
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思考:我国陆上哪些地区天然气分 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 中国油气资源分布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之三 少 布较多? 东_____、北____南____ 多 西____ 多 少
D
• • • • •
5、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是: B A.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 B、东部市场需求量大 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输送 D.东部靠海,便于出口
6.图中“西气东输”线路穿越的省区中,涉及黄 河流域的有
B
A.宁、陕、晋、川、鲁 B.甘、宁、陕、晋、豫 C.青、甘、宁、内蒙古、豫 D.新、青、陕、晋、豫
三山
穿越黄河
穿越长江
江南水网
返回
清洁,热值高
3、2007年,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世界 平均为23.8%,而我国只有3.3%.由此怎样看待我 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
前景广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提升空间大
1、天然气主要分布区的自然条件
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崎岖,交通不便,气 候干旱,多沙漠戈壁,生态环境脆弱
2、西部地区经济实力
一网:江南水网 全线地形地质复杂,施工难度非常大。
三、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东、中、西部地区能源生产占全国的比例
60.8% 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 东 部 39.2%
中部 39.6%
பைடு நூலகம்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导学案

导学案本节课题资源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1..能够根据资料分析说明我国跨地区实施资源调配的地理背景。
2..能够在线路图上正确识别具体的资源调配工程。
学习目标3..能够分析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意义和影响。
4..能够对工程建设进行合理评价。
预习案——课前自主学习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1 )资源的不平衡:存在着相对富裕和相对贫乏现象。
(2 )区域间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水资源南方,北方;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西部地区能源,东部地区能源;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东部经济比较,西部经济相对。
2..我国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方案: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晋煤外运)等。
二、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大型工程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东至,途径9 个省、市、自治区,全长 4 000 多千米。
二线工程:西起,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全长 4 900 多千米。
2..西电东送南部通道: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开发并送往。
中部通道: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送往地区。
北部通道:将黄河上中游和山西、内蒙古送往地区。
3..北煤南运(以晋煤外运为例)通过铁路运输方式运往东部港口,再转海运运往南方三条运煤专线,自北向南依次是4..南水北调东线方案:从长江游江苏引水,基本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地区。
中线方案:从长江游水库引水经水库,输水到地区(基本自流)。
西线方案:从长江游金沙江、雅砻江引水到地区。
探究案——整合高考(2012 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甲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乙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 亿立方米,收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的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学案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考纲要求】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要点解读】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及意义(课本知识)1、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①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
②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利用,能源的需求量都很小。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是实施西气东输的另一重要原因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一直以煤炭为主,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交通问题,天然气是目前最清洁的高效矿物能源之(3)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开发战略重点在西部2.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西气东输为例)1.西电东送(1)南水北调三线方案图示3.【典型例题】【例1】西气东输读“我国西气东输三线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1~2题。
1.“西气东输”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用上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好处是( )A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B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C .消除污染D .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2.该工程建设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意义是 ( )A .缓解能源紧缺B .改善水体质量C .促进减排降污D .保证能源安全【例2】跨流域调水3.[2012高考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
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
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方法归纳总结】1.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从输出地、输入地两个方面分析有利影响与不利影响。
结合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原因进行分析。
调水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模板:有利:(1)经济:①农业:利于灌溉,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农业发展;②工业:提供水、电,促进工业发展;③交通:发展航运,加强区域联系;④旅游业:促进旅游业发展。
导学案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5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导学案【学习目标】了解我国进行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我国天然气开发的主要原因。
理解我国油气资源开发和利用在东西部的差异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本节课重、难点:掌握我国资源分布和资源需求不匹配的现状。
理解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及西气东输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基础梳理】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2. 西气东输概况: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主要目标市场,建设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输气管道。
