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对小型猪心肺复苏后脑保护作用的
异丙酚的脑保护作用

丙泊酚脑保护机制
3.抑制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活性 NO与超氧阴离子(O2)的反应产物是过氧亚 硝酸阴离子( ONOO- ), 为强氧化剂,可裂解 神经细胞DNA,导致细胞能量迅速耗竭而死亡。 实验表明,临床麻醉剂量丙泊酚能显著抑制脑 瘤手术患者血浆NOS和NO水平,提示丙泊酚具 有非选择性 NOS抑制剂效应,与多途径、多位 点的脑保护特性有关。
脑缺血性损伤级联反应
凋亡—半暗带细胞的自杀?
脑细胞过量的谷氨酸受体激活、钙超载、活性氧、 线粒体和DNA损伤均以坏死或凋亡的形式死亡。死亡的 类型决定于刺激的性质和强度、细胞的类型和细胞在生 命周期中的阶段。坏死是急性、持续性血管阻塞的后果; 而轻度损伤使缺血半暗带的细胞以一主动性、程序化的 过程自杀—凋亡。
1.
丙泊酚脑保护机制
丙泊酚抑制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可能是其主要 的抗氧化机制。自由基通过与膜磷脂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 脂质过氧化反应,引起膜结构破坏,膜流动性和通透性改 变,膜上有关酶蛋白如 Na+-K+-ATP 酶、 Ca2+-Mg2+ATP 酶失 活,最终导致组织细胞损害。由于丙泊酚的脂溶性相当好, 可进入膜脂和胞内疏水区,所以认为丙泊酚可替代内源性 α-生育酚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
丙泊酚脑保护机制
(5) 丙泊酚对脑电活动的影响: 动物实验表明,丙泊酚可引起脑电图 抑制性改变,并随着剂量的增加脑电图 抑制逐渐加强,由清醒时的变频低幅逐 渐转变为中间慢波直至变为 2.5Hz 的慢波 及经常出现的尖锐波。
丙泊酚脑保护机制
(6) 丙泊酚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有人观察了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在丙泊酚和 硫喷妥钠短时麻醉后神经运动功能(包括反应 能力、注意力、身体支配、协调能力、动作判 断能力及数字符号替换能力)的变化,发现两 组病人麻醉后神经运动功能明显受损,硫喷妥 钠麻醉组受损更为严重,7h后才完全恢复,而 丙泊酚组1 h后即恢复正常
丙泊酚在小动物麻醉上的应用简介

醉剂所 无法 比拟 的 ,更 适宜 用于 临床小 动物 简短
血气 指 标 的影 响 [] 中 国 兽医 杂 志 , o 9 () 6 - 2 J. 2 o ,8 :0 6 .
我 医院 从 2 1 0 0年 开 始 引 入 丙泊 酚 作 为诱 导
眠新 的犬 猫麻 醉药物 来 说有起 效快 、 时效短 , 以 可
在 短时 间 内使 动物进 入诱 导麻 醉等 优 点 ,如作 为
一
麻 醉 剂 ,到 2 1 0 0年 1 1月为止 已经 使用 过 丙泊酚 进行 诱 导麻醉 约 5次 , 拍 摄摆 位 约 8次 , X线 简短 手 术 约 7 , 体情况 见表 1 次 具 。由于其代 谢 基本都 为肝脏 代谢 , 尚未 出现 任何 麻醉 事故 , 全性 值得 安 信 赖 。 医学 临床应 用 上 , 资料 显示有 静滴 丙泊 在 据 酚 7 以上病 人 ,在 后续 的检 查 中并未 发现有 肝 天
期 普遍 在 9 9 m n 而仅 需 要 3  ̄6 i . i , r 0 0 m n即 可
速 , 剂量 注射 , 大 或用 于低 血容 量或 老年 动物 时可 能 引起 严重 低血 压 ,故在进 行 静脉注 射 时 需要在
1 m n内缓慢 推 注 , 以避 免 出现血 压 快速 下 降和 i
深圳
5 8 1 1 2) 1
文章 编 号 :1 0 — 5 7(01 ) 2 0 4 ~ 2 0 5 8 6 2 10 — 0 5 0
1 丙 泊 酚 的 介 绍
丙 泊 酚 , 名异 丙酚 , 文 名 p o o o , 白 又 英 rp f l为
醉, 联合应 用 阿托 品或硫 喷妥钠 等 , 则用 量 可 以减
4 药 物 副 作 用
丙泊酚药理作用与机制

