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50套二年级下册部编语文阅读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语文)50套二年级下册部编语文阅读理解
一、二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练习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1)从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敞亮——________ 偶然——________ 激荡——________
(2)这两段话主要写了小燕子________时的特点。
(3)作者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把小燕子的尾巴比作________。
(4)第2自然段中描写小燕子动作的词语有哪些?用“○”圈出来。
(5)从画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答案】(1)旷亮;偶尔;荡漾
(2)飞行
(3)比喻;剪刀
(4)横掠、沾
(5)我体会到小燕子的飞行速度之快。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敞亮:宽敞明亮。
偶然:突然的,不是经常的;意想不到的。
激荡:受到冲击而动荡。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考查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地把小燕子的尾巴比作剪刀,既形象,又生动。
(4)考查对动词的掌握,仔细读划线句子将动词挑出来即可。
(5)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从画线的句子中,体会到小燕子的飞行速度之快。
故答案为:(1)旷亮、偶尔、荡漾(2)飞行(3)比喻、剪刀(4)横掠、沾(5)我体会到小燕子的飞行速度之快。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考查对动词的掌握能力。
(5)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
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
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
(1)照样子,填上恰当的词语。
例:(再黑再黑)的夜晚 ________的夜晚 ________的夜晚
(2)用波浪线画出花草具有“人”特征的句子。
(3)你喜欢文中的“我”吗?为什么?
【答案】(1)很黑很黑;很静很静
(2)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3)喜欢。
因为“我”克服了困难,变得勇敢起来。
【解析】
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这儿真好
一座小小的荒岛上住着一只小熊。
小熊感到孤零零的,每天睡觉都梦见和许多朋友在一起玩。
小熊看到天空飘来一朵云,连忙问:“云呀云,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
云儿不说话,飘来飘去变成了一颗树。
小熊明白了,他在岛上种呀种,种了许多小树苗。
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一只小鸟飞来了:“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
许多小鸟飞来了,都在这儿住下了。
远处的小鹿啊,小象啊,小猴啊,也都划着船来了:“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小熊高兴极了,不停地说:“欢迎你们!欢迎你们!”
(1)短文有________个自然段,标出小节号。
(2)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__桥一________云一________树
一________熊一________象一________鸟
(3)小熊为什么会感到孤零零的?
(4)荒岛上,孤零零的小熊有什么想法呢?
(5)从哪儿可以看出小熊种了许多树?
(6)“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这儿”指什么地方?“我们”是谁?这儿指________ ,“我们”是指________ .
【答案】(1)6
(2)座;朵;棵;只;头;只
(3)一座小小的荒岛上住着一只小熊。
(4)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
(5)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6)荒岛;小鹿、小象、小猴
【解析】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个小伙伴
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一同上山栽树。
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小野猪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硬硬的嘴巴。
”不一会儿,小野猪就用嘴巴拱出了一个树坑。
没有箩筐运肥料怎么办?小袋鼠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一个皮口袋。
”不一会儿,小袋鼠就用皮口袋运来了一堆肥料。
三个小伙伴把小树栽进坑里,施上肥料,培上泥土。
没有水桶浇水怎么办?小象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长长的鼻子。
”小象跑到小河边,用长鼻子吸足了水,把树坑浇得湿湿的。
小树栽好啦!三个小伙伴手拉着手,围着小树又跳又笑。
(1)照样子,写词语。
又跳又笑又________又________ 又________又________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动词。
________树坑 ________肥料 ________泥土
________小手 ________课文 ________手工
(3)读短文选一选,填一填。
①皮口袋②长鼻子③尖嘴巴
小野猪用________拱出树坑,小袋鼠用________运肥料,小象用________给树浇水。
(4)用一句话来夸夸三个小伙伴吧。
【答案】(1)高;大;白;胖
(2)挖;运;培;拉;读;做
(3)③;①;②
(4)三个小伙伴团结合作,困难就被克服啦,佩服你们!
