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二化学下学期暑假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试 晶体的结构与性质高二全册化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遁市安宁阳光实验学校晶体的结构与性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晶体在水中溶解时,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B.原子晶体中的各相邻原子都以非极性键相结合
C.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很低,常温下都呈液态或气态
D.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
【答案】D
【解析】解:A.分子晶体在水中溶解时,也可能破坏化学键,如氯化氢,故A 错误;
B.原子晶体中的相邻原子间可能为极性键,如SiO2,也可能为非极性键,如Si,故B错误;
C.S、白磷、红磷、C60等都属于分子晶体,常温下呈固态,故C错误;
D.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可能是离子晶体,也可能是金属晶体,故D正确;故选D.
2、下列关于物质特殊聚集状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电场存在的情况下,液晶分子沿着电场方向有序排列
B.非晶体的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排列杂乱无章
C.液晶最重要的用途是制造液晶显示器
D.由纳米粒子构成的纳米陶瓷有极高的硬度,但低温下不具有优良的延展性【答案】D
【解析】纳米粒子构成的纳米陶瓷在低温下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3、下列性质适合于某种原子晶体的是()A.熔点1070℃,易溶于水,水溶液导电
B.熔点10.32℃,液态不导电,水溶液导电
C.能溶于CS2,熔点444.6℃
D.熔点3550℃,很硬,不溶于水,不导电
【答案】D
【解析】
4、下图是CaF2晶胞的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CaF2晶胞中含有8个Ca2+
B.一个CaF2晶胞中含有8个F-
C.在CaF2晶胞中Ca2+的配位数为4
D.在CaF2晶胞中F-的配位数为8
【答案】B
【解析】
5、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A.直线形;三角锥形 B.V形;三角锥形
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V形;平面三角形
【答案】D
【解析】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②NaCl晶体中与每个Na+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a+共有12个③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④晶格能
由大到小: NaF> NaCl> NaBr>NaI ⑤含有共价键的晶体一定具有高的熔、沸点及硬度
⑥s-s σ键与s-p σ键的电子云形状相同⑦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含σ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⑧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其立体构形不一定是正四面体
A.①②⑤⑥B.③④⑥⑦C.②④⑦⑧ D.③④⑤⑧【答案】C
【解析】
7、下列关于金属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金属单质都以金属晶体形式存在
B.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作用,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不因变形而消失
C.钙的熔沸点低于钾
D.温度越高,金属的导电性越好
【答案】B
【解析】
8、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在每一层内,每一个碳原子都跟其他3个碳原子相结合。
据图分析,石墨晶体中碳原子数与共价键数之比为()
A.2∶3 B.2∶1 C.1∶3 D.3∶2
【答案】A
【解析】每个碳原子被3个六边形共用,每条共价键被2个六边形共用,则石
墨晶体中碳原子个数与共价键个数之比为(6×1
3)∶(6×1
2
)=2∶3。
9、食盐晶体是由钠离子(右图中的“?”)和氯离子(右图中的“”)组成的,且均为等距离的交错排列。
已知食盐的密度是2.2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mol-1。
在食盐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钠离子中心间的距离最接近于( )
A.3.0×10-8 cm B.3.5×10-8 cm
C.4.0×10-8 cm D.5.0×10-8 cm
【答案】C
【解析】
从NaCl晶体结构模型中分割出一个小立方体,如右图所示,a表示其边长,d 表示两个Na+中心间的距离。
10、2005年8月9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在爱德华空基地安全着陆,航天飞机表层的防热瓦曾成为航天飞机能否安全着陆的制约因素。
防热瓦是以石墨材料为主要成分的非常疏松的泡沫陶瓷,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A.石墨成为该泡沫陶瓷主要成分的主要原因是石墨是原子晶体
B.石墨成为该泡沫陶瓷主要成分的主要原因是石墨熔点很高
C.石墨中碳碳键之间的夹角是109°28′
D.C60也可以代替石墨用作航天飞机表层的防热瓦材料
【答案】B
【解析】
11、下列哪种模型可以表示金属钠的原子堆积模型()
【答案】C
【解析】A项为简单立方堆积,金属钋主要以此方式堆积;B项为六方堆积模型如镁、锌、钛等晶体属于此类堆积方式;C为体心立方堆积模型,钾、钠、铬、
钼、钨属于此类堆积;D项为面心立方堆积,铜、铅、金、银为此种堆积模型。
所以C项符合题意。
12、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隆重开幕了,江苏馆的展示主题是“锦绣江苏,
美好家园”。
江苏馆外观由组合式动静两层LED贴膜大屏风构成,面
积达37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可移动的、最大的LED组合屏。
目前市
售LED晶片,材质基本以AlGaInP(磷化铝镓铟)、InGaN(氮化铟镓)为主。
