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赞美华山的名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赞美华山的名句
1. 赞美华山的名句
1、咏华山
宋代: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译文:华山的上面只有青天,世上更是找不到和它齐平的山。
在山顶抬头就能看到红色的太阳有多近,回头看甚至觉得白云都很低。
2、华山畿·啼相忆
南北朝:佚名
啼相忆,泪如漏刻水,昼夜流不息。
译文:一边哭一边回忆,泪水就像漏刻里的水一样,从白天到晚上一直流个不停。
3、华山畿·君既为侬死
南北朝:佚名
华山畿,华山畿,
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
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译文:华山畿啊,华山畿,
你既然已经为了我死,我独自一人又怎会苟活?
若你可怜我此时的处境,就将棺木为我打开吧,我愿意陪伴你共赴黄泉。
4、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唐代: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译文:和煦的太阳照耀着大地,积雪大半已消融,解冻的路面布满泥泞,经冬的野草茁出了新芽,原野上一片青葱,马声洪亮,催促主人上路。
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旁,寺宇时隐时现,青弋江村边,春风杨柳,轻拂桥面。
你的志向像鸿雁一样鲜明,踌躇满志,而我的心情却像悬挂在空中的旗帜般空虚。
我们原来是一起从京城到宣州任职的,此时却不能一同回去了,在这风光明媚的春日里,我只身回到京城以后,将会感到非常寂寞的。
5、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唐代:韩愈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译文:荆山刚刚越过华山迎面来,红日东升潼关也四门大开。
刺史大人莫说迎接路途远,宰相裴度刚破蔡州凯旋回。
2. 赞美华山的诗句有
1,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出自宋代:寇准《咏华山》白话文释义:华山的上面只有青天,世上更是找不到和它齐平的山。
在山顶抬头就能看到红色的太阳有多近,回头看甚至觉得白云都很低。
2,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平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出自魏晋: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白话文释义:我们的部队于兰圃休息,在青草丰茂的山坡喂马,在水边的原野用石弹(磻)打鸟,在长河里钓鱼。
一边目送着南归的鸿雁,一边信手挥弹五弦琴。
一举一动都悠然自得。
3,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经历昆仑山,到蓬莱,飘飖八极,与神人俱。
思得神药,万岁为期。
歌以言志。
愿登泰华山。
——出自魏晋:曹操《秋胡行其二》白话文释义:
我真心地希望登上泰华山,和神仙一起远游。
经过昆仑山,来到蓬莱仙山。
和神仙们一起在天空中遨游八方。
我想得到长生不老的神药,活到一万岁。
用诗歌表达心意,我愿登上高高的泰华山。
天地是多么地长久,与之相比,人生是多么地短暂。
世人都说老子清静淡泊,从来都不知道年岁已老。
又说赤松子和王子乔得道成仙。
没有听说过真正得道成仙的,也许得道的人可以长寿延年。
用诗歌来表达我的心意,天地是多么长久。
4,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
鹤过君须看,上头应有仙。
——出自唐代诗人贾岛《送田卓入华山》白话文释义:瀑布高耸五千米,在这瀑布旁边有一座草堂。
天上的鹤飞过你要看一下啊,上面可能有神仙。
5,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青莹玉树色,缥缈羽人家。
——出自唐代:李白《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白话文释义:九华山有阴阳二气的玄妙,有九座山峰的灵秀。
树的颜色像玉一样青而光洁,道士们所住之处高远隐约。
3. 赞美华山的名句
送前上饶严明府摄玉山
(唐)戴叔伦家在故林吴楚间,冰为溪水玉为山. 更将旧政化邻邑,遥望逋人相逐还.
咏华山
(宋)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玉山道中
(宋)杨万里村北村南水响齐,巷头巷尾树荫低. 青山自负无尘色,尽日殷勤照碧溪.
玉山县南楼小望
(宋)陆游小楼在何许,正在南溪上. 空檬过钓台,断续闻渔唱. 征途苦偏仄,舒啸喜清旷. 安得此溪水,为我变春酿.
