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分析
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分析(一)
一、学生答题情况
我班共有35人参加考试,总分为1995分,平均分57分,不及格人
数16人,6069分的人数7人,7079分的人数6人,80100分的人数6人,积分0。

891。

总体成绩非常不理想,自教学以来,这是最令人失望的一
次考绩,以前从没试过积分不达1的。

二、试卷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大题是积累与运用,共有10小题。

1、考察拼音知识的巩固情况。

仍有很大部分学生拼音不过关,没能
答对。

2、要求学生能用多音字组词。

此题平时也经常练习,但部分学生容
易混淆。

3、用硬笔正确、端正、规范书写汉字。

此题只有极个别学生没能按
要求书写正确、端正、干净。

得分率高。

4、懂得运用合适的关联词。

学生失分率高。

5、能写出意思相近的词。

6、会把反问句改与陈述句互改。

学生基本会按要求改句子。

7、能发现错别字,粗心的学生仍是没能答正确。

8、找出句子中有语病的地方,并改正过来。

此题难度较大,失分最高,几乎没人修改正确。

9、按课文原文填空。

很多学生能背,但容易写错别字,得分率也不高。

10、口语交际。

学生答题理由、说服力不充分。

第二大题是阅读题,包括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

平时上课认真听的学
生对课内阅读题答得较好。

在画出句子一题中,很多学生粗心大意而漏做。

第三大题是作文。

通过学习,卖木雕的少年和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队员
们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生活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请
以“我印象最深刻的人”为题,写一写你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要求:内容
具体,语句通顺,书写规范,不少于250字。

很多学生没能认真审题,所
写的内容脱离要求,再者,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开始文,而改卷老
师的要求也过高,凡是脱题的作文都只是得三五分。

四、对今后教学的几点看法
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
本次考试中,很多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失分很多,对此我们要在基
础上狠抓,在教学与复习中要采用分散与集中的办法,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

平时要鼓励学生背大段的课文,整篇的课文。

2、要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部分失分严重。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
而不是靠课外的大量的阅读短文的练习,这是常识,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精读课的教学,老师要根据教材特点指点学习方法;课外阅读,老师要放手,让学生运用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

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一是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

二是重视词句含义的能力。

三是自己
提问题自己回答问题的能力。

3、三年级的习作教学要在学生习作的兴趣上下功夫,要充分利用习作教材,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重点进行片段练习。

在批改、讲评学生的习作时,要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充分保护学生表达与交流的积极性,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感,从而不断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4、平时要狠抓学生的书写,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对于答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很多改卷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习惯先看书写,再看内容,好的书写能给批改教师带来愉悦的心情,由此而才容易在作文中获高分。

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分析(二)
本次语文期末考试,我班参考人数为35人,总分2619,平均分85、1。

全班最高分97,最低分51。

率为71%;及格率为96%,两极分化严重。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写好钢笔字。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从答题情况来看,多数学生的卷面整洁,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从基础到的书写都相当潦草,涂改也较严重,还有就是书写的格式问题。

处处留心。

看拼音写词语。

重在考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从答题情况看,孩子们书写正确工整,得分率较高。

但此题中个别字出错率很高,如:据说的“据”;裂开的“裂”(衣字漏掉了)。

这也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局限于本课或本单元生字的归整,而忽略了跨单元的生字归整;还有就是注重了多音字组词,而忽视了同音字的应用。

用直线把对应的诗句和成语连起来。

我个人觉得这也是这张试卷的一
个“亮点”。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明确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
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平时的教学中,我一直是很重视古
诗文的诵读积累的,但此次试卷除了诗句的连线,最后还要和相应的成语
连接起来。

