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声音为人类服务》声音与环境 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所示),并与音叉声音的波形(如图乙所示)做比较。
1.两种波形有何不同? 图甲中的波形不规则,是杂乱无章的;图乙中的波形有一定
规律 。 2.从物理学角度看,两种波形哪一个属于噪声,哪一个属于乐 音?图甲中的波形属于噪声,图乙中的波形属于乐音 。
看谁列举得多: 我们身边的噪声主要来源有哪些? (1)交通运输噪声: 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
。
9.观察乐音和噪声的波形图,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
答 乐音的波形规则,而噪声的波形杂乱。 10.当代世界的四大污染是 大气污染 、 水污染 、 固体 废物污染 、 噪声污染 。 (查阅课外资料完成)
11.人所处的理想声音环境是白天不高于 55 dB,夜间不高于 45 dB。超过70 dB,人就会 心烦意乱,神经紧张,学习与工 作效率下降 听觉就会迟钝。,若甚长至期耳在朵8变0~聋100 dB的噪声环境中工作和学习,
位来表示噪声强弱的等级。
3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它是由发声体做 无规律振动 而发出的声音,公路的两侧种有许多树,这是在 吸声 方面
减弱噪声。
C
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
)
A.车辆刹车声
B.冲击钻发出的声音
C.剧场里优美的小提琴声
D.商场音响发出的震耳的歌声
5在地质灾害中,专家搜救队和直升机抢险队在抢救生命运送物
传播 ( 在传播过程中 减弱噪声);③防止噪声 进入人耳
人耳处
(在
减弱噪声)。
【学以致用】下面三幅图中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属于哪一类?
(1)图甲是在 声源处 减弱噪声; (2)图乙是在 人耳处 减弱噪声; (3)图丙是在 传播过程中 减弱噪声。
1超声和次声都是人耳 不能 听到的声音,它们在真空中 不 能 传播。(均选填“能”或“不能”) 2为了减小噪声污染,很多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从声学角度 上讲,这是从 声源 处减弱噪声,人们用 分贝(dB) 作单
8地震产生的次声波往往对人体健康有害,次声波的特点是 ( D)
A.频率高,人耳听不到 B.频率高,人耳能听到 C.频率低,人耳能听到 D.频率低,人耳听不到
9“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到它发 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D )
A.响度太小 B.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C.超声波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D.超声波的频率高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听不见的声音 5.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20~20000 Hz 。把振动频率高 于 20000 Hz 的声音叫做超声;把振动频率低于 20 Hz 的
声音叫做次声。超声和次声人耳都听不见。
6.超声的应用。 (1)将超声波作为信息载体,可应用于 “B”超、超声盲人探 路、工业检测与控制、水下定位(声呐)等 ; (2)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形式,可以进行 超声医疗、超声处理种
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专家搜救队在搜救被困人员时,主要
是通过喊话和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先确定
被信困息人员的位置,再进行施救。这种施救方式利用了声波传递 的特性双。耳搜救者在确定被困人员的大致位置时主要利用
了人耳的
效应。
6上自习课时,调皮的小明在教室走廊放声歌唱,他用手摸喉头,
感觉到喉头在 振动 ;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到了歌声,表明声
第一次听到的闹钟声音大些,当用材料包住它时,听到的声 音小些 。
2.当用海绵等不同的材料包住闹钟重复实验时,听到的声音有
什么变化吗? 听到的声音响度不同 。
3.上述实验中采取什么措施减弱噪声?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
4.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减弱噪声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①防止噪声 产生 (在 声源处 减弱噪声);②阻断它的
空气(或气体)
音可以通过
传播。此时,正噪在声静心思考的小
娟忙用手捂住耳朵,她认为小明的歌声是
(选填“乐音”
或“噪声”)。
