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化史8(地理大发现与十七世纪的科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论的世界观
17世纪的科学实验
内在自然的探索
笛卡尔——普遍怀疑和自我意识
“我思故我在” I think therefore I am
洛克——人是如何认识的
反对天赋观念,主张白板说 认识就是外部感官和内部反省
宗教:自然神论
上帝观:理性化的上帝
遥远而抽象的第一因创世者,救世主, 与教会与教徒同在的上帝
十七世纪:科学革命
17、18世纪在欧洲土地上出现的科学革命是人类发 展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甚至可能是人类迄今为止所 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它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自 然与世界的认识,而且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社会与 自己的认识,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原则与价值观念。人们 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原则的改变必然深刻的影响到人们的 行为实践,影响到人们在社会领域所做的一切,以致从 此以后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实践、认识观念全都变了 样。它直接推动了另一些同样伟大的革命:启蒙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终于使世界历史发生了不可 逆转的变化。
其次,自从开辟新航路以来,欧洲航运贸易 枢纽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国家, 经济中心又再向西移动,意大利走向衰落,丧 失了作为欧洲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而尼德兰 和英国以及法国则代之而起。特别在尼德兰和 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航海业迅速地发展起 来。 世界经济中心的移动,从古希腊到古罗 马,从意大利到西班牙、葡萄牙,再到日后的 英吉利、美利坚,仿佛各领风骚数百年,这是 很有意思的现象。
古典主义代表人物:
1. 高乃依(Corneille):悲剧家,《熙德》 Le Cid被成为法国第一部古典主义悲剧。 2. 拉辛(Racine):悲剧家,《安德洛玛科》 Andromaque,《菲德尔》Phaedra 3. 莫里哀(Moliere):喜剧家,《达杜夫》 Tartuffe伪善的代名词,《愤世嫉俗》 Misanthrope和《吝啬鬼》L’Avare。
二、科学革命:新观念、新方法的创造
经过16世纪的宗教改革,17世纪的西欧(通 过思想界)进入精神领域里的深入反思的世纪 。从弗朗西斯· 培根(他是跨16、17世纪的人) 起,霍布斯、洛克、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 尼茨等这一连串名字,都在这一沉思中作出了 自己的贡献,这贡献的特征,就是形成了独立 的、科学的思维。
英国受罗马文化的影响相对就少一些。 在政治和法律方面,英国主要是根据古老的 传统和社会现实积累起制度文化和法律判例 ,社会生活不是由根据某种理论“制定”出 来的成文法规来指导的。英国的经验主义者 认为,一切知识文化最终都是经验的,它们 或者是感觉直接给予我们的,或者是过去的 感觉给予我们的简单观念的复合,思想的任 务在于回顾和记忆这些观念,联合它们以形 成较复杂的观念,分解它们以得到较简单的 观念,考察它们以找出其间的关系。
本体论与认识论的不同
思想方法的不同:
中世纪:超理性的信仰与形式主义的推理 近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经验为出发点,在实验观察的基础
上,进行逻辑演绎,以理性为真理可靠性的 唯一标准
科学:理性的勃兴
对自然的发现
外在自然:作为自然界的自然秩序 内在自然:作为人的本质的理性
外在自然的探索
哥白尼的“日心说” 牛顿的万有引力
16、17世纪就是这样的一个时代。航海术的 改进和航海事业的发展,贸易的增加和运费 的降低,以及地理大发现都体现了这一要求。 15世纪末、16世纪初,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1492年)、达· 伽玛绕过好望角(1497年 11月22日)到达印度,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1519年—1522年)等,这些对于欧洲经济 生活发生巨大的影响。 首先是引起“商业上的革命”,表现为世 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的增多,欧洲商人 的贸易范围空前扩大了。