3.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向西部转移。
【合作探究】1.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轮南油气田,它位于图中A所表示的__________自治区,东到B表示的__________市。
C处的__________盆地、D处的__________盆地、E处的__________盆地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气源。
(2)西气东输主干管道经过的F处(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是__________,G处是当前我国重点开发的以__________(省级行政区)为中心的能源基地。
(3)进一步开发西部天然气,对西部地区开发的主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为能源,与煤炭相比,天然气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第一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教案(第一课时)Word版含解析

《第一节资源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标要求】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理解西气东输实施的主要原因。
2.了解其他三大跨区域调配工程的线路沿线的地理环境特征。
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分析西气东输的重要性,通过对西气东输知识点的分析,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相关图表及文字信息,分析“西气东输”的原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资源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及其不均衡性,看到我国为协调资源分配、促进区域发展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养成节约能源资源的好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必修1“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必修2“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基础上,探索资源问题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五章是前四章内容的总结、递进和深化。
本节内容以“西气东输”为例学习、理解影响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
通过实例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认识区域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以“西气东输”分析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原因。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初中区域地理的学习,对我国资源的分布状况以及区域经济差异均有所了解,但对“西气东输”工程的原因和意义并没有多少了解,对于工程线路的了解也很少,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方式和同伴互助的学习方式实现问题探索和解决问题疑惑。
【教学方法】图文资料分析法、案例探究与问题研讨法。
【情境导入】由灰太狼与红太狼关于用哪种燃料来煮羊的争议谐趣导入,引领学生对煤炭与天然气作为能源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思考,促使学生认识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差异。
【阅读材料】天然气及煤炭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天然气无色、无味、无毒且无腐蚀性,主要成分为甲烷,与其它化石燃料相比,天然气燃烧时仅排放少量的二氧化碳粉尘和极微量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因此,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
高中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导学案1 最新

第3.3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第1课时)1.了解我国水资源概况,掌握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特点。
2.明确南水北调的东线、中线、西线工程方案。
(重、难点)【自主学习】知识点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1.认识自然资源(1)总量丰富:居世界第位。
(2)人均占有量少,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
(3)水资源空间分布:具有,表现为多,少,多,少。
(4)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表现为季多,季少。
变化大。
[问题探究]1.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措施?2.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2.长江成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条件(1)流域广:干流长千米,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
(2)水量大:水资源占全国%,人均、耕地平均占有水量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流量稳定:稳定,分配较均衡。
(4)地理条件好:流经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上游靠近,中下游临近。
[典例剖析]1.解决我国地区间水资源严重不平衡的重要途径是()A.提倡节约用水B.改进耕作制度C.调整用水价格D.进行跨流域调水分析:目前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的重要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2.为了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得出下(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多水多 C.北方地多水少D.北方地少水少(2)针对水土资源配置情况,经过多年研究、规划,我国在2018年开发的巨大工程是( )A.长江三峡工程 B.淮河治理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D.黄河小浪底工程分析:本题通过长江南北流域的资源、人口、耕地有关数据进行对比,并能说明北方缺水的主要原因与人口及耕地比率大有关,解决的方法是将南方多余的水调往北方。
知识点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1. 东线方案: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水,沿运河到华北地区。
2. 中线方案:从长江水库引水至水库,再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水到北京、天津。
3.西线方案:从长江引水到上游。
[问题探究]我国南水北调的各个方案有何优点和缺点?【课堂反馈】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正式开工。
必修三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第一课时导学案

必修三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第一课时导学案第五单元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导学案)第一课时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课前预习学案一、课前各班分小组自主探究源于高中地理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小(微)课题: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2.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二、复习及预习内容复习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预习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温故知新】-----1.交通运输主要有哪五种方式?、、、、。
2.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自主学习】------大胆试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1.原因(1)自然原因(2)经济原因2.典型案例——西气东输(1)工程组成:____________、输气管道建设和用户管网建设。