4. 赞美华山的句子
描写华山景色的句子1. 五岳之一的华山位于陕西华阴市城南,海拔1997米,因山峰自然排列若花状,故得名。
它南接秦岭,北瞰黄渭,以奇、险、峻、秀著称于世。
据《山海经》记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
”
古人有云:“山无石不奇,无纯石不大奇”。
华山之奇就在于它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的。
2. 登上华山极顶,天已转晴。
放目四望,但见千峰逶迤,匍匐脚下;天地空阔,八方一色;真正是山舞银蛇,原驰腊像。
整个世界显得那么洁净,一点污秽都不存在,此时,即使是最复杂的人恐怕也顷刻失去了杂念。
站在绝顶之上,脑袋瞬间一片空蒙,大有飘飘欲仙展翅凌云飞腾之感。
淡定片刻,一股豪气由脚底直贯头顶,顿时生出了“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迈!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黄山之美、泰山之雄、衡山之秀、恒山之奇、嵩山之绝都引人入胜,但它们显然都不符合武林人的个性,只有华山的险峻与爽直,才是对武林人最好的诠释。
站在华山之顶,“当今世界谁主沉浮”的豪迈气概与博大胸怀便了然于心,这正是武林人所想要的情怀!4. 与苍龙岭相比,上西峰的路好走得多了,整齐的石阶使我们有暇举目四望,一石一树,一溪一流都会引起发自肺腑的惊叹,惊的是看到了天工造物人间仙境,叹的是同行的诸多同伴无福享受。
峰顶有一块状若莲花瓣的巨石,据说这块浑然天成的巨石就是历代武林高手在华山论剑的地方,端面平坦宽敞,足可容纳数百人,地势险峻冠绝,三面都是刀削一般的悬崖,若是在此论剑论道,倒不失为一个既无干扰又显公平的绝妙之处。
5. 来到华山论剑处,仿佛看见当年武林人在此翻云覆雨,奋力搏杀;听着山底松涛怒吼,仿佛听见武林人气壮山河的呐喊声;攀爬悬崖峭壁,仿佛看见武林人飞檐走壁的敏捷身姿;遥望碧云蓝天,又仿佛感受到了武林人的壮志凌云与男儿情怀。
华山因了武林人而倍显雄浑与亲切,武林人因了华山而彰显高大与伟岸。
1、咏华山
宋代: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译文:华山的上面只有青天,世上更是找不到和它齐平的山。
在山顶抬头就能看到红色的太阳有多近,回头看甚至觉得白云都很低。
2、华山畿·啼相忆
南北朝:佚名
啼相忆,泪如漏刻水,昼夜流不息。
译文:一边哭一边回忆,泪水就像漏刻里的水一样,从白天到晚上一直流个不停。
3、华山畿·君既为侬死
南北朝:佚名
华山畿,华山畿,
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
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译文:华山畿啊,华山畿,
你既然已经为了我死,我独自一人又怎会苟活?
若你可怜我此时的处境,就将棺木为我打开吧,我愿意陪伴你共赴黄泉。
4、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唐代: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译文:和煦的太阳照耀着大地,积雪大半已消融,解冻的路面布满泥泞,经冬的野草茁出了新芽,原野上一片青葱,马声洪亮,催促主人上路。
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旁,寺宇时隐时现,青弋江村边,春风杨柳,
轻拂桥面。
你的志向像鸿雁一样鲜明,踌躇满志,而我的心情却像悬挂在空中的旗帜般空虚。
我们原来是一起从京城到宣州任职的,此时却不能一同回去了,在这风光明媚的春日里,我只身回到京城以后,将会感到非常寂寞的。
5、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唐代:韩愈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译文:荆山刚刚越过华山迎面来,红日东升潼关也四门大开。
刺史大人莫说迎接路途远,宰相裴度刚破蔡州凯旋回。
描写华山美景的句子
1. 五岳之一的华山位于陕西华阴市城南,海拔1997米,因山峰自然排列若花状,故得名。
它南接秦岭,北瞰黄渭,以奇、险、峻、秀著称于世。
据《山海经》记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
”古人有云:“山无石不奇,无纯石不大奇”。
华山之奇就在于它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的。
2. 登上华山极顶,天已转晴。
放目四望,但见千峰逶迤,匍匐脚下;天地空阔,八方一色;真正是山舞银蛇,原驰腊像。
整个世界显得那么洁净,一点污秽都不存在,此时,即使是最复杂的人恐怕也顷刻失去了杂念。
站在绝顶之上,脑袋瞬间一片空濛,大有飘飘欲仙展翅凌云飞腾之感。
淡定片刻,一股豪气由脚底直贯头顶,顿时生出了“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迈!
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黄山之美、泰山之雄、衡山之秀、恒山之奇、嵩山之绝都引人入胜,但它们显然都不符合武林人的个性,只有华山的险峻与爽直,才是对武林人最好的诠释。
站在华山之顶,“当今世界谁主沉浮”的豪迈气概与博大胸怀便了然于心,这正是武林人所想要的情怀!
