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周村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淄博市周村区
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周村区统计局
(2018年5月15日)
2017年,面对诸多矛盾挑战,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按照区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牢牢把握“一个目标、三个走到前列”总体思路和“十个新突破、三个新提升”工作重点,团结实干、攻坚克难,大力实施工业强区、生态立区、商贸文旅兴区“三大战略”,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建设“富而强、精而美”的幸福周村迈出新步伐。
一、综合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8837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7477万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659457万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1931439万元,增长9.3%。
三次产业构成由上年的2.9:44.8:52.3调整为2.6:45.0:52.4,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人均生产总值127427元,增长8.5%,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8873美元。
物价总水平保持稳定。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1.2%。
分类别看,八大类消费品价格六涨二降,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8%。
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累计增长12.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累计增长14.6%。
表1 各类价格指数(以上年同期为100)
项目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2 食品烟酒99.2
衣着101.7
居住101.7
生活用品及服务101.1
交通和通信101.2
教育文化和娱乐101.8
医疗保健107.1
其他用品和服务99.0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112.8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114.6
旅游业蓬勃发展。
新增省级旅游商品研发基地1家、金牌旅游商品购物店2家。
全年接待游客380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达到76亿元。
名牌强区战略扎实推进。
全区年末共拥有山东名牌产品24个,山东省服务名牌3个,山东省质量管理奖1个。
知味斋、周村宾馆、鸿祥商厦3家企业被省商务厅认定为“山东老字号”。
二、农林牧渔业
粮食生产下降。
全年粮食总产62966吨,比上年减少6684吨。
其中,夏粮总产31415吨,减少3065吨;秋粮总产31551吨,减少3619吨。
畜牧业健康发展。
全年肉类总产量7257吨,禽蛋产量3869吨,奶类产量3192吨。
林业生产稳定。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34公顷,木材产量10262立方米。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39314千瓦,拖拉机1494台,排灌动力机械39945千瓦。
耕地灌溉面积7.55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6.29千公顷。
农村用电量33716万千瓦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
全区34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94620万元,比上年增长0.21%;产销率达到94.10%;实现利润643508万元,比上年增长1.12%;实现利税960860万元,比上年下降0.60%;亏损企业亏损额10148万元,比上年下降1.03%;资产负债率43.54%,比上年降低0.61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7.38%,比上年降低0.05个百分点。
全区68家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完成产值3281009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8.92%,占现价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0.51%,比上年提高1.17个百分点。
建筑业有所降低。
全区三级资质以上建筑企业28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66532万元,比上年下降3.60%,其中,竣工产值
133421万元,比上年下降3.5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3.0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4.1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1.2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31%。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计划或实际完成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3268092万元,比上年增长5.80%。
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6378万元,比上年增长10.06%;第二产业投资1863591万元,下降10.72%(其中工业投资1852579万元,下降11.12%);第三产业投资1388123万元,增长40.69%(其中商贸流通项目277274万元,增长18.65%)。
在施工项目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24个,完成投资1670167万元;亿元以上项目56个,完成投资1166406万元。
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市重大项目(含淄博经开区)45个(续建项目20个,新开工项目25个),总投资23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1.4亿元,全年完成投资54.5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76%。
25个新开工项目中16个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64%。
区工业和服务业重点项目(不含淄博经开区)34个(续建项目12个,新开工项目22个),总投资135亿元;年度投资计划投资44亿元,全年完成投资27.8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63%。
22个新开工项目中17个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77%。
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62785
万元,比上年增长43.64%;房屋施工面积213.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37%;房屋销售面积33.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5.98%;实现房屋销售额199043万元,比上年增长37.37%。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运行稳步上升。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47960万元,比上年增长11.12%。
