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剖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剖析
小说是“时代的生活和情绪的历史”,作家总是通过笔下的人物形象来描绘他所处的时代,寄寓他所理解领悟的生活哲理,而读者也往往通过人物形象才能把握作品所反映的生活本质。

因此,分析人物形象的核心任务是把握人物的性格,作家通过对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细节等描写来体现人物性格,那么,我们应该通过哪些途径来把握理解人物形象呢?
1.从文本的感情逻辑去理解人物。

感情逻辑包含了丰富的生活内容和心理内容,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如鲁迅《故乡》中的闰土这个人物,当鲁迅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见到闰土时,很兴奋的叫道:“啊!闰土哥,你来了?”......而闰土动动嘴唇没有做声,态度恭敬的叫道:“老爷!......”,随后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

”便拖出后面的孩子来......按道理,闰土见到了那么多年不见的好朋友,应该很兴奋,也应该和“我”哥弟之称,然而在闰土看来:儿时的朋友,留过学,做过官,而自己是生活难以维持的贫苦农民,能和他再称兄道弟吗?那样会觉得很没有规矩。

但是,毕竟是少年时的好哥们儿,要正儿八经的叫“老爷”,自己也感到别扭,所以他“只动动嘴唇没有做声”,犹豫片刻之后,被最后一个鲜明的意识征服了,于是“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文本中情感性的举止态度中包含了丰富的生活内容。

品味这段感情逻辑包含的生活内容和心理内容,清楚的看到:闰土对鲁迅任然保持着友情,但封建的登记意识却又将他们分开了,他对这种分开是极不情愿的,但又只能如此。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淳朴、谦卑、麻木、守旧的穷苦农民形象。

2.从独特感觉去理解人物。

人的感觉器官容易受感情的干扰,高兴时看到什么都顺眼,不高兴时,觉得什么都讨厌。

西施本来就罕见,但又有“情人眼里出西施”的说法。

这都是感情干扰感觉器官造成感知误差的典型例子。

作家描写人物,喜欢写人物受到感情干扰后的感觉和知觉,借此将人物内心世界形象的展示出来。

因此,如果抓住了人物变异的感觉和知觉品味,就可以探知人物的性格特征。

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这个人物,就切不可忽略了他的变异的感觉和知觉。

女婿读了几十年书什么功名也没捞到,一直过着贫困潦倒的日子。

于是,胡屠户就骂他是“现世宝、尖嘴猴腮、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一天有事没事总要臭骂几遍,当范进中举后,癞蛤蟆成了文曲星,尖嘴猴腮成了最体面的相貌等等,以往觉得他可鄙可恨,现在却是可敬可畏了!这感知的180度大转弯,生动形象的反应了胡屠户倚强凌弱,嫌贫爱富、虚荣而又虚伪的性格特征,这是一种典型的小市民势利的心理状态。

3.从感情的两极分化中理解人物。

托尔斯泰在《复活》中对人做过这样的论述:人身上有各种品行的根苗,不过有时这种品行流露出来,有时那种品行流露出来罢了。

人往往变的不像他自己了,其实,他仍就是原来那个人。

这说明人们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而且会发生变化的,有时,在客观条件的作用下,会表现出与原来很不相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性格来。

咋一看,这人似乎不像他自己了,其实还是他自己,只不过经过一番变化,使我们对这个人的认识更深刻了。

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就集中写了我的父母对我的叔叔的态度的变化,开始,
听说于勒叔叔在美洲赚了大钱发了财,一家人对于勒叔叔满怀热爱之情,认为他是世界上最好的人,希望通过他来改变贫穷的家庭处境,于勒叔叔变成了一家人的救星!后来,当父母发现于勒叔叔竟成了“衣衫褴褛”的水手,母亲打着啰嗦,父亲脸色煞白、神色狼狈、两眼呆直、嘴里嘟哝着:“出大乱子了!”小说不长,却完整而清晰的写出了人物感情的一次分化:父母对于勒叔叔的感情由热爱转化为仇恨,仿佛不是他们自己,其实,仍就是原来的他们!因为这两个极端的感情是互相联系互相统一的,统一于自私、统一于利益的关系,与我有利便是好兄弟,于我无利就是大坏蛋。

所以,抓住这篇小说中人物感情的两极分化,就能捕捉到人物性格的本质特征,从而深刻的认识到西方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纯粹的利害关系,即使骨肉兄弟也不例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