4. 与苍龙岭相比,上西峰的路好走得多了,整齐的石阶使我们有暇举目四望,一石一树,一溪一流都会引起发自肺腑的惊叹,惊的是
看到了天工造物人间仙境,叹的是同行的诸多同伴无福享受。
峰顶有一块状若莲花瓣的巨石,据说这块浑然天成的巨石就是历代武林高手在华山论剑的地方,端面平坦宽敞,足可容纳数百人,地势险峻冠绝,三面都是刀削一般的悬崖,若是在此论剑论道,倒不失为一个既无干扰又显公平的绝妙之处。
5. 来到华山论剑处,仿佛看见当年武林人在此翻云覆雨,奋力搏杀;听着山底松涛怒吼,仿佛听见武林人气壮山河的呐喊声;攀爬悬崖峭壁,仿佛看见武林人飞檐走壁的敏捷身姿;遥望碧云蓝天,又仿佛感受到了武林人的壮志凌云与男儿情怀。
华山因了武林人而倍显雄浑与亲切,武林人因了华山而彰显高大与伟岸。
6. 在走向西峰的路上,华山仿佛换了衣服容颜,温文尔雅,宛如烟雨朦胧的江南。
翠绿色的树木包裹着原本赤裸的华山肌肤,将他的阳刚之气,掩盖在一片柔美之中,路边会传来阵阵鸟鸣,远处会呈现薄薄的晨雾,清晨的露水,点缀着树下的绿草,一席瑟瑟秋风,一阵蒙蒙雾雨,如果再配着一壶清酒和着一首古筝曲,一古色长亭或者乌蓬流水,乃人间之仙境。
雾润古树新苔绿,风吹叶舞烟雨中。
一山一石均入画,天高云淡锁群峰。
7. 华山的美,是千姿百态的,他既有彰显北方气魄的豪迈气势,又有谱写出中华之魂的大气凛然,但是又不乏婉约柔美的少女情怀,和水墨丹青般的清新淡雅……万丈山门依天开,浩瀚星辰手摘来。
怀揣明月问古今,铮铮铁骨可有魂?云雾飘渺仙女衫,飒爽雄姿陕北汉。
一峰一景皆是情,一山一韵在其中。
脚踩南风俯群山,胸怀顿开纳百川。
8. 蓝色的天,白色的云,淡淡的雾,绿色的树,灰白色的山体,陡峭悬崖峭壁,直插云霄的连绵山峰……这一切组成美景的元素,被山风吹动着,一刻都不停息的分散再组合,一刻都不间断的上演着山云之恋。
风轻云淡嵌山间,似烟似雾在云端。
朦胧飘渺非凡境,试问华山可有仙?
9. 华山素有“自古华山一条路,奇险天下第一山。
”的美称,我们在险峻的华山上艰难地“爬”着,一边“爬”一边观赏着著名的华
山。
10. 华山的神韵并不是险奇所能涵盖的。
窃以为华山之所以魅力无穷,在于它的雄性之美。
踏访了九洲方园内赫赫有名的五岳,都给人以雄浑的印象,然而最能使人体会到雄性美的,当属西岳华山。
11. 眼前一幕!至今难以形容!山如利剑,锋指九天。
气势磅礴,谁敢多言!只能无言。
阶石层层叠立,铁栏环环相连。
或近或远,或易或难。
终是雨如汗,轻脚重于船!天梯石栈相勾连!段段扣人心弦!小心一段,又小心一段。
丝毫未敢怠慢!石栈窄处,仅半脚未容!双手抱铁索,脚缓缓前行。
立于峰顶,暮然回首,不觉又是一心惊!久久难以平静。
12. 瞬间被华山的全貌惊呆了,赶忙拿出相机,记录这每一秒的美丽。
万丈山涧,被座座拔地而起的山峰包围着,群山高低错落,连绵起伏,有直插入云霄的霸气,也有如诗如画的缠绵。
缆车会时而加速,伴着欢呼声,惊叫声,和被吓的澶澶发抖的身体,我们飞过一座有一座的山峰。
脚踏群山万里川,一跃千里问神仙。
千古华山众豪杰,可留魂魄在山间?