丙泊酚药理作用与机制丙泊酚药理特性药理作用与机制1 麻醉作用作用于突触, 调节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及前后膜受体的功能达到麻醉作用。
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抑制Na+ 通道来减少谷氨酸的释放;去甲肾上腺素:非竞争性抑制K+ 引起的Ca2+ 内流, 抑制K+ 诱发的去甲肾上腺素释放;酰胆碱:抑制在大脑中有区域选择性, 不同部位抑制程度不同。
增强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浓度依赖性增强K+ 引起的C- 氨基丁酸的释放, 也能增强甘氨酸的释放。
2 神经保护作用能减少凋亡蛋白Bax 的表达,可能抑制凋亡, 使细胞凋亡和嗜酸性改变明显减少。
可能与防止线粒体肿胀有关。
3 丙泊酚与止吐作用: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与边缘系统呕吐中心的皮质反射束相互作用, 产生止吐作用。
非竞争性并呈剂量依赖式作用于5-H T3 受体。
单用或与5-H T3 受体抑制剂合用可作为术后和化疗患者预防恶心、呕吐的药物。
4 免疫调节作用对许多细胞因子有明显的影响:明显减轻应激时辅助性T 细胞1/ 辅助性T 细胞2( Th1/ Th2) 比例的下降, 减轻手术应激导致的免疫不良反应[8] 。
增加危重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IL)- 1B 、IL- 6 及黏附, 减少中性粒细胞肺部浸润, 降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5 器官保护作用:对心、肝、肾等多种器官可能是由于丙泊酚具有抗氧化作用和自由基清除作用6 对癫痫持续状态的作用大剂量可以终止许多患者癫痫持续状态, 且麻醉效应很快恢复, 并无明显副作用所以癫痫持续状态传统疗法治疗失败或不能耐受时, 是有效的替代治疗,有抗惊厥作用。
当用丙泊酚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时, 大剂量丙泊酚使用时间应控制在48 h 内, 并注意丙泊酚输注综合征。
* 但是,大剂量长期应用丙泊酚治疗持续性癫痫发作增加死亡率, 因此不主张把丙泊酚作为常规治疗方法。
7 遗忘效应损害长时程记忆力损害长时程增强维持的效应可能和A-氨基-3-羟基-5-甲基恶唑-4- 丙酸( AMPA ) 受体有关8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在术中和术后早期, 丙泊酚能明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25] 减少Ca2+ 内流和释放, 但出血时间并不延长[ 26]在不同剂量对血小板聚集有不同作用:40 Lmol/ L 时, 能增强ADP 和肾上腺素引起的血小板第二聚集时相, 但并不影响第一聚集时相。
丙泊酚在动物麻醉中的安全使用探讨

丙泊酚在动物麻醉中的安全使用探讨目的:探讨丙泊酚在动物麻醉中的起效特点,总结安全使用方法。
方法:选取实验昆明鼠200只,序贯实验,以0.05mg/kg为标准,依次提高注射剂量,当出现阳性例后,取前一标准连续3次注射,若为阴性,则以此标准为安全注射标准;取新实验组昆明鼠40只,分为A组,单次注射,异丙酚4.25±0.5mg/Kg,B 组,连续输注,0.4mg/Kg/min持续麻醉,统计对比0min、5min、15min、45min 麻醉效果。
结果:经5次实验后,A组肌松效果为0分,1min左右镇静、镇痛效果达到峰值,5min~15min后镇痛效果消失,B组1min、5min、15min镇静效果高于A组,1min、5min镇痛效果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输注条件下,B组镇静效果峰值维持时间45min以上,30min~45min后镇痛、肌松效果消失;A、B两组实验组经5次实验后,均无明显后遗症,正常存活。
结论:丙泊酚在麻醉中,安全可靠、副作用少、无后遗症,镇静效果较明显,但需连续输注才可具有肌松效果,5min内可达到峰值,连续输注可推迟回落时间,但镇痛、肌松麻醉效果仍有待提高,不能单独应用,连续输注有助于提高麻醉效果。
标签:丙泊酚;动物麻醉;安全使用丙泊酚又名异丙酚,是一种临床常用麻醉剂,具有安全、起效快、时效短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麻醉药。
近年来,丙泊酚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动物实验开展项目逐渐增多,但目前尚无动物实验丙泊酚统一应用标准,本次研究就此进行探讨。
1材料及方法1.1实验材料实验动物,选择1月龄昆明实验小鼠200只,体重(25±5)g,同条件下封闭饲养1周后进行实验,评估安全剂量使用范围。
1.2方法1.2.1 安全剂量测试选择昆明实验小鼠,按序贯法进行实验,据小鼠重量等级排序,初次应用0.05mg/kg,依次增加,相邻两只小鼠剂量差为0.05mg/kg,当1只出现阳性反应时,下一只应下降1个标准,若出现阴性反应,以次剂量再次注射两只,若仍为阴性,则认定这一剂量为安全剂量,若3只中有1只为阳性,则再下降一个剂量水平,再次注射3只,直至全部为阴性为止。
小型猪麻醉与镇痛原则

小型猪麻醉与镇痛原则
动物实验中应用麻醉与镇痛药物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实验因素给动物造成的疼痛与应激,在动物手术或动物实验之前应考虑到所用药物对动物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关注麻醉药物与术中护理对整个实验过程的影响。
例如,在进行开胸或者心脏方面的外科手术中,应避免使用易造成药物性心律失常的麻醉药物,宜使用对心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的麻醉药物;注射麻醉时连续的滴注要比反复追加药物效果好;在应用肌松剂的动物手术中,应在使用肌松药物之前先完成局部的手术,如开胸手术中使用肌松剂的目的是预防膈肌的运动,以确保胸腔能够得到充分的暴露,皮肤和表层肌肉的切开应在应用肌松剂之前完成。
疼痛的分类可以有多种方法,通过了解疼痛的分类有利于制订良好的疼痛控制程序,下面的分类方法是最为简单的疼痛分类方法。
第一类,外周疼痛刺激传递疼痛信号于背脊神经。
非甾体抗菌消炎药能够首先降低机体对疼痛的敏感性,该类药物的局部麻醉作用能够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
第二类,背脊神经元将疼痛信号传导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级神经元。
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镇痛药物和α2-受体激动剂能够有效地控制这一程度的疼痛。
第三类,二级神经元被激活。
通过非疼痛感觉神经元可能会导致伤害的加重。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拮抗物在这种情况下可抑制信号传导。
第四类,疼痛或焦虑在个别动物中可能会继续发展。
这些动物对应激的反应会过于强烈,在术后应该给予诸如镇静剂一类的药物来改变这种状况。
慢性疼痛与不良反应非常难以控制,这种情况下对饲养环境、动物行为习惯和饲养管理技术的控制要求更重要,应在专业兽医的观察与判断下制订相应的控制程序。
丙泊酚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在巴马小型猪实验中的比较