(2)工程线路:一线工程:西起新疆的轮南油气田,东至;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____________。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第五单元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导学案第一课时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课内探究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天然气资源的特点,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和利用开发现状,学会分析跨区域资源调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我国天然气资源利用开发现状的分析,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生阅读分析图表文字信息,提高学生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
通过活动设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难点:掌握西气东输工程实施原因的分析方法。
【教学过程】分发课内探究学案。
导入新课:材料导入[学情预设:先让学生看“世界石油资源分布及流向图”然后再展示“中国油气等资源分布图”和“中国人口、城市分布图”通过对初中区域地理相关知识的再现,引导学生对图片进行仔细地观察、比较,按从世界到中国由远及近的顺序,从整体直观感知资源区域流动的方向和初步感知资源调配的必要性](从资源的分布和消费来看,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存在着必然性)合作探究一:油气管道建设的区位条件阅读材料1:材料一教材P82图5.1 西气东输线路示意材料二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9年12月14日出席了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举行的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通气仪式。
高中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

高中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高中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说出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2、阐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利用图表来分析、概括城市化的过程,掌握基本的读图技巧。
2、通过城市化的阶段图,分析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点。
3、通过分析、比较,来区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差异性,从而学习运用比较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探究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的热情,预测家乡城市化的发展动态。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难点:城市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自城市开始出现以后,城市化的过程就已经开始。
但是,在人类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过程所影响的范围和城市化的速度在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表现。
环节二:新课教学1、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展示图片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图“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思考:《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1)城市化的发生是在什么时期开始的?(2)城市化的时间变化有什么特点?教师总结: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以及世界的城市化曲线,基本上都是呈一个被拉长了的“S”形态。
2、城市化不同过程的特点展示图片阅读教材,结合图2.19“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和“英国的城市化进程资料”,思考问题并完成表格:《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资料:伦敦1801、1851、1981年的城市扩展。
《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动手设计表格:从城市化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张趋势和常见问题四个方面概括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点:教师总结:《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小组探究:对照图2.19“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和2.13中几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差异,思考:《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1)城市化的开始时间有什么不同?(2)目前各处与城市化的那一阶段?(3)近20年来,各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有何差异?(4)各国城市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5)概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讲授学案

)
3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讲授学案 例题 1
例题 2答案:Leabharlann 1) C(2) D4
(1) .川气东送干线通过的地形区依次是 ( ) A.四川盆地、江南丘陵、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B.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江南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 C.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江南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 D.四川盆地、云贵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 (2) .西气东输工程的终点是上海,川气东送又向上海供气。这是因为 ( ①从长远考虑,西气东输不能满足上海发展的需求 ②可以增大上海港对外出口天然气的能力 ③增强对上海供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④可以合理布局管线网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
【重难点突破二】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西部地区的影响 (1) (2) 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1) (2) 3.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了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4.对环境的影响 (1)对东部地区 (2)对沿线农村地区
2
【例 2】川气东送是我国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工程之 后的新世纪第五大工程。干线起于四川达州宣汉,止于上海市,途经重庆市、湖北 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全长 1674 公里。读下图,回答下题。
临朐六中高二年级 地理 编写人 冯先生 编写 时间 2014 年 9 月 28 日 使用 时间
科学案
NO:16 审核人 王先生
9 月 29 日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2.说明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原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讲授学案 【重难点突破一】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 地区差异大 2.调整 3.油气资源的战略开发重点在 【例 1】阅读下列一组图回答问题 的需要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导学案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导学案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不同区域资源的差异(结构、数量方面)和经济的差异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2.掌握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简要说明东线、中线和西,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线工程的主要特点。
