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同步课件 专项7 课外文言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3. 陈晋之读书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 关于读书的什么道理?谈谈你的理解。
核__心__内__容__:___读__书__惟__在__牢__记__,__则__日__见__进__益__。__告__诉__我__们__读__书__不__要__ 贪__多__,__要__精__读__记__牢__,__积__少__成__多__。__不__要__求__快__求__多__,__要__扎__扎__实__实__记__牢__,_ 才__能__有__所__收__获__和__进__益__。____
4
(二) 训 子 富翁子不识字,人劝以①师训之。先学“一”字是一画,次 “二”字二画,次“三”字三画。其子便欣.然.投笔,告父曰:“儿 已都晓.字义,何用师为?”父喜之,乃谢②去.。一日父欲招万姓者 饮命子晨起治状至午不见写成。父往询之,子患曰:“姓亦多矣, 如何偏姓万。自.早至今,才得五百画着哩!” 【注释】① 延:聘请。 ② 谢:辞退。
8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A. 谷年十有.五/顾野有.麦场 B. 悔之./得一人之.使 C. 父不从./一狼仍从. D. 收舆归./一屠晚归. 2. 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9
3. 原古为什么要“收舆归”? 原__谷__运__用__智___慧__想__让__父__母__预__知__自__己__年__老__后__的__境__况__,__如__果__父__母__这__ 样__抛__弃__爷__爷___,__他__们__老__了__也__会__被__原__谷__抛__弃__的__。__从__而__达__到__劝__说__父__母__不__ 要__再__抛__弃__爷__爷__的__目__的__。__
10
(四)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时.人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 一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其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 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 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 “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1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A.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 时.人皆讥笑之/年与时.驰 C. 丞相自.若也/屠自.后断其股 D. 丞相熟.视久之/但手熟.尔 2. 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
5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C )
A. 其子便欣.然.投笔/ 公欣.然.曰 B. 父喜之,乃谢去./去.后乃止 C. 儿已都晓.字义/晓.之者曰 D. 自.早至今/有朋自.远方来
6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一日/父欲招万姓者饮/命子晨起治状/至午不见写成 3. 请简析导致这个富翁子“治状”至午不成的原因。 一__是__孩__子__不__虚__心__,__浅__尝__辄__止__;__二__是__父__亲__愚__昧__、__吝__啬__。____
专项七 课外文言文
(一) 鲁人嗜弈 鲁人刘仁嗜弈,然.不精。一日,出市,见有人弈,观者五六, 遂滞焉。竟.局,胜者欲去,刘要之对局。胜者熟.视之,曰:“善”。 甫下子,刘占势,诩诩然以为必胜。移时,胜者连出高招。刘愕 然,无招架之力,欲起。曰汝不闻.我欲要取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先予之。观者哂 之。
2
1.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A. 然.不精/康隶忿然.曰 B. 竟.局/竟.不可得 C. 胜者熟.视之/惟手熟.尔 D. 汝不闻./陶后鲜有闻.
20
17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 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⑤而不宁⑥。故.君子之 学,贵乎慎始。
【注释】① 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 浸淫:渐渐扩展。③ 踬:跌绊。④ 习之中人:习惯在人的身上一旦养成。⑤ 窒焉: 受阻碍的样子。窒,阻碍。⑥ 宁:安宁。
18
3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曰/汝不闻/我欲要取之/必先予之 3. 棋品如人品。在与“胜者”对弈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 一个怎样的刘仁? 刘__仁__是__一__个__没__有__自__知___之__明__,__好__吹__嘘__,__爱__面__子__,__虚__荣__,__自__以__为__ 是__的__人__。__刚__刚__开__始__下___棋__子__,__刘__仁__占__优__势__,__夸__耀__地__认__为__自__己__必__定__胜__ 利__;__赢__的__人__连__出__高__招__,__让__刘__仁__十__分__惊__讶__。__
7
(三) 收舆劝父 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 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 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 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 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 舆:手推车。② 凶具:不吉利的用具。凶,不 吉利。
16
(六) 习惯说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 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 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 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大惊,如土忽隆起 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__故__君__子__之__学__,__贵__乎__慎__始__。__”__这__是__告__诉__人__们__:__一__个__人__学__习__时__,_ 初__始__阶__段__的__学__习__习__惯__非__常__重__要___(或__:__要__重__视__初__始__阶__段__学__习__习__惯__的__养__ 成__)_。_______
13
(五) 陈晋之读书法 读书惟在记牢,则日.见进益。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 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 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 乎?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晋之为.得 法云。
14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A. 则日.见进益/吾日.三省吾身 B. 初若.可喜/未若.柳絮因风起 C. 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国人道之. D. 方知陈晋之为.得法云/为.人谋而不忠乎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A. 蓉少.时./少.时.,一狼径去 B. 则洼者若.平/孰若.孤 C. 顾.而笑曰/顾.野有麦场 D. 故.君子之学/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19
3. 《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什么深刻的道理(用原文回 答)?请谈谈你的理解。
12
3. 联系实际,说说你从选文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_启__示__:__不__要__随__便__把__错__误__归__结__到__别__人__的__头__上__;__无__论__什__么__事__情___,_ _都__要__以__一__丝__不__苟__的__态__度__去__做__;__当__听__到__旁__人__对__自__己__的__批__评__时___,__要__虚_ _心__接__受__,__并__努__力__改__正__。_