丙泊酚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在巴马小型猪实验中的比较王洋;陈克研;张贺;李瑞生;王承利【摘要】目的比较丙泊酚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在巴马小型猪实验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巴马小型猪10头,平均分成2组,分别进行丙泊酚静脉麻醉和异氟醚吸入麻醉,并于术前、术中及术后对其进行麻醉监测.结果两组实验猪的数量、体重、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异氟醚组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短于丙泊酚组(P<0.05);与基础值相比,各组实验猪在麻醉后HR值均明显升高(P>0.01),MAP值降低明显(P>0.01);但各组间及组内SPO2和PH值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应根据手术过程中实验动物的反应情况适当调整丙泊酚泵入量;而异氟醚吸入麻醉的麻醉过程平稳,麻醉效果好,术后苏醒快,适合情况复杂且时间较长的手术.%Objective To compare Comparative study of propofo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and isoflurane inhalation anesthesia in Bama Minipigs. Methods Bama Minipigs 10, the average into two groups are propofo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and isoflurane inhalation anesthesia, and in preoperative,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the anesthesia monitoring. Results Two groups of weight number of pigs, operation time and anesthesia tim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difference ( P > 0. 05 ) ; Different fluorine ether group restore spontaneous breathing a short time in propofol group ( P < 0. 05) ; Compared with the basic value, the experiment in anesthesia pig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all HR value (P > 0. 01 ) , reduce the MAP is obvious (P >0. 01) ; But each rooms and in the group SPO2 and PH valu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P > 0. 05 ) . Conclusion Propofo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during the operation shouldbe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animals of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appropriate adjustments propofol pump into the concentration; and different fluorine ether inhaled anesthesia during the procedure of smooth, anaeesthetic effect is good, postoperative came quickly, suitable for complicated cases, and the time is long operation【期刊名称】《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年(卷),期】2012(022)007【总页数】4页(P25-28)【关键词】巴马小型猪;丙泊酚;静脉麻醉;异氟醚;吸入麻醉【作者】王洋;陈克研;张贺;李瑞生;王承利【作者单位】沈阳军区总医院实验动物科,沈阳110840;沈阳军区总医院实验动物科,沈阳110840;沈阳军区总医院实验动物科,沈阳110840;解放军第302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北京 100039;沈阳军区总医院实验动物科,沈阳1108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2【Key words】 Bama Minipigs;Propofol;Intravenousanesthesia;Isoflurane;Inhalation anesthesia巴马小型猪原产于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广西农业大学王爱德教授从原产地引种后采用基础群内闭锁繁育及半同胞为主的近交方式进行选育,形成遗传相似性高、遗传性稳定的封闭群,并达到了一定程度的近交,具有遗传性能稳定、白毛占体表面积大、体型趋于微型、早熟多产和耐粗饲等特点[1]。
丙泊酚的作用机制及非麻醉作用_张琳虹

[8]李永红,白玉兰,褚云卓.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对M RS A体外抗菌活性研究.中国药理学通报,2007,23(3):418-419.[9]姚领,胡萍,胡蓓娟等.六种微藻的抗M RSA活性筛选.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8,20(3):534-536.(收稿日期:2011-03-18)作者简介:胡艳文,男,1972年2月生,副主任技师,天津市塘沽区妇幼保健院,300451丙泊酚的作用机制及非麻醉作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510010) 张琳虹 季 波 张杏莹 翁少敏丙泊酚是一种静脉全身麻醉药,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清醒快而完全、不良反应少。
近几年研究发现,其除了麻醉效应外,还存在一些其他效应,包括机体器官保护作用,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减少术后呕吐,控制癫痫持续状态,止痛和遗忘效应等作用。
本文将对丙泊酚的作用机制及非麻醉作用进行综述。
1 丙泊酚的麻醉作用丙泊酚主要作用于突触,调节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及前后膜受体的功能达到麻醉作用。
丙泊酚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主要通过抑制N a+通道来减少谷氨酸的释放[1],对于去甲肾上腺素,丙泊酚非竞争性抑制K+引起的Ca2+内流,抑制K+诱发的去甲肾上腺素释放[2];对于乙酰胆碱的抑制则在大脑中有区域选择性[3],不同部位抑制程度不同。
对于抑制性神经递质,丙泊酚浓度依赖性增强K+引起的 -氨基丁酸的释放,也能增强甘氨酸的释放。
2 丙泊酚的神经保护作用在一些体内和体外的脑缺血模型研究中,发现丙泊酚是一种有效的神经保护剂。
脑外伤时,低温时合用丙泊酚可更好地保护海马神经细胞[4]。
脑缺血后4h,丙泊酚能减少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其作用可能主要是由于抑制凋亡的原因,使细胞凋亡和嗜酸性改变明显减少。
Adembr i 等[5]的实验表明丙泊酚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防止线粒体肿胀有关。
3 丙泊酚与止吐作用一系列的实验证明丙泊酚可以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Cavazzuti等[6]研究表明,丙泊酚对边缘系统有抑制作用。
丙泊酚或舒泰诱导对小型猪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监测信号影响的比较