Prince Henrique
两条主要航线
葡萄牙
向南沿非洲西海岸,经好望角,进入阿拉伯海 和印度洋,向东穿越马六甲海到达南中国海
西班牙
向西或西南,穿过大西洋到达印度和中国
第二节 国家主义的兴起
王朝国家与民族国家 大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与俄罗斯帝国
王朝国家与民族国家
王朝国家
王室家族的联姻,不存在固定的疆域 民族国家 1. 宗教改革后政教分离,“教随国定” 2. 国家由国王的私有财产变成了民众 的政治单元,国家利益至上 3. 君主专制或君主立宪
自然宗教:强调道德和理性 基督宗教的理性化
文学:古典主义
17thc-19thc初欧洲最主要的思潮是古典 主义(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时期)。 古典主义的特点: 1. 重视格律,讲究对称和谐, 强调形式的规范,“三一律”; 2. 注重理性, 以理性驾驭情感; 3. 模仿古代,摹仿古希腊; 4. 具有为王权服务的鲜明倾向性。
一、科学革命产生的时代氛围
1.市民经济的强大发展是科学革命开花结果的 最深厚基础 科学革命兴起的最强大社会根源在社会物 质生活中,在新兴市民阶级孜孜追求功利的经 济活动中。16、17世纪,新兴市民经济有了长 足的发展,这种发展使人们对世俗生活再次发 生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表现为对自然的热爱 ,表现为重视自然、研究自然,探索自然的奥 秘,表现为对经验与实验的重视,表现为对能 产生实际功利效果的技艺的重视。
第三,航海事业的发展也带动了造船及 与之有关的地图、仪器、罗盘制造业的发 展。葡萄牙、西班牙、英格兰、荷兰、法 兰西都建立了航海学校。新大陆的发现和 环球航行也使世界连成一片,殖民、掠夺、 奴隶贸易、新大陆的开垦与资本原始积累 等一系列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大事件都 因此紧紧联系在一起。
2.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科学的发展既需要经验主义,也需要理性主 义;既需要综合归纳,也需要分析演绎。在此意 义上,培根与笛卡尔是互补的。他们各执一端, 反而促进了这一端的充分发展,因而他们对科学 的发展都功不可没。当然,在发展过程中它们并 不是相互没有影响的,只是出发点和侧重点有明 显的区别。重要的在于,无论是英国的经验派还 是大陆的理性思辨派,对经院哲学来说,独立的 科学的思维的形成,都意味着方法论的觉醒和革 命,都意味着科学的、理性主义精神的觉醒。这 些方法特别是其中体现的怀疑的方法或怀疑精神 ,对科学革命都有很大的推动力量。
第八章
地理大发现与十七世纪 的科技文化
目录
地理:地理大发现 政治:民族国家的崛起
经济:十七世纪的科技文化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与动机
地理大发现
航海活动的发展过程
时代背景与动机
东方情结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扩张与陆路交通
的阻断 航海技术的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的宇宙观:托勒密的地圆说 传播基督教信仰 香料贸易
大国兴衰
西班牙:16世纪
荷兰:
17世纪中叶取代西班牙成为海上
霸主 法国:17世纪成为欧洲大陆上的霸主 英国:18世纪取代荷兰
奥斯曼帝国
俄罗斯帝国
彼得大帝
君士坦丁堡
的双头鹰徽章
第三节 十七世纪的科技文化
目录
哲学:怀疑论和经验论
科学:理性的勃兴
宗教:自然神论
文学:古典主义
航海活动的发展过程
葡萄牙
1420,葡王子亨利
1487,迪亚斯,绕过
西班牙
1492,伊莎贝拉王后
1492,哥伦布到达巴
好望角,进入印度洋 1498, 达· 伽马,到 达印度 1500,卡布拉尔无意 中发现南美洲的巴西
哈马群岛 1522,麦哲伦,从欧 洲西航到亚洲,完成 第一次环球航行
路易十四
人性的觉醒
文艺复兴:感性的觉醒 启蒙运动:理性的觉醒 人性的乐观
1. 日心说对人的自尊的打击
2. 对人的理性和科学的力量的乐观,坚 信人可以在此岸建立人间乐园 3. 反对人全然堕落的基督教教义
近现代西方早期思潮:科学革命
