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川省南充市名校联考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和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四川省南充市名校联考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正确的)
1.(2分)关于材料与技术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的反射来传递信息
B.烤火炉如果用超导体,发热效果会更好
C.电磁波频率越髙,传播速度越慢
D.核反应堆利用可控核裂变,且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2.(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3.(2分)有关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的倒影和太阳下的树影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潜水员在水下看岸上的景物会变高
D.白光是最单一的色光
4.(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及它们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得到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时光屏上的像跟照相机成像原理相似
B.用白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像的大小和形状都不变
C.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10cm<f<15cm
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5.(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夏天,我们看到的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B.冰在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会增加
C.冬天,戴眼镜的人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寒冷的室外,眼镜上会形成一层水雾
D.电冰箱是利用液态氟利昂迅速升华成气体吸热,使电冰箱内温度降低
6.(2分)小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关于小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汽车突然启动时乘客会向后倾倒,是因为乘客受到惯性的作用
B.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C.小汽车匀速转弯时,运动状态不变
D.小汽车高速行驶时,车对地的压力小于车的重力
7.(2分)如图所示,用水平恒力F拉着一块磁性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磁性物体到达电磁铁AB的正下方时,立即闭合开关S,则磁性物体经过电磁铁正下方时,对其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A.仍保持匀速B.立即加速C.立即减速D.立即停止
8.(2分)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可以用来演示科学现象,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可用来演示电磁感应现象
B.可用来演示电动机的原理
C.可用来演示电流的磁效应
D.可用来演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9.(2分)如图所示,a、b、c三个实心小球,其中a与b质量相等,b与c体积相同;将三个小球放入水中静止不动时,a球漂浮、b球悬浮、c球沉底。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它们在水中的体积关系是:V a<V b=V c
B.它们所受的浮力关系是:F a=F b=F c
C.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a>ρb>ρc
D.它们的重力关系是:G a=G b>G c
10.(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4.5V,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
0.6A”,滑动变阻器R规格为“20Ω 1A”,小灯泡L标有“2.5V 1.25W”(灯丝电阻不变),
在保证小灯泡L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的情况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L的电压是0.5V时,L的实际功率是0.25W
B.滑动变阻器R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是4Ω~20Ω
C.当R=10Ω时,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取得最大值
D.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是0.3A~0.5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1.(2分)科学家的每次重大发现都有力地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实验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最早揭示电和磁之间联系的物理学家是。
12.(2分)如果你以1m/s的速度远离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则镜子中的“你”将以m/s 的速度远离你,你看镜中的“你”大小将(“变大”、“变小”或“不变”)13.(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8Ω、R2=12Ω.当S1闭合S2断开,①、②都是电流表时,两表示数之比是,当S1、S2都闭合,①、②都是电压表时,则两表示数之比是。
14.(2分)如图所示,AOB为一轻质杠杆(杠杆自重忽略不计),O为支点,OA=OB,在杠杆的B端挂一重20N的重物,要使杠杆平衡,则在A端施加的力F至少N.如果在A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要使杠杆平衡,这个力为N。
15.(2分)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沿水平方向将一个重2000N、底面积为50dm2的物体A向右匀速拉动2m,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600N,作用在绳端的拉力为250N,则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是Pa,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