(1)镓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
(2)第四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总趋势是逐渐增大的。
Ga 的第一电离能却明显低于Zn,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N、P、As处于同一主族,其氢化物沸点由高到低的排序是________。
(4)GaN、GaP、GaAs等是人工合成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其晶体结构与单晶硅相似。
GaN的晶胞结构如上图所示,其中与同一个Ga原子(黑色球)相连的N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
(5)写出与N-3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离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各写一种)。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或[Ar]3d104s24p1)
(2)锌原子价电子为3s104s2,为全充满结构,相对稳定,第一电离能较大
(3)NH3>AsH3>PH3
(4)正四面体(5)N2O(或CO2、CS2、BeCl2) CNO-
【解析】(1)镓是31号元素。
(2)轨道上的电子排布处于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相对稳定。
(3)同主族的气态氢化物的熔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NH3中含有氢键,熔沸点最高。
(4)彼此之间的夹角和距离相等。
(5)先找符合原子个数相等这一条件的粒子,再从价电子个数相等上考虑。
13、如图为某晶体的一个晶胞.该晶体由A、B、C三种基本粒子组成.试根据图示判断,该晶体的化学式是()
A.A6B8C B.A2B4C C.A3BC D.A3B4C
【答案】C
【解析】根据晶胞图可知,A原子分布在立方体的六个面心上,所以晶胞中含有A 原子的数目为=3,B原子分布在立方体的八个顶点上,所以晶胞含有B 原子数目为=1,C原子位于立方体的体心,数目为1,所以在晶胞中ABC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1:1,所以晶体的化学式为:A3BC,故答案选C;
14、在NaCl晶体中,距离最近的Na+组成的最小多面体是
A.正四面体 B.正六面体 C.正八面体 D.正十二面体
【答案】A
【解析】
15、一定条件下,CO2分子晶体可转化为具有类似SiO2结构的原子晶体.从理论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转化过程是物理变化
B.1molCO2原子晶体中含2molC﹣O键
C.CO2原子晶体的熔点高于SiO2
D.CO2的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C
【解析】A、CO2原子晶体转化为CO2分子晶体,结构已发生改变,且二者的性质也有较大差异,故二者是不同的物质,二者的转变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B、CO2原子晶体与SiO2结构类似,每个碳原子与4个氧原子通过1对共用电子对连接,故1molCO2原子晶体中含4molC﹣O键,故B错误;
C、共价键的键长越短晶体熔沸点越高,原子晶体CO2中化学键键长比SiO2晶体中的键长短,所以原子晶体CO2比SiO2晶体熔沸点高,故C正确;
D、二氧化碳原子晶体中不含分子,故D错误;故选C.
16、今有下列六组仪器:①尾接管②带塞(有孔)锥形瓶③温度计④冷凝管⑤已组装固定好的铁架台、酒精灯和蒸馏烧瓶(垫有石棉网) ⑥带附件的铁架台。
现要进行酒精和水混合物的分离实验。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按仪器的安装先后顺序排列以上提供的各组仪器(填序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冷凝管的两端有大口和小口之分,靠近大口的小弯管用于________,靠近小口的小弯管用于________。
(3)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____________。
(4)在蒸馏烧瓶中注入液体混合物后,加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蒸馏后在锥形瓶中收集到的液体是________,烧瓶中剩下的液体主要是________。
【答案】(1)⑤③④⑥①②
(2)流出冷却水流入冷却水
(3)蒸馏烧瓶内支管口的下沿处
(4)防止过热时液体暴沸而剧烈跳动
(5)酒精水
【解析】根据题中所给的信息,结合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酒精和水混合物的分离实验。
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铁生锈进行研究。
(1)甲同学设计了A、B、C实验(如图),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经过较长时间后,甲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铁钉生锈;B中铁钉不生锈;C中铁钉不生锈。
①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分析,可得出铁生锈的外部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铁钉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B所用的水要经过处理;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为了达到同样目的,设计了实验D(如图),发现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液面升高,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填“能”或“不能”)说明水对铁钉生锈产生影响。
【答案】(1)①在潮湿环境中与氧气接触②O2+2H2O+4e-====4OH-③煮沸隔
绝空气④吸收其中的水蒸气(2)铁发生吸氧腐蚀,导致试管内压强减小,液面上升不能
【解析】A试管中的铁钉在与空气和水接触时能生锈,B试管中用植物油隔绝了空气,C试管中用碱石灰吸收了试管内水分,B、C试管中的铁钉都不生锈,由此可知铁生锈的条件是有水与氧气。
18、常温下电解200 mL一定浓度的NaCl和CuSO4混合溶液,理论上两极所得气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中Ⅰ和Ⅱ所示(气体体积已换算成状况下的体积)。
