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原创精品安徽省太和一中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讲课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页,共42页。
(5)为了配制方便,可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或量筒)中进行溶
解(或稀释)( × )
(6)若量取7.2 mL溶液,应选用10 mL量筒( )√
(7)将10.6 g Na2CO3·10H2O溶于水配成1 L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
×
第十三页,共42页。
2.实验中需要2 mol·L-1的Na2CO3溶液950 mL,配制时,你认为应该选用的 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碳酸钠质量分别是 1 000、mL 。212 g 实验室中没有950 mL的容量瓶,只能选用1 000 mL的容量瓶。所需Na2CO3 的质量为2 mol·L-1×1 L×106 g·mol-1=212 g。
mL容10量0 瓶。
⑤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
2次~,3 洗涤液
全部注
入容量瓶 。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第十页,共42页。
⑥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距瓶颈刻度线
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 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⑦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配制流程如下图所示:
n(H2SO4·SO3)=1784g4·5mgol-1=2.5 mol, 溶于水得到 n(H2SO4)=5 mol, c(H2SO4)=45.0m0oLl =1.25 mol·L-1。
第二十四页,共42页。
例 4.(1)在 100 g 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L-1,密度为 ρ g·cm-3 的硫酸中加入
mL,则 SO24-物质的量浓度为
√125m
A. 36V
mol·L-1
125m B. 9V
mol·L-1
125m C. 54V
mol·L-1
125m D. 18V
mol·L-1
第二十二页,共42页。
V 4
mL
溶液中
Al3+的物质的量为27mgg·m×o14l-1=1m08
mol,稀释后溶液中
Al3+的
(1)配制100 g 10%的NaCl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10 g NaCl固体,放入100 mL的烧杯中,再用100 mL量筒量取90 mL的水注入烧杯中,然后用玻璃棒
搅拌使之溶解。
(2)用浓硫酸配制1∶4的稀硫酸50 mL。用50 mL的量筒量取40 mL的水注入到
100 mL的烧杯中,再用10 mL的量筒量取10.0 mL浓硫酸,然后沿烧杯内壁缓 缓注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
第二十七页,共42页。
3.仰视、俯视的分析
结果:仰视时,容器内液面高于刻度线;俯视时,容器内液面低于刻度线 。
第二十八页,共42页。
经典微专题
三、溶解度曲线及应用
1.固体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 100 g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 饱和状时态所溶解 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该溶剂里的溶解度,其单位为“ ”。 g 固体物质溶解度(饱和溶液)S= mm溶溶质剂×100 g 。
溶 概念 以溶液里 溶质质量与 溶液质量的比值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质 ――→ 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质 量
―表―达―式→wB=mmaBq×100%


―与浓―物度―质―关的―系量→cB=1
000·ρ·wB M
第五页,共42页。
例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 mol ·L-1 NaCl溶液是指此溶液中含有1 mol NaCl( × ) (2)从100 mL 5 mol·L-1 H2SO4溶液中取出了10 mL,所得硫酸的物质的量
(3)若把(1)(2)中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均改为溶质的质量分数,则加入水的体积
100 mL=。 溶质质量
根据质量分数=溶液质量×100%知,溶质不变,质量分数减半,则溶 液质量加倍,所以均应加入 100 mL 水。
第二十六页,共42页。
经典微专题
二、溶液配制的操作、注意事项判断及误差分析 1.质量百分比浓度、体积比浓度的配制
(6)将25 g CuSO4·5H2O晶体溶于75 g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 )
(7)将40 g SO3溶于60 g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
(8)将62 g Na2O溶于水中,配成1 L溶液,所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1( × )
第七页,共42页。
易错警示
1.正确判断溶液的溶质并计算其物质的量 (1)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如 Na、Na2O、Na2O2―水 ―→NaOH; SO3―水―→H2SO4;NO2―― 水→HNO3。 (2)特殊物质:如 NH3 溶于水后溶质为 NH3·H2O,但计算浓度时仍以 NH3 作为溶质。 (3)含结晶水的物质:CuSO4·5H2O―→CuSO4;Na2CO3·10H2O―→Na2CO3。 2.准确计算溶液的体积 c=Vn中的 V 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也不是溶质和溶剂的体积 之和,不能用水的体积代替溶液的体积,应根据 V=mρ 计算。
高考一轮复习原创精品安徽省太和一中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 的配制PPT
第一页,共42页。
化学 ·2018年高考一轮复习
第2讲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
第二页,共42页。
考试说明
1.了解溶液的含义。
2.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3.了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
一定量的水稀释成
c 2
mol·L-1 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

(填“=”、
“>”或“<”,下同)100 mL。
10ρ0·c=100ρ+′V水·2c
V 水=200ρρ′-100
由于 ρ′<ρ,所以 V 水<100 mL。
第二十五页,共42页。
(2)若把(1)中的H2SO4改成氨水,应加入水的体积 >100 mL。 由于ρ′>ρ,所以V水>100 mL。
m 物质的量浓度为 c(Al3+)=4V1×081m0-o3lL=215008mV mol·L-1,c(SO24-)=23c(Al3+)=32
×215008mV mol·L-1=13265Vm mol·L-1。
第二十三页,共42页。
例3.焦硫酸(H2SO4·SO3)溶于水,其中的SO3都转化为硫酸。若将445 g焦硫酸 溶于水配成4.00 L硫酸,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1o.l2·5L-1。
第九页,共42页。
(3)配制过程
以配制100 mL 1.00 mol·L-1 NaCl溶液为例。
①计算:需NaCl固体的质量为 5.9g。
②称量:用 托盘天平称量NaCl固体。
③溶解:将称量好的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
④移液:待烧杯中的溶液 冷却至室温后 , 用 玻 璃 棒 引 流 将 溶 液 注 入
(1)溶质的质量分数: 24.0%。
第十八页,共42页。
(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4 mol·L-。1
解 法 一 : 根 据 定 义 式 计 算 , n(MgSO4) = n(Mg2 + ) =
500 mL×1.2 g·cm-3×4.8%
24 g·mol-1
=1.2 mol
c(MgSO4)=10.2.5mLol=2.4 mol·L-1。
什么? “1∶700”指的是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的NH3,达到饱和状 态。
第三十三页,共42页。
例2.下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按要求回答下列问 题:
(1)若X溶液中混有少量Y,怎样提纯X?