13. 游完北峰,我们向其他山峰进发。
那就是东峰、南峰和西峰。
这三座山峰在一条路上,所以说“自古华山一条路”。
好看的也数这三座山峰。
路最难走的也属这条路。
从北峰南上,经“擦耳崖”、“苍龙岭”,过金锁关,从这里可分别前往东、中、南、西四峰。
我们跋到金锁关,金锁关是建在三峰口的一座城楼般石拱门,是经五云峰通往东、西、南峰的咽喉要道,锁关后则无路可通。
道家认为,华岳为仙乡神府,只有过了通天门,才算进入仙境。
14. 雄性的华山,也造就了充满阳刚之气的故事:华山西峰峰顶的翠云宫前,有巨石中间裂开,曰:斧劈石,旁边立有一长柄大斧,此乃神话传说中沉香劈山救母之处。
力大无比的神勇男儿,在你的想象中项天立地!
15. 早晨五点忙起身赶往东峰看日出。
还没有走到东峰顶,就看见东方朝霞绚丽,我知道太阳马上就要出来了。
于是赶紧停下,找了一处开阔的地方等待日出。
果不其然,不一会,就见太阳从不知名的山
背后露出头,起初如月牙一般,然后一点一点上升,红红的,但没有任何耀眼。
只有几分钟时间,就完全升上峰顶,光芒万丈,明晃晃地刺得人眼睛睁不开。
我站在华山顶上,见证了日出的奇观!尽管人困马乏,心里也溢满了快乐!
16. 苍龙岭两旁皆为千仞绝壁,探头下望,无不触目惊心。
我们上山时,鹅毛大雪,漫天遍野。
远处,天地一色,雪雾朦朦;近处,山披白甲,树裹银枝。
手扯铁链向上攀登,隔三两步石阶,后人的脑袋就抵在前人的屁股上,其惊险可想而知矣。
明代诗人王履有诗曰:“岭下望岭上,矢矫蜿蜒飞,背无一仞阔,旁有万丈垂。
循背匍匐行,视敢纵横施。
惊魂及坠魂,往往随风吹”。
此时沿途都是折身回返的游人,他们有的体力不支,有的望险生畏,他们转身时的那份遗憾是无法形容的,但面对这奇险无比的大自然,他们实在难以与之抗衡下去。
17. 一抹鲜红的太阳在远处的山凹处时隐时现,天色已近傍晚,我们不得不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沿着盘山小路缓缓下山。
虽然只是走马观花般的粗略行走,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观。
对面石壁上,一株不知名的树木在秋风中依然簌簌抖动着,那黄中带绿的树叶向人们昭示着生命力的顽强,她也像这华山的石、华山的水一样,生生不息,亘古流长。
来到山下,我再一次将目光洒向群山,远处的山峰仿佛在微微轻颔,目送着远方来客;山顶的寺观云雾缭绕,似朵朵莲花盛开在天际。
此时,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在我心间油然而生: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18. 华山共有五座主峰,其中东、西、南三峰最高,三峰鼎峙耸立,“势飞向云外,影倒黄河里”,有“天外三峰”之称。
提到险,“自古华山一条路”。
其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悬岩镌刻的“全真岩”,三面临空,上凸下凹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悬岩上开凿的千尺童、百尺峡、老君犁沟、擦耳崖、苍龙岭等处都奇险异常。
山中道路仅有南北一线,约10公里,逶迤曲折,艰险崎岖,不少地方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9. 南峰与西峰相通,顺着连接的山脊可以直至西峰。
西峰在华山五峰中最为险峻。
远远望去,西峰有一巨石压在峰顶,非常显眼。
走近一看,原来就是沉香劈山救母处。
巨石两面临空,如刀削斧劈一般,名叫斧劈石。
《宝莲灯》的神话故事在我眼前又浮现出来,故事人物也活灵活现了,我好像看见被二郎杨戬压在巨石下的圣母娘娘无助的眼神,又看见长大成人的沉香劈山救母的英雄壮举。
小时候想一探究竟的神奇地方,今天终于如愿以偿,和我如此亲近!我觉得西峰的险峻风光和动人神话,应该是华山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华山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
20. 海拔2183米的华山,是秦岭山脉的北支脉,西起渭南,东至潼关,其高兮广兮,居五岳之首。
不过,称之雄性的华山,不仅仅是因为它的高它的广,而是从华山的峰峦之中,你的确能体味到那雄性的气息!
21. 西安的华山真奇啊,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像一匹奔腾的骏马,又像一位羞涩的少女,真是奇峰罗列,姿态万千;西安的华山真陡啊,虽然每一条路的两旁都修筑了铁链和栏杆,但是一个不小心还是有可能会栽倒下去。
和“华山论剑”有关的诗句或名言有哪些?
