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语言表达运用课件【优质ppt版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
专题六 语言表达运用
考题考情
1.(2016山东,18)下面是某中学学生会向各班班长所发通知的正文,请阅
读并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为了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同学们的国学素养,校学生会定于1
0月18日下午4点,在报告厅举办“走近孔子”读书交流会。届时在孔子
研究领域享有极高盛誉的孙荣教授将光临指导,并向各班奉送其最新研
方法4:善于概括,巧用指代 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不能总是具体叙述而不做必要的概 括。只有把必要的叙述和概括结合起来,表达才能简明。再者,运用必 要的复指成分,也是表达中不可少的。如果不用复指成分,就会显得啰 唆。
◆对点演练
4.阅读下面的一则报道,本着语言文字要简明的原则,完成文后两题。
2.(2016浙江,7)在空格处分别补写出倡议的理由和具体内容。(两处字 数各不超过40个字)(5分)
答案 (示例)文明乘车让出行更安全,更高效,体现了一个人的基本素 养,也有益于社会和谐 自觉排队,有序上车;尊老爱幼,主动让座;举止文明,谈吐有礼 解析 “可是,我市不文明乘车现象时有发生……”是一个转折句,可 知第一处应该填写文明乘车的益处。第二处应填写倡议的具体内容,应 注意出行方式为文明乘坐公交,答题时可从上下车以及行车途中的言谈 举止文明来谈。
4.(2016山东,17)拖延症的表现是,在能够预料后果不良的情况下,仍然把 计划要做的事情一再推迟。请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拖延症 的危害。不超过40个字。(4分) 答案 (示例)拖延症是生命的窃贼,它会在不知不觉中,盗取你的热情, 偷走你的机会。 解析 这道题的题型比较新颖。做题时,我们要通过题干明确拖延症的 定义,并利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把这种行为习惯生动地描绘出来, 给人以警醒。
考纲下载
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 手法。言简要明白,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得体”是指能够根据交 际的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准确”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 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鲜明”是指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而不含糊。 “生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准确、鲜明、生动”既是语言表达的要求,也是语言表达 的效果,连同“简明、连贯、得体”有力地说明了本考点考查的综合性。 ②“扩展语句”考查根据特定情境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一般是根据要求,将若干词语合理地扩展为 一句话或几句话,或将一句话扩展为几句话或一段话。“压缩语段”考查根据要求准确提取信息、概 括语意的能力。 ③“仿用句式”和“变换句式”主要考查根据特定要求对所提供的语言材料进行仿写和变换的能力。 ④“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侧重于考查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
究著作。请拨冗组织班委推荐两名发言的同学,并告知他们一定务必按
时到会。
(1)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两个词语,分别


