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尿素法合成氨基磺酸 毕业论文名师资料合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素法合成氨基磺酸
摘要:氨基磺酸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化工原料,本文用尿素法制备氨基磺酸,并通过实验探讨了制备氨基磺酸的最佳工艺条件。

关键词:氨基磺酸;尿素;发烟硫酸;制备;最佳工艺
引言
氨基磺酸的分子式为NH2SO3H。

市售商品为白色粉末,不吸湿,比较稳定,具有不挥发、无臭味和对人体毒性极小的特点。

氨基磺酸的水溶液具有与盐酸、硫酸同等的强酸性,故别名又叫固体硫酸,可以代替硫酸,包装、储存、运输都很方便。

与硫酸、盐酸相比,氨基磺酸水溶液对铁的腐蚀产物作用较慢,仅为前者的1/2.6和1/4.2。

所以,氨基磺酸水溶液常用来去除铁、钢、铜、不锈钢等材料制造的设备表面的水垢和腐蚀产物。

另外,它还是唯一可用作镀锌金属表面清洗的酸。

利用氨基磺酸水溶液进行清洗时,温度一般控制在不超过66℃(以防氨基磺酸分解),浓度不超过10%。

氨基磺酸作为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除广泛应用于金属和陶瓷制造的多种工业设备的清洗剂、电镀工业用剂、电化学抛光用剂外,还可用于制作沥青乳化剂、蚀刻剂、染料医药及颜料工业用磺化剂、染色用剂、高效漂白剂、纤维、纸张用阻燃剂、柔软剂、树脂交联促进剂、除草剂、防枯剂、甜蜜素以及标准分析试剂等各个领域。

长期以来,国内氨基磺酸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生产厂家多,大部分规模小。

随着对氨基磺酸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它将成为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的化工原料,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每吨售价约为4300元)。

合成氨基磺酸的方法有好多种,但是尿素法生产氨基磺酸的生产工艺过程简单,反应较容易控制,原料及设备都较容易解决,废水也容易处理,副产物可以
有效利用,并且最重要的是此方法适用于小化工生产。

本课题尝试在掌握实验室制备尿素法合成氨基磺酸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试验找出最佳合成方案。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理
用尿素与发烟硫酸反应生成氨基磺酸,反应方程式为:
CO(NH2)2 + SO3 == H2NCONHSO3H
NH2CONHSO3H + H2SO4 == 2 H2NSO3H + CO2 ↑
同时,还会有少量副产物生成,反应方程式为:
CO(NH2)2 + SO3 == CO2 +N2 +3 SO2 +2 H2O
所以在合成氨基磺酸时一定要控制好物料比(尤其注意发烟硫酸不能过量),从而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当温度为30℃时氨基磺酸在71.08 % 的稀硫酸中的溶解度很小,利用这个性质可以将氨基磺酸析出。

氨基磺酸不溶于乙醇,利用这个性质可以对氨基磺酸粗产品进行洗涤。

氨基磺酸在水中的电离度很大,且易水解生成酸性硫酸铵,从而使氨基磺酸变质。

酸性条件下可抑制水解,所以重结晶时用稀硫酸进行。

1.2 试剂及主要仪器
试剂:尿素(99.9 %),发烟硫酸(游离SO3含量大于等于50 %,分析纯,北京市李遂化工厂),98 %浓硫酸(分析纯,太原化肥厂化学试剂厂)。

主要仪器:玻璃三颈瓶(100 mL),电热干燥箱(黄骅市综合电器厂),磁力搅拌器(武汉精华科教仪器有限公司),水银温度计(100℃),分液漏斗,布氏漏斗。

1.3 实验内容
整个实验过程分为3个阶段。

1.3.1 第一阶段:试剂的溶解
⑴安装仪器(见图1)。

⑵在干燥的10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5
mL 98 % 的浓硫酸。

⑶称取10 g尿素,在搅拌下缓慢而均匀地加入到放有浓硫酸的三颈烧瓶中(注意整个过程温度不要超过40℃),直至尿素不能溶解时为止。

⑷量取15.6 mL发烟硫酸加入分液漏斗中,通过分液漏斗控制加料速度,以缓慢均匀地加入上述溶液中。

且边加发烟硫酸边加剩余的尿素,约需要2 h,此过程也是控制温度不要超过40℃。

1.3.2 第二阶段:反应阶段
⑴加料完成后再充分搅拌几分钟使物料充分混合。

⑵调节烘箱温度为80℃后将三颈烧瓶放入烘箱反应,用时3 h。

1.3.3 第三阶段:获得产品阶段
⑴反应3 h后取出,倒入100 mL的烧杯中,冷却至20℃后加入25 % 的稀硫酸或蒸馏水使晶体全部析出。

⑵:冷却抽滤,用乙醇洗涤即得氨基磺酸粗产品。

⑶:用25% 的稀硫酸重结晶粗产品。

⑷:抽滤。

⑸:干燥后得到比较纯的产品。

⑹:称量并计算产率。

1.4 注意事项
⑴安装仪器时各仪器一定要干燥,否则加料后会放出大量热量,难以控制实验,而且会造成产率下降。

⑵加料时一定要缓慢均匀,搅拌充分,保持整个过程不要超过40℃。

⑶反应时温度要缓慢上升至80℃。

2 结果与讨论
由合成氨基磺酸的反应原理可看出,发烟硫酸与尿素的配比是影响反应收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另外,磺化反应的温度、时间、重结晶所用的溶剂对该反应也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应逐一进行试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

