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
核心素养
摘要:高中生物不仅向学生阐述自然遗传规律,解答生活奥秘,还主张学生独立解决生活中生物遇到的难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践行,教师、学校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和强调核心素养教学,为学生自主探究、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的培养提供教学帮助和环境支持。
本文从情景教学、实践活动、教学主客体和联系生活实际四个不同教学模式来介绍如何培养高中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为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更好的提升高中生自主学习及分析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核心素养;培养
引言
生物学科与其他高中课程相比,生物课程内容不仅生动、形象,且和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从科学角度为学生阐述生物遗传变异、动植物生理形态特征、卫生医疗保健等内容。
提高高中生生物学核心素养不仅是我国践行素质教育的初心,也是整个时代发展的需要。
因此,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对学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新课改改革的推进和深化,时代对高中生物教师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生物教师除了承担教学任务,还需要以教材教学和课程活动为基础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首先对高中生物教学目标的转变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四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介绍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体内容如下:
1.高中生物教学目标的转变
1.高中生物教学目标转变的原因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学校、教师和家庭都主导知识型教学,教师以“填鸭式”教学模式为学生灌输更多教学内容,而学生的学习方式过于被动,教学评价过分依赖分数,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原本形象生动的高中生物变得抽象死板,且教学成果也并不理想。
由此可见,知识型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从知识核心向核心素养转变。
1.2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理念
新课标要求高中生物教学要重视核心素养教学的实践,以此促进提升和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物知识、试验技能和情感态度三个不同的维度进行综合培养,让学生在不断锻炼之后灵活掌握生物知识,且判断能力、思维逻辑和动手操作等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升。
学生通过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可以具备更强的探索能力,自我情感也会得到升华,进而激发社会责任感,为今后成为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奠定重要的课程基础。
虽然我国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未能形成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造成高中生物教师课程压力较大,但是通过不断丰富的教学模式和逐渐完善的教学方案,必将真正落实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
2.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2.1情景教学,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第一,设定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要求注重学生理想思维的培养,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自我探究能力。
如高中生物教师在《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这一课程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设计问题情境,向学生提问: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糖类,如白砂糖、冰白糖、绵白糖等,请问这些糖是一样的吗?这些糖都有什么功能呢?我们生活中所接触的脂质物质都有什么?在细胞中这些糖、脂都扮演什么角色?有什么作用呢?通过一步步的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生物教学质量[1]。
第二,采用多媒体情境教学,活跃课堂氛围。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要求教师利用多种渠道为学生分析和讲解生物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欲望,踊跃参与
课堂讨论。
如高中生物教师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这一课程教学中,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现生动形象的动物捕猎图像和视频,学生在观看完视频后,讨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如何流通的,多媒体教学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通过感官刺激来牢记知识。
2.2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生命观念的培养
第一,充分利用实验课程,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高中生物和其他课程相比,不仅仅是教材教学,还有许多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自我动手和操作能力是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具体的试验操作,学生更能理解生物原理,为完整的生物知识体系架构奠定基础。
第二,合理组织生物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要去学生在生物学习后,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尊重和爱护自己和他人生命[2]。
如高中生物教师在《免疫调节》这一课程教学中,可以从讲述治疗和预防人类疾病的科学家入手,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和认知免疫的重要价值。
尤其可以结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大家讲述病毒传播的可怕及如何正确防范病毒传播,也可以组织开展“新冠疫情防控调研活动”,让每个学生对新冠疫情如何防控进行调研,了解更多的防范方法,切实做好个人、家庭和学校的防控工作,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第一,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由参与者转变为课程主体,这样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多举实例,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
如高中生物教师在《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这一课程教学中,可以以我国杂交水稻作为教学元素,为大家对比改良前和改良后水稻产量、品质和病变情况,进而讲述杂交优势,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明确学习生物学习的意义。
2.4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实践
第一,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的应用意识。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要求在
学习高中生物知识后能应用课本理论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如高中生物教师在
《人类遗传病》这一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PPT为学生展示这些单基因遗传病临
床特征,进而分析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
遗传病的方式和遗传规律。
第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促成健康生活习惯养成。
高中生健康的生活习
惯对于今后步入和适应社会有重要影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要求学生具有独
立完整的个体意识,并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3]。
但部分高中生熬夜、偏食、沉迷游戏等不良习惯影响正常的身心发育,尤其是部分高中生破坏损坏公物,浪
费资源,这不利于正确生活习惯的养成。
这就需要高中生物教师加以引导,如高
中生物教师在《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这一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现地
球上臭氧层空洞、土壤盐碱荒漠化、濒临物种灭绝等严重的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现象,为学生讲述生态系统稳定的价值,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从而树立一个正确的消费观。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师在核心素养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转变教育主体观念,让学生真正成为生物教学的主导者,教师通过情景教学、实践活动和贴近实际等
教学模式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科学的探究能力及严谨的思维素养,真
正激发个体的责任意识和社会使命感。
参考文献
[1]赵红.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生命观念”的培养[J].当代教研论
丛,2020(10):90-91.
[2]王风云,李秀燕,贾志浩.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方法
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9):116-117.
[3]印晓娟.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当代家庭教
育,2020(36):124-125.
姓名:陈瑜,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浙江绍兴,出生年月:1989年10月23日,学历: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浙江省越州中学,职称:中学二级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或者从事工作:高中生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