。(2分)
(2)文中使用不得体的两个词语,分别是

。(2分)
答案 (1)极高 一定(或“务必”) (2)奉送 拨冗 解析 (1)“极高”和“盛”重复,删去“极高”。“一定”和“务 必”重复,两者删去其一。 (2)奉送:敬辞,赠送。拨冗:客套话,推开繁忙的事务,抽出时间。这两个 词均是敬辞,不能用于上级对下级。
8.(2012课标全国,17)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 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答案 (示例)胡杨在飞沙走石的沙漠里屹立,意在启迪我们:学会忍耐。 小草在五彩缤纷的花丛中生长,意在告诫我们:不要自卑。 解析 作答本题时,要选好同类的两个对象,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 是“……在……的……,意在……我们:……”;在仿写时要注意内容恰 当贴切,运用拟人手法,句子合理通顺,并且是完整的。
答案 (示例)“日”字形如中天的太阳,“日”加“一”是“元旦”的 “旦”。“日”在中华文化中总与温暖、光明、正气相联系,“如日中 天”让人感受到发展的迅猛与蓬勃,“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则再现了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豪情。 解析 选择的汉字要有文化意蕴,易于组合,易于表达。仿写时,要仔细 分析例句的句式特点和联想特点。先分析字形,再重组新字,再推断所 选汉字的文化内涵,再联想两个包含该字的富有文化底蕴的词句并说明 其蕴含的寓意、启示。要注意字数限制。
答案 我在这次比赛中出现了严重失误,赛后分析会上,教练对我比赛 中的表现进行了深入剖析,我进一步认识到失误的原因在于我骄傲自 大、轻视对手,并保证坚决改正错误,争取在下一次比赛中取得好成 绩。(写成4个或4个以上短句,给3分;写成3个短句,给2分;表达流畅,给1 分。改变原句意思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原意,可酌情给分) 解析 长句变短句,需要先找出主干,然后把附加的修饰限定成分抽出 来,补上主语,使之单独成句。注意题中“不得改变原意”的要求。根 据本题所给语段的含意,应选用“我”作主语。
考情观察
近三年,课标全国卷都没有直接考查这几个考点,但扩展语句多与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 动相结合,还与修辞手法、仿写相结合;压缩语段多与分析概括相结合,命题容易“出彩”“出新”。综 合考查是本考点的考查趋势,备考时应重视。
考点突破
考点一 语言简明
语言表达“简明”,指语言表达“简洁”和“明确”,“简”是数 量上的要求,“明”是意义上的要求,是指语言表达简约而无冗余、明 晰而无歧义。主要考查删除冗余信息、消除歧义的能力。这一考点经 常与词语运用、病句修改、语段压缩、句式变换、开放式语言表达运 用等考点一起考查。语言表达要“简明”,主要方法有: 方法1:话题集中,突出重点 一段话应围绕一个既定中心,不要东拉西扯,滥加与中心无关的信息。 此外,突出重点也是做到表达简明的方法。
科学院举行①超对称性和超引力学术讨论会
为加强基础理论工作和准备参加国际性粒子物理会议,中国科学院最近
在郑州举行全国②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学术讨论会,③对超对称性和
超引力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④“超对称性”和“超引力”是70年代才引入的物理学中的新概念。
在这次会上,介绍了当前国内外⑤对于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研究的情
◆对点演练 3.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这段文 字语言简明,衔接自然,语意连贯。 苏泽广真是哭笑不得,①苏泽广觉得儿子合图还不懂事,把家托付给② 他是徒劳的,便失望地起身。然而他刚要离开,③他突然跳下椅子,④合 图吹灭桌前的蜡烛,“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抱住⑤他的腿,在黑暗中说: “爸爸,你放心吧,⑥你要是不回来,我管这个家!” 答案 ①删除或改为“他”;③改为“合图”;④删除或改为“他”;⑤ 改为“苏泽广”或“父亲”。
方法2:删繁就简,避免赘余 应注意避免出现表意功能完全相同的词语,尽量删除语句中可有可无的 词语,合理使用代词或指代性短语替代前文内容。
◆对点演练
2.为使下面的语段简明顺畅,必须删去的画线词语的序号是

2016—2017年度,我校将扩大招生规模,由原来的22个教学班增加到28
个。我校的教室本已①十分②严重不足,因此急需新建教室。现在,虽
况,展开了热烈、自由的⑥学术讨论,⑦在某些问题上提出了一些新见
解。
(1)应删除的两处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