【解析】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
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
(1)回忆课文填一填。
“我”给夏天画了个绿绿的太阳,给秋天画了个________的太阳,给冬天画了个________的太阳,给春天画了个________的太阳。
(2)“我”给夏天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是为了________(填序号)
①给大家带来清凉。
②给田野带来希望。
(3)你想画什么样的太阳送给谁?为什么?
【答案】(1)金黄;红红;彩色
(2)①
(3)我想画个火红的太阳送给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她不再受冻。
【解析】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
他看见路边有一大群蚂蚁,就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蚂蚁。
一只大蚂蚁说:“是要下雨了,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1)这段话共有________句话。
蚂蚁搬东西是因为要________了。
(2)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燕子________雨来到,鱼儿________雨来到。
(3)你还知道哪种现象出现就说明要下雨了?
【答案】(1)3;下雨
(2)低飞;到水面上呼吸
(3)蛇过道,说明要下雨了。
【解析】
7.读一读,做二做。
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爸爸,你那把()花用的水壶呢?如果我(),着它,走到桥上,把水()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你就不用挑水()田了,你高兴吗?
(1)将下列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填序号)
①浇②提③洒
(2)天上这座美丽的桥是________。
(3)如果我把水洒下来,爸爸高兴吗?为什么?
【答案】(1)①;②;③;①
(2)彩虹
(3)爸爸高兴,因为这样爸爸就用挑水浇田了。
【解析】
8.读课文片段,答题。
画了个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
果园里,果子熟了。
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
(1)这段话共有________句。
(2)文中哪句话写果子成熟了?请找出来。
(3)落叶邀请小伙伴来做什么? ________(填序号)
①做游戏。
②尝尝香甜的水果。
【答案】(1)三
(2)果园里,果子熟了。
(3)②
【解析】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松鼠,修仓库,一(颗棵)松子儿修一处。
挖个坑儿,盖点土,修了多少没记数。
想吃松子儿找不到,春天来了怪事出。
一(坐座)仓库一(颗棵)苗,山坡长满小松树。
(1)选择括号内正确的字。
一________(颗棵)松子一________(坐座)仓库
一________(颗棵)苗
(2)想一想,小松鼠埋松子的季节应该是________季,找松子的季节应该是________季。
(3)山坡上的小松树是哪里来的?
【答案】(1)颗;座;棵
(2)秋;冬
(3)山坡上的小松树是小松鼠秋天埋下的松子长出来的。
【解析】
10.读短文,完成练习。
雨前的考试
动物气象站要招考了,主考官是青蛙博士。
太阳当空,天上白云朵朵,青蛙问考生:午后会不会下雨?
第一个回答的是乌龟。
它说:“我是冷血动物,我觉得背发潮了,今天午后有雨。
”青蛙说:“龟背潮,下雨兆。
你答对了。
”
蚂蚁们背着行李对青蛙说:“主考官先生,午后必然有雨。
”青蛙说:“对,蚂蚁搬家,雨点跟着下。
”
这时,燕子贴着地面飞到青蛙跟前说:“午后有雨。
”青蛙点点头:“不错,燕子低飞,大雨要来临。
”
于是,它们都被录取了。
(1)短文共________节,请标上小节号。
(2)动物气象站的主考官是________,参加考试的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它们都被录取了,为什么?请找出青蛙说的话。
【答案】(1)6
(2)青蛙博;乌龟;蚂蚁;燕子
(3)“龟背潮,下雨兆。
你答对了。
”“对,妈蚁搬家,雨点跟着下。
”“不错,燕子低飞,大雨要来临。
”
【解析】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个人玩,很好!