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可以说好戏连台,科 学革命、启蒙运动、现代思潮又接连不断,波 澜壮阔,令人目不暇接。1640年和1789年爆发 了英法资产阶级政治大革命,在经济领域,资 产阶级也在进行着一场不知不觉的深刻的革命 性的变化,即第一次工业革命。与此同时,资 产阶级在思想上也发生了一连串的革命:科学 革命、启蒙运动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由此把 西方近代文明推向顶峰,又为新的西方现代文 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大胆怀疑传统世界留下来的一切观念与方法,对 于科学革命非常重要。因为科学研究需要独立的见 解,需要个人自己的看法,需要主体的创造性才能 的充分发展,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更不能迷 信盲从,不敢逾越前人结论一步。否则,认识不可 能深化,社会也很难进步。怀疑,一方面能使人跳 出传统观念的束缚,看清传统观念的弊病与缺陷, 看清迷信传统与盲从权威的危害;另一方面,使人 增强自己的独立判断力。凡是凭自己考虑,自己拿 主见,对于古代一切包括权威、教义所言,统统加 以怀疑,分清其是非曲直、合理与不合理的东西, 然后信自己所信,疑自己所疑。
17世纪可以说是认识论、方法论觉 醒的世纪,此前的形而上学关注的问题 ,归根到底是本体论问题,几乎不存在 认识论、方法论的问题。17世纪则开始 由论证神的存在问题入手进入了认识的 领域。黑格尔说,17世纪在方法论上有 两大流派,一是英国的经验派,一是大 陆的理性思辩派。
这两派都各有自己久远的历史渊源,到17世 纪而形成气候。一般说来,经验主义者重感官知 觉和亲身经验,注重归纳与综合。如作为近代归 纳法创始人的培根,就主张大量的搜集材料,正 反面的都要,然后分门别类加以考察和实验,再 加以概括归纳,他认为这样做就能使任何学科、 任何问题取得进展。理性思辩派则从思维、内心 出发,注重分析与演绎。作为近代理性演绎法的 创始人笛卡尔则从无可怀疑的观念出发一步步推 演出整个理论体系,这是很有名的。也许,他们 两人都有些极端。
同时,17、18世纪的欧洲大陆,比起英国来经 济发展是相对落后的,新兴资产阶级尚无力夺取 政权,专臸君主仍是绝对的权威。在宗教上,不 论新教还是天主教,都以其宗教神学强有力地支 配着人们的精神,一般从事学问的探索者,多少 总还要考虑教会的态度。大陆的学者们喜欢数学, 也是因为数学问题中的准确性与可解说性的真理, 不必实地调查,便可直接了悟,与教会的教义较 少冲突。当然也还有大陆的学者相信人类能从直 觉获得的普遍原理推导出所有关于客观世界的知 识,他们喜欢从定义和公理开始,然后按照严格 的推理程序演绎出下面的命题。
3.英法经验论和唯理论传统的影响 大陆理性主义者的唯理论与英国经验主 义者的经验论,既是两种互相对臷的理论 体系,又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将这两种 方法结合在一起,就构成近代科学方法的 两个重要方面。笛卡儿的理性主义经过荷 兰学者斯宾诺莎(1632年—1677年)和德 国学者莱布尼茨(1646年—17l6年)的进 一步发展,成为欧洲大陆思想的基本风格, 与以培根为代表的英国经验主义风格形成 鲜明对照。
时代精神:人性的觉醒
哲学:怀疑论和经验论
普遍怀疑的思想方法
1. 从怀疑出发,确立无可怀疑的真实世界 2. 不是否定外在世界的真实性,而是要颠覆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虚假世界,在经验事实 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真实的世界 代表人物: 培根:实验科学,外在经验 笛卡尔:理性反省,内在经验
近代思想与中世纪的对比
随着资本主义势力的发展壮大、封建臸度的腐朽 解体以及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16世纪末叶,在尼 德兰最先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西班牙在北 方各省的封建专臸统治,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 和国—荷兰共和国。1640年爆发的英国资产阶级革 命,具有着世界历史的意义,它标志着封建中世纪 结束、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尼德兰和英国的革命都 是在新教—加尔文教的旗臶下进行的,是反对罗马 天主教会的。这些革命继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和农 民战争之后,给予整个封建社会臸度和意识形态以 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给科学革命的形成、发展, 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这种差别形成是与不同的历史及文化传统 相联系的。 意大利、法国和德国同罗马文化的联系更 密切一些,罗马法律通过理性的成文法来指 导生活,古典哲学大师对于精神与物质的形 而上关怀以及教父哲学等形成的传统思维定 势等。理性主义者总是企图构筑囊括自然法 则和人生法则的庞大思想体系,而这正是从 古代思想到经院哲学的文化传统的继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