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实验指导手册
数据结构实验-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线性表操作一、实验目的1熟悉并掌握线性表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
2熟悉并掌握顺序表的存储结构、基本操作和具体的函数定义。
3熟悉VC++程序的基本结构,掌握程序中的用户头文件、实现文件和主文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自的作用。
4熟悉VC++操作环境的使用以及多文件的输入、编辑、调试和运行的全过程。
二、实验要求1实验之前认真准备,编写好源程序。
2实验中认真调试程序,对运行结果进行分析,注意程序的正确性和健壮性的验证。
3不断积累程序的调试方法。
三、实验内容基本题:1对元素类型为整型的顺序存储的线性表进行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
加强、提高题:2、编写一个求解Josephus问题的函数。
用整数序列1, 2, 3, ……, n表示顺序围坐在圆桌周围的人。
然后使用n = 9, s = 1, m = 5,以及n = 9, s = 1, m = 0,或者n = 9, s = 1, m = 10作为输入数据,检查你的程序的正确性和健壮性。
最后分析所完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定义JosephusCircle类,其中含完成初始化、报数出圈成员函数、输出显示等方法。
(可以选做其中之一)加强题:(1)采用数组作为求解过程中使用的数据结构。
提高题:(2)采用循环链表作为求解过程中使用的数据结构。
运行时允许指定任意n、s、m数值,直至输入n = 0退出程序。
实验二栈、队列、递归应用一、实验目的1熟悉栈、队列这种特殊线性结构的特性2熟练掌握栈、队列在顺序存储结构和链表存储结构下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要求1实验之前认真准备,编写好源程序。
2实验中认真调试程序,对运行结果进行分析,注意程序的正确性和健壮性的验证。
3不断积累程序的调试方法。
三、实验内容基本题(必做):1分别就栈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实现栈的各种基本操作。
2、假设以带头结点的循环链表表示队列,并且只设一个指针指向对尾结点,不设头指针,试设计相应的置队空、入队和出队的程序。
加强题:3设线性表A中有n个字符,试设计程序判断字符串是否中心对称,例如xyzyx和xyzzyx都是中心对称的字符串。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算法,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具体而言,实验的目的包括:1、加深对常见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的理解,掌握其特点和操作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算法设计和程序实现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调试程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 或 Linux 操作系统。
2、编程语言:C、C++、Java 等编程语言中的一种。
3、开发工具:如 Visual Studio、Eclipse、Code::Blocks 等集成开发环境(IDE)。
三、实验要求1、实验前,学生应认真预习实验内容,熟悉相关的数据结构和算法,编写好实验程序的代码框架。
2、实验过程中,学生应独立思考,认真调试程序,及时记录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实验完成后,学生应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结果、问题分析与解决等。
四、实验内容(一)线性表1、顺序表的实现与操作实现顺序表的创建、插入、删除、查找等基本操作。
分析顺序表在不同操作下的时间复杂度。
2、链表的实现与操作实现单链表、双向链表的创建、插入、删除、查找等基本操作。
比较单链表和双向链表在操作上的优缺点。
(二)栈和队列1、栈的实现与应用实现顺序栈和链式栈。
利用栈解决表达式求值、括号匹配等问题。
2、队列的实现与应用实现顺序队列和链式队列。
利用队列解决排队问题、广度优先搜索等问题。
(三)树1、二叉树的实现与遍历实现二叉树的创建、插入、删除操作。
实现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后序遍历算法,并分析其时间复杂度。
2、二叉搜索树的实现与操作实现二叉搜索树的创建、插入、删除、查找操作。
分析二叉搜索树的性能。
(四)图1、图的存储结构实现邻接矩阵和邻接表两种图的存储结构。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实验1:顺序表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1.学会定义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类型,实现C程序的基本结构,对线性表的一些基本操作和具体的函数定义。
2.掌握顺序表的基本操作,实现顺序表的插入、删除、查找以及求并集等运算。
3.掌握对多函数程序的输入、编辑、调试和运行过程。
二、实验要求1.预习C语言中结构体的定义与基本操作方法。
2.对顺序表的每个基本操作用单独的函数实现。
3.编写完整程序完成下面的实验内容并上机运行。
4.整理并上交实验报告。
三、实验内容:1.编写程序实现顺序表的下列基本操作:(1)初始化顺序表La。
(2)将La置为空表。
(3)销毁La。
(4)在La中插入一个新的元素。
(5)删除La中的某一元素。
(6)在La中查找某元素,若找到,则返回它在La中第一次出现的位置,否则返回0。
(7)打印输出La中的元素值。
2.编写程序完成下面的操作:(1)构造两个顺序线性表La和Lb,其元素都按值非递减顺序排列。
(2)实现归并La和Lb得到新的顺序表Lc,Lc的元素也按值非递减顺序排列。
(3)假设两个顺序线性表La和Lb分别表示两个集合A和B,利用union_Sq操作实现A=A∪B。
四、思考与提高假设两个顺序线性表La和Lb分别表示两个集合A和B,如何实现A=A ∩B ?一、实验目的1.学会定义单链表的结点类型,实现对单链表的一些基本操作和具体的函数定义,了解并掌握单链表的类定义以及成员函数的定义与调用。
2.掌握单链表基本操作及两个有序表归并、单链表逆置等操作的实现。
二、实验要求1.预习C语言中结构体的定义与基本操作方法。
2.对单链表的每个基本操作用单独的函数实现。
3.编写完整程序完成下面的实验内容并上机运行。
4.整理并上交实验报告。
三、实验内容1.编写程序完成单链表的下列基本操作:(1)初始化单链表La。
(2)在La中插入一个新结点。
(3)删除La中的某一个结点。
(4)在La中查找某结点并返回其位置。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new(完整版)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实验一线性表的创建与应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线性表的定义2、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查找以及线性表合并等运算在链接存储结构上的运算。