16.(2分)如图所示,一装有水的小桶放在水平面上,桶与水的总重为50N,用测力计吊着一个体积为200cm3的金属球,将金属球缓慢浸没在水中,使其在水中静止,且不与桶壁、桶底接触,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5N,(g=10N/kg)则金属球的密度为kg/m3,桶对水平面的压力为N。
17.(2分)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物体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一个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相继经过B、C两点,已知AB=BC.如图所示,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做功功率P1;
在BC段重力做功W2,做功功率P2,则W1W2,P1P2(两空均选填“>”、“<”或“=”)。
18.(2分)一台四冲程汽油机的热机效率为40%,已知所用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则完全燃烧2g汽油转化的机械能是J;若此机械能全部用于发热,能使1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lkg,初温为95℃的水,温度升高℃.(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19.(2分)生活处处有物理,小明关闭了家里其它用电器,只让电饭煲工作,观察了电能表(上面标有3000r/kW•h”),他发现正常加热了6min后,电能表转盘刚好转了300转,则该电饭锅的加热功率是W;如果该电饭锅消耗了6×105J电能,这些能量能使500W电动车(不考虑能量损失),以36km/h匀速行驶km。
三.探究与解答题(20、21题每个2分,23、24题每个4分,25、26题每题8分,共32分)20.(2分)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固定斜面上,请画出A所受重力和A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21.(2分)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传播的大致路径。
22.(4分)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
(1)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匀速拉动木块A,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甲所示。
根据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N。
(2)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
她由
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
你认为她的探究过程存在的问题。
(3)在实验后交流的过程中,小华发现有同学将该实验改成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裝置: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
装置改进以后的好处是。
(写出一条即可)。
23.(4分)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量一种矿石的密度,有如下器材:小矿石块、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
方案如下:
(1)放物体前,先要调节天平平衡,在此过程中,如果发现指针向左偏,此时应向(选填“右”或“左”)调节。
(2)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矿石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则矿石块的质量m0为g。
(3)在烧杯中倒满水,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4)将矿石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矿石块沉入杯底,烧杯溢出水后,将烧杯壁外的水擦干净,放在天平左盘上,称出此时烧杯、杯内矿石和水的总质量m2。
(5)写出矿石密度的表达式:ρ矿石=。
(用m0、m1、m2、ρ水表示)。
24.(4分)在“探究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小刚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1)连接电路前要开关。
(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约等于电源电压,则电路故障是。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读出并记下图中电流值;
再将5Ω的电阻改接成10Ω的电阻,于是他下一步的操作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填“左”或“右”)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为2V,并记下电流值;再改接20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
(4)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25.(8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并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8Ω,小灯泡上标有“6V 3W”字样。
求:
(1)当S闭合,S1、S2都断开时,要使灯泡正常工作,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多大?
(2)保持滑动变阻器的不变,闭合S、S1、S2,电流表示数变化了1A,求R0的阻值是多少?
(3)闭合S、S1、S2,调节滑动变阻器,使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最小,这个最小值是多少?
26.(8分)如图所示,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把一底面积为80cm2、质量为200g的物体A放在圆柱体的正上方,圆柱体对桌面压强的变化量为△P1;桌面上还有一个底面积为200cm2、内装有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壁厚和质量均忽略不计).容器中液体深为10cm,当用外力将物体A刚好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未溢出,A没有接触到容器底),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为△P2,已知△P1:△P2=5:4,物体A的密度为0.5×103kg/m3(g=10N/kg),求
(1)物体A的体积;
(2)容器中液体的密度。
(3)在物体A上放一重物,使得物体A刚好浸没在液体中且保持静止,则此时桌面受到容器的压强为多少?