丙泊酚或舒泰诱导对小型猪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监测信号影响的比较丁佳丽;陈璐;王斌;陈鹏【摘要】目的丙泊酚或舒泰诱导对小型猪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监测信号影响的比较.方法 16头3月龄中国农大小型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舒泰麻醉诱导组,B组为丙泊酚诱导组.麻醉前肌注阿托品0.05 mg/kg,15 min后,A组:舒泰10-15 mg/kg,臀部肌肉注射给药.B组:丙泊酚2 mg/kg,静脉给药.诱导完成后,插入6号喉返神经监测专用气管导管.两组俯卧位、仰卧位各4例.根据插管情况分别进行cooper法气管插管条件评分.固定气管导管后进行机械通气,为避免影响神经肌电信号,术中不追加其他麻醉药物.两组猪常规30 min内暴露迷走神经、喉返神经,每5 min测定一次神经肌电信号,连续测定3次,记录神经肌电信号值.结果每组插管评分比较,A组评分低于B组;每组在30 min均测得神经肌电信号;每组IONM信号最大波幅值减最小的波幅值的均值无统计学意义,两组IONM的稳定性无差别;每组比较信号波幅,A组波幅明显低于B组;A组二次插管时,口腔分泌物明显增多且粘稠.结论小型猪喉返神经监测下手术的麻醉诱导,丙泊酚、舒泰均可使用.丙泊酚诱导获得的信号波幅更强.【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8(022)010【总页数】4页(P1837-1840)【关键词】丙泊酚;舒泰;麻醉诱导【作者】丁佳丽;陈璐;王斌;陈鹏【作者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麻醉科,吉林长春 130033;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麻醉科,吉林长春 130033;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麻醉科,吉林长春 130033;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麻醉科,吉林长春 130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3甲状腺疾病在临床上日益增多,而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的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总体发生率约为1%-14%,根据手术不同,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也不同,其发生率随着手术难度的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
丙泊酚或舒泰诱导对小型猪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监测信号影响的比较

thyroid surgery of laryngeal m ini pigs.M ethods 16 three m onths old China Agricultural U niversity sm all pigs w ere di--
中 国 实验 诊 断 学 2018年 1O月 第 22卷 第 1O期 文 章 编 号 :1007-4287(2018)10— 1837v04
一
1837 一
丙 泊 酚或 舒 泰诱 导 对 小 型猪 甲状 腺 手术 喉 返 神 经 监 测 信 号 影 响 的 比较
丁 佳 丽 ,陈 璐 ,王 斌 ,陈 鹏 (吉林 大学 中 日联 谊 医 院 麻 醉 科 ,吉林 长 春 130033)
tracheal intubation.In order to avoid the influence of EM G signal,no other anesthetic drugs w ere added during the op—
eration.T he two groups w ere exposed to the vagus nerve and the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in 30 m ins.The EM G signal
Com parison of propofol or Choutet induced effects of recurrent nerve m onitoring signals of thyroid surgery of laryngeal
丙泊酚与七氟烷麻醉对体外循环脑保护的作用比较

丙泊酚与七氟烷麻醉对体外循环脑保护的作用比较前言体外循环是一种医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心脏手术等领域。
但是,体外循环可能会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于脑部的影响。
因此,在体外循环手术中,需要采取措施保护患者的脑部。
丙泊酚和七氟烷是比较常用的麻醉药物,具有一定的保护脑部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比较丙泊酚和七氟烷麻醉在体外循环脑保护的作用。
丙泊酚麻醉丙泊酚是一种静脉麻醉药,具有快速起效、快速清除等特点。
在体外循环手术中,丙泊酚可以降低脑血流、减少脑氧消耗、抑制自由基的生成等,从而起到保护脑部的作用。
同时,丙泊酚还可以降低患者的血压,从而减轻心脏负担,对于心脏手术来说也是非常有益的。
七氟烷麻醉七氟烷也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麻醉药物,具有麻醉作用、减轻疼痛等作用。
与丙泊酚相比,七氟烷在体外循环脑保护方面的作用更为显著。
研究表明,七氟烷可以减少各种神经元的损伤、增强神经细胞的耐受性、降低氧化损伤等。
这些作用都可以对于体外循环手术中的脑保护起到很好的帮助。
丙泊酚与七氟烷麻醉比较虽然丙泊酚和七氟烷在体外循环脑保护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二者仍然存在一些差异。
下面就是丙泊酚和七氟烷麻醉比较的一些方面。
安全性丙泊酚和七氟烷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二者的副作用大不相同。
七氟烷容易引起氟烷麻醉性肝病,而丙泊酚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呼吸、循环方面的问题。
因此,在选择麻醉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手术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代谢途径丙泊酚的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肌肉组织中,而七氟烷则主要在肺部代谢。
这也决定了二者对于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作用。
作用时间丙泊酚的作用时间比较短暂,常常需要层层加量才能达到较理想的麻醉效果。
而七氟烷的作用时间比较稳定,可以更好的控制麻醉的效果。
结论丙泊酚和七氟烷麻醉都具有一定的体外循环脑保护作用,但是二者的作用略有不同。
因此,在实际的医疗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手术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在实际的手术操作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具体的操作要求来确定麻醉的药物和药量,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低温对猪心肺复苏模型脑保护中电解质的影响