二、实验内容1、阅读并运行本实验程序(有序顺序表实现)2、用单链表方式实现本程序相应功能(有序单链表)3、利用有序单链表实现一元多项式的加法的功能。
三、实验要求1、认真阅读和掌握本实验的参考程序(有序顺序表)。
2、上机运行该程序。
3、保存和打印出程序的运行结果,并结合程序进行分析。
4、按照有序顺序表功能,重新改写程序并运行,打印出文件清单和运行结果5、创建有序单链表时,要用头插法和尾插法同时实现。
6、实现一元多项式的加法的功能,并输出结果。
7、最好能将结果写入到文本文件中。
四、注意事项:1、实验学时:4学时2、实验完成一周内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本)3、实验结果要求抓图打印4、严禁抄袭五、实验附件程序(有序顺序表)Odsqlist.h文件:#define LIST_INIT_SIZE 8 //线性表存储空间的初始分配量#define LISTINCREMENT 10 //线性表存储空间的分配增量#define OVERFLOW -2#define ERROR 0#define OK 1#define TRUE 1#define FALSE 0typedef int Status;typedef int ElemType;typedef struct {ElemType *elem; // 存储空间基址int length; // 当前长度int listsize; // 当前分配的存储容量(以sizeof(ElemType)为单位)}SqList; // 俗称顺序表typedef SqList OdSqList; //有序顺序表Status InitList(OdSqList&); // 结构初始化void Destroy(OdSqList&); //销毁有序顺序表void ClearList(OdSqList&);//清空有序表Status ListEmpty(OdSqList);//判有序表为空int ListLength(OdSqList);//求表长int LocateElem(OdSqList,ElemType); // 查找void ListInsert(OdSqList&,ElemType); // 插入元素Status ListDelete(OdSqList&, int,ElemType& ); // 删除元素int ListDeletem(OdSqList&L, ElemType e); // 删除所有值为e的元素,返回删除的元素个数int ListDeletemn(OdSqList&, ElemType, ElemType ); // 删除所有值界于mink~maxk的元素,并返回删除的元素个数void ListTraverse(OdSqList);//遍历非递减有序线性表odsqlist.cpp文件:#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include "odsqlist.h"Status InitList( OdSqList& L ){// 构造一个空的线性表L.elem = (ElemType*) malloc (LIST_INIT_SIZE*sizeof(ElemType));if (!L.elem)exit(OVERFLOW);L.length = 0;L.listsize = LIST_INIT_SIZE;return OK;} // InitListvoid ListTraverse(OdSqList L){//遍历线性表int i;printf("listsize is %d.\n",L.listsize);printf("listlength is %d.\n",L.length);printf("the list is:(");for(i=1;i<=L.length;i++)printf("%d ",L.elem[i-1]);printf(")\n");}int LocateElem(OdSqList L, ElemType e){// 在顺序表中查询第一个满足判定条件的数据元素,若存在,则返回它的位序,否则返回 0int i;i = 1; // i 的初值为第 1 元素的位序ElemType *p;p = L.elem; // p 的初值为第 1 元素的存储位置while (i <= L.length && *p++!=e) ++i;if (i <= L.length) return i;else return 0;}void ListInsert(OdSqList &L, ElemType e) {// 在顺序表L中保序插入新的元素eElemType *newbase,*p,*q;if (L.length >= L.listsize) { // 当前存储空间已满,增加分配newbase = (ElemType *)realloc(L.elem,(L.listsize+LISTINCREMENT)*sizeof (ElemType));if (!newbase) exit(OVERFLOW);// 存储分配失败L.elem = newbase; // 新基址L.listsize += LISTINCREMENT; // 增加存储容量}q = &(L.elem[0]); // q 指示第1个元素位置for (p = &(L.elem[L.length-1]);p>=q&&*p>e; --p)*(p+1) = *p; // 插入位置及之后的元素右移*(p+1) = e; // 插入e++L.length; // 表长增1}Status ListDelete(OdSqList &L, int i, ElemType &e) {ElemType *p,*q;if ((i < 1) || (i > L.length)) return ERROR;// 删除位置不合法p = &(L.elem[i-1]); // p 为被删除元素的位置e = *p; // 被删除元素的值赋给 eq = L.elem+L.length-1; // 表尾元素的位置for (++p; p <= q; ++p) *(p-1) = *p;// 被删除元素之后的元素左移--L.length; // 表长减1return OK;}void Destroy(OdSqList& L){//销毁有序顺序表free(L.elem);}void ClearList(OdSqList& L){//清空有序表L.length=0;}Status ListEmpty(OdSqList L){//判有序表为空if(L.length==0)return TRUE;else return FALSE;}int ListLength(OdSqList L){//求表长return L.length;}int ListDeletem(OdSqList& L, ElemType e){// 删除所有值为e的元素,返回删除的元素个数ElemType *p,*q,*r;int i=0;//删除的元素个数p=&L.elem[0];//扫描指针for(q=&L.elem[L.length-1];*p<e&&p<=q;p++);if(p<=q&&*p==e){i++;for(r=p+1;*r==e&&r<=q;r++,i++);if(r<=q)for(;r<=q;r++,p++)*p=*r;}L.length-=i;return i;}int ListDeletemn(OdSqList& L, ElemType mink, ElemType maxk){// 删除所有值界于mink~maxk的元素,并返回删除的元素个数ElemType *p,*q,*r,temp;int