2018年四川省南充市名校联考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正确的)
1.(2分)关于材料与技术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的反射来传递信息
B.烤火炉如果用超导体,发热效果会更好
C.电磁波频率越髙,传播速度越慢
D.核反应堆利用可控核裂变,且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解答】解:A、光纤通信利用光在纤维中不停发生全反射进行信息传播的。
故A正确。
B、由于超导体的电阻为零,电能不能转化成内能,不能用来制作烤火炉,故B错误;
C、在真空中,各种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故C错误;
D、核能是一种相对较为清洁的能源,但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故选:A。
2.(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解答】解:A、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即“闻其声而知其人”,不是响度,故A错;
B、“不敢高声语”是指不敢大声说话,指响度,不是音调,故B错;
C、在学校周围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
D、超声波通过传递能量可以击碎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3.(2分)有关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的倒影和太阳下的树影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潜水员在水下看岸上的景物会变高
D.白光是最单一的色光
【解答】解:A、水面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太阳下的树影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A错误;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时,光线的传
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虚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
C、潜水员在水下看见岸上的景物,是景物的光斜射到水面时,发生折射进入水中后靠近法
线,进入潜水员眼睛,而潜水员逆着光的方向看上去形成的虚像,所以潜水员在水下看河岸上的景物比实际位置要高一些,故C正确。
D、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是由多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4.(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及它们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得到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时光屏上的像跟照相机成像原理相似
B.用白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像的大小和形状都不变
C.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10cm<f<15cm
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解答】解:A、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蜡烛应该在距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此原理应用于照相机,故A正确;
B、用白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
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和形状不发生变化,因此光屏上所成的像仍然是完整的,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
故B正确;
C、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应有:,解之得,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
是:10cm<f<15cm,故C正确;
D、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物距变大,像距将变小,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
靠近凸透镜,故D错误。
故选:D。
5.(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夏天,我们看到的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B.冰在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会增加
C.冬天,戴眼镜的人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寒冷的室外,眼镜上会形成一层水雾
D.电冰箱是利用液态氟利昂迅速升华成气体吸热,使电冰箱内温度降低
【解答】解:
A、冰糕冒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糕液化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
B、冰的熔化过程,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加;故B正确;
C、冬天戴眼镜的人从温暖的室内走出室外,眼镜片的温度比较高,室外的水蒸气不能放热
液化,故C错误;
D、电冰箱的制冷剂在冷冻室内蒸发,吸热;将热搬运到冰霜外的冷凝器,再经过压缩使之
液化,放热,故D错误。
故选:B。
6.(2分)小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关于小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汽车突然启动时乘客会向后倾倒,是因为乘客受到惯性的作用
B.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C.小汽车匀速转弯时,运动状态不变
D.小汽车高速行驶时,车对地的压力小于车的重力
【解答】解:
A、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种性质,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不能说物体“受到惯
性的作用”,应该说“物体具有惯性”。
故A错误;
B、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水平方向受到牵引力和阻力,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支持
力,因为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所以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故B错误;