3.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作用及在此过程中须注意的诸如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影响。
【学习重点】:1.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简要说明东线、中线和西线工程的主要特点。
2.南水北调的意义。
【学习过程】: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1).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位。
,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2).地域上,我国水资源分布却存在明显的性,多少,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方面,东南沿海为丰水带,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为多水带,华北、东北大部分为过渡带,西北及青藏的一部分为少水或缺水带。
3)。
时间上,我国水资源分布也存在明显的性,多少。
4).中国水能资源的空间分布以流域和西南诸河为主。
2.为什么说长江在地理条件上有利于兴建引水到北方的跨流域调水工程?(1)(2)(3)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1)西线工程:在最高一级的上,地势高于西北和华北地区,可以供水,但因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和部分地区供水。
2)中线工程:从通过,从长江中游水库和库区引水,可自,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流供水给大部分地区(北京和天津等)。
3)东线工程:位于东部,在黄河以南因地势,需,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1、积极意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以东线,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工程为例)1)长江径流量减少,特别是枯水季节,长江径流量减少以后,海水将会,引起河口地区盐度,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学案

第五章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程标准]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1.以西气东输工程为例,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2.以西气东输工程为例,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从本课案例中,归纳、总结学习方法,能够分析其他资源调配工程的原因和影响。
[课堂探究]1.我国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如下表所示。
请填出表中对应的资源名称。
(注:备选答案:煤炭资源、石油资源、天然气资源、水资源、水能资源、太阳能资源)资源名称富集区 贫乏区 A 西南、中南、西北 东部沿海 B 华北、西北、东北、西南 华东、华南 C 东北、华北、西北、近海 华东、华南 D 中部、西部、近海 华东、华南 E 西北、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F东部、南部西部、北部A: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___ E: ______________F: _______________2.请在下图中,填写适当的文字,表示出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3.读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道示意图,结合题目了解该工程的概况。
(1)写出西气东输主干管道所经过的主要省区。
(2)写出西气东输主干管道所经过的主要地形区。
4.结合材料,分别概括总结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材料一:我国东、中、西部能源消费和天然气生产比例示意图资源环境不同___________存在差异区域差异经济发展不同___________ 存在差异资源一般不具有________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归纳: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天然气作为绿色能源,其在上游就已经过净化,几乎不含硫。
其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可近似认为仅含二氧化碳和水。
经计算,1立方米的天然气,完全燃烧将产生1.843kg二氧化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区能源消耗量能源生产量影响需求东部地区__________小___________得不到充分发挥能源的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西部地区小___________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利用能源消费结构的现状带来的问题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煤炭占到_____左右,天然气占2.7%(1)严重的环境问题(2)__________给交通运输造成很大压力提高__________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第一课时)【课标要求】1.本节知识点: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重点:分析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3.难点:掌握西气东输工程实施原因的分析方法。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88—P90,完成下面内容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1.原因(1)自然原因:①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____________,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
②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____________。
(2)经济原因:区域间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____________。
2.典型案例——西气东输(1)工程组成:____________、输气管道建设和用户管网建设。
(2)工程线路:一线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____________油气田,东至上海;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____________。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3.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____________________。
(1)原因:我国陆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在新疆、青海、__________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四大气区,我国东北、华山地区的大部分主力油气田开采已到了____________期。
(2)具体战略: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并实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油气发展战略。
〖互助学习〗分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为什么要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2.西气东输工程分别经过哪些地形区和河流?多沿城市分布原因是什么?3.天然气与煤炭相比是一种清洁能源,但长期以来西部天然气为何迟迟未得到开发?4.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里?〖合作探究〗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对比流域名称流域面积占全国比重(%)水资源总量(亿米3)水资源占全国比重(%)占全国人口比重(%)占全国耕地比重(%)人均水资源(米3)黄河流域8.3743.6 2.68.212.7912海河流域3.3421.1 1.59.810.9430淮河流域3.5961.O3.415.714.9623长江流域19.O9 613.434.234.824.6 2 760(1)利用表中数据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2)读图说明南水北调三条路线的走向,简要评价其优势和不足。