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声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B.“禁止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能直接对话
子、工业超声处理加工等 。 7.次声波的应用: 次声定位系统、次声监测系统、次声预报仪
等。
控制和减少恼人的噪声 8.噪声的定义: (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一切干扰人们 休息、学习和工作 的声音,即对 听觉和身心健康 有损害的声音都是噪声。 (2)举例: 马路上车辆的马达声,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建筑 工地上嘈杂的各种响声等 。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1.举例说明乐音和噪声。列举控制和减弱噪声的方法和途径。 2.知道超声和次声,说出超声和次声在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学习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超声的应用,噪声的检测。
声音与音乐 1.音乐是流动的艺术,是人类心灵的语言。音乐家运用不同的 音调 、 响度 ,配上伴音、和声等,组成不同的旋律。
声音与建筑 2.我国古代的不少建筑,巧妙地应用了声学知识,北京天坛的 “回音壁”和“三音石”,它们都是利用了 声音的反射 原
理。
3.现代建筑如礼堂、音乐厅等,都有很高的声学要板 等,
使人们听到的声音更为清晰、丰满。 4*.双耳效应: (1)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判断声源的 方位 。 (2)播放立体声音乐时,通过放在不同位置的几个音箱,能使人 感觉到“ 立体声 ”效果。
。此外,噪声还会诱发多种疾
病,甚至导致死亡。
12.噪声的控制。 (1)控制和减弱噪声主要在 消声 、 吸声 和 隔声 三个
方面采取措施。 (2)给汽车的排气管加消声器,属于 消声 ;在道路两旁安装
隔音板属于 隔声 ;植树种草可以 吸声 ;戴隔音耳罩属
隔声
于
。
噪声与波形图 利用示波器,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如图
10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消声的是( B )
A.关闭房间的门窗
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11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 Hz,其
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波称为 超声波 。请你列举一个人们
声呐测距
利用这种声波的实例:
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 (2)工业噪声: 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 (3)施工噪声: 筑路、盖楼、打桩等 。 (4)社会生活噪声: 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
场里的喧哗声 。
控制噪声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入盒中,听听声音的变化。取出后,
用报纸包住它,再放入盒中,听声音的变化。 1.两次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1.两种波形有何不同? 图甲中的波形不规则,是杂乱无章的;图乙中的波形有一定
规律 。 2.从物理学角度看,两种波形哪一个属于噪声,哪一个属于乐 音?图甲中的波形属于噪声,图乙中的波形属于乐音 。
看谁列举得多: 我们身边的噪声主要来源有哪些? (1)交通运输噪声: 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
。
9.观察乐音和噪声的波形图,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
答 乐音的波形规则,而噪声的波形杂乱。 10.当代世界的四大污染是 大气污染 、 水污染 、 固体 废物污染 、 噪声污染 。 (查阅课外资料完成)
11.人所处的理想声音环境是白天不高于 55 dB,夜间不高于 45 dB。超过70 dB,人就会 心烦意乱,神经紧张,学习与工 作效率下降 听觉就会迟钝。,若甚长至期耳在朵8变0~聋100 dB的噪声环境中工作和学习,
位来表示噪声强弱的等级。
3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它是由发声体做 无规律振动 而发出的声音,公路的两侧种有许多树,这是在 吸声 方面
减弱噪声。
C
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
)
A.车辆刹车声
B.冲击钻发出的声音
C.剧场里优美的小提琴声
D.商场音响发出的震耳的歌声
5在地质灾害中,专家搜救队和直升机抢险队在抢救生命运送物
传播 ( 在传播过程中 减弱噪声);③防止噪声 进入人耳
人耳处
(在
减弱噪声)。
【学以致用】下面三幅图中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属于哪一类?