i=0;if(maxk<mink){temp=maxk;maxk=mink;mink=temp;}p=&L.elem[0];for(q=&L.elem[L.length-1];*p<mink&&p<=q;p++);//p指针指向第1个大于等于mink的元素if(p<=q&&*p<=maxk){//若*p小于等于maxki++;for(r=p+1;*r<=maxk&&r<=q;r++,i++);//r指针指向第1个大于maxk的元素if(r<=q)for(;r<=q;r++,p++)*p=*r;}L.length-=i;return i;}app.cpp文件:#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include "odsqlist.h"void main(){OdSqList L;int k;char i;ElemType e,mink,maxk;printf("OdSqList is init……\n");i=InitList(L);ListTraverse(L);while(1){printf("\n\nplease select:\n");printf("1------insert\n");printf("2------traverse\n");printf("3------deletei\n");printf("4------deletek\n");printf("5------deletemink-maxk\n");printf("6------locate\n");printf("7------isempty\n");printf("8------length\n");printf("9------clearlist\n");printf("0------quit\n");scanf("%d",&k);switch(k){case 1:printf("please input e:");scanf("%d",&e);ListInsert(L,e);ListTraverse(L);scanf("%c",&i);printf("please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scanf("%c",&i);break;case 2:ListTraverse(L);scanf("%c",&i);printf("please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scanf("%c",&i);break;case 3:while(1){printf("please input delete i:");scanf("%d",&i);if(ListDelete(L,i,e)==ERROR)printf("delete positon is error!\n");else {printf("Deleted elem is %d\n",e);break;}}ListTraverse(L);scanf("%c",&i);printf("please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scanf("%c",&i);break;case 4:printf("please input delete e:");scanf("%d",&e);ListTraverse(L);printf("%d elem is deleted.\n",ListDeletem(L,e));ListTraverse(L);scanf("%c",&i);printf("please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scanf("%c",&i);break;case 5:printf("please input delete mink and maxk:");scanf("%d%d",&mink,&maxk);ListTraverse(L);printf("%d elem is deleted.\n",ListDeletemn(L,mink,maxk));ListTraverse(L);scanf("%c",&i);printf("please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scanf("%c",&i);break;case 6:printf("please input locate e:");scanf("%d",&e);i=LocateElem(L,e);if(i==0)printf("locate Defaulted!\n");elseprintf("located no. is %d\n",i);ListTraverse(L);scanf("%c",&i);printf("please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scanf("%c",&i);break;case 7:if(ListEmpty(L))printf("the orderlist is empty!\n");elseprintf("the orderlist is not empty!\n");scanf("%c",&i);printf("please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scanf("%c",&i);break;case 8:printf("length is %d.\n",ListLength(L));scanf("%c",&i);printf("please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scanf("%c",&i);break;case 9:ClearList(L);printf("the orderlist is empty!\n");scanf("%c",&i);print f("please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scanf("%c",&i);break;case 0:Destroy(L);exit(1);break;}}}实验二栈(队列)的创建与应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栈(队列)的基本操作:初始化栈(队列)、判栈(队列)为空、出栈(队列)、入栈(队列)等运算。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软件学院2011年9月概述实习目的和要求《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 上机实习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综合训练, 是与课堂听讲、自习和练习相辅相成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
实习着眼于原理与应用的结合, 使学生学会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起到深化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
同时, 通过本课程的上机实习, 使学生在程序设计方法及上机操作等基本技能和科学作风方面受到比较系统和严格的训练。
实习包括的步骤1. 简要描述题目要求, 对问题的描述应避开算法及所涉及的数据类型, 只是对所需完成的任务做出明确的陈述, 例如输入数据的类型、值的范围以及输入的形式, 输出数据的类型、值的范围以及输出的形式。
2. 选定数据结构, 写出算法, 根据自顶向下发展算法的方法, 首先描述算法的基本思想, 然后进行算法细化, 再对所设计的算法的时间复杂性和空间复杂性进行简单分析。