根据图中信息进行计算:原混合溶液中NaCl和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c(NaCl)=0.1 mol/L
c(CuSO4)=0.1 mol/L
【解析】混合溶液中阳离子有Na+、Cu2+、H+,放电顺序为Cu2+>H+>Na+,阴离子有Cl-、SO42—、OH-,放电顺序为Cl->OH->SO42—,故阳极先2Cl--2e-
===Cl2↑,再4OH--4e-===2H2O+O2↑。
阴极先Cu2++2e-===Cu,再2H++2e-===H2↑,故n(NaCl)=2n(Cl2)=0.02 mol,则c(NaCl)=0.1 mol/L,阳极得到336 mL气体中,含0.01 mol Cl2和0.005 mol O2。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0.01 mol×2+0.005 mol×4=0.04 mol,此过程中阴极刚好全部析出铜:
n(CuSO4)=n(Cu)==0.02 mol,
则c(CuSO4)==0.1 mol/L。
19、有A、B、C、D、E、F六种元素,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C的2p轨道中有三个未成对的单电子,F原子核外电子数是B与C核外电子数之和,D是主族元素且与E同周期,E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E2O和黑色的EO两种氧化物,D与B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A2F分子中F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F的氧化物FO3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__。
(3)CA3极易溶于水,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判断CA3溶于水后,形成CA3·H2O的合理结构;________(填字母代号),推理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图中可以看出,D跟B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该离子化合物晶体的密度为a g·cm-3,则晶胞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表达式即可)。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2)sp3平面正三角形
(3)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 b 一水合氨电离产生铵根离子和氢氧根
(4)CaF21
3231
478g mol
ag cm 6.0210mol
-
--
⨯
⨯⨯
【解析】由题意可知A、B、C分别为H、F、N,故推出F是S,由题意推出E 是Cu,由晶胞的结构用均摊法计算出一个晶胞中含有8个F-,同时含有4个D 离子,故可判断D是第四周期+2价的金属元素,故D是钙元素。
NH3极易溶于水的原因是能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根据氢键的表示方法可知b是合理的;根据密度=m/V进行计算,应注意一个晶胞中含有4个CaF2。
20、有A、B、C、D、E原子序数均为前20号的五种元素,其中A元素和B元素的原子都有1个未成对电子,A+和B-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B原子得一个电
子后2p轨道全满;C原子的p轨道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其气态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最大;D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其最高价氧化物中含D的质量分数为40%,且其核内质子数等于其中子数。
R是由A、D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E元素原子中4s能级有2个电子。
请回答:
(1)A单质、B单质、化合物R的熔点高低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
①A单质>B单质>化合物R
②化合物R>A单质>B单质
③A单质>化合物R>B单质
④B单质>化合物R>A单质
(2)B-的特征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在CB3分子中C元素原子的轨道发生的是________杂化,其固态时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
(3)C的氢化物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其氢化物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C、D三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5)E与B形成的晶体M的最小单元“晶胞”如下图所示,则M的化学式为
________;如果M晶体的密度为d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则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E中心间的距离为________cm。
【答案】(1)②(2)2s22p6sp3分子晶体
(3)三角锥形氨分子间形成氢键
(4)F>N>S (5)CaF2
【解析】首先从题目所给信息推导出各元素:B的2p轨道差一个电子为全满,应为F元素。
因A+和B-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A为Na元素。
C的p轨道有三个未成对电子,即为n p3排布,又其氢化物溶解性为同族中最大,则应为N 元素。
D为S元素,E为Ca元素。
(1)R为Na2S属于离子晶体,熔点最高,A单质是钠,为固态,B单质是F2,为气态,所以它们的熔点为R>A>B(固态高于气态)。
(2)B-得一个电子后应是全充满,为2s22p6,CB3(NF3)中由于N原子有孤对电子,因而属于sp3杂化,属于分子晶体;(3)C的氢化物是NH3,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由于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故沸点很高。
(4)电负性也指非金属性,则F>N>S。
(5)晶胞中Ca为1/2,F为1,化学式为CaF2。
晶胞中只含有1/2个CaF2。
设边长为a,有
A
1
2
N
·78=da3,两个Ca
