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2.1 空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如此重要,它的成分有哪些?是怎样发现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回到二百多年前,一起看看科学家们当年是如何工作的,或许会给我们今天的研究带来一些启发。
(多媒体展示)人类认识空气的历程,重点展示拉瓦锡的照片以及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述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故事。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现在我们能否仿照这个著名实验的原理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呢?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第1课时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提供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药品;连接装置并实验,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②实验现象
【演示实验】2-1
【提问】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请把看到的现象及你的分析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分
【小结】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
①实验原理
【课前提供的信息】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
猜出谜底:空气
学生观看并思考问题:拉瓦锡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发现气体减少了1/5的?
分析教师课前提供的信息。
【分析讨论】
1.描述实验现象;
2.小结并交流成功的经验
3.寻找并分析失败的原因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讲解】五氧化二磷可溶于水。
(课前提供实验装置教材图2-3)
2.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3.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
了解空气污染情况及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教学媒体
多媒体,实验器材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板书】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课前布置任务】收集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用途的资料、图片。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猜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到,无孔不入变化多,我们生活离不了。(打一种我们身边的物质)同学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空气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同时也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和研究与我们生命息息相关的空气。
【板书】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拉瓦锡与空气成分的发现
(过渡)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你能结合所收集的资料、图片说说各成分的用途吗?
【小结】归纳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并指出物质的用途是由其性质决定的。
【讨论】P29讨论题 组织学生讨论
【板书】2.空气的保护
(过渡)洁净的空气对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非常重要。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的污染日益严重。
【展示】有关空气被污染的图片、照片、资料等。
③实验结论
根据拉瓦锡的研究结果,氧气约占1/5,而我们在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3)空气成分
实验表明: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提问】像空气这样的是什么物质呢?
(4)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完成本课时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试着完成自主学习案。
板书设计
课题1 空气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拉瓦锡与空气成分的发现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①实验原理
②实验现象
③实验结论
(3)空气成分
(4)混合物与纯净物
第2课时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分组讨论、交流结果:
1.水面上升不满1/5的原因有:①装置漏气;②红磷不足;③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止水夹等;2、随着燃烧的进行当氧气含量低到一定程度时,红磷不能继续燃烧因此瓶中还有少量残余的氧气。
阅读教材的有关内容,归纳空气的组成成分。
比较各物质的异同,归纳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课后作业
1.课本P32习题1、2、3、4题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树立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3.逐步树立关注社会,热爱自然并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教学难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分
教学媒体
多媒体,实验器材
2.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
2.学习运用观察、实验、收集资料,从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总结等方法获取信息;
3.运用分析、对比、归纳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
讨论教材中的问题。根据讨论描述氮气的物理性质。
观看图片并思考问题。
讨论。
总结收获交流体会。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试着完成自主学习案。
板书设计
课题1 空气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氧气;
(2)氮气
(3)稀有气体
(4)物理性质
2.空气的保护
(1)污染物质
(2)保护空气的措施
组织学生讨论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污染的来源及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讨论】P30讨论题
【小结】空气污染的原因及采取的保护措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结合图片、资料讨论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金属切割等;
氮气用于制硝酸和化肥,用作保护气、麻醉剂等;
稀有气体用于作保护气,电光源上和医疗麻醉等。
(多媒体展示)人类认识空气的历程,重点展示拉瓦锡的照片以及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述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故事。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现在我们能否仿照这个著名实验的原理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呢?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第1课时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提供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药品;连接装置并实验,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②实验现象
【演示实验】2-1
【提问】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请把看到的现象及你的分析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分
【小结】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
①实验原理
【课前提供的信息】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
猜出谜底:空气
学生观看并思考问题:拉瓦锡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发现气体减少了1/5的?
分析教师课前提供的信息。
【分析讨论】
1.描述实验现象;
2.小结并交流成功的经验
3.寻找并分析失败的原因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讲解】五氧化二磷可溶于水。
(课前提供实验装置教材图2-3)
2.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3.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
了解空气污染情况及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教学媒体
多媒体,实验器材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板书】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课前布置任务】收集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用途的资料、图片。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猜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到,无孔不入变化多,我们生活离不了。(打一种我们身边的物质)同学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空气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同时也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和研究与我们生命息息相关的空气。
【板书】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拉瓦锡与空气成分的发现
(过渡)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你能结合所收集的资料、图片说说各成分的用途吗?
【小结】归纳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并指出物质的用途是由其性质决定的。
【讨论】P29讨论题 组织学生讨论
【板书】2.空气的保护
(过渡)洁净的空气对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非常重要。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的污染日益严重。
【展示】有关空气被污染的图片、照片、资料等。
③实验结论
根据拉瓦锡的研究结果,氧气约占1/5,而我们在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3)空气成分
实验表明: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提问】像空气这样的是什么物质呢?
(4)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完成本课时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试着完成自主学习案。
板书设计
课题1 空气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拉瓦锡与空气成分的发现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①实验原理
②实验现象
③实验结论
(3)空气成分
(4)混合物与纯净物
第2课时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分组讨论、交流结果:
1.水面上升不满1/5的原因有:①装置漏气;②红磷不足;③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止水夹等;2、随着燃烧的进行当氧气含量低到一定程度时,红磷不能继续燃烧因此瓶中还有少量残余的氧气。
阅读教材的有关内容,归纳空气的组成成分。
比较各物质的异同,归纳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课后作业
1.课本P32习题1、2、3、4题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树立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3.逐步树立关注社会,热爱自然并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教学难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分
教学媒体
多媒体,实验器材
2.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
2.学习运用观察、实验、收集资料,从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总结等方法获取信息;
3.运用分析、对比、归纳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
讨论教材中的问题。根据讨论描述氮气的物理性质。
观看图片并思考问题。
讨论。
总结收获交流体会。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试着完成自主学习案。
板书设计
课题1 空气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氧气;
(2)氮气
(3)稀有气体
(4)物理性质
2.空气的保护
(1)污染物质
(2)保护空气的措施
组织学生讨论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污染的来源及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讨论】P30讨论题
【小结】空气污染的原因及采取的保护措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结合图片、资料讨论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金属切割等;
氮气用于制硝酸和化肥,用作保护气、麻醉剂等;
稀有气体用于作保护气,电光源上和医疗麻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