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2)若Y溶液中混有少量的X,怎样提纯Y?
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浓度为0.5 mol·L-1( ) ×
(3)从100 mL 5 mol·L-1 H2SO4溶液中取出10 mL,所得硫酸根的物质的量 为0.05 mol( ) √
(4)用100 mL水吸收0.1 mol HCl气体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恰好是
1 mol·L-1( × )
第六页,共42页。
(5)1 L水中溶解5.85 g NaCl所形成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1 mol·L-1 (× )
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4.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第三页,共42页。
知识梳理 1.物质的量浓度 (1)概念:表示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 物质的量。
nB (2)表达式:cB= V。 (3)单位: mol·L-1(或mol/L)。
第四页,共42页。
2.溶质的质量分数
3.同溶质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混合计算
(1)混合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时,c1V1+c2V2=c混×(V1+V2)。 (2)混合后溶液体积发生改变时,c1V1+c2V2=c混V混,其中V混有500 mL饱和的硫酸镁溶液,它的密度是1.20 g·cm-3,其 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是4.8%,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 溶解度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g
第三十一页,共42页。
(2)曲线法
第三十二页,共42页。
例1.在通常状况下,NH3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700,其中“1∶700”的含义是
(1)由定义出发,运用公式:c=Vn
溶质的质量 、质量分数=溶液的质量×100%进
行推理,注意密度的桥梁作用。 (2)利用物质的量浓度(c)与溶质质量分数(w)的换算公式。
第十六页,共42页。
2.溶液稀释定律(守恒观点)
(1)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1w1=m2w2。
(2)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c1V1=c2V2。 (3)溶液质量守恒,m(稀)=m(浓)+m(水)(体积一般不守恒)。
第三十四页,共42页。
例3.请填写下列物质的结晶方法。
(1)氯化钠: 蒸发结晶。 (2)硝酸钾: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第二十页,共42页。
(4)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 19.2%。 SO24-的质量分数为9264×4.8%=19.2%。
(5)该温度下硫酸镁的溶解度: 31.6。g
根据2746 gg=10S0 g,得 S=24×76100≈31.6 g。
第二十一页,共42页。
例 2.V mL Al2(SO4)3 溶液中含有 Al3+m g,取V4 mL 该溶液用水稀释至 4V
第十四页,共42页。
3.怎样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
玻璃棒的末端位于容量瓶刻度线以下并靠在容量瓶颈内壁上(注意:不要让玻 璃棒其他部位触及容量瓶口),然后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缓缓注入容量瓶
中。
第十五页,共42页。
经典微专题 一、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溶液的稀释与混合
1、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间的换算
解法二:直接利用换公式计算,
1 000 cm3·L-1×1.20 g·cm-3×24.0%
c(MgSO4)=
120 g·mol-1
=2.4 mol·L-1。
第十九页,共42页。
(3)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 1∶2。1 根据 MgSO4 的质量分数 24.0%,可知 100 g 溶液中含溶质 24 g,溶剂 76 g;则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40∶7168≈1∶21。
第八页,共42页。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主要仪器
天平、药匙、量筒、玻璃棒、 烧杯、 一定规格的容量瓶、 胶头滴。管
(2)容量瓶的构造及使用
①容量瓶上标有 温度、 规格和 刻度线。常用规格有50 mL、100 mL、250 mL、1 000 mL等。 ②容量瓶在使用前要 检查是否漏,水其操作顺序为装水盖塞→倒立→正立 →玻璃塞旋转180°→倒立。
1~c2m时,改用
第十一页,共42页。
例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 )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摇匀后,液面位于刻度线以下,应加水至 刻度线( × ) (3)配制48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要选用500 mL的容量瓶( √ ) (4)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都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中,均应放在两张相同 的纸片上( × )
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1)内因:物质本身的性质(由结构决定)。
第二十九页,共42页。
(2)外因: ①溶剂的影响(如NaCl易溶于水不易溶于汽油)。 ②温度的影响:升温,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增,大少数物质却相反, 如Ca(OH)2;温度对NaCl的溶解度影响不大。
第三十页,共42页。
2.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