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欣赏文学作品,拓展对自然景物的感知与想象能力;
2.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培养良好的情感与审美情趣;
3.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文学作品,提高言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4.学生能够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培养对人文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包括文学作品《一株紫丁香》、相关图片等;
2.学生准备纸和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约5分钟)
1.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交流一下他们对紫丁香这种花卉的了解,并
引导学生讲述紫丁香的外形、特点以及所具有的美感。
2.教师呈现图片:分享一些关于紫丁香的图片,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
二、学习文学作品(约30分钟)
1.教师朗读:教师朗读文学作品《一株紫丁香》,学生跟读,重点讲
述篇章。
2.学生发言:鼓励学生讲述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感受和想象。
三、阅读理解(约20分钟)
3.学生交流:学生之间就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进行交流,促进学生对文
学作品的深入思考。
四、写作练习(约30分钟)
1.教师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写一篇短文
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对大自然的认识。
2.学生写作:学生根据指导,展开自己的想象和思考,用文字表达自
己的感受。
3.学生分享:学生读出自己的作品,与同学交流。
五、课堂总结(约5分钟)
1.学生总结: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课后作业
1.学生继续阅读《一株紫丁香》,并写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
2.学生整理今天课堂上写的短文,完善和修改,并将其交给教师。
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设计《一株紫丁香》,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分析文学作品
以及写作练习中都能够得到锻炼和提高。
同时,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
分享,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
学生的思考和表达,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
次教学设计主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为导向,能够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