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快乐读书屋六教案教科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狼和小羊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掌握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2)理解本课新词:找碴儿、争辩、龇等学会生字:喝、弄、冲、争、反、扑。
2.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因果推理的方法。
2)拓展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3)以狼的三次借口为线,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语感目标:
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体会狼和小羊不同的态度。
4.德育目标:
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学生懂得对待狼一样的坏人,光讲道理是不行的。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狼和小羊的两次对话及狼最后说的话。
教学难点:
理解词句,朗读到位,学会读书方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时安排:2课时。
板书设计:
23 狼和小羊
狼小羊
找碴儿:弄脏水温和:您站在上游
气冲冲:说坏话喊道:我没生下来
大声嚷:反正都一样……
(凶残)(善良)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一、揭题:
课件:老师给你们带来了2个小动物,你喜欢谁?这节课我们学习关于它的童话。
二、初读,了解课文大意。
1.要求学生看汉字轻声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拼音。
2.分自然段,标出。
3.找6个人,开火车式读。
思: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同时课件演示。
回答:告诉我们什么。
2.自由读2——6自然段,想想狼和小羊有几次对话,用笔画出。
3.看第一次对话课件演示,指名回答:是第几自然段?
师:狼看见小羊在溪边喝水,就想把它吃掉。
狼想吃小羊,它想到怎样的程度呢?课文第二节里有个词儿,谁能找出来?
师:对!狼非常想吃小羊。
谁能把“非常”换成别的词?就是说,还可以说成狼怎样想吃小羊?
师:狼这么想吃小羊,他心里会怎么想呢?
师:狼心里是这样想的,他的外表是什么样呢?看看课件,说一说。
师:从狼的样子和它心里想的,说明狼非常想吃小羊。
狼是个专做坏事、非常残忍的家伙。
课文前面说,小羊是在溪边喝水,他根本没做得罪狼的事。
那狼怎么吃小羊呢?
师:什么叫找碴儿?
师:故意找碴儿是什么意思?
师:说得对。
故意找碴就是有意地找毛病,存心编造理由。
这说明是很狡猾、很阴险的。
谁把狼第一次找碴儿的话读一读?要读出故意找碴儿的语气。
师:“你安的什么心?”这一句里的“安”是什么意思?
师:安的什么心,还可以说是打的什么主意,常指不好的念头、想法。
这句话是狼责问小羊的什么主意,坏的什么想法。
读时要用责问的口气。
谁再读读狼说的话。
师:狼第一次找碴儿后,小羊说了几句话?
师:小羊说的第一句话是个反问句。
谁能不用反问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师:(指图讲“上游”一词后)这句话说狼站在什么地方?水是怎么流的?谁来指着图(即小溪图)说说?
师:小羊共说了两句话,先用一个反问句很有力地把狼找的碴儿驳倒,然后讲自己的根据,理由十分充足。
看看小羊讲理时心情怎样,态度怎样。
师:谁用“温和”的态度和口气读读小羊说的话?
师:对,读时声音要低些,速度要慢些。
女同学试试。
4.看第二次对话,课件演示。
问:是第几自然段。
小组学习:分提问小组、分析小组、解答小组,然后汇报。
5.学习第6自然段。
自学课文。
学习方法:表演法、作比较、查资料辅助法、朗读感受法。
6.伴演自己喜欢的角色。
四、看板书总结全文。
第2课时
一、导入复习
1.继续学习第23课,重要讲了狼和小羊的一件事。
自由读,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认识一些词语:
喝水弄脏气冲冲争辩反正扑去这些词中有今天学的6个生字,指名读一读。
(课件:6个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学“喝”
①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②怎样写漂亮?
2.学“争”
①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②怎么写漂亮?
