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_小小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剧的创编与表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蜗牛黄鹂鸟》的内容,并更好地表现。
2. 通过音乐剧的创编与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音乐剧的创编。
2. 集体表演如何有效组织,做到活泼而有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音乐剧吗?好现在我们先来观看一部非常熟悉又好看的音乐剧短片,在观看过程中同学们要认真仔细老师留有问题将考考你们
2.故事中的人物都有谁?短片讲了一件什么事?里面的人物用什么表达内心的情感世界?师:今天呀老师也带来了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剧本《蜗牛与黄鹂鸟》请同学们发挥你们无穷的想象力我们一起来挑战一下自己好吗?
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剧中的的角色性格特点
黄鹂鸟:活泼轻快骄傲在音乐中用声音表现黄鹂鸟的特点高快强
蜗牛:慢吞吞坚持不懈在音乐中用声音表现出蜗牛的特点低慢弱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蜗牛与黄鹂鸟》,我们先来复习歌曲。
老师播放《蜗牛与黄鹂鸟》伴奏,学生演唱歌曲。
二、创编音乐剧过渡语:我们今天要进行音乐剧的表演,先来创编剧本。
(一)创编音乐剧情节。
1. 师:书中提供给我们六个场景,请同学们分成六个小组,选择其中一个场景进行创编。
完成情节、对话、表演、动作、音乐等内容的设计。
(二) 2.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
选择适当的表现形式。
讨论结果:(1)第一幅图。
表现安静的气氛,选择《森林与小鸟》中描写森林的一段音乐。
(2)第二幅图。
设计对话:猴子说:“再过几天葡萄就要成熟了,到时候我一定爬上去吃个够。
”长颈鹿说:“等到葡萄成熟的时候,我一抬头就能吃到。
”(3)第三幅图。
表现蜗牛很慢的爬树,选择速度较慢的音乐。
(4)第四幅图、第五幅图。
表现黄鹂鸟对蜗牛的嘲笑,学生演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5)第六幅图。
表现动物们都在嘲笑小蜗牛。
选择用打击乐器模仿热闹的场面。
(三)分段练习。
学生可用不同形式分组进行练习。
三、完整表演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播放《森林与小鸟》开头音乐。
音乐方案对话设计:猴子说:“再过几天葡萄就要成熟了,到时候我一定爬上去吃个够。
”长颈鹿说:“太好了,等到葡萄成熟的时候,我一抬头就能吃到葡萄了。
”黄鹂鸟说;“哈哈,你们看,葡萄还没成熟呢,蜗牛这么早就已经往葡萄架上爬了,哈哈,太可笑了!等过几天葡萄成熟了,我一定要飞到藤上吃个够。
”小蜗牛说:“我也很想吃葡萄,但是我爬得很慢,不过没有关系,我早早地就开始往树上爬,相信葡萄成熟的时候我一定能和你们一样吃到甜甜的葡萄。
播放《龟兔赛跑》中乌龟音乐。
学生演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表演,希望同学们像小蜗牛那样有坚定的信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在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上:能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有趣,能用自己的声音对它们进行模仿。
能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
在课堂上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在创造方面能发挥自己想象力创造力去创编语言简单的舞蹈动作等。
在评价方面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出简单的评价
效果分析:
1. 直观演示法:利用视频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
效率。
2. 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来获取知识,一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 集体讨论法:只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我还运用了学科整合的方法,在联系生活和拓展创编这两个环节中,我融入了美术、自然、语文、学科与艺术的知识,拓展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促使他们音乐素质和音乐表现力的不断提高。
音乐课应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实践,所以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且自由发挥。
我衷心的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能让“音乐”这魅力无穷而令人神往的艺术,成为孩子们心中的花朵,让他铺满孩子们的人生道路,散发出不绝的芬芳!
教材分析
小小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
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小音乐剧的编写设计正是以此为出发点。
课本中的六幅图画和相应的文字,是帮助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创编的参考提示。
由六个小场景及相关情节串成一个完整的小故事,从而构成小小的音乐剧。
评测练习:小小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
1:学生复习演唱上节课学过的歌曲,并且通过角色特点分析在音乐中用声音表现出来。
2通过节奏练习感受声音的变化并通过演唱《蜗牛的歌》学生准确地掌握本首歌曲的节奏。
课后反思:小小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在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下面就小小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一课,谈一下我的课后想法。
1利用熟悉的故事片段欣赏,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为了避免音乐课教学中单一传受知识、枯燥无味的教唱等,老师用“看故事听音乐步步深入导引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的思维随着“音乐剧”这根主线进行和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又充分采用激励性学习方法,使教学环环相扣,紧凑而不散乱,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较为科学合理,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通过观察发现、感受到生活的美,并觉得学习也是一种乐趣。
2 开展音乐剧创编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想要让小学生竖起小耳朵,用愉悦的心情学会听音乐,今后我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看新课程下的音乐课,统筹安排教学方法,做好音乐和学生之间的桥梁。
课标分析:
小小音乐剧是在《音乐课程标准》精神指导下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是“综合性艺术表演”的有益尝试。
它通过听、说、唱、跳、编、演等多种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验音乐。
小小音乐剧的编写设计正是以此为出发点。
课本中的六幅图画和相应的文字,是帮助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创编的参考提示。
由六个小场景及相关情节串成一个完整的小故事,从而构成小小的音乐剧。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课的设计理念应该是:通过教学及各种
生动的音乐表现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并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想象和创造力。
但重要的是这种简易创编不仅是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它还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有效启蒙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