低温对猪心肺复苏模型脑保护中电解质的影响2002年《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的2项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亚低温(mild hypothermia,MTH)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后患者的存活率和脑功能[1-2],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亦推荐MTH 成为心脏骤停后昏迷患者的标准治疗策略的一部分[3],因此近些年MTH再次成为脑保护领域关注的焦点[4-8]。
然而低温治疗中一些问题尚未达成共识,尤其是低温对血清电解质钠和钾的影响研究甚少,本文通过动态观察低温治疗猪心肺复苏模型中血清钠和钾的变化,为亚低温治疗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本实验选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培育的实验用近交系猪-五指山小型猪,其在解剖学、生理学、免疫营养代谢与疾病发生机理等方面与人有较大相似性,目前理论群体近交系数高达0.979,遗传组成和遗传性状一致,对实验反应一致[9]。
健康雌性猪19头,体质量30~35 kg,许可证号:SYXK(Beijing)2008-0007。
1.2 研究方法全部实验均为无菌操作。
术前禁食12 h,不禁水。
首先肌注氯胺酮镇静(20 mg/kg),之后使用3%戊巴比妥钠诱导麻醉(1 mg/kg),然后以8 mg/(kg·h)维持麻醉,并间断给予瑞芬太尼注射液镇痛(0.1 mg/kg)。
将实验猪仰卧固定于动物手术台上,置入直径6.5 F的气管插管,连接CO2SMOplus呼吸监护仪及呼吸机(模式SIMV+PSV,参数潮气量15 mL/kg,PSV 10 cmH2O,FiO2为21%)(1 cmH2O=0.098 kPa),调整呼吸频率使呼气末二氧化碳(end-tid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ETPCO2)保持在35~40 mmHg(1 mmHg=0.133 kPa)。
丙泊酚对内毒素休克家兔脑组织中TLR4和NF-κB表达的影响

丙泊酚对内毒素休克家兔脑组织中TLR4和NF-κB表达的影响目的: 感染中毒性休克是重症监护病房中导致病人死亡的最重要的病因之一。
在感染中毒性休克的患者中如果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并发症,病死率则会进一步增加。
目前对病原物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的免疫过程认识尚不清楚。
在众多的研究机制中,TOLL样受体4(TLR4)目前已被证实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免疫中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格兰氏阴性细菌感染的免疫过程中不可或缺。
脂多糖通过TLR4介导的免疫通路,最终导致核因子-κB (NF-κB)的活化,并进一步引起包括TNF-α、IL-6和IL-10在内的炎症因子的过度释放,导致组织器官的进一步损害。
研究表明,通过降低NF-κB的活化程度能够显著地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
在感染中毒性休克合并感染中毒性脑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常常需要适度的镇静。
丙泊酚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静脉麻醉药之一,也是重症病人常用的镇静药物。
既往的研究表明: 丙泊酚在镇静的同时,能够通过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起到一定的器官保护作用。
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方面,而对丙泊酚通过何种途径导致炎症因子的减少目前尚未见报道。
鉴于此,本研究拟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中TLR4和NF-κBP65的表达情况,并通过检测丙泊酚对脑组织中TLR4和NF-κBP65表达的影响,试图从分子免疫的角度去理解丙泊酚在内毒素休克过程中脑保护的作用的可能机制。
方法: 40只新西兰白兔称重后随机分为四组: 空白对照组(C 组)、内毒素休克一小时组(LS1h组)、内毒素休克两小时组(LS2h组)和内毒素休克加丙泊酚组(LSP组)。
动物麻醉固定后,进行气管切开,分离颈动脉和颈静脉。
颈动脉用于监测直接动脉压,颈静脉用于补液、推药和泵注丙泊酚。
待基本生命平稳后,在LS1h组、LS2h组和LSP组通过静脉以0.5mg/kg的剂量缓慢注射脂多糖建立内毒素休克模型,以平均动脉压达到60mmHg,并稳定60min作为休克模型建立成功的标准。
丙泊酚对心肺复苏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和水通道蛋白-4的影响

丙泊酚对心肺复苏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和水通道蛋白-4的影响发表时间:2013-02-19T10:18:41.9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9期供稿作者:高润兴林文静仲吉英李甲莲李世杰刘林生周俊[导读] 丙泊酚广泛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镇静和临床麻醉,不仅具有麻醉作用,而且对大脑等脏器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高润兴林文静仲吉英李甲莲李世杰刘林生周俊(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佛山 528000)【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对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和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
方法 9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复苏组(C组)及丙泊酚治疗组(P组)。
丙泊酚治疗组在ROSC后立即腹腔注射丙泊酚60mg/kg。
每组在心脏骤停(CA)建模前1h、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1、3、6h各时间点分别取8只大鼠,应用免疫组化测定脑组织AQP4表达,干湿质量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BWC)。
结果与N 组组间比较,C组、P组在ROSC后1h、3h、6h,脑含水量、脑组织AQP4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C组组间比较,P组在ROSC后1h、3h、6h,脑含水量明显增高,脑组织AQP4表达明显降低,P<0.05;C组、P组在ROSC后1h、3h、6h的脑含水量、脑组织AQP4表达与CA前1h组内比较明显升高,P<0.05。
结论丙泊酚可减轻心肺复苏后脑水肿,其机制可能是降低了AQP4的表达。
【关键词】心肺复苏脑水通道蛋白-4 丙泊酚【中图分类号】R9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9-0087-02 丙泊酚广泛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镇静和临床麻醉,不仅具有麻醉作用,而且对大脑等脏器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心肺复苏后早期已出现脑组织含水量的增加,并且伴有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表达的上调[1]。
本研究采用窒息大鼠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模型,探讨丙泊酚对脑组织含水量及脑组织AQP4表达的影响。
丙泊酚对猪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开题报告