3. 准备好上机所需的程序, 选定一种程序设计语言(如C 语言), 手工编好上机程序, 并进行反复检查, 使程序中的逻辑错误和语法错误减少到最低程度。
对程序中有疑问的地方, 应做出标记, 以便在上机时给予注意。
4.上机输入和调试程序, 在调试程序过程中除了系统的问题以外, 一般应自己独立解决。
在程序调试通过后, 打印输出程序清单和运行结果。
5.上机结束后, 总结和整理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的内容1.简述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并说明输入和输出数据的形式。
2.简述存储结构和算法的基本思想。
3.列出调试通过的源程序。
4.列出上面程序对应的运行结果。
分析程序的优缺点、时空性能以及改进思想, 写出心得体会。
实验一线性表一. 目的与要求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在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上的实现, 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仔细阅读并理解下列例题, 上机通过, 并观察其结果, 然后独立完成后面的实习题。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本科正式)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实验一线性表【实验目的】1、掌握用Turbo c上机调试线性表的基本方法;2、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查找以及线性表合并等运算在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上的运算;3、运用线性表解决线性结构问题。
【实验学时】4 学时【实验类型】设计型【实验内容】1、顺序表的插入、删除操作的实现;2、单链表的插入、删除操作的实现;3、两个线性表合并算法的实现。
(选做)【实验原理】1、当我们在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上的第i个位置上插入一个元素时,必须先将线性表中第i个元素之后的所有元素依次后移一个位置,以便腾出一个位置,再把新元素插入到该位置。
若是欲删除第i个元素时,也必须把第i个元素之后的所有元素前移一个位置;2、当我们在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上的第i个位置上插入一个元素时,只需先确定第i个元素前一个元素位置,然后修改相应指针将新元素插入即可。
若是欲删除第i个元素时,也必须先确定第i个元素前一个元素位置,然后修改相应指针将该元素删除即可;3、详细原理请参考教材。
【实验步骤】一、用C语言编程实现建立一个顺序表,并在此表中插入一个元素和删除一个元素1、通过键盘读取元素建立线性表;2、指定一个元素,在此元素之前插入一个新元素;3、指定一个元素,删除此元素。
二、用C语言编程实现建立一个单链表,并在此表中插入一个元素和删除一个元素1、通过键盘读取元素建立单链表;2、指定一个元素,在此元素之前插入一个新元素;3、指定一个元素,删除此元素。
三、用C语言编程实现两个按递增顺序排列线性表的合并1、编程实现合并按递增顺序排列的两个顺序表算法;2、编程实现合并按递增顺序排列的两个单链表算法。
【思考问题】结合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何时采用顺序表处理线性结构的问题为最佳选择;2、何时采用链表处理线性结构的问题为最佳选择。
【实验报告要求】1、根据对线性表的理解,如何创建顺序表和单链表;2、实现顺序表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程序设计思路;3、实现链表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程序设计思路;4、实现两表合并操作的程序设计思路;5、调试程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6、本次实验的结论与体会。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数据结构》C语言版实验指导目录《数据结构》上机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实验一顺序结构线性表的实现 (3)实验二单链表的插入和删除 (16)实验三栈的实现 (24)实验四二叉树操作实现 (30)实验五哈夫曼树的建立与编码实现 (39)实验六图的遍历操作 (50)实验七排序 (67)实验八查找 (83)《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95)《数据结构》上机实验的目的和要求通过上机实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增加感性认识,提高软件设计、编写及调试程序的能力。
要求所编的程序能正确运行,并提交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为:1、需求分析:陈述程序设计的任务,强调程序要做什么,明确规定:(1)输入的形式和输出值的范围;(2)输出的形式;(3)程序所能达到的功能;(4)测试数据:包括正确的输入输出结果和错误的输入及输出结果。
2、概要设计:说明用到的数据结构定义、主程序的流程及各程序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
3、详细设计:提交带注释的源程序或者用伪代码写出每个操作所涉及的算法。
4、调试分析:(1)调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算法的时空分析;(3)经验与体会。
5、用户使用说明:说明如何使用你的程序,详细列出每一步操作步骤。
6、测试结果:列出对于给定的输入所产生的输出结果。
若有可能,测试随输入规模的增长所用算法的实际运行时间的变化。
实验一顺序结构线性表的实现一、目的:掌握顺序表的表示方法,存储结构及其基本操作的实现。
二、要求:建立一顺序表,实现其基本操作。
三、示例程序:说明:一个完整的程序是由输入,处理,输出三部分组成的,每个部分还可以分为若干小部分,如输入,又可以分为声明,初始化变量,接收数据,预处理数据等。
书上列出的算法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也可以是解决问题的处理过程,并未给出详细的输入与输出,这一部分需要在练习过程中加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做灵活的处理。
C语言本身有自身的特点,其基本思想是与机器的指令码相关的。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新)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实验一线性表[实验目的]1.了解顺序表的结构特点及有关概念,掌握顺序表建立、插入、删除的基本操作算法。
2.了解单链表的结构特点及有关概念,掌握单链表建立、插入、删除的基本操作算法。
[实验内容]1.顺序表的实践。
1)建立4个元素的顺序表list[]={2,3,4,5},实现顺序表建立的基本操作。