C、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运动的速度和运动的方向,匀速转弯时,速度没变,运动方向发生
了变化,所以运动状态改变。
故C错误;
D、小汽车的形状上面凸起,下面平直,在水平路面上高速行驶时,流过上方的空气流速快,
下方的流速慢,上方的压强小,下方的压强大,产生向上的压力差,对水平路面的压力小于车的重力,故D正确。
故选:D。
7.(2分)如图所示,用水平恒力F拉着一块磁性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磁性物体到达电磁铁AB的正下方时,立即闭合开关S,则磁性物体经过电磁铁正下方时,对其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A.仍保持匀速B.立即加速C.立即减速D.立即停止
【解答】解:观察图可知,当磁性物体到达电磁铁AB的正下方时,立即闭合开关S时,由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B端为N极,
因磁性物体上面为N极,所以当磁性物体经过电磁铁正下方时,会受到较大的排斥力,使磁性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增大,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的情况下,摩擦力也跟着增大。
而磁性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不变,小于摩擦力,所以立即减速。
故选:C。
8.(2分)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可以用来演示科学现象,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可用来演示电磁感应现象
B.可用来演示电动机的原理
C.可用来演示电流的磁效应
D.可用来演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解答】解:A、图中开关闭合后,导体棒内通以电流,则导体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发生运动,故演示的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是电动机的制作原理,故A错误;
B、图中导体棒ab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表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故演示的为
电磁感应,是发电机的制作原理,故B错误;
C、放在小磁针上方的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产生了
磁场,即演示了电流的磁效应,故C正确;
D、通电后串联的两绕有线圈的铁钉都可吸引小铁钉,通过的电流是相同的,但左边吸引的
个数要多,说明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不能得出磁性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故D错误。
故选:C。
9.(2分)如图所示,a、b、c三个实心小球,其中a与b质量相等,b与c体积相同;将三个小球放入水中静止不动时,a球漂浮、b球悬浮、c球沉底。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它们在水中的体积关系是:V a<V b=V c
B.它们所受的浮力关系是:F a=F b=F c
C.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a>ρb>ρc
D.它们的重力关系是:G a=G b>G c
【解答】解:(1)由图可知,a漂浮,b悬浮,则V排a<V a,V排b=V b,
当物体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时物体悬浮或漂浮,
F a=
G a,F b=G b;
a与b质量相等,则物体的重力相等,
所以浮力F a=F b,
由F浮=ρgV排可得,V排a=V排b,
由题干可知:V b=V c,
V排a=V排b=V排c,故A错误;
(2)b悬浮,c沉入底部,
所以F b=G b,F c<G c;
b与c体积相同,
根据F浮=ρgV排可知:F b=F c,G b<G c;则G a=G b<G c,故D错误;
(3)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下沉,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悬浮,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上浮或漂浮,根据a漂浮、b悬浮、c沉入底部可知:ρa<ρb<ρc,故C错误;
由上分析可知:浮力F a=F b=F c,故B正确。
故选:B。
10.(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4.5V,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
0.6A”,滑动变阻器R规格为“20Ω 1A”,小灯泡L标有“2.5V 1.25W”(灯丝电阻不变),
在保证小灯泡L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的情况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L的电压是0.5V时,L的实际功率是0.25W
B.滑动变阻器R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是4Ω~20Ω
C.当R=10Ω时,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取得最大值
D.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是0.3A~0.5A
(1)小灯泡L标有“2.5V 1.25W”,表示灯的额定电压为2.5V,额定电流为1.25W,【解答】解:
根据P=UI,小灯泡的额定电流:
I额===0.5A;
由欧姆定律,灯的电阻为:
R L===5Ω,
当L的电压是0.5V时,根据P=,L的实际功率是:
P实===0.05W;
故A错误;
(2)由图可知,变阻器R与小灯泡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电压,由电压表、电流表量程及小灯泡的额定电流可知,R两端最大电压U大=3V,电路中最大电流I大=0.5A﹣﹣﹣﹣﹣①,
当滑片向左移动时,R电阻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R两端电压即电压表示数变小,电
流表示数变大,当最大电流I大=0.5A时,灯泡电压U L=2.5V,
R两端电压即电压表示数最小:U小=U﹣U L=4.5V﹣2.5V=2V,
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小===4Ω,
当滑片向右移动时,R电阻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R两端电压即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当其电压表示数达最大值U大=3V时,
灯泡L两端电压U'L=U﹣U大=4.5V﹣3V=1.5V,此时电流路中的电流最小即电流表示数最小:
I小===0.3A﹣﹣﹣﹣﹣②,
R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R大===10Ω,
可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4Ω~10Ω;B错误;
(3)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变阻器的电功率:
