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30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300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小朋友在计算时往往掰着手指算,这种思维是( )。

A.形象思维
B.动作思维
C.创造性思维
D.抽象思维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解析:以动作为工具解决直观而具体的问题的思维叫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则是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第2题:
林黛玉“见花落泪,见月伤心”,她的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

A.激情
B.抑郁
C.应激
D.心境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解析:心境是指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漫性,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

第3题:
司马紫衣认为东西方人的个人道德差异与东西方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司马紫衣的认识更符合下面社会化的哪种理论?( )。

A.精神分析理论
B.认知发展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社会文化理论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解析:埃里克森的精神分析理论重视社会文化因素;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重视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社会学习理论重视社会学习和成人的榜样作用;在关于社会化的理论里,不存在社会文化理论。

第4题:
司马紫衣在写作毕业论文期间很焦虑,常常在言语上攻击同学。

这可以用哪种理论解释?( )。

A.死亡本能论
B.侵犯本能论
C.动机论
D.社会学习理论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解析:死亡本能论强调攻击是死本能的一种表现;侵犯本能论强调侵犯行为有利
于生物的生存;动机论强调挫折会引发攻击,论文写作导致焦虑就是一种挫折;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向榜样学习。

第5题:
关于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能力不是知识、技能本身,而是那些在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或掌握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B.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有其逐渐形成、发展和相对衰退或停滞的过程
C.与能力相比,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范围都比较窄
D.发展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实现的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解析: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如果方法得当,可促进能力发展,使人随知识的增加而变得聪慧。

但若方法不当,反而会妨碍能力发展,如“死读书”。

第6题:
提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概念的学者是( )。

A.希波克拉底
B.盖伦
C.巴甫洛夫
D.伯曼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解析:希波克拉底提出了体液说,认为人体有四种液体:黏液、黄胆汁、黑胆汁和血液。

盖伦进一步确定了气质类型,提出人的四种气质是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这是近代气质概念的起源。

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解释气质的生理基础。

伯曼提出了激素理论。

第7题:
对使自己生气的人微笑,愤怒的情绪实际上也就消失了,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

A.詹姆斯一兰格
B.坎农
C.伊扎德
D.拉扎勒斯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解析:詹姆斯一兰格情绪理论认为,对外周生理反应的知觉就是情绪,即生理反应引起情绪。

坎农提出了情绪的丘脑学说,伊扎德提出了动机一分化理论,而拉扎勒斯提出了认知一评价理论。

第8题:
将由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神经冲动传至肌肉、关节、腺体等效应器的神经元是( )。

A.感觉神经元
B.运动神经元
C.中间神经元
D.联络神经元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解析:运动神经元又被称为传出神经元,其功能是将由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神经冲动传至肌肉、关节、腺体等效应器。

中间神经元也叫联络神经元,是在传人(感觉)神经元和传出(运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神经元。

第9题:
咬紧牙齿,可使身体其他部位正在发生的疼痛减轻,这反映了感觉的感受性变化规律的( )。

A.适应
B.感觉对比
C.联觉
D.感觉的相互作用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解析:适应是指对持续刺激的感受性改变的现象;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这些都不能解释咬紧牙齿后疼痛降低。

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感觉间的相互影响,包括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和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觉相互作用的突出事例是感觉对比;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指不同感受器因接受不同刺激而产生的感觉之间的相互影响,一般表现为对一个感受器的微弱刺激能提高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对一个感受器的强烈刺激会降低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

例如,微弱的声音刺激可以提高视觉对颜色的感受性,强噪音会降低视觉的差别感受性。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还有一种特殊表现——联觉。

第10题:
人们总是习惯根据国家、地区、地理位置等对人群进行划分,体现了知觉的( )。

A.相似性原则
B.邻近性原则
C.同域原则
D.连续性原则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解析:邻近性指人们倾向于把时间或空间上相邻或接近的刺激物知觉为整体;相似性指人们倾向于把大小、形状等物理属性相同或相似的刺激组合在一起形成整体;连续性指人们倾向于把具有彼此连续或运动方向相同的刺激物组合成一个整体;同域性指人们倾向于将处于同一地带或同一区域的刺激物组合成一个完整形状。

第11题:
下列对意识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
B.意识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
C.意识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从无意识到意识再到注意,并非一个连续体
D.意识存在着一般性的变化,如觉醒、惊奇、愤怒、警觉等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解析: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如从无意识到意识再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

第12题:
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

A.抽象性
B.概括性
C.间接性
D.情境性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解析:思维只有两个特征:概括性和问接性。

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本题的关键词在于题干里“的结论”三个字。

建议大家记住几个关于概括性和间接性的典型例子。

第13题:
明度恒常性的知觉( )。

A.取决于物体的照度
B.取决于物体的亮度
C.取决于物体反射到眼中的光量
D.取决于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14题:
在2008年夏,Psyedu不慎摔断了右手。

为了保证《重难点手册》第一版能如期面世,他咬牙坚持用左手打字,最后在预定时间交稿。

如果用大五人格模型来测,他的哪一个因素的得分一定很高?( )。

A.外倾性
B.开放性
C.神经质
D.责任心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解析:在“大五”里,显示了人的尽职、自律等特质的因素,叫责任心。

大五人格是非常重要的考点。

第15题:
布鲁德曼皮层分区中,第17区属于( )。

A.言语区
B.视觉区
C.听觉区
D.机体感觉区
参考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