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木兰诗》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兰诗
◆自学导案◆
【学习目标】
1.能根据注解,运用猜译、换字、组词的方法初步翻译全文。

2.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

【学习重点】
通过翻译全文,初步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

【学习安排】
1.自主学习小组互助的学习方式。

2.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自主学习,第二课时研讨、检测 ,第三课时复习
【学习过程】
一、看一看。

1、简介木兰其人及《乐府诗集》
花木兰是古代时河南省虞城县营廓人.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立战功。

凯归,帝封官嘉奖,木兰不受,欲纳宫中,以死拒之。

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

人们为纪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兰祠,祠内现存元代立《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和清立《孝烈将军祠辨误正名记》石碑,详细记载了花木兰的身世、籍贯、业绩及历代修祠情况.近年来,又修复了木兰祠大殿等一大批景点.花木兰祠已收入《中国名胜词典》.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选自南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2、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集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会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

到南北朝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为诗体.其中既有文人诗歌,又有民间歌诗,民间歌诗是乐府诗的精华。

二、读一读.
通读全文,给不认识的字注好音.
三、译一译
根据注解,通过查字典、词典,用猜译、换字、组词等方法翻译全文;注意加点的词语的掌握。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
..织。

不闻机杼.声,
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
..卷,卷卷有爷.名。

..大点兵,军书十二
..,可汗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
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
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
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
..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
..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
....,
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
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
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
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
..,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
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
..;双兔傍地走,安.能
..,雌兔眼迷离
辨.我是雄雌?
四、疑一疑.
要求:把自己的疑惑、疑难用问题的形式写在下面写出来,以备研讨时向同学和老师提出来.
五、测一测.
1.木兰当.户.织。

2.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3.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4.昨夜见军帖
..。

5.为.市.鞍马
..。

6.东市.买骏马.
7.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8.暮至.黑山头,
9.但闻燕山胡骑
..鸣啾啾。

10.万里赴.戎机
..。

11.关山度.若飞。

12.策勋
..十二转.
13.可汗问所欲. .
14.赏赐百千强.。

15.愿驰.千里足
...。

16.出郭.相扶将
..。

17.当户.理红.妆.。

18.对镜帖.花黄.
19.著.我旧时裳。

20.出门看火伴
..
21火伴皆.惊忙.
22.雄兔脚扑朔
..。

23.雌兔眼迷离
..。

24.安.能辨我是雄雌?
◆研讨导案◆【学习目标】
1.掌握修辞的运用。

2.记叙的详略处理.
3.通过品味分析诗歌,理解木兰的形象。

【学习重点】
1.朗读课文,复述情节,并背诵。

2.通过品味分析诗歌,理解木兰的形象.
【学习安排】
1.自主学习小组互助的学习方式。

2.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

(5分钟)
口头翻译下列句子;
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3、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4、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5、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6、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7、朔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

8、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9、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1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10、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12、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二、自学新知--感知文章内容。

(15分钟)(一)阅读全文,完成下列为问题:
1、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朗读或背诵全诗。

2、“唧唧复唧唧”究竟是什么声音?
3、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的问话人是谁?
4、“雄兔脚扑朔"等四句该如何理解?
5、如何理解《木兰诗》中的繁简处理?
(二)互助研讨.针对上面的问题开展小组互助研讨。

(三)精讲点拨。

三、自学新知—-把握文章写法。

(10分钟)
(一)阅读全文,思考下列为问题:
1、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并想想有什么作用。

(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身猪羊。

(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安排?
3、说说木兰的性格品质。

4、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
(二)互助研讨。

针对上面的问题开展小组互助研讨。

(三)精讲点拨。

(四)带着轻快—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反思总结。

(3分钟)
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把握课文内容和结构的方法,借事说理、详略得当的方法。

五、当堂检测。

(7分钟)
1、请列举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些著名的女英雄并作比较.
2、说说木兰的性格品质。

3、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

(10分钟)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木兰当.户.织。

2.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3.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4.昨夜见军帖
..。

5.为.市.鞍马
..。

6.东市.买骏马.
7.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8.暮至.黑山头,
9.但闻燕山胡骑
..鸣啾啾。

10.万里赴.戎机
.. . 11.关山度.若飞。

12.策勋
..十二转.
13.可汗问所欲.。

14.赏赐百千强.。

15.愿驰.千里足
...。

16.出郭.相扶将
..。

17.当户.理红.妆.。

18.对镜帖.花黄.
19.著.我旧时裳。

20.出门看火伴
..
21火伴皆.惊忙。

22.雄兔脚扑朔
..。

23.雌兔眼迷离
..。

24.安.能辨我是雄雌?
(二)回答问题。

1.“唧唧复唧唧”究竟是什么声音?
2.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安排?3.说说木兰的性格品质.
4.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
二、朗读背诵。

(20分钟)
按照下列提纲背诵:比一比,看谁背得快。

代父从军、征前准备、奔赴边关、征战沙场、还朝辞官、回乡团聚
三、抽查背诵.(10分钟
◆复习导案◆
【复习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
2.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3.掌握通过题目把握内容和结构的方法。

【学习安排】
1.安排晚修时间完成.
2.先用10分钟时间复习,然后再试题。

【训练设计】
一、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
帖.,可汗
..卷,卷卷有爷.名.
..大点兵,军书十二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
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
..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拆,寒光
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
..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
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
..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
..,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雌兔眼迷离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二)翻译下列句子及回答问题.
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3.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4.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5.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6.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
7.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9.朔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

10.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11.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2.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13.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15.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6。

.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17.由选文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18。

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19。

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0.如何理解本诗详略的处理?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②坐:因为。

1、理解文中加点词语,完成题目。

①席上食.菱
②或.曰:“啖菱须去壳。


③欲以去.热也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其人自护其短
②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3、本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