丙泊酚对猪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开题报告题目:丙泊酚对猪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的保护作用背景和意义:因消化道手术或外伤、休克等原因引起的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多种疾病导致的常见且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损伤和功能衰竭。
IRI引起的肠道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以及肠道黏膜损伤,破坏肠道屏障导致肠内菌群失调、内毒素释放,从而影响血液灌注的脏器。
IRI也会累及肺脏,引起肺损伤并进一步影响呼吸功能。
丙泊酚是一种内源性芳香族化合物,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发挥保护作用。
丙泊酚具有镇静、催眠、抗痉挛、镇痛、抗氧化和抗炎等作用,已广泛应用于手术麻醉和临床治疗。
一些动物和临床研究也表明,丙泊酚具有一定的保护肺损伤作用。
但是,目前对于丙泊酚对肠道IRI引起的肺损伤的影响尚不清楚。
本研究旨在探究丙泊酚对猪肠道IRI所致肺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治疗消化道手术和外伤、休克等疾病相关并发症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持。
研究方法和步骤:1. 动物模型建立:选择适当数量的健康猪作为实验对象,进行手术切除猪肠前缘10cm,并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丙泊酚处理组。
2. 丙泊酚处理:缺血再灌注组和丙泊酚处理组在灌注前30min先静脉注射丙泊酚,剂量为10mg/kg。
3. 灌注模型建立:在手术切除肠段15分钟后,复位肠段,进行灌注,恢复肠道血液供应。
缺血时间为90min,再灌注时间为120min。
4. 采样和检测:在实验结束后,收集肺组织和血液样本,进行生化指标测定、光镜下观察和分析,探究丙泊酚处理对于肠道IRI所致肺损伤的影响和机制。
预期结果和意义:预计本研究可以探究丙泊酚对肠道IRI所致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深入了解其机制。
研究结果可以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的并发症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理论支持,为改善患者的生存和生命质量作出积极贡献。
丙泊酚静脉麻醉与安氟醚吸入麻醉在巴马小型猪体外循环中的比较研究

丙泊酚静脉麻醉与安氟醚吸入麻醉在巴马小型猪体外循环中的比较研究陈克研;刁玉刚;金强;王洪乾;姚国泉;张铁铮【摘要】The assay was aimed to compare of propofo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and enflurane inhalation anesthesia in cardiopulmonary bypass of Bama Minipigs. 10 Bama Minipigs, the average into two groups were propofo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and enflurane inhalation anesthesia, and in preoperative, 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the anesthesia monitoring. After openning breast, whole blood were treated with heparin, then the ascending aorta, superior vena cava and inferior vena cava were intuba-ted respectively, and connected to a cardiopulmonary bypass machine line the CPB. The vital signs, nose temperature (NT) , heart rate (HR),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pH and blood oxygen saturation(SPO2) of each experimental pigs were observe and recorded within before introdution of anesthesia (TO), after induction of anesthesia (T1), immediately before CPB (T2), cooling to 30 ℃ (T3), blocking the aorta former immediate (T4), blocking the aorta 4 min (T5) , start thawing immediate (T6), stop CPB immediate (T7), closed chest immediately after (T8) and drawing tube operation over 10 min (T9). Two groups of weight number of pigs, operation time and anesthesia time all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Different fluorine ether group restore spontaneous breathing a short time in propofol group (P<0. 05). Compared with the basic val-ue(T0 and T1), the NT, HR and MAP value of the experiment pigs were significantlylower (P<0. C5). But each rooms and in the group SPO2 value and pH were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t (P>0. 05). Propofo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during the oper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animals of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appropriate adjustments propofol pump into the concentration; and different fluorine ether inhaled anesthesia during the procedure of smooth, anaeesthetic effect was good, postoperative came quickly, suitable for complicated cases, and the time was long operation.%为探讨丙泊酚静脉麻醉与安氟醚吸入麻醉在巴马小型猪体外循环(CPB)中的麻醉效果,本研究选用巴马小型猪10头,平均分成2组,分别进行丙泊酚静脉麻醉和安氟醚吸入麻醉;开胸后进行全血肝素化处理,分别于升主动脉、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插管,连接体外循环机进行CPB;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CPB前即刻(T2)、降温至30℃(T3)、阻断主动脉前即刻(T4)、阻断主动脉后4 min(T5)、开始复温即刻(T6)、停CPB即刻(T7)、关胸后即刻(T8)及手术结束拔管后10 min(T9) 10个时问点各组试验猪的生命体征、鼻温(NT)、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pH及血氧饱和度(SPO2)指标.结果2组试验猪于CPB实施前后的基本情况如体重、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等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安氟醚组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显著短于丙泊酚组(P<0.05);与T0和T1相比,各组试验猪在CPB进行时其NT、HR和MAP值均显著降低(P<0.05);但各组间及组内SPO2和pH差异不显著(P >0.05).由此可见,丙泊酚静脉麻醉与安氟醚吸入麻醉均可用于巴马小型猪CPB中的麻醉.选用丙泊酚时,应根据手术过程中试验动物的反应情况适当调整用量;而安氟醚麻醉过程相对平稳,麻醉效果好,术后苏醒快,适合情况复杂且时间较长的手术.【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13(040)004【总页数】4页(P238-241)【关键词】安氟醚;丙泊酚;巴马小型猪;体外循环【作者】陈克研;刁玉刚;金强;王洪乾;姚国泉;张铁铮【作者单位】沈阳军区总医院麻醉科,辽宁沈阳 110016;沈阳军区总医院麻醉科,辽宁沈阳 110016;沈阳军区总医院麻醉科,辽宁沈阳 110016;沈阳军区总医院麻醉科,辽宁沈阳 110016;沈阳军区总医院麻醉科,辽宁沈阳 110016;沈阳军区总医院麻醉科,辽宁沈阳 1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2体外循环(car diopul monary bypass,CPB)是指应用人工管道将人体大血管与心肺机连接从而将血液从静脉或右心房引出,经由泵氧合后再注入动脉系统循环供氧,以此为心脏直视手术提供有利条件(Gibbon,1954),但由CPB引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和对机体的损伤仍不能忽视。
丙泊酚对脑出血大鼠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丙泊酚对脑出血大鼠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的开
题报告
题目:丙泊酚对脑出血大鼠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背景与意义: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由于其急性、严重和不可逆性,往往导致患者的死亡或永久性残疾。
目前,临床上对于脑出血的治疗仍然存在局限性,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丙泊酚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麻醉的静脉镇痛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它还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一些前瞻性研究表明,丙泊酚能够降低脑出血大鼠的神经损伤,改善神经
功能。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丙泊酚对脑出血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研究内容:
1. 制备脑出血大鼠模型
通过经颅穿刺注射自体血液制备实验性脑出血大鼠模型。
2. 给予丙泊酚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丙泊酚干预,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干预。
3. 检测神经功能
使用行为学测试法、电生理学检测等方法对实验动物进行神经功能方面的检测。
4. 检测细胞凋亡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细胞死亡检测等方法,检测脑组织的神经元凋亡情况。
预期结果:
预计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丙泊酚能够显著降低脑出血大鼠的神经损伤,改善神经功能;可能的机制是通过减轻脑组织中的神经元凋亡和神经炎症反应来实现的。
结论:
本实验将为探讨丙泊酚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提供有力的临床证据,为临床治疗脑出血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丙泊酚的气道保护作用

