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er2交换机地址学习功能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CNA考点精析
——Layer2交换机地址学习功能分析例题:
Refer to the exhibit. Switch1 has just been restarted and has passed the POST routine. Host A sends its initial frame to Host C. What is the first thing the switch will do as regards populating the switching table?
A: Switch1 will add 192.168.23.4 to the switching table.
B: Switch1 will add 000A.8A47.E612 to the switching table.
C: Switch1 will add 192.168.23.12 to the switching table.
Answers: B
例题分析
一、题意分析
1、事件
当swithc1重新启动并且通过例行自检,此时,主机A发送向主机C发送了它的第一个通信数据(帧)。

2、要求
交换机在接收到由主机A始发,到达主机C的数据后,会做些什么事情?它是如何完善自己的switching table的?
二、展开分析
1、思路概括
假设两台主机直接相连,中间并无交换设备,那么它们之间的通信过程相对较简单。

主机A想要和主机C通信时,首先主机A先会查阅一下自己的arp表,看一下有没有对应的C的相关记录,如果没有记录,则向外发广播的ARP查询,
获得C的回应后,则将得到的C的IP与MAC的对应关系记录到自己的ARP表中,然后完成封装,将数据交给C。

以上为直接通信的方式,那么当A和C之间被新增了一台二层交换机时,这件事情会不会变的稍微复杂些呢?
首先,我们知道switch1在这里起到了一个集合用户、中转用户数据的作用,现在我们注意的焦点在switch1的switching table的形成过程上。

该题旨在让考生明确layer2交换机的交换表的完善过程。

2、展开分析
交换机的三大功能:
地址学习(Address learning)(学习功能)
转发 / 过滤(Forward / filter decisions)(转发功能)
避免环路(Loop avoidance)(清除环路)
该例题中,我们重点在“地址学习(Address learning)”上。

请看下列示意图:
1. 主机A发送数据帧给主机C
2. 交换机通过学习数据帧的源MAC地址,记录下主机A的MAC地址对应端口E0/0
3. 该数据帧将转发到除端口E0以外的其它所有端口 (不清楚目标主机的单点传送用泛洪方式)
现在switch1的switching table(MAC地址表)中已经存在了主机A的MAC 地址及其所对应端口号的对应条目。

注:交换机MAC地址表是通过学习功能来完善的。

只要记住:交换机是通过无目地的侦听源MAC,并将其记录在switching table(MAC地址表)中。

答案是B。

A和C都是IP地址,layer2交换机是不能识别layer3地址的,layer2交换机的switching table(MAC地址表)与IP无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