21、已知:G、Q、R、T、X、Y、Z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G的简单阴离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Q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两倍,X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同;T2R的晶体类型是离子晶体,Y原子基态3p原子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其单质晶体类型属于分子晶体;在元素周期表中Z元素位于第11列。
回答下列问题:
(1) Z的核外外围电子排布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X以及与X左右相邻的两种元素,其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 QR2分子中,Q原子采取________杂化,写出与QR2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子式为G 2R、G 2Y的两种物质中一种更稳定,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的氯化物的熔点比Q的氯化物的熔点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据报道,由Q、X、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晶体具有超导性,其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晶体中距每个X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Q原子有______个。
【答案】(1) 3d104s1
(2) Na<Al<Mg
(3) sp N2O(或CS2等)
(4) O的非金属性比S强(或H2O的键能比H2S大) T、Q的固态氯化物分别属于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一般高于分子晶体
(5) 2
【解析】根据G阴离子的电子数判断,G是H;依据Q原子的电子排布,Q是C;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 Z是第11列,在ⅠB族,是Cu元素;Y原子基态3p 原子轨道上(在第三周期)有2个未成对电子,则是3p2或3p4,若是前者,Y是Si,其单质不是分子晶体,故Y是S;T2R的晶体类型是离子晶体,T是+1价阳离子,R是-2价阴离子,R是O,则T是Na;X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同,X是Mg。
(1) Cu原子电子排布要符合洪特规则。
(2) Mg的3s2处于全满状态,第一电离能比其左右多大。
(3) CO2中心原子C是sp杂化。
(4) O的非金属性强于S,故H2O比H2S稳定。
22、原子序数小于36的X、Y、Z、W四种元素,其中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Y原子基态时最外层电子总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Z原子基态时
2p原子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的电子,W的原子序数为29。
回答下列问题:(1)Y2X2分子中Y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1 mol Y2X2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
(2)化合物ZX3的沸点比化合物YX4的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元素Y的一种氧化物与元素Z的一种氧化物互为等电子体,元素Z的这种氧化物的分子式是________。
(4)元素W的一种氯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上图所示,该氯化物的化学式是
________,它可与浓盐酸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配合物H n W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答案】
【解析】
23、钛及其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卫星、舰艇、医疗以及石油化工等领域。
下面是用金红石(主要成分为TiO2)制备金属钛和钛酸钡的流程。
(1)Ti基态的电子排布式为。
(2)TiCl4熔点为-24℃,沸点为136.4℃,室温下为无色液体,可溶于甲苯和氯代烃。
固态TiCl4属于晶体。
(3)BaCO3为离子化合物。
CO32-中C原子的杂化类型为,写出一种与CO32-
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 (填化学式)。
(4)钛酸钡的晶胞如图所示,其化学式为。
(5)用锌还原TiCl4的盐酸溶液,经后续处理可制得绿色的配合物Cl2·H2O。
1mol该配合物中含有δ键的数目为。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24s2(或3d24s2)
(2)分子
(3)sp2; NO3-、SiO32-;
(4)BaTiO3
(5)18 mol(或18×6.02×1023)
【解析】解:(1)Ti为22号元素,核外有22个电子,分别排布在4个能层中,基态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4s2;
(2) TiCl4熔点为-24℃,沸点为136.4℃,可知熔、沸点较低,故为分子晶体;
(3)CO32-中C原子的价电子数为3,有3个杂化轨道,则杂化方式为sp2;CO32-中含有4中原子,价电子数为24,则其等电子体为NO3-、SiO32-;
(4)由图可知,1个钛酸钡的晶胞中含有1个Ba,Ti位于顶点,被8个晶胞共有,O位于棱上,故化学式为BaTiO3;
(5)1mol配合物Cl2·H2O中,1molTi、1molCl、5molH2O共含有16molδ键,外边1molH2O含有2mol,总计含有18molδ键。
24、在晶体:干冰、石、金属钠中,其构成微粒之间的作用力分别
是、、.其中熔点最高的是,最低的是.【答案】分子间作用力(或范德华力);共价键;金属键;石;干冰.
【解析】解:干冰是分子晶体,石是原子晶体,金属钠是金属晶体,其构成微粒之间的作用力分别是分子间作用力(或范德华力)、共价键、金属键,其中熔点最高的是原子晶体石,常温下二氧化碳是气体,Na是固体,因此熔点最低的是干冰,
故答案为:分子间作用力(或范德华力);共价键;金属键;石;干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