独自一个,静悄悄的,
正好用纸折船,折马……
踢毽子___跳绳___搭积木___
当然还有看书___画画,
听音乐___
(1)照样子,写词语。
例:静悄悄(ABB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标点。
踢毽子________跳绳________搭积木________当然还有看书________画画________听音乐________
(3)一个人还可以________。
【答案】(1)胖乎乎;红润润;喜洋洋
(2),;,;,;,;,;……
(3)玩拼接图片
【解析】
12.读短文,回答问题。
红的不一定都甜
一天,粗心的小猴子听老师讲道:“长得红红的,真甜……”小猴子没有听完,就溜(liū)出教室向野外跑去。
啊__树上的苹果红红的__他摘了一个大口大口地吃起来__真甜呀__他又看见桃子又大又红,就去摘桃子,桃子又甜又解渴,他想老师说得对,红果子都是甜的。
他走着走着,看见一片辣(là)椒(jiāo)地,火红的辣椒像一个个小灯笼,让人喜爱。
小猴子摘了一个又大又红的放进嘴里。
啊!辣得小猴子直冒汗,它跑回学校问老师:“这个红果怎么不甜呀?”
老师说:“红的不一定都甜,我还没有讲完,你怎么就跑了呢?”小猴子听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从此,小猴子学习非常认真,成了一个好学生。
(1)短文一共有个________自然段。
(2)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啊________ 树上的苹果红红的________ 他摘了一个大口大口地吃起来________ 真甜呀________
(3)读读短文再填空。
①________红红的,________红红的,________也是红红的。
②________和________是甜的,________却是辣(là)的。
(4)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A. 老师没有跟小猴子说清楚(chǔ)什么果子好吃,太粗心了。
B. 无论(lùn)做什么事情都要细心、认真,不然是要吃亏(kuī)的。
C. 红色的果子都是甜的,好吃的。
【答案】(1)4
(2)!
;,
;,
;!
(3)苹果;桃子;辣椒;苹果;桃子;辣椒
(4)B
【解析】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春天来了
冬天过去了,微风悄悄地送来了春天。
地里,泥土化冻了,变松了,踩上去软绵绵的,像踩着厚厚的地毯。
麦苗醒来了,舒展着嫩绿的叶子。
小河里,连一片薄冰也找不到了。
水慢慢地流着。
微风吹来,水面泛(fàn)起鱼鳞(lín)似的波纹,几只小鸭子跳进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
河岸上,柳树发芽了,柔软的枝条随着微风轻轻地摆动。
春天来了。
它来到了教室里,静静地听小学生读书、唱歌;它来到操场上,欢乐地和小学生做游戏。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在文中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春天前面的季节是________。
(3)短文里写春天来到了哪些地方?
(4)春天来了,地里的泥土有什么变化?
【答案】(1)5
(2)冬天
(3)地里,小河里,河岸上,教室里,操场上
(4)泥土化冻了,变松了,踩上去软绵绵的,像踩着厚厚的地毯。
【解析】
14.阅读。
小鸡们跟着老母鸡跑,就像许多小球在地上滚一样。
它们跟着妈妈学着找食物,小小的嘴到处啄(zhuó),有时,就在伙伴们的头上、腿上啄。
冷了,老母鸡张开翅膀,那些小鸡就连忙躲到妈妈肚子底下暖和暖和。
这些小鸡真可爱。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__话。
(2)短文里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
(3)小鸡们冷了就会躲到________。
【答案】(1)3
(2)小鸡;老母鸡
(3)妈妈肚子底下暖和暖和
【解析】【分析】这篇小短文写出了小鸡们的可爱形象和老母鸡作为妈妈对孩子们的爱护。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比力气
有一天,大力士在城墙边遇到阿凡提。
他高兴地说:“聪明的阿凡提,人们都说你是智慧星,我是大力士,咱们比比力气怎么样?”
阿凡提说:“好哇,你的力气有多大?”