丙泊酚的气道保护作用气管插管可导致可逆性的支气管收缩。
对哮喘患者,气管插管是诱发气管痉挛的危险因素,虽然吸入麻醉药有很强的舒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但在插管前不可能吸入。
因此研究丙泊酚等快速短效麻醉药对气管平滑肌的影响对围术期支气管痉挛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丙泊酚有舒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国外对其的研究始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而国内对其的研究则极少,现将国外近十年在此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一、丙泊酚对气管平滑肌的舒张作用1在体研究对严重哮喘持续状态需加压辅助通气的患者,2mg/kg的丙泊酚可使气道压力明显下降,病人苏醒后通气功能明显改善[1]。
气管插管可引起可逆性支气管收缩,丙泊酚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正常患者和哮喘患者的支气管收缩反应。
2.5 mg/kg丙泊酚, 0.4 mg/kg乙咪酯, 或5 mg/kg 硫喷妥钠插管后2分钟,非吸烟组患者气道阻力相似,但对吸烟患者丙泊酚组气道阻力低于乙咪酯和硫喷妥钠[2]。
Wu等研究也发现3 mg kg-1丙泊酚气管插管后气管阻力明显低于4 mg kg-1的硫喷妥钠 [3]。
Pizov 等比较丙泊酚(2.5 mg/kg)和巴比妥类药物诱导插管后2分钟、5分钟时肺内哮鸣音的产生情况。
研究发现不论是哮喘和非哮喘患者,丙泊酚组都没有出现哮鸣音;而巴比妥类药物诱导组则有较高的哮鸣音出现率,且丙泊酚诱导后气道内的压力也低于巴比妥类药物组。
该研究表明对于需快速诱导插管的哮喘患者,丙泊酚是较理想的选择[4]。
2离体研究Mehr[5]等认为由于末梢气道缺少迷走神经的支配,因此是研究麻醉药物对气道直接作用的理想部位。
组胺和低碳酸血症引起的气管收缩被认为是直接作用。
Mehr的93年研究结果是丙泊酚、硫喷托钠和氟脘对组胺引起的气管平滑肌收缩的影响无明显不同,均不能产生抑制作用。
但对低碳酸血症引起的气管收缩,氟脘抑制作用远大于丙泊酚和硫喷托钠,且钾通道阻滞剂可消除氟脘的这种作用,因此考虑为通过开放钾通道而舒张气管平滑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研究·丙泊酚对小型猪心肺复苏后脑保护作用的研究赵颖莹 马霄雯 皋源 闻大翔 杭燕南 【摘要】 目的 探讨丙泊酚在小型猪心肺复苏模型中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S100β蛋白及大脑皮层超微结构的影响。
方法 小型猪12只,采用电击致颤制作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模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对照组,心跳骤停4min开始复苏,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分别给予丙泊酚1mg/kg,随后按照丙泊酚10mg·kg-1·h-1持续静脉泵注6h,对照组给予同等量的10%脂肪乳剂,观察6h拔除气管导管,24h后静脉注射氯化钾处死,取大脑皮层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其变化,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法为两组基础值、RSOC即刻、15min、1、2、4、6、24h血清IL-1β及S100β蛋白浓度。
结果 ROSC即刻两组HR明显快于、MAP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
丙泊酚组ROSC 1、2、4、6、24h血清IL-1β及ROSC 6、24hS100β蛋白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大脑皮层超微结构受损较轻。
结论 丙泊酚能降低血清中IL-1β及S100β蛋白的浓度,减轻脑水肿,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但对于血流动力学及短期存活率并无影响。
【关键词】 心肺复苏;丙泊酚;脑保护;白细胞介素-1β;S100β蛋白The cerebral protective effect of propofol in swine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model ZHAO Ying-ying,MA Xiao-wen,GAO Yuan,WEN Da-xiang,HANG Yan-nan.Depm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Renji Hospital,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 200001,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WEN Da-xiang,Email:wendx@shsmu.edu.cn【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ropofol on serum IL-1β,S100βprotein andultra-structure in swine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model.Methods Twelve swine received electricshock to establish cardiac arrest.CPR was performed 4min later.6swine received propofol(1mg/kgfollowed by 10mg·kg-1·h-1for 6h)after 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and the restreceived Intralipid as control.The cerebral cortex histology and ultra-structure were investigated 24hours later.Serum IL-1βand S100βprotei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by 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at baseline,0,15min,1,2,4,6,and 24hafter ROSC.Results Serum IL-1βand and S100βprotein in propofo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group.The cerebral cortex ultra-structure was less injured in propofol group.Conclusion Propofolhas cerebral protective effect by reducing serum IL-1βand S100βconcentration and decreasing cerebraledema,without significant effect on hemodynamics and short-term mortality.