(3)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有哪些积极意义?〖当堂达标〗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完成1―3题。
1.西气东输路线所经地区自然景观的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B.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变化2.西气东输的中段发生了弯曲,比直线距离走了很多弯路,其主要目的是……………………()A.缓解陕、晋两省能源短缺 B.加快陕、晋两省能源外运C.为保证供气的可靠性,途经陕甘宁气区 D.拉动陕甘宁地区经济的发展3.“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4.下图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回答:(1)图中箭头①→④的含义分别是①、②、③、④。
箭头①的运输方式主要是和。
(2)简述箭头④产生的原因?(3)箭头②调配的资源主要来自于和地区。
【课后作业】1.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中不属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是……………………………………()A.西气东输 B.西电东送 C.青藏铁路 D.南水北调2.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的主要因素是………………………………………()A. 经济基础薄弱B. 水网密布,交通不便C. 能源资源贫乏D. 城市规模太大读甲、乙2002年世界和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3~5题。
3.甲、乙两幅图中代表我国最主要的能源的是……………………………………………………()A.a B.b C.c D. d4.甲图中按比例大小,分别代表的能源种类是……………………………………………………()A.煤炭—石油一其他一天然气 B.煤炭—水电—石油—天然气C.石油一煤炭—天然气—核电 D.石油—煤炭—核电—天然气5.目前,我国与世界能源结构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A.我国以石油为主 B.我国以天然气为主 C.世界以石油为主D.世界以天然气为主6. 我国陆上四大气区中,西气东输路线跨了其中的………………………………………………()A.塔里木盆地和鄂尔多斯高原 B.四川盆地和青藏地区C.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 D.鄂尔多斯高原和青藏地区7. 关于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格局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老基地主要位于东北、华北、华东等沿海地区B. 随着采油技术的进步,东北、华北的大部分主力油气田的开采已进入了产量全面增长的阶段C. 西部地区油气资源开发的限制条件比较多,很难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D. 我国东部地区的大部分主力油气田增产困难,从而使东部地区的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读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初步走向示意图,回答8~10题。
8. 二线管道与一线管道两线分界点地名和二线管道到达的最南城市分别是………………()A.兰州、上海B.靖边、广州C.鄯善、南宁D.中卫、南宁9. 二线工程的天然气主要从国外输入,下列国家或地区最有可能成为主气源地的是………()A.中亚B.俄罗斯C.西亚D.乌克兰10.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开发受到种种约束与限制的原因是……………………………………()①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普遍较为落后,勘探、开发资金短缺问题日益严重②天然气市场需求量有限③现有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不能满足大批油气产品的生产和外运④地域狭小,气候干旱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1.据新华社记者报道,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西电东送的三大通道,北路通道送电能力达250万千瓦,中路送电能力达120万千瓦,2005年后将逐年增加至300万千瓦以上,南路通道送电能力达300万千瓦,我国东部地区缺电情况将得到明显缓解。
西电东送的三条路线示意图如下图:(1)北线送电线路输送的是上游的水电和将内蒙古等省区的丰富资源转化成电能输出,输送的终点是工业基地。
(2)南线送电线路输送的是以等水电站为主的红水河的水电。
红水河的长度只有几百千米,为什么水能却很丰富?(3)中线送电线路主要输送水电,它将水电站及建设中的水电站以及隔河岩等多座电站的电能通过超高压电网输送到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第一课时)答案【自主学习】一、1.(1) ① 很不均匀 ② 流动性 (2) 不匹配 2.(1) 天然气开发建设 (2) 轮南广州二、1.由左到右,自上而下:大经济优势大2.由左到右:70% 北煤南运天然气3.西部(1) 川渝中后 (2) 稳定东部,发展西部〖互助学习〗1.见课本2.地形区: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河流:黄河、淮河、长江、京杭运河城市是天然气的主要消费市场。
3.(1)石油天然气工业是资金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我国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普遍较为落后,勘探、开发资金短缺。
(2)西部地区人口较少,工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对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天然气开发利用的“瓶颈”。
(3)西部地区远离东部发达省区,现有基础设施和运输条件不能满足大批油气产品的生产和外运。
4.见课本〖合作探究〗答案:(1)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
黄淮海流域面积只占全国的15.1%,人1:3却占全国的1/3,耕地面积占全国的38.5%,而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国的7.5%,农业用水严重不足,耕地生产潜力不能充分发挥,许多大城市出现水荒,生产生活用水紧张,20世纪90年代黄河出现数次断流;而长江流域面积占全国的l9%,耕地占全国的l/4,水资源却.占到全国的34.2%,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和每公顷土地平均水量远高于黄淮海地区,正常年份,水资源除满足自身需要,还有一定富余,为支援北方地区提供了可能。
因此为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局面,国家决定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原京杭大运河河道,在江苏长江水北调的基础上,采用水泵逐级提水北流,穿过黄河后自流送到天津,主要解决苏、鲁、冀、津等省市的缺水问题。
其优点是以治淮、治海工程为基础,充分利用现有水利工程,发挥抗旱、排洪、发电、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
其不足是需要多级提水。
中线工程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出丹江l5水库,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水到北京天津。
中线调水突出的优点是:水质好,调水量比较充足;总干渠较高,丹江口水库到北京高差达lOOm,可以引水自流;212程建成后,便于管理。
应当考虑的问题是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及库区移民约22万人,投资较大,且调水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汉江的航运和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金沙江及支流引水到黄河上游。
西线调水则是涉及调水、调电、调蓄防洪与国土整治四位一体的系统工程。
西线工程路程短,但是需要开凿隧道,工程艰巨。
(3)通过南水北调,可以缓解北方水资源匮乏的局面.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可以达到治理黄河、改造国土的目的。
〖当堂达标〗1. B2. C3. C4.(1)晋煤外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 铁路高压输电(2)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我国北方耕地面积广大,水资源的需求量大。
(3)塔里木盆地陕甘宁地区【课后作业】1.D 2. A 3. A 4. A 5. C 6. A 7. D 8. C 9. C 10. A11.(1)黄河山西、陕西煤炭京津唐(2) 天生桥红水河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流域内降水十分丰富,河水流量大;红水河又位于我国地势的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也很大,因此水能丰富。
(3) 葛洲坝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