2)在list[]={2,3,4,5}的元素4和5之间插入一个元素9,实现顺序表插入的基本操作。
3)在list[]={2,3,4,9,5}中删除指定位置(i=3)上的元素9,实现顺序表的删除的基本操作。
2.单链表的实践。
1)建立一个包括头结点和3个结点的(4,2,1)的单链表,实现单链表建立的基本操作。
2)在已建好的单链表中的指定位置(x=2)插入一个结点3,实现单链表插入的基本操作。
3)在一个包括头结点和4个结点的(4,2,3,1)的单链表的指定位置删除一个结点,实现单链表删除的基本操作。
[实验要点及说明]线性表(linear list)是n(n≥0)个数据元素a1,a2,…a n组成的有限序列。
其中n 称为数据元素的个数或线性表的长度,当n=0时称为空表,n>0时称为非空表。
通常将非空的线性表记为(a1,a2,…,a n),其中的数据元素a i(1≤i≤n)是一个抽象的符号,a i是第i个数据元素,称i为数据元素a i在线性表中的位置。
其具体含义在不同情况下是不同的,即它的数据类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本书中,我们将它的类型设定为elemtype,表示某一种具体的已知数据类型。
顺序表也称为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其存储方式为:在内存中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依次存储线性表的数据元素,但该连续存储空间的大小要大于或等于顺序表的长度。
一般让线性表中第一个元素存放在连续存储空间第一个位置,第二个元素紧跟着第一个之后,其余依此类推。
可定义顺序表如下:#define maxnumelemtype list[maxnum];int num=-1;线性表的链式存贮结构,也称为链表。
数据结构 实验指导手册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
指导手册
目录
实验1:顺序表的定义及其相关操作算法的实现 (1)
实验2:链表的定义及其相关操作算法的实现 (2)
实验3:栈和队列的定义及其基本操作算法的实现 (4)
实验4:串模式匹配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5)
实验5:二叉树的创建、遍历及其它基本操作的实现 (6)
实验6:哈夫曼树及哈夫曼编码的算法实现 (7)
实验7:查找算法的实现(1) (8)
实验8:查找算法的实现(2) (9)
实验9:几个主要排序算法的实现与比较 (10)
实验1:顺序表的定义及其相关操作算法的实现
实验2:链表的定义及其相关操作算法的实现
实验3:栈和队列的定义及其基本操作算法的实现
实验4:串模式匹配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实验5:二叉树的创建、遍历及其它基本操作的实现
实验6:哈夫曼树及哈夫曼编码的算法实现
实验7:查找算法的实现(1)
实验8:查找算法的实现(2)
实验9:几个主要排序算法的实现与比较。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及其答案pdf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
1.实验环境配置
1.1硬件要求
计算机硬件配置要求
操作系统要求
附加硬件设备要求(如虚拟机等)
1.2软件要求
编程语言要求(如C/C++、Java等)开发环境配置(如IDE、编译器等)1.3实验库和工具
实验需要使用的库文件和工具
如何获取和配置实验库和工具
2.实验内容介绍
2.1实验目标和背景
数据结构实验的作用和意义
实验背景和相关应用领域介绍
2.2实验概述
实验内容的大致流程和步骤
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2.3实验要求
对学生实验流程和实验结果的要求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技巧
3.实验步骤
3.1实验准备
配置实验环境
获取实验所需数据和文件
3.2实验具体步骤
根据实验要求将数据结构知识应用到具体问题中根据实验要求实现相应的算法和数据结构
3.3实验示例代码
提供示例代码以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解析示例代码中的关键步骤和实现细节
4.实验答案
4.1实验题目
实验题目及相关说明
确定实验的具体要求和目标
4.2实验答案解析
对实验答案的具体实现进行解析
对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错误进行分析和解决4.3实验答案示例
提供实验答案的示例代码
解析实验答案中的关键实现步骤和说明
5.实验总结
5.1实验成果评估
对学生实验成果进行评估
分析实验结果的优点和不足
5.2实验心得
学生对本次实验的收获和感想
学生对未来实验的建议和展望
总结。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新教学计划)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目录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1)目录 (1)实验指导书概述 (2)实验题目 (3)实验一单链表的插入、删除 (3)[实验目的] (3)[实验内容] (3)[测试数据] (3)[实现提示] (3)实验二栈及其应用 (5)[实验目的] (5)[实验内容] (5)[测试数据] (5)实验三二叉树的递归算法 (5)[实验目的] (5)[实验内容] (6)[测试数据] (6)实验四查找及排序算法的应用 (7)[实验目的] (7)[实验内容] (7)[测试数据] (7)实验指导书概述“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关键性核心课程。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软件设计中常用的数据结构以及相应的存储结构和实现算法,介绍了多种常用的查找和排序技术,并对其进行了性能分析和比较,内容非常丰富。
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软件设计水平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以下原因,使得掌握这门课程具有较大难度:∙内容多,时间短,给学习带来困难;∙贯穿全书的动态链表存储结构和递归技术是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隐含在各部分的技术和方法丰富,也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先修课程中所介绍的专业性知识不多,加大了学习难度。
由于数据结构课程的技术性与实践性,《数据结构课程实验》的设置十分必要。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课程,理解和掌握算法设计所需的技术,为整个专业学习打好基础,要求运用所学知识,上机解决一些典型问题,通过分析、设计、编码、调试等各环节的训练,使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所用到的一些技术。
数据结构中稍微复杂一些的算法设计中可能同时要用到多种技术和方法,如算法设计的构思方法,动态链表,算法的编码,递归技术,与特定问题相关的技术等,要求重点掌握线性链表、二叉树和树、图结构、数组结构相关算法的设计。
