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李世涛
来源:《读与写·中旬刊》2018年第05期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快,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重点。

目前,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还有很多局限性,学生的思维固化,缺乏想象力与探索精神,这些都是导致教学工作中难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因。

本文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对教育工作者们有所帮助。

关键词:历史教学;高中;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4-0181-01
引言
历史是学生接受教育期间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阶段我国教育工作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我们必须要及时的跟上这种教学工作的革新,在教学中不断的给学生创造更加有利的学习条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性。

1.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意义
1.1有利于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如果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学习内容上不求甚解人云亦云,就很难真正的获得学习的精髓,久而久之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会出现缺失,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历史学习效率,让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与众不同的思路。

他们的想法可能和老师讲解的有所区别,也可能和大部分人不同,甚至有可能是错误的,但是只要他们敢于分析敢于尝试就已经是最具有实际意义的一步。

1.2对待历史问题拥有自己的思考。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很大程度上是存在主观性的。

对待一些历史问题,高中生如果拥有批判性思维,不盲从,对于高中生学习历史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对于玄武门事变我们通常认为,当时秦王李世民只是被动自卫登上皇位,只是一个意外。

有的同学就有自己的见解,认为李世民本身就有夺位的野心,就算没有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也会篡位的。

2.高中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阻碍
2.1教学地点局限于课堂。

如今多数教师将历史教学的地点拘泥于课堂上,虽然对于教学纪律有好处,但封闭的教学环境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是僵化的。

对于高中生这样思维活跃的群体来说,这某种意义上是对天性的扼杀,扼杀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2.2教师以考试为目的进行教学。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往往按部就班的依照教材的重要点和考试的必要点进行教学。

很多的历史知识没有连贯性,被分割的七零八落,学生只是为了记住而记住,完全没有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

这样的教学学生完全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3.高中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育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上文中我们已经明确了目前创新能力培养之所以无法完成的原因,那么具体来说又该怎样做才能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帮助呢?笔者对此进行如下总结。

3.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唤起创新意识。

所谓的创新意识,顾名思义就是以一种创造的思维敢于对过去固有的事物和思想进行革新,是一种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和想法,是在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的勇气。

如果缺乏创新意识,那么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基本上就是镜花水月无法成型,只有让他们从思想层面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才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想要创新的想法和思路,这对于发挥他们的思维灵动性意义重大。

为了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把历史学习变成一个一个真实可感的仿佛再现般的情景,让学生们在接触情景分析情景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思维路线。

比如说可以把历史事件变成一个又一个历史短剧供学生们表演,在不同的角色高中生能够体会到的思维方式和情感都是不同的,这种多角度的思维过程就能够很好的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且让他们获得自己的思路。

3.2疑问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上文中我们提到过,其实创新的最主要动力来源就是对过去的事物或者是一些思想的质疑,也就是说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一味地要求学生们死记硬背所谓的史实而不要求他们去分析和理解,学生可能也能够取得不错的考试成绩,但是在整个过程中缺乏了思考的步骤,学生们就无法获得疑问,也就谈不上创新。

所以说,这种扼杀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无疑是要被摒弃的,我们必须要明确让学生质疑的重要性,给他们自主思考自主分析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去进行提问和质疑。

在进行实际的教学工作时,我们可以把一个历史事件变成若干个要点,对每一个要点进行分析和探索,然后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思路。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在带领学生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一部分的课程的时候,就不能简简单单的把其历史意义、发生时间等等所谓的知识点生搬硬套讲授给学生,而是需要把这其中的社会原因、政治原因、经济原因等等加以分层的探索并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们提出的
质疑和思路是错误的,也不能因为他们思想的稚嫩而讽刺或者是不满,需要给予他们及时的鼓励,从而确保他们创新的勇气不被挫伤,只有这样才可能让学生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创新的可能。

结语
高中阶段的学生们无论是从思维活跃度还是认知能力上都已经开始走向巅峰,因此在这个阶段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十分重要。

创新能力作为培养的重中之重更是我们需要着重分析的,文中对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但仍有一定的缺陷,还需要各位教职员工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进行分析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孟凡珍.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
[2]欧阳廷虎.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高中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5).
[3]王胜军.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我见[J]. 科技资讯,2014(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