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历史人物的名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典故历史人物的名字
《毛遂自荐》
一、出处
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
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
二、解释
指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三、近义词
自告奋勇。
四、反义词
自惭形秽。
五、造句
在公司的项目招标会上,大家都在犹豫要不要接下这个艰巨的任务。
哼,我可不像那些胆小鬼,我就像毛遂一样,我毛遂自荐,我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把项目做好。
这个项目就像是一座高峰,别人不敢攀登,我却要勇敢地去征服。
难道要一直等着机会来找自己吗?不,我要主动出击,就像毛遂那样。
《负荆请罪》
一、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因完璧归赵等功劳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不服,想羞辱蔺相如,蔺相如为了赵国的利益处处避让。
廉颇知道后,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
二、解释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三、近义词
引咎自责。
四、反义词
兴师问罪。
五、造句
我和小明之前因为一点小事闹得很不愉快,后来我意识到是我错了。
我就像廉颇一样,负荆请罪,带着一份小礼物去找小明。
哎呀,我当时的感觉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了好久突然看到了曙光一样。
我对小明说:“兄弟,是我不对,就像廉颇对蔺相如那样,你可一定要原谅我啊。
”这要是不认错,我们的友谊不就像破了的镜子没法重圆了吗?
《纸上谈兵》
一、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二、解释
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三、近义词
坐而论道。
四、反义词
脚踏实地。
四、造句
小张总是纸上谈兵,说自己创业的话能赚大钱。
哼,就像赵括只会在书本里打仗一样。
我就问他:“你这计划听起来倒是美好,可实际操作起来呢?你不能光说不练啊。
”真正的创业像是一场充满荆棘的冒险,不是靠嘴上说说就能成功的。
他要是一直这样,那他的创业梦想不就像泡沫一样,一戳就破了吗?
《卧薪尝胆》
一、出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越王勾践战败后被迫到吴国当奴隶,他睡在柴草上,每天饭前都要尝一尝苦胆,以激励自己不忘耻辱,最终复国并打败吴国。
二、解释
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三、近义词
发愤图强。
四、反义词
乐不思蜀。
五、造句
我这次考试没考好,我要像勾践卧薪尝胆一样,每天早起晚睡努力学习。
这学习的过程就像爬山,虽然很艰难,但我不能放弃。
我可不能像那些考差了就一蹶不振的人,我要让自己的成绩像火箭一样飙升。
我对自己说:“我一定行,我要尝尽学习的苦,最后收获甜美的果实。
”
《三顾茅庐》
一、出处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
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三次到诸葛亮住的茅庐去拜访他。
二、解释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三、近义词
礼贤下士。
四、反义词
拒人千里。
五、造句
我们公司想要聘请一位资深的专家,就像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那样,我们老板亲自去了三次,那诚意简直满满当当的。
我就想啊,这专家要是不来,那不是辜负了我们这一片真心吗?这专家就像一颗闪亮的星星,我们公司就想把他纳入囊中,让他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望梅止渴》
一、出处
《世说新语·假谲》。
曹操率领部队行军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们都很口渴。
曹操说前方有梅林,士兵们想到梅子的酸味,口中生津,暂时解了渴。
二、解释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三、近义词
画饼充饥。
四、反义词
实事求是。
五、造句
小明想要一个很贵的玩具,但是他没钱买。
他就像曹操望梅止渴一样,每天看着玩具的图片幻想自己有了这个玩具,还跟小伙伴说这个玩具多好玩。
我就对他说:“你这是自欺欺人啊,这就像在空中建楼阁,不实际去赚钱,光想有啥用呢?”
《闻鸡起舞》
一、出处
《晋书·祖逖传》。
祖逖和刘琨听到鸡叫就起来练武,后来都成为了有名的将领。
二、解释
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
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三、近义词
发愤图强。
四、反义词
苟且偷安。
五、造句
小红想要减肥,于是她像祖逖闻鸡起舞一样,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就起来跑步。
她对自己说:“我不能再像个懒虫一样了,我要像那些有志向的人一样行动起来。
”我看着她这么努力,就想啊,她这股子劲头就像燃烧的火焰,肯定能把身上的赘肉都烧掉。
《完璧归赵》
一、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
二、解释
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三、近义词
物归原主。
四、反义词
久假不归。
五、造句
我借了小花的书,看完后我就像蔺相如完璧归赵一样,把书擦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还给了她。
我对小花说:“你看,这书就像刚借给我时一样,我可不会像那些不守信的人,借了东西就不还或者还个破破烂烂的。
”小花接过书,笑得像朵花一样。
《草船借箭》
一、出处
《三国演义》。
周瑜故意提出限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利用大雾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支箭。
二、解释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近义词
巧取豪夺(这里巧取的成分更重,与草船借箭有智谋获取的相似性,但语义有差别)。
四、反义词
拙谋笨计。
五、造句
我们小组在参加比赛时,遇到了资源不足的问题。
这时候组长就像诸葛亮草船借箭一样,巧妙地向其他小组借来一些材料,解决了燃眉之急。
我当时就感叹,组长可真是个有智谋的人啊,要是没有他,我们不就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转了吗?
《指鹿为马》
一、出处
《史记·秦始皇本纪》。
赵高想要叛乱,害怕群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圈套设法试探。
他带来一只鹿献给秦二世,说:“这是一匹马。
”秦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这是鹿。
”问左右大臣,有的大臣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
二、解释
指着鹿,说是马。
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三、近义词
颠倒黑白。
四、反义词
实事求是。
五、造句
那个坏蛋在法庭上指鹿为马,把黑的说成白的,把自己的罪行都推得一干二净。
这简直太气人了,就像赵高一样坏透了。
我们可不能被他这种手段骗到,我们要像那些正直的大臣一样,说出真相。
要是让这种人得逞,那这个世界不就乱套了吗?
我的观点结论是:这些成语典故中的历史人物和他们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些成语不仅让我们了解历史,还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警示、激励等作用。
它们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人性的不同面,也像一把把钥匙,打开我们在为人处世、解决问题等方面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