P变=I2R变=R变==,故当R变=R L
=5Ω时,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取得最大值,C错误;
(4)由①②.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0.3A﹣0.5A,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1.(2分)科学家的每次重大发现都有力地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托里拆利实验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最早揭示电和磁之间联系的物理学家是奥斯特。
【解答】解:在历史上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后来这个著名的实验便以他的名字命名,叫做托里拆利实验。
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的物理学家。
故答案为:托里拆利;奥斯特。
12.(2分)如果你以1m/s的速度远离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则镜子中的“你”将以2m/s 的速度远离你,你看镜中的“你”大小将不变(“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你以1m/s的速度在垂直平面镜的方向上走近平面镜时,你在平面镜中的像也以1m/s的速度在垂直平面镜的方向上走近平面镜,所以你相对于你的像的速度是1m/s×2=2m/s。
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
所以不管是靠近平面镜还是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2;不变。
13.(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8Ω、R2=12Ω.当S1闭合S2断开,①、②都是电流表时,两表示数之比是2:5,当S1、S2都闭合,①、②都是电压表时,则两表示数之比是5:3。
【解答】解:(1)当S1闭合S2断开,①②都是电流表时,R1、R2并联,电流表①测量的是通过R2的电流、电流表②测量的是干路电流,
所以,,;。
(2)当S1、S2都闭合,①、②都是电压表时,R1、R2串联,电压表①测量的是电源电压为U,电压表②测量的是R2两端电压U2,
∵R1=8Ω、R2=12Ω,∴;
故答案为:电流比2:5,电压比5:3。
14.(2分)如图所示,AOB为一轻质杠杆(杠杆自重忽略不计),O为支点,OA=OB,在杠杆的B端挂一重20N的重物,要使杠杆平衡,则在A端施加的力F至少20N.如果在A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要使杠杆平衡,这个力为40N。
【解答】解:
(1)如下图,若在A点施力F,阻力臂为L OB,当F的方向与杠杆垂直时动力臂最大,此时最省力,
∵杠杆平衡,
∴F×L OA=G×L OB,
∵L OA=L OB,G=20N,
∴F=G=20N;
(2)如下图,如果在A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动力臂为L OC,阻力臂为L OB,在Rt △OAC中,L OC=OA×cos60°=OA,
∵杠杆平衡,
∴F′×L OC=G×L OB,
即:F′×L OC=G×L OB,
∵L OC=OA,L OA=L OB,G=20N,
∴F′=40N。
故答案为:20;40。
15.(2分)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沿水平方向将一个重2000N、底面积为50dm2的物体A向右匀速拉动2m,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600N,作用在绳端的拉力为250N,则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是4000Pa,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80%。
【解答】解:
(1)因为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
所以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F=G=2000N,
受力面积S=50dm2=0.5m2,
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
p===4000Pa;
(2)由图可知,动滑轮上有3段绳子承担摩擦力,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80%。
故答案为:4000;80%。
16.(2分)如图所示,一装有水的小桶放在水平面上,桶与水的总重为50N,用测力计吊着一个体积为200cm3的金属球,将金属球缓慢浸没在水中,使其在水中静止,且不与桶壁、桶底接触,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5N,(g=10N/kg)则金属球的密度为8.5×103 kg/m3,桶对水平面的压力为52N。
【解答】解:
(1)将金属球浸没在水中,则排开水的体积和金属球的体积相等,
所以,金属球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200×10﹣6m3=2N;
由F浮=G﹣F′可得,金属球的重力:
G=F浮+F′=2N+15N=17N,
由G=mg可得金属球的质量:
m===1.7kg,
则金属球的密度:
ρ===8.5×103kg/m3;
(2)把金属球和水、小桶看做整体,受到竖直向下的总重力和竖直向上地面的支持力、测力计的拉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G+G桶和水=F支持+F′,
则地面对小桶的支持力:
F支持=G+G桶和水﹣F′=17N+50N﹣15N=52N,
因桶对水平面的压力和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力大小相等,
所以,桶对水平面的压力F压=F支持=52N。
故答案为:8.5×103;52。
17.(2分)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物体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一个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相继经过B、C两点,已知AB=BC.如图所示,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做功功率P1;
在BC段重力做功W2,做功功率P2,则W1=W2,P1<P2(两空均选填“>”、“<”或“=”)。
【解答】解:
由题AB=BC,
根据W=Gh可知,物体在AB段和BC段做的功相等,即W1=W2;
由于小球在自由下落时做加速运动,
由v=可得,t=可知,小球在BC段运动的时间短,
根据公式P=可知,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功率小于BC段重力做功功率,即P1<P2。
故答案为:=;<。
18.(2分)一台四冲程汽油机的热机效率为40%,已知所用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则完全燃烧2g汽油转化的机械能是 3.68×104J;若此机械能全部用于发热,能使1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lkg,初温为95℃的水,温度升高5℃.(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