在掌握基本算法的基础上,掌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实践内容的训练,突出构造性思维训练的特征, 提高学生组织数据及编写大型程序的能力。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数据结构的理解,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和算法设计。
二、实验内容1. 实验环境搭建:a. 安装编程环境,如C++编译器或Java开发环境。
b. 配置相关的开发工具和库文件。
2. 实验一:线性表的实现与应用a. 实现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包括初始化、插入、删除、查找等。
b. 实现线性表的应用,如实现一个简单的通讯录管理系统。
3. 实验二:栈和队列的实现与应用a. 实现栈的基本操作,包括入栈、出栈、判空等。
b. 实现队列的基本操作,包括入队、出队、判空等。
c. 实现栈和队列的应用,如实现一个简单的表达式计算器。
4. 实验三:二叉树的实现与应用a. 实现二叉树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插入、删除、遍历等。
b. 实现二叉树的应用,如实现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
5. 实验四:图的实现与应用a. 实现图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插入节点、插入边、遍历等。
b. 实现图的应用,如实现一个简单的社交网络系统。
三、实验步骤1. 实验环境搭建:a. 下载并安装编程环境,如Dev-C++或Eclipse。
b. 配置相关的开发工具和库文件,确保能够正常编译和运行程序。
2. 实验一:线性表的实现与应用a. 设计线性表的数据结构,包括元素类型和相关操作。
b. 实现线性表的初始化、插入、删除和查找等基本操作。
c. 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通讯录管理系统,包括添加联系人、删除联系人和查找联系人等功能。
3. 实验二:栈和队列的实现与应用a. 设计栈和队列的数据结构,包括元素类型和相关操作。
b. 实现栈的入栈、出栈和判空等基本操作。
c. 实现队列的入队、出队和判空等基本操作。
d. 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表达式计算器,支持基本的四则运算。
4. 实验三:二叉树的实现与应用a. 设计二叉树的数据结构,包括节点类型和相关操作。
b. 实现二叉树的创建、插入、删除和遍历等基本操作。
c. 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支持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删除和查找等功能。
最新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教研室2006-8目录前言 (3)实验一、单链表的基本操作 (4)实验二、二叉树的遍历 (6)实验三、折半查找和二叉排序树 (8)实验四、内部排序 (10)前言《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主要介绍如何合理地组织数据、有效地存储和处理数据,正确地设计算法以及对算法进行分析和评价。
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的基本概念及有关算法,培养学生基本的、良好的程序设计技能以及针对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数据结构,设计出有效算法的能力。
《数据结构》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它在整个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计算机科学的算法理论基础和软件设计的技术基础,其上机实验的目的主要是编程实现数据结构各章的主要算法,训练学生实际动手进行程序设计和程序调试的能力,加深对数据结构相关概念和算法的理解。
实验一、单链表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1、掌握线性链表的操作特点,即指针是逻辑关系的映像。
2、掌握动态产生单链表的方法。
3、熟练掌握单链表的插入、删除操作特点,即指针赋值的先后次序。
4、熟练掌握单链表的取元素操作二、实验内容1、定义单链表类型并动态创建单链表2、实现线性表链式存储结构下元素的插入操作3、实现线性表链式存储结构下元素的删除操作4、实现线性表链式存储结构下取元素操作三、实验环境TC或VC++或Java四、实验步骤1、单链表的存储定义2、从键盘上依次输入21、18、30、75、42、56,逆序创建单链表,并输出单链表中的各元素值。
3、分别在单链表的第3个位置和第9个位置插入67和10,给出插入成功或失败的信息,并输出单链表中的各元素值。
4、删除单链表中的第6个数据元素和第8个数据元素,给出删除成功或失败的信息,并输出单链表中的各元素值。
5、取单链表中的第5个数据元素和第7个数据元素五、问题讨论1、单链表具有什么优缺点?2、单链表的定义与顺序表的定义有什么区别?3、逆序创建单链表有什么好处?4、为什么单链表中取元素、插入和删除操作在开始不判断给定位置i的合法性?5、如何改进单链表的定义,使其可以在操作前判断判断给定位置i的合法性?六、实验报告内容1、实验目的2、实验内容和具体要求3、完成情况和实验记录,实验记录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4、程序清单5、所输入的数据及相应的运行结果6、问题回答7、实验心得实验二、二叉树的遍历一、实验目的1、掌握二叉树的特点及其存储方式。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线性表的操作一、实验目的1.掌握在VC++6.0的集成环境中调试程序的基本方法。
2.掌握线性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在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上的实现。
二、实验内容(三选一)(一)线性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在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上的实现。
(1)线性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在顺序存储结构上的实现。
其中函数ListInsert_Sq的功能是在顺序线性表中第i个元素之前插入一个元素,函数ListDelete_Sq的功能是删除顺序线性表中第i个元素。
