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的区位选择 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中 A 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电能消耗,则其主导因 素为动力;B 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廉价劳动力,则其主 导因素为劳动力;C 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原材料数量, 则其主导因素为原料。
为尽可能降低成本,工厂应选在上述主导因素丰富而 价优的地区。
(2)根据特定生产环节判断: ①运输环节: a.原材料运量大(如制糖业)或不能长途长时间运输(如水 产品加工业),则布局于原料地,主导因素为原料。 b.产品运输要求高(如成品油)或产品不便于运输(如玻璃 制品)或产品需快速上市(如食品厂),则布局于消费地,主导 因素为市场。 ②产品研发环节: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研发投入多, 主导因素为科学技术。
5.分布模式图
我国造纸工业分布示意图 依据图示信息,我国造纸工业多沿河分布,西部地区也有 造纸工业的分布,总的来说是东多西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人口多,消费市场广阔,所以,造纸工业发达;造纸工业使用 的原料品种丰富,广东在我国南方,盛产甘蔗、竹,蔗渣、竹 材等都可以用来做工业原料,所以,造纸工业发达。
社 会 经
劳动 力
一个地区的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劳 动技能、工资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区 位的选择都有影响
济 政策 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等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和分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 的交通运输条件。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地区, 对工业区位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6.工业发展模式图
这种图似乎较为复杂,信息丰富,需图文转换,获取关键信 息。从图中可知,该工厂早期建在原料产地,后来向市场转移。 从图中信息流和物流可以看出,早期物流是从原料地流向市场, 后期只是信息流,因此是市场导向型工业。图示过程反映了原料 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7.玫瑰图
知识点(二)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开始了合并重组和搬迁的浪潮,如济 钢和莱钢合并重组成山东钢铁集团,武钢和柳钢重组在广西防城 港建钢铁基地,宝钢集团在湛江建设钢铁基地,首钢向曹妃甸搬 迁等。
首钢向曹妃甸搬迁对北京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提示:减轻了对北京的环境污染。
一、工业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 提高,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变化,进而 直接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各种区位因素的影响变化及原因总 结如下表所示:
一、工业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土地,土地的数 自 土地
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然
水源 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的、丰富的、优质的水源 因
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运输成本对工业的 素 原料
区位选择影响较大
区位因素
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动力
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耗能较大 的工业应考虑靠近能源供应地
市场 前景是否广阔 劳动力 数量多少(是否丰富)、素质高低、是否廉价
科技 科技是否发达或科技水平高低 交通运输 是否方便、快捷
信息 信息、网络通达性
三、工业的主导类型及分布
导向 主导 类型 因素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 择原则
效益
原料导 向型 工业
原料
原料不便于长 途运输或运输 原料成本较高 的工业
区位因素 原料
影响变化 越来越小
原因
工业原料范围越来越广,可替 代原料越来越多;交通条件的 改善使运输成本不断降低
区位因素
交通
普通劳 动力 市场
信息 高素质 劳动力
环境
影响变化 交通方便的 地方具有很 大的吸引力 劳动力数量 要求降低
影响很大
越来越大
要求提高
影响增大
原因
原料的运进和产品的运出都需要交通 运输
根据玫瑰图中信息显示,可知①能源投入比重最大,为 动力导向型工业;②技术投入比重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 ③受市场影响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④劳动力投入最大, 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制糖厂、水 产 品 加 工 厂 、接近原 水 果 罐 头 加 料产地 工厂等
节省运 费,减 少损失
市场导 向型 工业
市场
产品不便于长 途运输或运输 产品成本较高 的工业
啤酒厂、汽 水厂、家具 接近消 厂 、 印 刷 厂 、费市场 石油加工厂
节省运 费,减 少损失
导向 主导 工业 类型 因素 特点
部门举例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工业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 (1)原因:社会的发展, 市场 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 断提高。 (2)表现:原料导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降低了对原料、动力 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而对市场、信息等因素的依赖程度增强。 (3)典例: ①世界: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 ——煤炭区位→铁矿区位→港口区位。 ②中国:鞍钢(靠近煤、铁产地)→宝钢(靠近市场)。
3.多维坐标图
读准不同坐标的含义和数值的变化趋势,找出工业的主导 区位因素。图 1 中①工业能源投入比重约为 70%,为动力导 向型工业;②工业原料投入比重约为 70%,为原料导向型工 业;③工业劳动力投入比重约为 70%,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图 2 中对应不同图例,模式一的科技因素约占 40%,比例最 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模式二的市场因素比例最大,为市场 导向型工业;模式三的原料因素比例最大,为原料导向型工业; 模式四的劳动力因素比例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工业生产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动 力导向型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对市场变化快速反应,利于企业生存和 发展 信息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信息 交流量大的城市越来越能吸引工业聚集 工业生产中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技术 导向型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
二、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环境质量已成为影响工业的一个重要区位因素,不同类型 的工业对环境的要求和污染程度不同,其区位选择亦有所差异。 1.考虑工业的环境要求
向型工 与 技 求 高 的 电路、精密 育和科技发

术 工业 仪表等工业 达地区
技术要 求高
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方法 根据工业区位选址的原则判断: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 最高利润,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可从工业生产成本投入的角度加 以判断,即所需的生产成本中投入越大,其主导地位越强。具 体分析如下 : (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比重最大者为其主导因素。 如下图所示:
上游,尽量布局在河流下游
造纸厂
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钢铁厂、 火电厂
