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2.4 自然灾害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灾害测试题
一、以下灾害中,不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A、旱灾
B、水患
C、台风
D、泥石流
二、气象灾害的一起特点是()
A、降水过量或过少
B、强冷空气的侵入
C、刹时风力庞大
D、造成各类损失
3、发生地质灾害较高的地域是()
A、海底
B、平原
C、山区
D、丘陵
4、各类地形都有可能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
B、泥石流
C、滑坡
D、台风
五、《齐鲁晚报》2020年12月24日讯:受强冷空气的阻碍,从25日起山东全省开始显现的降温、降雪天气进程,降温幅度可达10摄氏度左右,个别地域可达13摄氏度左右,估量26日夜间到27日,全省大部份四区阴有小雪。
这种灾害性天气是()
A、台风
B、洪涝
C、干旱
D、寒潮
六、以下自然灾害与地震关联性较强的是( )
①台风②滑坡③干旱④寒潮⑤泥石流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⑤
7、有关自然灾害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春夏日节我国江淮地域常见洪涝灾害
B.一个地址发生旱灾后,可不能再发生其他自然灾害
C.地震是指地上建筑物的震动或倒塌
D.不同自然灾害有时会持续发生
八、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山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B. 我国旱涝灾害频繁的要紧缘故是冬季风的不稳固
C. 东南沿海地域是我国干旱的多发区
D. 我国地形的第二阶梯是泥石流的多发区
九、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避震减灾的方式,你以为最不平安的做法是()
A、在家中(楼房),选择浴室、茅厕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
B、在教室,应躲在牢固课桌下,抓紧桌角。
C、在野外,躲在山脚、陡崖下,碰到山崩、滑坡,要向山下方向跑。
D、躲避时尽可能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爱惜头部。
10、我国是一个旱涝灾害频发的国家。
在旱区,许多地址人畜饮水困难,但很多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村民只能“望水兴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咱们应该采取的方法是()
A、改变本地气候
B、人工降雨
C、兴修水利工程
D、防治水污染
二、综合题
11.干旱灾害是中国要紧气象灾害之一。
以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散布及其对农业的阻碍。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判定图中旱灾最严峻的地域(写序号)并说明依据。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不同的缘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要紧的次生灾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淮河流域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地带,降雨受季风阻碍,历史上洪涝灾害频繁。
据统计,从1450年到1949年的500年中,淮北豫东平原发生水患251次,平均2年一遇;发生较大、特大洪水61次,平均8~9年一遇。
豫南发生水患160次,平均8年一遇;发生较大、特大洪水41次,平均12年一遇。
材料二:淮河流域示用意
(1)图中①②所代表的河流别离是________、________。
据图描述淮河的水系特点是________。
(2)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灾,从灾害学意义上讲,淮河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其降水具有北方地域________的特点和南方地域________的特点。
(3)除强降水外,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的自然缘故还可能有________。
(填序号)
①下游无天然入海河道
②上游植被破坏
③中下游河段弯曲
④下游围湖造田
⑤中下游调洪、滞洪场所不足
(4)淮河历史上显现过量次洪涝灾害,你对防治淮河洪水有什么好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淮河下游的洪泽湖由于泥沙淤积,已成为“地上湖”,成为这次淮河防洪的重腹地段之一。
依照河流的补给形式,分析淮河流域“退田还湖”、“封山植树”等方法在防洪上的重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D
3 C 4D 5D 6D 7B 8A 9C 10C
二、综合题
11.【解析】第(1)题,明白得题目中“旱灾最严峻的地域”应是指因旱灾损失的粮食和旱灾面积在全国各大区中所占比重最大。
即B和C最高,由图中信息可知②区B为32%,C为51%,均是全国最高。
第(2)题,②区位于华北平原,春天我国东部的锋面雨带尚未移到本区,因此,降水少;而春天②区气温上升快,土壤水分蒸发旺盛,造成②区春旱严峻。
夏秋季节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域,③区处于副热带高气压操纵下,盛行下沉气流,天气酷热干燥,形成伏旱。
第(3)题,①地域是我国最大的林区——东北林区,春旱致使树木缺水,枯枝落叶干燥易燃,容易引发丛林火灾。
【答案】(1)②区;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
(2)②区:春天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
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操纵,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
(3)丛林火灾
12.【解析】第(1)题,从图中能够看出,数字①代表的河流流经郑州周围,据此能够判定出该河流是黄河;数字②代表的河流流经南京、上海周围入海,能够判定该河流是长江。
在黄河和长江之间的河流确实是淮河,从图中能够看出其支流众多,且多散布在干流北面,长度大,而南面的支流很少且短。
第(2)
题,淮河作为南北方的过渡地带,要表述其降水特点且题目提示是从“灾害学”的角度来分析,那就要考虑南方和北方降水的因素中可能致使洪灾的要素。
南方降水时刻长、强度大,易诱发洪灾;北方降水变率大、暴雨集中易于致洪。
第(3)题,发生洪灾的自然缘故有降水持续时刻长、降水集中(如江淮地域的梅雨);夏日风的强弱转变(夏日风强:南旱北涝;夏日风弱:南涝北旱);台风的阻碍;缺乏天然入海河道(如淮河);地形低洼(如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如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如荆江河段);厄尔尼诺现象等。
结合淮河流域的特点,即可解答。
但要注意“植被破坏”融入了人类的活动,不属于自然缘故;“围湖造田”也是人为缘故。
故该题选①③⑤。
第(4)题,对淮河流域的防洪方法,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修建水利工程;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如淮河);修建分洪区;成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第(5)题,重点分析湖泊的削峰补枯作用,湖面大,容纳洪水的能力强,植树造林利于减少水土流失,减轻湖泊淤积,利于湖泊分洪蓄洪。
【答案】(1)黄河长江北岸支流多而长,南岸支流少而短(2)暴雨集中,降水变率大暴雨历时长,强度大(3)①③⑤(4)上游——植树造林,增强水土维持;各大支流修建水库,调剂径流;中游修建蓄洪工程;下游开挖入海新河,分散水流。
(5)淮河要紧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量的季节转变和年际转变大,常形成旱涝灾害。
“退田还湖”“封山植树”可利用湖泊的蓄水功能和丛林的修养水源功能,减小雨水补给的比例,增加淮河径流量的湖泊和地下水补给,减小淮河径流量的季节转变和年际变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