3. 陈晋之读书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 关于读书的什么道理?谈谈你的理解。
核__心__内__容__:___读__书__惟__在__牢__记__,__则__日__见__进__益__。__告__诉__我__们__读__书__不__要__ 贪__多__,__要__精__读__记__牢__,__积__少__成__多__。__不__要__求__快__求__多__,__要__扎__扎__实__实__记__牢__,_ 才__能__有__所__收__获__和__进__益__。____
4
(二) 训 子 富翁子不识字,人劝以①师训之。先学“一”字是一画,次 “二”字二画,次“三”字三画。其子便欣.然.投笔,告父曰:“儿 已都晓.字义,何用师为?”父喜之,乃谢②去.。一日父欲招万姓者 饮命子晨起治状至午不见写成。父往询之,子患曰:“姓亦多矣, 如何偏姓万。自.早至今,才得五百画着哩!” 【注释】① 延:聘请。 ② 谢:辞退。
8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A. 谷年十有.五/顾野有.麦场 B. 悔之./得一人之.使 C. 父不从./一狼仍从. D. 收舆归./一屠晚归. 2. 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9
3. 原古为什么要“收舆归”? 原__谷__运__用__智___慧__想__让__父__母__预__知__自__己__年__老__后__的__境__况__,__如__果__父__母__这__ 样__抛__弃__爷__爷___,__他__们__老__了__也__会__被__原__谷__抛__弃__的__。__从__而__达__到__劝__说__父__母__不__ 要__再__抛__弃__爷__爷__的__目__的__。__
10
(四)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时.人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 一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其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 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 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 “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1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A.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 时.人皆讥笑之/年与时.驰 C. 丞相自.若也/屠自.后断其股 D. 丞相熟.视久之/但手熟.尔 2. 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
5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C )
A. 其子便欣.然.投笔/ 公欣.然.曰 B. 父喜之,乃谢去./去.后乃止 C. 儿已都晓.字义/晓.之者曰 D. 自.早至今/有朋自.远方来
6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一日/父欲招万姓者饮/命子晨起治状/至午不见写成 3. 请简析导致这个富翁子“治状”至午不成的原因。 一__是__孩__子__不__虚__心__,__浅__尝__辄__止__;__二__是__父__亲__愚__昧__、__吝__啬__。____
专项七 课外文言文
(一) 鲁人嗜弈 鲁人刘仁嗜弈,然.不精。一日,出市,见有人弈,观者五六, 遂滞焉。竟.局,胜者欲去,刘要之对局。胜者熟.视之,曰:“善”。 甫下子,刘占势,诩诩然以为必胜。移时,胜者连出高招。刘愕 然,无招架之力,欲起。曰汝不闻.我欲要取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先予之。观者哂 之。
2
1.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A. 然.不精/康隶忿然.曰 B. 竟.局/竟.不可得 C. 胜者熟.视之/惟手熟.尔 D. 汝不闻./陶后鲜有闻.
20
17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 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⑤而不宁⑥。故.君子之 学,贵乎慎始。
【注释】① 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 浸淫:渐渐扩展。③ 踬:跌绊。④ 习之中人:习惯在人的身上一旦养成。⑤ 窒焉: 受阻碍的样子。窒,阻碍。⑥ 宁:安宁。
18
3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曰/汝不闻/我欲要取之/必先予之 3. 棋品如人品。在与“胜者”对弈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 一个怎样的刘仁? 刘__仁__是__一__个__没__有__自__知___之__明__,__好__吹__嘘__,__爱__面__子__,__虚__荣__,__自__以__为__ 是__的__人__。__刚__刚__开__始__下___棋__子__,__刘__仁__占__优__势__,__夸__耀__地__认__为__自__己__必__定__胜__ 利__;__赢__的__人__连__出__高__招__,__让__刘__仁__十__分__惊__讶__。__
7
(三) 收舆劝父 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 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 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 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 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 舆:手推车。② 凶具:不吉利的用具。凶,不 吉利。
16
(六) 习惯说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 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 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 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大惊,如土忽隆起 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__故__君__子__之__学__,__贵__乎__慎__始__。__”__这__是__告__诉__人__们__:__一__个__人__学__习__时__,_ 初__始__阶__段__的__学__习__习__惯__非__常__重__要___(或__:__要__重__视__初__始__阶__段__学__习__习__惯__的__养__ 成__)_。_______
13
(五) 陈晋之读书法 读书惟在记牢,则日.见进益。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 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 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 乎?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晋之为.得 法云。
14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A. 则日.见进益/吾日.三省吾身 B. 初若.可喜/未若.柳絮因风起 C. 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国人道之. D. 方知陈晋之为.得法云/为.人谋而不忠乎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A. 蓉少.时./少.时.,一狼径去 B. 则洼者若.平/孰若.孤 C. 顾.而笑曰/顾.野有麦场 D. 故.君子之学/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19
3. 《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什么深刻的道理(用原文回 答)?请谈谈你的理解。
12
3. 联系实际,说说你从选文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_启__示__:__不__要__随__便__把__错__误__归__结__到__别__人__的__头__上__;__无__论__什__么__事__情___,_ _都__要__以__一__丝__不__苟__的__态__度__去__做__;__当__听__到__旁__人__对__自__己__的__批__评__时___,__要__虚_ _心__接__受__,__并__努__力__改__正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