2.1 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当用料相同时(均用2.5 g尿素,1 mL浓硫酸和4.0 mL发烟硫酸),反应温度不同时的产物生成情况(见表1):
表1 温度不同时的产物生成情况
温度/℃60 70 80 90 100 m (H2NSO3H) / g 7.0 7.5 8.2 7.1 6.9
从表1可知反应温度在80℃时产率最大。

这是因为温度过低反应时间过长,而温度过高又会造成SO3析出而致使产率下降。

2.2 物料比对产率的影响
当反应温度相同时(均为80℃),不同物料比(均用5.0g尿素,物料比指发烟硫酸与尿素的摩尔比,见表2):
表2 物料比不同时的产物生成情况
物料比 1.0 1.2 1.4 1.6 m (H2NSO3H) / g 13.0 11.2 16.4 4.0
配料比是提高氨基磺酸收率的关键因素,从反应方程式可知理论上尿素与发烟硫酸的配料比为1.0,但实际上要高于此值,这是由于硫酸既为磺化剂,又为稀释溶解剂。

从表2可看出物料比为1.4时产率较高,高于此值时产率明显下降。

这是由于配料比过高SO3的量增大,反应剧烈,溶液局部过热造成尿素分解所致。

所以实验时一般调节配料比为1.3左右。

2.3 加料速度的影响
加料速度过快时,一方面尿素来不及与发烟硫酸反应,易结块且易被氧化,并使反应后期反应加剧,温度不好控制;另一方面由于尿素中含有水分,加入时会与发烟硫酸反应放出热量带走部分SO3,所以加料速度应控制在2 h左右。

要求慢一些,过快时尿素来不及与发烟硫酸反应,易结块且易被氧化,并使反应后期反应加剧,温度不好控制。

另外注意加料时保证温度不超过40℃,因尿素中含有水分,加入时会与发烟硫酸反应放出热量,温度超过40℃时会带走部分SO3。

2.4 重结晶条件
根据实验原理,水和25% 的稀硫酸都可进行重结晶,但由于氨基磺酸易水解,且在水中溶解度也较大(见表3),常用25% 的稀硫酸进行重结晶。

表3 氨基磺酸在水中溶解度
温度/℃0 20 40 60 80
g/100g H2O 14.7 18.88 28.03 37.1 47.08
从表3中数据可以看出,即使在0℃时氨基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高达14.67 g/100g H2O,从而会降低收率。

而且如果不烘干,会有部分氨基磺酸水解,从现象上看会有部分氨基磺酸变为黄色固体。

在水溶液中温度越高,它的水解程度越大,一般溶解时温度不要高于75℃,否则溶液会由于氨基磺酸水解而逐渐变黄(图2)。

图2 水解后的产品
由于酸性条件可以抑制氨基磺酸的水解,所以实验中常用25% 的稀硫酸进行重结晶。

2.5 产品分析
本实验所制产品为白色粉末(图3),在潮湿的环境中易水解而变质,所以应干燥保存,不要与水接触。

图3 氨基磺酸
2.6 结论
由以上讨论可知,制备氨基磺酸的最佳条件应选择物料比为1.3左右,加料
速度要慢,控制溶解温度为低于40℃,反应温度在80℃左右,反应时间为3 h 左右,重结晶用25 %稀硫酸。

结束语
本课题利用尿素和发烟硫酸制备氨基磺酸,所需原料充足,操作简单,经多次制备工艺探索,得到一种操作简单,成本较低,收率较高的制备方法。

且制备废液可以循环利用,比较环保。

但欠妥之处仍恐难免,若要实际用于工业生产仍需做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冯乃谦.氨基磺酸系高效减水剂的研制及其混凝土的特性[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 李强李崇智等.氨基磺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与性能分析[J].混凝土,:.
[3] 李永德陈荣军李崇智.[J].混凝土,2002,(9):10-13.
[4] 姜国庆.[J].化学建材,2000,(2):41-45.
[5] 冯乃谦刑锋.[J].混凝土,2002,(9):28-29.
[6] 何娟,低成本改性氨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合成工艺与性能的研究[M].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7] 张玉国唐二军房小向氨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的研制[J].河北化工,2003,(5):32
[8] 蒋新元等,氨基磺酸系高效减水剂ASP缓凝性能研究[J].江苏化工,2004,vol,32(2):21.
Use urea to produse sulfamicacid
Abstrac:sulfamicacid is a kind of material whose use is extensive.The article mainly emphasizes the synthesis-way and the choice which is the best way to compound sulfamicacid by experiment.
Key words:sulfamicacid, urea, oleum , synthesis, the best craf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