按国民经济行业划分,批发业476855万元,增长41.21%;零售业1737625万元,增长4.52%;住宿业23480万元,增长20.91%;餐饮业110000万元,增长17.63%。
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划分,城镇地区2189837万元,增长11.1%;乡村地区158123万元,增长11.27%。
年末实有登记注册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2555个,其中法人单位2292个,产业活动单位263个,注册资金517115万元。
个体工商户16860户,从业人员33198人,注册资金52730万元。
拥有各类市场34处,其中生产资料市场4处,消费品市场30处。
六、对外经济
招商引资及对外经贸总体回暖。
全年共引进境内项目157个,实际引进境内外来投资58.79亿元(区口径)。
引进境外项目1个,实际利用外资43406万元(市口径)。
完成进出口总值377459万
元,比上年增长29.5%。
其中,出口298568万元,增长27.1%,进口78891万元,增长39.3%。
外商投资企业32家,其中,合资企业17家,独资企业15家。
新批准自营进出口企业13家,累计达401家。
七、财政、税收、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保持稳定。
全区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87876万元,比上年增长8.52%,其中,税收收入144335万元,增长18.25%,占一般预算收入的76.82%。
一般预算支出216621万元,比上年增长8.23%。
税收保持稳定。
全年完成各项税收收入196683万元,比上年增长21.87%,其中,国税收入115545万元,增长38.83%;地税收入81138万元,增长3.82%。
金融、保险业运行平稳。
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3204801万元,较年初增加89143万元,较年初增长2.8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56680万元,增加99260万元,增长4.21%;企业存款余额599094万元,减少3650万元,下降0.61%。
各项贷款余额为1536986万元,较年初增加194716万元,较年初增长14.5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707204万元,减少37487万元,下降5.03%;中长期贷款余额816928万元,增加245329万元,增长42.92%。
各金融机构平均存贷比47.96%,较年初提高4.88个百分点。
人保财险、中国人寿、太平洋财险、太平洋寿险、平安财险、
平安寿险6家保险公司实现保险费收入52371万元,比上年增长13.31%;理赔支出12941万元,比上年增长5.10%。
八、交通运输、邮政和供电
交通运输业。
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72.4公里(含文昌湖区)。
公路货运量1023万吨,货运周转量26903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953万人,客运周转量10384万人公里。
年末实有客运班车215辆,座位8854个;出租客车346辆,座位1730个;货车2219辆,吨位12398吨;挂车460辆,吨位12847吨。
邮政业。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270万元,比上年增加84.12%。
函件3.39万件;包件43.86万件;订销报475.39万份;特快专递1.82万份;集邮46.70万枚。
供电业。
全年售电量164522万千瓦时,比上年下降2.02%,销售收入达到10.46亿元,降低4.74%。
年末用电客户达172860户;变电总容量达1387.5兆伏安,农村配电总容量639.2兆伏安,配电线路941.8千米。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技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4家高新技术企业进入新认定公示,6家企业享受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资金政策,承担市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7项,18项成果获市科技奖或专利奖,申请发明专利284
件,授权发明专利65件。
拥有院士工作站4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4家,依托广晟生物科技公司创建的全省“农科驿站”获批国家级“星创天地”,“甩手创”众创空间获得省级备案公示。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全区中小学拥有教职工2900人,招生8404人,在校生34798人,毕业生8779人。
其中:普通中学教职工1769人,招生5304人,在校生19731人,毕业生5772人;小学教职工1131人,招生3100人,在校生15067人,毕业生3007人。
全区职业学校教职工213人,招生603人,在校生1656人,毕业生484人。
全区幼儿园教职工1287人,入园3169人,在园10104人,离园3149人。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提升3处文化站和107个文化大院,对所有农村书屋进行了图书更新,配发广场音响、电脑等文化器材90余套。
组织了元宵节民间艺术展演、第五届“舞动城乡”广场舞蹈展演、喜迎十九大合唱艺术展演等十大群众文化活动。
组织文化惠民百村行活动560场,受益群众达12万人次。
新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名、省级1名、市级6名,公布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4项。
广播电视事业协调推进。
编播《周村新闻》252期,采用新闻1800余条,《一周要闻回顾》46期。
公益广告73期。
在中央台发稿23条,省台42条,市台600余条。
《行业风采》45期,《经济
生活》38期,各类专题稿件80多条。
有线电视用户64807户,其中,高清有线数字电视用户40144户。
卫生事业稳定发展。
年末全区共有市级医院1家,部队医院1家,区属医疗卫生机构10家,病床2160张,卫生技术人员231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160人,注册护士1011人。
全年诊断病人163.3万人次,健康查体人数24.10万人次,入院病人数5.55万人,出院病人5.55万人,治愈率54.21%,病亡率0.63%。
体育事业协调发展。
举办区第十届全民健身节暨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累计举办体育比赛活动30场。
举办健身项目培训班6期,培训学员800余人,为城乡35个村、社区配置健身器材93件套。
开展国民体质监测近500人。
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管理和安全生产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形象显著提升。
全区城镇化率达到72.86%,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对31个老旧小区进行全面改造,完成各类道路改造16.7万平方米,铺设沥青路面5万平方米,铺设污水管线20千米,铺设雨水管线6.7千米,预埋弱电综合管沟32.7千米,内外墙粉刷110.17万平方米,绿化改造0.88万平方米,安装壁灯、庭院灯、路灯927个,新增监控282个。
对正阳路、太和路、辛街、德阳路南段等进行提升改造,整治背街小巷26条。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全年空气质量良好天数180天,比上年增加26天,良好率49.3%,同比提高7.8个百分点。