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读 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分析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相关图形 较多,牢固掌握工业区位原理、仔细研究各种工业区位模式图的 特征,就可以不变应万变。 [常考图示] 1.柱状图
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即影响该工业 区位的主导因素。如上图中甲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乙为原料导向 型工业、丙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丁为市场导向型工业。
工业的区位选择
一、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1)投入:土地 、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原料、零部件。 (2)产出:产品及废气、废水、废渣等废弃物。
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 、原料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动力、劳动力、运输 、政策、 科__技__等。 3.工业选址原则: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 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
对大气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 电子厂、感光 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 器材厂
需要清洁水源的工业,应布局在市区河流的 自来水厂、啤
上游
酒厂
2.考虑污染程度
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
规模小,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 服装厂、玩具厂
设在城区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 机械厂、仓库
1.鞍钢是依托丰富的煤铁资源发展起来的,而宝钢是以消 费市场和便利的海运条件为主导区位因素。
2.由于交通和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 能够大幅度地减少运费,降低成本,从国外运进石油、煤、铁等 原料,又能将产品远销海外,这就为临海地区建立大型钢铁联合 企业创造了条件。
3.如下图所示:
4.工业的区位类型
原料导向型
市场导向型
_动__力_导向型 劳__动__力__导向型
技术导向型
接近原__料__产__地__ 接近市__场__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接近高等教育和_科__学__技__术_发达的地区
[温馨提示] 在确定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时要结合具体工业地区进行 分析,如: (1)普通家具厂因其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需接近市场,但 伊春家具厂布局的主导因素则是原料。 (2)南京、北京的石化工业属于市场导向型,而大庆、辽 阳的石化工业则属于原料导向型。 (3)新疆的棉纺织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而上海的棉纺织 工业则属于市场导向型。 (4)伊利集团呼和浩特乳品生产基地属于原料导向型,而 北京、大庆液态奶基地的落成属于市场导向型。
2.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1)环境敏感企业: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如 高技术产品及食品工业。 (2)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如下图):
A:污染空气的工业,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 地带或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
B:污染水源的工业,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C: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远离居民区和 农田。
区位选 择原则
效益
动力导 向型工 业
能源
需要消 耗大量 能源的 工业
电化学解工铝业工等业、接水电近站火电厂、减输中的少送损能过耗源程
劳动力 导向型 工业
劳动 力
需要投 入大量 劳动力 的工业
普通服装工 业、电子装 配工业等
接近具有大 量廉价劳动 力的地方
技术要求 不高,工 资低,成 本低
技术导 知 识 技 术 要 飞机、集成 接近高等教
市场 工业靠近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取市场信息
其他因素 技术、信息、环境等影响越来越大
二、工业区位选择 1.对工厂区位进行选择时主要从以下思路分析:
2.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主要考虑土地(是否平 坦、广阔,是否适于建筑)、水源(是否丰富、近便)、原料、 燃料(丰富的程度)。
3.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主要分析以下几方面:
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污染严重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钢铁厂、水泥厂
3.考虑污染类型
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
已知主导风向,则应布局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火电厂、
季风气候区,则应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区 钢铁厂
水泥厂、
已知最小风频的,则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酿造厂
水污染严重的工厂,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源地及河流 印染厂、
4.折线图 右图为工业化进程中原料、交通、科技要 素投入比例变化示意图,工业革命后,原料在工 业投入中的比重在上升。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 生产所消耗的原料数量越来越少,可替代的原料 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在工业投入中所占的比 重在下降,因此曲线①表示原料。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工业的影 响越来越明显,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对工业生产起到巨大的推动作 用,因此曲线②表示科技,其起伏表示技术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交通一直是影响工业的重要因素,因此曲线③表示交通。
3.政策因素 (1)原因:在优惠政策的影响下,用地、交通、基础设施 等区位因素都会发生有利于投资办厂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前:内地大型工业基地建设, 西部纺织工业中心建设 (2)表现20世纪80年代: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 20世纪末:西部地区发展工业力度加大
4.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 有时会成为主导因素。
知识点(一) 工业区位因素
二战后,纺织和电视机、照相机的装配等工业,首先在日本迅 速发展,后又转向新加坡、韩国等地,最后又转向中国沿海开放地 区、泰国、印尼等地。
这几类工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产业由经济较发达国家或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国 家或地区转移,应为廉价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影响该类产 业转移的主导因素为廉价劳动力因素。
2.直角坐标图
依据坐标轴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 位因素。如图 1 中②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多(人才与人员数量不 同),为技术导向型工业;③工业的能源投入最多,为动力导向 型工业;④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少,即对技术要求不高,一般需 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图 2 中,棉纺织工业 布局在 A 处比较合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