【Key words】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Propofol;Brain protection;IL-1β;S100βprotei 作者单位:20000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通信作者:闻大翔,Email:wendx@shsmu.edu.cn 心跳骤停后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伤,心肺复苏(CPR)时和恢复自主循环(ROSC)后会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脑组织低灌注导致大脑损伤,心跳骤停后的一系列影响使CPR后患者的脑神经功能受到极大影响,如何改善CPR后患者脑功能是临床关心的重点及难点。
丙泊酚起效快、清除迅速和不良反应少,能降低氧代谢率、抗氧化和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1]。
有研究发现,丙泊酚在颅脑手术及颅脑损伤中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但CPR的研究报道较少。
本研究采用小型猪电击致颤制作心跳骤停-CPR模型,观察CPR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S100β蛋白浓度的变化及丙泊酚的干预作用,24h后小型猪大脑皮层超微结构的变化及生存率,为丙泊酚对CPR后的使用及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提供实验证据。
材料与方法实验动物及分组 选择月龄为2~3个月,体重为25~30kg的实验小型猪12头(购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实验中心),随机均分为两组:丙泊酚组及对照组。
麻醉方法 小型猪术前一晚禁食,术前4h禁水,肌注氯胺酮10mg/kg、阿托品0.05mg/kg,固定·6001·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年10月第28卷第10期 J Clin Anesthesiol,October 2012,Vol.28,No.10小型猪四肢后开放耳缘静脉给予咪达唑仑0.1mg/kg、芬太尼4μg/kg麻醉诱导,诱导后气管插管。
术中给予戊巴比妥钠8mg·kg-1·h-1、维库溴铵1mg·kg-1·h-1维持麻醉后接呼吸机机械通气,吸入氧浓度为21%,通气频率为12次/分,VT起始设置为10~15ml/kg,气管导管末端连接PETCO2监测仪,通过调节VT使PETCO2维持在35~40mm Hg。
小型猪胸前备皮后粘贴电极片,连接心电监护仪测ECG。
在右侧气管导管旁做切口,分离右侧颈外静脉置入起搏导管鞘接输液装置,分离右侧颈内动脉置入动脉导管连接压力换能器持续监测血压。
表1 ROSC前后两组小型猪HR、MAP和CVP变化(珔x±s)指标组别头数基础值ROSC即刻15min 1h2h4h6hHR对照组6 102.00±8.48 160.33±8.59a125.50±5.09 126.17±7.57 115.83±7.39 127.00±5.76 130.67±10.98次/分)丙泊酚组6 99.00±6.34 159.67±9.85a123.50±6.02 123.00±17.57 118.78±9.17 127.50±5.89 130.33±9.27MAP对照组6 101.17±5.95 152.00±14.00a97.83±7.96 109.60±7.87 116.50±10.21 121.17±13.48 110.67±11.52mm Hg)丙泊酚组6 105.33±9.14 148.00±8.79a101.83±10.90 110.83±7.17 117.83±9.70 116.17±7.88 109.50±12.24CVP对照组6 7.67±1.37 10.00±1.41 8.33±1.21 8.33±1.37 10.00±3.63 8.17±1.17 9.00±0.89mm Hg)丙泊酚组6 7.33±1.21 8.50±2.07 8.16±1.47 8.16±1.47 8.33±1.21 9.00±1.41 8.33±1.21 注:与基础值比较,aP<0.05室颤模型的制备和CPR方法 经右侧颈外静脉插入电极导管,20~25cm可进入右心室,并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证实电极已到达右室。
电极连接程控刺激仪给予固频脉冲刺激(350ms/30v每次刺激不超过5s),每次刺激间隔周期为5s直至出现室颤。
室颤开始时断开呼吸机停止机械通气。
在致颤4min后,进行CPR,给予肾上腺素0.02mg/kg,以30∶2的按压通气进行人工CPR,行CPR2min,如仍为室颤则给予150J(单相波)除颤,如果一次除颤未成功则再给予上述操作,除颤能量200J,依次类推,如3次电除颤仍未ROSC则放弃。
ROSC的标准:心电显示窦性心律,MAP>50mm Hg,脉压差>20mm Hg,持续时间>10min。
循环及酸碱平衡管理 所有小型猪给予生理盐水,第1小时30ml/kg维持CVP在7~10mm Hg,第2小时后以10ml·kg-1·h-1速度补液。
如果MAP<50mm Hg,则给予多巴胺5μg/kg静推,如持续低血压则给予多巴胺静脉泵注维持MAP>50mm Hg,动脉血气分析pH<7.2则为严重酸中毒,给予碳酸氢钠(SB)1mmol/kg静脉滴注。
分组及留取标本 丙泊酚组ROSC给予丙泊酚1mg/kg,随后10mg·kg-1·h-1持续泵注。
对照组给予同等量的10%脂肪乳剂。
复苏后观察6h后拔除气管导管饲养至24h,静注氯化钾处死,5min内取出脑组织。
留取基础值、ROSC即刻、15min、1、2、4、6h动脉血(肝素抗凝)行动脉血气分析,上述各时点及24h静脉血(枸橼酸钠抗凝)3 500转离心10min取血清放入-80℃冰箱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