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7)完成: (8)意义: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成为了 土地的主人巩固了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 设准备了条件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丰富,但它决不能 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第3课
土地改革
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 基本过程; 2.理解土地改革顺利完成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调查、搜集与整 理历史资料的能力。
导入新课
《悯农二首》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以上展示的诗词描述的主角是哪一个群
材料四:“我为新中国数 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 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 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 贺。” ——毛泽东
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
笔记要点
四、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1、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3、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4、大大解放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 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B.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改,获得土地。
(直接原因)
目的:
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 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二、土地改革的经过
1.颁布文件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政策内容
——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3.土改具体做法
——【P13后三行】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 动中改造自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件的是( ) A.和平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制定宪法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原因 封建土地制度阻碍经济发展
时间 1950—1952年底
土
地
依据
改
革
内容 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
意义 村生产力,巩固了人民政权,为国家 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土地改革前后变化
地主坐享其成
地主自食其力
农民遭受剥削
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束缚农村生产力
解放农村生产力
国家经济落后
为工业创造条件
注意:只改变了土地的主人,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的性质
“私有制”
检测提升
A 1.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 )
A. 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B. 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上
板书设计
(1)原因: 封建土地制度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
(2)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时间: 1950—1952年底
土 地
(4)地区: (5)内容:
广大新解放区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 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改 革 (6)具体做法:
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 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 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
(三)学习探究三: 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二: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 土地里出力劳动;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 现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 头怎能不大呢?
——摘自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所占农村人口比例
占有土地比例
50% 以上
地主 农民
1949年的中国, 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 之一。人均国民收入 只有27美元。不仅不 足印度57美元一半, 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 亚洲44美元人均收入。
刚刚诞生的贫困的新中国
划重点
一、土地改革的原因(必要性)
A.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 农村经济和 中国社会发展。(根本原因)
相同点
产品分配 土
地
归
地主阶级占 有绝大部分
私
劳动成果
人
农民自己 所
占有
有
劳动成果
讨论:
土地改革的启示?(认识)
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我们要热爱党,热 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三)学习探究三: 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 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 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是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 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 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 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三、土地改革的成果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 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农民分到土地,农民真正获得解放。
根据教材内容,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为什么在土地改革过程中,也分给地主一份土地? 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让地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2.为什么在土地改革过程中要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三)学习探究三: 土地改革的意义
年份
粮食总产 比1949年 量(亿公 增长
斤)
1949
1951 1952
1132
1436 1639
26.9% 44.8%
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三)学习探究三: 土地改革的意义
C.1952年
D.1953年
4.下列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表述,
C 正确的是( )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的确立 B.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所有制 C.到1952年底,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
6.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
B 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
体呀?你能否用一些词语来描述一下他
们的生活状况呢?
农民
悲惨
凄苦
无能为力
1927
1937
1945 1949
内战 抗日 解放
打土豪分田地
没收地主土地 减租减息 分给农民 全民抗战 (耕者有其田)
这幅图反映的是旧 社会四川一个农民 贫苦生活的情形。 身后的草棚就是 他们的住处。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的生活仍然贫困
是“按功行赏” C. 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D. 农民无地少地,生活困苦
2.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主要
A 是因为(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实现农业合作化
C.掀起“大跃进”运动
D.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3.“地主”一词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完全消失是在( )C
A.1950年
B.1951年
可以使中农放心,他们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也有 利于稳定城市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孤立地主阶级,减少 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从而有利于发展生产。
类 别
名 称
土地
占有者
不同点
地主阶级 与农民关系
封建 土地 所有制
农民 土地 所有制
地主 阶级
农民
地主阶级与农 民之间是剥削 与被剥削关系
地主和农民 一样劳动 (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