答: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黄山之美、泰山之雄、衡山之秀、恒山之奇、嵩山之绝都引人入胜,但它们显然都不符合武林人的个性,只有华山的险峻与爽直,才是对武林人最好的诠释。
站在华山之顶,“当今世界谁主沉浮”的豪迈气概与博大胸怀便了然于心,这正是武林人所想要的情怀!
2、西安的华山真奇啊,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像一匹奔腾的骏马,又像一位羞涩的少女,真是奇峰罗列,姿态万千;西安的华山真陡啊,虽然每一条路的两旁都修筑了铁链和栏杆,但是一个不小心还是有可能会栽倒下去
3、登上华山极顶,天已转晴。
放目四望,但见千峰逶迤,匍匐脚下;天地空阔,八方一色;真正是山舞银蛇,原驰腊像。
整个世界显得那
么洁净,一点污秽都不存在,此时,即使是最复杂的人恐怕也顷刻失去了杂念。
站在绝顶之上,脑袋瞬间一片空蒙,大有飘飘欲仙展翅凌云飞腾之感。
淡定片刻,一股豪气由脚底直贯头顶,顿时生出了“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迈!
4、海拔2183米的华山,是秦岭山脉的北支脉,西起渭南,东至潼关,其高兮广兮,居五岳之首。
不过,称之雄性的华山,不仅仅是因为它的高它的广,而是从华山的峰峦之中,你的确能体味到那雄性的气息
5、雄性的华山,也造就了充满阳刚之气的故事:华山西峰峰顶的翠云宫前,有巨石中间裂开,曰:斧劈石,旁边立有一长柄大斧,此乃神话传说中沉香劈山救母之处。
力大无比的神勇男儿,在你的想象中项天立地!
6、游完北峰,我们向其他山峰进发。
那就是东峰、南峰和西峰。
这三座山峰在一条路上,所以说“自古华山一条路”。
好看的也数这三座山峰。
路最难走的也属这条路。
从北峰南上,经“擦耳崖”、“苍龙岭”,过金锁关,从这里可分别前往东、中、南、西四峰。
我们跋到金锁关,金锁关是建在三峰口的一座城楼般石拱门,是经五云峰通往东、西、南峰的咽喉要道,锁关后则无路可通。
道家认为,华岳为仙乡神府,只有过了通天门,才算进入仙境。
7、五岳之一的华山位于陕西华阴市城南,海拔1997米,因山峰自然排列若花状,故得名。
它南接秦岭,北瞰黄渭,以奇、险、峻、秀著称于世。
据《山海经》记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
”古人有云:“山无石不奇,无纯石不大奇”。
华山之奇就在于它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的。
8、来到华山论剑处,仿佛看见当年武林人在此翻云覆雨,奋力搏杀;听着山底松涛怒吼,仿佛听见武林人气壮山河的呐喊声;攀爬悬崖峭壁,仿佛看见武林人飞檐走壁的敏捷身姿;遥望碧云蓝天,又仿佛感受到了武林人的壮志凌云与男儿情怀。
9、华山共有五座主峰,其中东、西、南三峰最高,三峰鼎峙耸立,“势飞向云外,影倒黄河里”,有“天外三峰”之称。
提到险,“自
古华山一条路”。
其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悬岩镌刻的“全真岩”,三面临空,上凸下凹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悬岩上开凿的千尺童、百尺峡、老君犁沟、擦耳崖、苍龙岭等处都奇险异常。
山中道路仅有南北一线,约10 公里,逶迤曲折,艰险崎岖,不少地方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0、蓝色的天,白色的云,淡淡的雾,绿色的树,灰白色的山体,陡峭悬崖峭壁,直插云霄的连绵山峰……这一切组成美景的元素,被山风吹动着,一刻都不停息的分散再组合,一刻都不间断的上演着山云之恋。
出处:华山论剑出自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
原意是华山比武,引申为公开的比试或学术争鸣。
华山简介:
1、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华文明的发地,“中华”和“华夏”之“华”,就源于华山。
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省会西安以东120千米处。
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华山是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
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
这一成果首先被孙中山所引用,创立“中华民国”。
据清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和历代专家学者考证:华夏民族最初形成并居住于“华山之周”,名其国土曰华,其后人迹所至,遍及九州,华之名始广。
3、华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为“第四洞天”,也是中国民间广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岳华山君神。
共有72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
4、1982年,华山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1年,华山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四十佳旅游胜地之一;1999年,华山被中央文明委、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2004年,华山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2011年,华山被国家旅游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