(2)应简略的一处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
,这句可改为

答案 (1)②⑥ (2)⑤ 对于这两个问题 解析 这是一则完整的报道,有标题,有导语,有主体。这篇报道的标题 概括地叙述了举办单位、会议内容、会议性质,因而①是必须有的,不 能删除。导语前两个分句概括叙述了会议的目的、举办单位及时间、 会议的内容和性质,但是,因为后面的③处也交代了会议的内容,为避免 重复,所以②是必须删除的,否则就显得啰唆、累赘、不简明。主体部 分首句交代“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的由来,因而④是不能删除 的。因为标题、导语都已经说明会议是“学术”讨论会,所以⑥处的 “学术”与上文重复,应当删除。再看主体部分的⑤,因为上句已经出 现了“超对称性”和“超引力”这两个概念,⑤再一次出现会议主题, 显得重复累赘,但又不能删除,因此应该改用指代性词语做复指,如改为 “对于这两个问题”,就会既“简”又“明”。
方法3:消除歧义,避免含糊 歧义并非多义,而是意思不确定,甚至相反。在语言运用中,因缺乏必要 的断句及具体的语境,疏于对多义词语的解释说明以及对句式的合理调 整,就会导致语意表达模糊,形成歧义。答题时,可从句中多义词、指代 不明、重音不明、切分不明、关系不清等角度辨识。消除歧义可以采 取如下方法:①添加语境法;②变换词语法;③加注标点法;④调整语序 法。
5.(2015天津,20)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汉字如山、日、水、 火、土、木……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请参照例句,任选一个字写一 段话。要求100字以内。(7分) 例:“月”字形如弯弯的月牙,“月”加“日”是“明媚”的“明”。 “月”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纯、静谧、乡情相联系,“朗月清风”让 人神清气爽,“月是故乡明”则勾起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7.(2013大纲全国,19)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 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教练在赛后分析会上对我在比赛中的表现进行的深入剖析,使我对自己 在这次比赛中由于骄傲自大、轻视对手导致的严重失误有了更进一步 的认识,并做出了坚决改正错误,争取在下一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保 证。
然我们已多方③进行筹措,但经费问题仍然难以解决。用什么办法才能
解决④眼下⑤的⑥燃眉之急呢?
答案 ①(或②)③④⑤
解析 “十分”和“严重”都是“不足”的状语,都是表达“不足”的
程度,两者删去其一;“筹措”本身有动词的语法作用,可以单独作谓语
成分,“进行”有多余之嫌;定语成分“眼下的”和中心词“燃眉之
急”重复,应删去“眼下”及其后的“的”。
◆对点演练 1.下面语段不够简明,请修改。 ①春花秋月,夏云冬雪,造化多情,大自然的色彩是美好的。②人类应该 为永葆大自然的色彩美做出自己的努力,让大海永远蔚蓝,让草原永远 青翠。③但是人类不以自然美为满足,艺术美的着意创造,有待心灵的 加工,注入艺术家的豪情。④色彩只有注入了画家的情感,才能成为审 美对象。 答案 删掉②句。 解析 本段文字谈的是自然色彩美和艺术美的关系问题,把握这个方 向,就可以发现②句是游离句,因为它谈的是环保问题。
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 引力波的发现对普通人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科学家们表示,一个新 的重大科学发现,总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法预估的发展。18世纪描述电 磁波的麦克斯韦理论确认的时候,也没有人知道会给人类带来什么,但 是现在不管是电视机还是移动电话,都与电磁现象有关。
答案 引力波 首次(或“美国”) 发现 影响(或“意义”) 解析 提取新闻的主要信息,应抓住中心事件及其结果。该则材料分三 段,第一段说明引力波的概念,第二段介绍引力波的发现,第三段阐述发 现引力波的影响。根据段意去提取信息,第一段提取关键词“引力 波”,第二段提取关键词“首次”“发现”,第三段提取关键词“影 响”。
6.(2014山东,18)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要 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 语。(4分)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春节: 端午节: 答案 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 门上桃符耀眼红 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 碧波竞舟十里欢 解析 首先要根据春节和端午节不同的节日习俗将短语分类,然后依据 每句七个字的要求将短语组合,最后根据句意、平仄将它们分为上下 联。
3.(2016浙江,6)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在横线处写出四个关键词。(4分) 引力全称万有引力,指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加速靠近的趋势,简单说就 是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视野里,引力 等价于弯曲的时空。而引力波就是在弯曲的时空这个大背景下,当发生 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动导致的扰动时,由此产生的波动如波纹一样向外 传播的现象。 一个世纪前,爱因斯坦预测了引力波的存在,但近百年来,科学家们并未 找到证明它存在的直接证据。华盛顿当地时间2016年2月11日,美国激 光干涉引力波观测台(LIGO)实验组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首次直接观 测到了由两颗恒星级黑洞13亿年前并合产生的引力波。这是科学史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