初拿到试卷还着实为学生们捏了把汗,但做质量分析时我却发
现大多数学生完成得都很好,平时的每周定时诵读,学生已经有了很好地
语感,不知不觉中自然领悟了诗的内容。

但是不会背诵古诗的学生就会环
环出错,自然失分较多。

仿写句子。

一句是仿写拟人句,一句是用“有的”造句,这些平时在
练习册上训练过,所以基本完成挺好。

遗憾的是个别孩子习惯性的“有的”只写了三句,而这次的范句就是四句。

看似能得分的题目竟这样丢分了,
足可见审题的习惯多么重要。

诵读积累。

按课文填空重在考查学生语言积累情况。

从答题情况看,孩子们都能
背诵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并能灵活运用。

只是填写中错别字较多。

本次作文为想象性的作文。

从完卷情况来看,多数同学能按要求习作,并想像丰富,故事情节完整、生动,有趣,语言流畅。

但部分学生的习作
篇幅较短,学生想象力不够丰富,基本功不够扎实,所写的话就事论事、
无实质内容,缺乏童趣,书写不认真,还有偏题现象,没按要求编写童话。

可见在这方面,我班学生还是较为薄弱。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更应加强:(1)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全班有好几个同学作文跑题,有
的是因为没有读完题目要求,有的是因为没有认真思考,这种现象反映了
学生的心浮气躁;有的虽然没有跑题,但是表达上也不到位,要么太空洞,要么重点不突出,要么没有开头和结尾,结构不完整,总之问题很多。

训练学生在完整描写一件事时,语言表达要通顺,无错别字现象,标
点符号的使用要正确。

抓好习作基本功,把句子写通顺的同时,注意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培
养和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二、改进措施
(一)教师:
1、严格执行语文新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正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精心组织教学活动。

特别是在过程与方法上要指导学生,使学生学会
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识字和积累得分率较高,学生掌握较好,
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必须继续重视这方面教学。

3、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审题时,不能掰碎了喂给学生,要鼓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提高审题的能力。

4、注重作文教学,平时让学生多练笔,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为
写作提供素材。

适当教给学生写作技巧,以提高作文水平。

5、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们将更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上,充分让其独立思考,
不要一味灌输知识,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宽松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争辩,善于思考的创新能力。

这样学生就不至于
考试过程中,对于开放性的题目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唯一。

6、平时把一些类型的题目训练贯穿在课堂中,不到期末临时抱佛脚。

7、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展思维。

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
伸于课外,注重课外知识点的渗入,融会贯通。

首先教师要多读书,其次
要求教师能多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读各种文章。

不仅自己能
读懂,而且有所感悟,有所积淀。

这样,学生平时就有了充实的阅读素材,增加了对语言的悟性,提升了语文综合素养。

(二)学生:
1、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从卷面的情况看,学生在写字方面对
汉字的基本笔画,间架结构的书写欠规范,学生在卷面上出现的错别字较多。

教师平时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从字迹、审题,认真程度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的认真阅读态度,平时提高要求,端正态度,作业的质
量等方面进一步加强;还要培养学生做完题认真检查的习惯。

3、对个别学困生要加强辅导,特别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倡学
得少一点、学得浅一点、让他学得好点。

学得少一点、学得浅一点,不是
降低标准,而是为了学得好点,收到实际的效果。

只有学得少一点、学得
浅一点,才有可能学得好一点。

因为每次试卷上多数是不难的和不太难的题。

保证这些题不丢分,学困生成绩就上去了,积极性也提高了。

4、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立足于课堂。

针对阅读部分失分严重这一
现象,我认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

教学中,重
视阅读方法的培养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
一是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

二是体会重视词句含义的能力。

三是
自己提问题自己回答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要将阅读延伸至课外,鼓励学
生在课外多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丰富积累,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

5、作文教学改进作文方法的指导,注意学生思维的训练,减少作文
的错别字,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积累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字
词教学应以积累为主,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一些优美词句,养
成自觉积累的习惯。

要充分利用习作教材,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
重点进行片段练习。

在批改、讲评学生的习作时,要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充分保护学生表达与交流的积极性,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感,从而不断增
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总之,“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希望我们的学生学有所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