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0.066毫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7.4%;辖区断面平均水质COD 26.8毫克/升,氨氮0.52毫克/升。
城市面貌更加整洁。
环境卫生整治常态化,集中整治城乡曝露垃圾、各类废弃物。
全年清理各类垃圾1.6万立方,整治清理建筑渣土堆50余处,清理建筑垃圾0.6万立方,无害化处理城乡生活垃圾11.3万吨。
购置生活垃圾收集车8辆、道路冲洗机扫车各2辆、车载豪华公厕1辆、吸污车1辆、封闭垃圾桶1600余个。
新建公厕11座,改建22座。
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稳中求进。
公开出让土地10宗、面积340亩,成交价款2.9亿元,实现政府收益2.5亿元。
发放不动产证书14279份。
安全生产。
全区工矿商贸事故和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4人,比上年下降60%。
2017年亿元GDP生产事故死亡率为0.011。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平稳增长。
年末全区总户数97037户,总人口28785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9018人;男性140292人,女性147559人。
人口出生率11.61‰,死亡率6.07‰,人口自然增长率5.54‰。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92元,比上年增长8.8%;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927元,比上年增长7.7%。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331元,比上年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345元,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20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135元,增长7.5%。
城乡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增加,人民生活质量提高。
表2 年末每百户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耐用消费品名称单位城市农村洗衣机台105 100
空调器台222 107
冰箱台100 98
彩色电视机台102 105
家用汽车辆70 47
摩托车辆13 60
移动电话部257 250
家用电脑台100 67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全区新增就业再就业551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0%。
为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的27家用人单位发放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526万元,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资金2.4万元,为2907名正在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590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2132万元,取暖补助34万元。
全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1582人。
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68114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6990人。
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6645人,被征地49833人。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56347人。
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72833人,城乡居民医
疗保险183514人。
失业保险参保39000人,工伤保险参保49095人,生育保险参保26561人。
劳动监察受理案件300余起,立案处理66起,解决工资支付480余万元。
仲裁院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48件,涉及职工148人,涉案金额534万元。
受理工伤案件273起,结案262起,劳动合同备案13062人。
民政事业健康发展。
全年为2155户3251人发放低保金1617万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200元,全年为1961户2729人发放低保金788万元。
发放“三无”人员供养金65万元,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对象158人、城市集中供养“三无”人员12人。
为8063名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347万元。
为129名失能老人发放护理补贴10.6万元,为3298名残疾人发放补贴金337万元。
为23名孤儿和31名困境儿童、35名困境边缘儿童发放生活补助金35万元。
救助大病困难家庭689户,发放救助金208万元。
为78名随军家属发放未就业生活补助金53.9万元。
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565万元,为30名立功受奖的现役军人发放奖励金2.7万元。
接收退役士兵档案119份,为106名退役士兵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金168万元。
办理结婚登记1761对,离婚登记607对。
注:1.本公报数据为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
2.第一部分综合人均GDP汇率按201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率
6.7518折算。
3.第三部分工业数据计算口径为地方工业+中央省市属工业,计算同比数字时上年的统计总体中不包括上年有今年没有的企业数字。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所有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是指计划或实际完成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分别指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年营业额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企业。
5.第七部分税收数据不含淄博经开区。
6.第七部分金融、保险数据包含萌水镇。
7.第八部分公路通车里程不含萌水镇中的区级及以下道路。
公路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公路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的统计口径为拥有运输证的业户。
8.第八部分邮政业不包括邮政速递数据,供电业数据包含2017年催化剂厂电力供应数。
9.第九部分教育事业段中职业学校学生数中不包含萌水镇、山东轻工职业学院、淄博职业学院附设中职班学生数,仅包含周村区职业中专学生数。
10.第九部分卫生部分数据来自区卫计局。
11.第十一部分出生率、死亡率数据来自区卫计局。
12.第十一部分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的原因是:在城镇化过程中,一部分在农村收入较高的人口进入城镇地区,但在城镇属于较低收入人群,他们的迁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均有拉低作用。
但无论在城镇还是农村,其收入增长效应都会体现在全体居民收入增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