#define LIST_INIT_SIZE 1000#define LISTINCREMENT 10#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malloc.h>#define OK 1#define ERROR 0#define OVERFLOW -2//顺序表的存储结构定义typedef int Status;typedef int ElemType;typedef struct{ElemType *elem; //首地址int length; //顺序表的长度int listsize; //顺序表的存储容量} SqList;Status InitList_Sq(SqList &L) // 顺序表的初始化{}// InitList_Sq(Status ListInsert_Sq (SqList &L, int i, ElemType e) //插入{ //在顺序表的第i个位置插入值e为的元素}// ListInsert_SqStatus ListDelete_Sq(SqList &L, int i, ElemType &e) //删除{ //在顺序表的第i个位置删除一个元素,值在存进e中}// ListDelete_Sqint main( ){ElemType y;SqList L;int i,n;InitList_Sq(L); /* 初始化线性表*/printf("输入顺序表需存进的元素数量!\n");scanf("%d",&n);while(n<1 || n>10){printf("请输入1--10之间的整数!\n");scanf("%d",&n);}/* 以上循环语句的功能是控制输入数据个数的合法性,可以修改*/printf("依次输入存进顺序表中的数据元素:\n");for(i=1;i<=n;i++){scanf(“%d”,&y);ListInsert_Sq(L,i,y) ;}/* 以上循环语句的功能是依次输入要存进顺序表中的元素,并存进顺序表*/printf("顺序表中的元素为:");for(i=0; i<L.length; i++) printf("%d\t",L.elem[i]);/* 以上循环语句的功能是依次输出顺序表中的元素*/printf("\n");printf(“输入要删除元素的位置!\n”);scanf(“%d”,&n);if(ListDelete_Sq(L,n,y)==OK) { printf(“删除成功!”); printf("被删除的元素是:%d\n",y); }printf("顺序表中的元素为:");for(i=0; i<L.length; i++) printf("%d\t",L.elem[i]);/* 以上循环语句的功能是依次输出顺序表中的元素*/printf("\n");system("pause");return 0;}实验程序运行示例:(2)线性表的建立、插入、删除、打印和查找操作在链式存储结构上的实现。
实验指导手册

[11]实验指导手册(共3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数据结构》实验指导手册计算机教研室1.实验教学的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对算法与数据结构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数据结构的理论和设计技术及其使用,培养学生数据结构的设计、开发能力。
2.实验教学的要求:学生每次实验前必须根据实验指导手册,设计出实验方案(程序和实验步骤);在实验过程中要求独立进行程序调试和排错,必须学会使用在线帮助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必须应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实验内容:实验1:VC6的使用一、实验目的理解和掌握如何使用Visual C++环境编写C/C++程序。
二、实验环境装有Visual C++的计算机。
本次实验共计4学时。
三、实验内容1、熟悉VC6环境掌握如何创建控制台应用程序。
掌握一些常用快捷键,例如编译F7,运行Ctrl+F5,调试运行F5,单步运行F10/F11,设置断点F9,格式化代码Alt+F8。
2、掌握如何编译程序理解编译过程中的错误信息,并掌握如何排错。
3、掌握如何调试程序掌握如何通过设置断点来单步调试程序,如何查看当前变量的值。
4、实验题:完成实验教材的实验题、、。
要求:实现该实验结果。
通过该实验题,熟悉VC6环境下的程序编写、编译、调试。
实验2:顺序表基本运算一、实验目的(1)掌握顺序表的各种基本运算的实现。
(2)能够利用基本运算进行顺序表的操作。
二、实验环境装有Visual C++的计算机。
本次实验共计2学时。
三、实验内容1、顺序表基本运算实现顺序表的各种基本运算;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主程序,完成如下功能:(1)初始化顺序表L(元素类型为char型)(2)依次采用尾插法插入a, b, c, d, e元素(3)输出顺序表L(4)输出顺序表L的长度(5)判断顺序表L是否为空(6)输出顺序表L的第3个元素(7)输出元素’a’的位置(8)在第4个元素位置上插入’f’元素(9)输出顺序表L(10)删除顺序表L的第3个元素(11)输出顺序表(12)释放顺序表提示:可以参考上课教材、实验教材的实验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手册目录实验1 预备实验实验2 顺序表的基本操作实验3 链表的基本操作实验4 顺序表和链表的综合——求两个集合的交和并实验5 栈的基本操作及应用实验6 队列的基本操作及应用实验7 栈和队列的综合应用——迷宫问题实验8 二叉链表的生成以及二叉树的遍历实验9 二叉树的应用——家谱的管理实验10 图的相关算法实验11 各类查找算法实现及比较实验12 各类排序算法的实现及比较实验1 预备实验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地点:软件实验室实验成绩:【实验类型】验证型实验【实验要求】1.实验前做好实验准备,携带C语言相关书籍便于查阅;2.实验结束后,书写实验小结;3.将完成的实验报告交给任课教师。
【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悉并掌握C语言中有关结构体类型定义和结构体变量成员引用的等内容;2.进一步熟悉并掌握C语言中对文件的读写操作;3.掌握用typedef的方法进行类型定义。
【实验分析及实验内容】调试运行下面的程序1和2,注意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和结构体成员的引用,掌握typedef的正确使用。
完成实验3和4。
程序1:定义结构体类型,定义和引用结构体变量#include<stdio.h>#define Maxsize 100#define N 10struct list{int elem[100];int last;};void main(){struct list La;//结构体变量struct list *PL;//结构体指针变量PL=&La; //让指针PL指向变量Laint i;st=-1;//将结构体变量La的last分量置一个初值//给结构体变量La的elem分量赋值for(i=0;i<N;i++){La.elem[i]=2*i+1;st++;for(i=0;i<N;i++)printf("%d\t",La.elem[i]);printf("\n");//运用La的last分量替换循环条件for(i=0;i<=st;i++)printf("%d\t",La.elem[i]);printf("\n");//运用指针变量PL访问变量La的分量for(i=0;i<=PL->last;i++)printf("%d\t",PL->elem[i]);printf("\n");}比较上述程序中的3次输出的结果,发现了什么?程序2.利用typedef 定义新类型,实现上述程序#include<stdio.h>#define Maxsize 100#define N 10typedef int Elemtype ;typedef struct list{Elemtype elem[100];int last;}List,*PList;void main(){List La;PList PL;int i;PL=&La;st=-1;//将结构体变量La的last分量置一个初值//给结构体变量La的elem分量赋值for(i=0;i<N;i++){La.elem[i]=2*i+1;st++;for(i=0;i<N;i++)printf("%d\t",La.elem[i]);printf("\n");//运用La的last分量替换循环条件for(i=0;i<=st;i++)printf("%d\t",La.elem[i]);printf("\n");//运用指针变量PL访问变量La的分量for(i=0;i<=PL->last;i++)printf("%d\t",PL->elem[i]);printf("\n");}在上述程序中,利用typedef定义了类型Elemtype ,定义了结构体类型List和结构体指针类型PList,请查阅相关资料理解上述类型定义的含义。