“我一只手就能把一千斤的大石头扔过城墙去。
”大力士胸有成竹地回答。
“那好,我来考验考验你。
”阿凡提说着拿出一块手帕,“请你把它扔到城墙那边去。
”
“嘻嘻,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大力士说着,抓起手帕向城墙那边扔去。
可是,手帕却飘飘悠悠地落在了他的脚下。
“咦?真见鬼!”大力士十分奇怪。
“不行吧,看我的。
”阿凡提说着拾起一块石头,包在手帕里,一下就扔过了城墙。
(1)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短文中________和________在比力气。
(3)大力士能把________扔过城墙,一块手帕却扔不过城墙。
(4)阿凡提是怎样把手帕扔过城墙的?
【答案】(1)5
(2)大力士;阿凡提
(3)一千斤的大石头
(4)阿凡提说着拾起一块石头,包在手帕里,一下就扔过了城墙。
【解析】
1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
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
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
因此,鲁迅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找他聊天或闲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人家说:“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1)鲁迅说过的一句珍惜时间的话是:________。
(2)这篇短文中_____不是本文中写的鲁迅珍惜时间的事。
()
A. 鲁迅十二岁时父亲患病,他经常在当铺和药铺中奔走,也帮助母亲做家务,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B. 鲁迅晚年身体不好,他还抓紧时间工作。
C. 鲁迅非常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
【答案】(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
”
(2)B
【解析】
17.我会阅读短文。
按要求回答问题。
小猴家里装了一部电话,他想:现在要请朋友来玩真是太方便了。
小猴拿起桌上的电话开始拨号。
他先拔小白兔家的电话,接通后,他说:“嘿,是三瓣(bàn)嘴家吗?”小白兔一听,气得挂了电话。
他又往小猪家打电话:“是胖皮球家吗?”小猪一听也挂了电话。
猴妈妈知道了,对小猴说:“你打电话太没礼貌了,你不懂得尊重别人,别人怎么会来玩呢?”
小猴听了,惭(cán)愧(kuì)地低下了头。
(1)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________句话。
(2)根据短文内容选一选。
小猴在电话里叫小白兔________,叫小猪________。
A.胖皮球 B.三瓣嘴 C.猴妈妈
(3)小白兔和小猪为什么都挂了电话不理小猴呢?()
A. 他们太忙,没有时间。
B. 小猴没有礼貌。
C. 他们不喜欢去小猴家玩。
(4)如果你是小猴,想请朋友来家里玩,你会在电话里怎么对小白兔和小猪说呢?
我对小白兔说:“________”。
我对小猪说:“________”。
【答案】(1)5;3
(2)B;A
(3)B
(4)小白兔,我想邀请你来我家玩,你愿意吗?;小猪,我买了新的玩具,想让你来我家跟我一起玩,希望你能来!
【解析】
1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是一粒种子。
春天来了,我从土地妈妈的怀里探出小脑袋。
感谢太阳公公和雨水阿姨,是它们帮助我长大。
现在,我已经长得很高了。
到了秋天,我就会结出又肥又大的果实。
(1)这段文字共有________句话。
(2)“我”是________,“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
(3)“我”在________(季节)发芽,在________(季节)结果。
【答案】(1)5
(2)一粒种子;太阳公公;雨水阿姨
(3)春天;秋天
【解析】
1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姓氏有很多,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诸葛、东方,
上官、欧阳……
(1)这段文字共有________个姓氏。
(2)“赵”“钱”是________姓,“上官”“欧阳”是________姓。
(3)你还知道哪些姓?写出来。
【答案】(1)12
(2)单;复
(3)陈、丁、蔡
【解析】
20.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这段话描写的是一幅________的图景。
(2)第二句中描写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分别与前一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后一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照应。
(3)这段话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这段话中的哪些景物是想象的?
【答案】(1)春
(2)桃树;杏树;梨树;桃儿;杏儿;梨儿
(3)比喻;排比
(4)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解析】【分析】(1)、(2)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就能从文中找到答案。
文中画线的句子说明小柳树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
文中第二自然段说明小枣树很谦虚。
(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这句话即使比喻,有是排比。
(4)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表现在文中往往就是比喻的修辞。
想象是在原有知识、信息的基础上重新创造出一个新形象。
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点评】(1)、(2)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比喻、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