(1)图甲是在 声源处 减弱噪声; (2)图乙是在 人耳处 减弱噪声; (3)图丙是在 传播过程中 减弱噪声。
1超声和次声都是人耳 不能 听到的声音,它们在真空中 不 能 传播。(均选填“能”或“不能”) 2为了减小噪声污染,很多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从声学角度 上讲,这是从 声源 处减弱噪声,人们用 分贝(dB) 作单
8地震产生的次声波往往对人体健康有害,次声波的特点是 ( D)
A.频率高,人耳听不到 B.频率高,人耳能听到 C.频率低,人耳能听到 D.频率低,人耳听不到
9“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到它发 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D )
A.响度太小 B.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C.超声波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D.超声波的频率高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听不见的声音 5.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20~20000 Hz 。把振动频率高 于 20000 Hz 的声音叫做超声;把振动频率低于 20 Hz 的
声音叫做次声。超声和次声人耳都听不见。
6.超声的应用。 (1)将超声波作为信息载体,可应用于 “B”超、超声盲人探 路、工业检测与控制、水下定位(声呐)等 ; (2)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形式,可以进行 超声医疗、超声处理种
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专家搜救队在搜救被困人员时,主要
是通过喊话和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先确定
被信困息人员的位置,再进行施救。这种施救方式利用了声波传递 的特性双。耳搜救者在确定被困人员的大致位置时主要利用
了人耳的
效应。
6上自习课时,调皮的小明在教室走廊放声歌唱,他用手摸喉头,
感觉到喉头在 振动 ;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到了歌声,表明声
第一次听到的闹钟声音大些,当用材料包住它时,听到的声 音小些 。
2.当用海绵等不同的材料包住闹钟重复实验时,听到的声音有
什么变化吗? 听到的声音响度不同 。
3.上述实验中采取什么措施减弱噪声?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
4.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减弱噪声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①防止噪声 产生 (在 声源处 减弱噪声);②阻断它的
空气(或气体)
音可以通过
传播。此时,正噪在声静心思考的小
娟忙用手捂住耳朵,她认为小明的歌声是
(选填“乐音”
或“噪声”)。
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声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B.“禁止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能直接对话
子、工业超声处理加工等 。 7.次声波的应用: 次声定位系统、次声监测系统、次声预报仪
等。
控制和减少恼人的噪声 8.噪声的定义: (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一切干扰人们 休息、学习和工作 的声音,即对 听觉和身心健康 有损害的声音都是噪声。 (2)举例: 马路上车辆的马达声,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建筑 工地上嘈杂的各种响声等 。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1.举例说明乐音和噪声。列举控制和减弱噪声的方法和途径。 2.知道超声和次声,说出超声和次声在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学习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超声的应用,噪声的检测。
声音与音乐 1.音乐是流动的艺术,是人类心灵的语言。音乐家运用不同的 音调 、 响度 ,配上伴音、和声等,组成不同的旋律。
声音与建筑 2.我国古代的不少建筑,巧妙地应用了声学知识,北京天坛的 “回音壁”和“三音石”,它们都是利用了 声音的反射 原
理。
3.现代建筑如礼堂、音乐厅等,都有很高的声学要板 等,
使人们听到的声音更为清晰、丰满。 4*.双耳效应: (1)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判断声源的 方位 。 (2)播放立体声音乐时,通过放在不同位置的几个音箱,能使人 感觉到“ 立体声 ”效果。
。此外,噪声还会诱发多种疾
病,甚至导致死亡。
12.噪声的控制。 (1)控制和减弱噪声主要在 消声 、 吸声 和 隔声 三个
方面采取措施。 (2)给汽车的排气管加消声器,属于 消声 ;在道路两旁安装
隔音板属于 隔声 ;植树种草可以 吸声 ;戴隔音耳罩属
隔声
于
。
噪声与波形图 利用示波器,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如图
10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消声的是( B )
A.关闭房间的门窗
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11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 Hz,其
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波称为 超声波 。请你列举一个人们
声呐测距
利用这种声波的实例:
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 (2)工业噪声: 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 (3)施工噪声: 筑路、盖楼、打桩等 。 (4)社会生活噪声: 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
场里的喧哗声 。
控制噪声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入盒中,听听声音的变化。取出后,
用报纸包住它,再放入盒中,听声音的变化。 1.两次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