3.修改上述程序,定义一个新变量x,其值由键盘输入,并将输入的值依次赋值到结构体变量La.elem数组中,尝试将for循环换成while循环,将循环执行条件(i<N)换成由变量x的值来控制,最后输出变量La的elem分量的所有值。
4.创建一个文件data.txt ,文件中的数据为1 3 5 7 9 11 13 17 19,通过文件的读写操作将该文件中的数据依次读入到变量x中,并依次放到结构体变量La的数组分量elem中,然后对该数组的元素数值执行加倍操作,即原来的数值是5,则现在要变成25。
输出变化后的La的elem分量的值,并将这些值写在源文件data.txt的后面,即该文件中的数据是:1 3 5 7 9 11 13 15 17 192 9 25 49 81 121 169 225 289 361实验2 顺序表的操作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地点:软件实验室实验成绩:【实验类型】验证型实验【实验要求】1.实验前做好实验准备,清楚实验内容和实验目的;2.实验结束后,书写实验小结;3.将完成的实验报告交给任课教师。
【实验目的】1.熟悉并掌握顺序表的定义、顺序表的属性;2.熟悉并掌握顺序表的插入、删除、查询、访问元素等操作的思想和实验方法;3.充分理解顺序存储数据结构的概念,逐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分析和实验内容】本实验目的是熟悉顺序表的基本操作,因此掌握顺序表的基本定义,熟悉相关操作的思想是首要内容。
基本概念:1)线性表(linear List):线性表是n个类型相同的数据元素的有限序列,对n>0,除第一个元素无直接前驱、最后一个元素无直接后继外,其余的每个数据元素只有一个直接前驱和一个直接后继。
2)顺序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存放的线性表,使得线性表中在逻辑结构上相邻的数据元素存储在存储结构上也是相邻的。
顺序表的描述如下:#define MAXSIZE 100typedef struct{Elemtype elem[MAXSIZE];int last;}SeqList;上面用typedef定义的数据类型SeqList我们可以理解成为是顺序表类型,即具有该类型的变量就是一个顺序表。
SeqList La;//此语句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定义了一个顺序表La;顺序表La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是数组L.elem,是用来存放数据的;另一个是整型变量st,用来标记顺序表的最后一个元素(表尾元素)在数组L.elem中的位置(下标)。
SeqList *L;// 定义了一个顺序表类型的指针变量L。
与其他类型的指针变量一样,//L只有在“有所指向”的前提下才能访问。
执行如下操作:L=&La;//指针变量L指向了顺序表变量La,我们可以通过L来引用La的成员如下:L->elem[i] //访问L所指向的顺序表的元素,与La.elem[i]同。
L->last // L所指向的顺序表的表尾位置,与st同。
在对顺序表(设为La)进行操作之前,必须保证顺序表在“可操作”状态,那么什么状态是“可操作”的状态呢?为了理解方便,我们来看几个图:图 2.1所示的顺序表有5个元素A,B,C,D,E:这些元素分别存储在数组La.elem[0]~La.elem[4]中,表尾元素是La.elem[4],所以st的值等于4图2.1 有5个元素的顺序表图2.2所示的顺序表中有4个元素A,B,C,D,存储在数组La.elem[0]~La.elem[3]中,st的值等于3.图2.2 有4个元素的顺序表观察上面的图1和图2,容易看出:1)顺序表的元素从下标0开始依次存储在数组La.elem中;2)顺序表La的表尾元素就是La.elem[st];此外,我们也可以发现,图2就是将图1中的元素E删除后的状态。
当删除的过程一直进行下去,表中只有1个元素的时候,如图2.3所示:图2.3 只有1个元素的顺序表那么当所有元素都删除后,顺序表La就是一个空表了,数组La.elem中没有存储元素,而st的值呢?很显然,st=-1。
所以我们判定一个表是否是空表的条件就是去看是否st==-1。
那么如何去判断一个表是否是满的呢?看图2.4。
图2.4 满顺序表一个顺序表是满表,就是数组st中的空间都已经存储了数据,没有空间可以村粗其他元素了,即是说La.elem[0]~La.elem[MAXSIZE-1]都存放了数据,所以表尾元素的位置st=MAXSIZE-1。
所以判断顺序表是否是满的条件就是去看是否st==MAXSIZE-1。
对于顺序表La而言,其表尾标志st的值是等于当前顺序表的表长n-1,其变换范围是-1≦st≦MAXSIZE-1,而对表进行有效操作时,表通常是三种状态中的一种:a)空表(st==-1);b)非空非满表(-1<set<MAXSIZE-1);c)满表(st==MAXSIZE-1)。
初始时,顺序表应该是一个空表,通过不断地插入元素,表的状态从a)变换到b),当表满时状态转到c),此时不能够再执行插入操作,类似地,删除元素的过程也是如此,只不过删除的最终过程是表为空表。
上述的这几种状态都可称为“可操作状态”。
下面要开始具体算法的编写了。
第一个要编写的函数是初始化。
这个看似不起眼,语句也不多的算法,却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就如同参加田径比赛的时候,运动员在听到起跑命令前要做好起跑准备,蹲伏在起跑器一样。
在以后的所有数据结构的算法描述中,第一个要描述算法都是初始化,这个很重要哦!要记住!1.顺序表的初始化InitList(L):初始化的过程就是设立一个空表的过程。
所谓空表就是没有元素的表,没有元素,那么最后一个元素的标志位置就应该<0。
因此,初始化的过程很简单:void InitList(SeqList *L){L->last=-1;//空表标志,也是一个起始位置}2.建表CreatList(L,n)。
建立一个顺序表La,表中有n个元素,分别存储在La.elem[0]~La.elem[n-1]中,建立过程如下:void CreatList(SeqList *L,int n)//创建一个表长为n的顺序表{int i;char c;for(i=0;i<n;i++){scanf("%c",&c); //假设线性表的元素为字符L->elem[i]=c;L->last++;}}3.输出Output(L)。
输出顺序表中元素:无论顺序表La的数组分量La.elem存储了多少元素,La的“有效”元素只存储在La.elem[0]~La.elem[st]中,将它们依次输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