3.剩下“弄、冲、反、扑”按上面两点同小伙伴学一学,说一说。
采取:让学生当小老师,奖励等方法。
17 狼和小羊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8个生字“狼、溪、脏、温、怜、辩、讨、厌”。
认识“厂字头”,积累本课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懂得跟像狼这样蛮不讲理的坏人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识记本课的生字,词语。
2、按要求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懂得跟像狼这样蛮不讲理的坏人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3分)
1、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张图片,瞧,图片上有谁?
生回答:板书“狼和小羊”
学习“狼”,介绍生字,注意后鼻音,积累反犬旁的字
2、师:有一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片的,出示第一节。
“狼来到小溪边,看见小羊正在那儿喝水。
”指名读
学习生字“溪”小老师领读
字形(溪字右边笔画特别多,跟老师一起写一个。
)
齐读第一节
3、师: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寓言故事。
补充、出示课题:17 狼和小羊
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学习部分生字。
(一)了解故事情节,学习其他生字、词语。
1、师:小朋友肯定很想读这个故事了。
自读课文
注意自读要求:(3分)
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同桌互读其他生字,检查读音。
C边读边想:
狼遇到小羊后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2、出示生字(6分)
师:老师来检查小朋友自学情况,这些生字宝宝你认识谁?给大家介绍介绍 1)指名介绍 2)小老师领读
弄“脏”:多音字
“温”和:前鼻音我们学过的前鼻韵母还有谁呀?
可“怜”:换部首。
邻铃拎岭玲零龄领翎冷羚
争“辩”:字形,中间有个言字旁
“讨厌”:学习“厂字头”(压历厉厅)书空“厌”,反义词“喜欢”
3、老师再考考小朋友,去掉读音再添加几个课文中的词你还认识它们吗?
出示词语 1)指名读 2)小火车读 3)齐读
看来词语宝宝也难不倒小朋友,那这个问题谁会回答呀?
4交流:狼遇到小羊后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随机板书:非常想吃
故意找借口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
2、3小节
1)师:狼非常想吃小羊,他找的第一个借口是什么?
指名回答,出示:
“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
2)师:小羊是怎样回答的?
指名回答,出示:
“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站在上游,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您那儿去的。
”
3)理解词语:“上游”
(师图示解说:小朋友请看图片,狼站在小溪的上游,小羊站在小溪的下游,水是从上游流向下游的。
)
4)理解句子“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
师:小羊会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啊?用这个句式说一说。
出示:“小羊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因为_______。
”
师:所以小羊说——学生齐读“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
5)指导朗读
A师:小朋友反问的语气读得真好!其实啊句子中有些关键词语或标点符号是能帮助我们朗读好句子语气的,老师给小朋友找出了一些朗读小帮手,请你将句子朗读正确,有本领的孩子试着读出句子的语气。
(补充出示第2、3小节)关键词、标点着重。
狼非常想吃小羊,就故意找借口,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
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站在上游,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您那儿去的。
”
(着重“故意借口吃了一惊温和您”!?)
B指名读狼的句子:其他小朋友当当朗读小评委。
(生评:字音读准确了,声音很响亮,师:从他的朗读中老师也感受到了狼的凶恶。
谁也能读好?再指名)
C指名读小羊说的话:谁能够读好小羊的句子?(生评,师评:你将小羊温和、善良的样子读出来了。
谁也来当当善良的小羊?指名。
)
D同桌合作读,指名同桌读。
E师生合作读。
(老师也想和小朋友合作读,我来读狼的句子,小朋友读小羊的句子。
)2、学习第4、5小节
1)师:小朋友真有本领,把小羊温和讲道理的样子读出来了。
可狼却蛮不讲理,他就想吃小羊,哪里会听小羊的解释呢?紧接着又找了第二次借口。
请小朋友默读第4、5小节,先学着老师的样子也找找句中的关键词语和标点符号。
狼气势汹汹地说:“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
”
可怜的小羊喊道:“啊,亲爱的狼先生,那是不会有的事,去年,我还没有生下来哪!”
2)指名说关键词板书气势汹汹可怜喊
3)指导朗读
师:有了这些朗读小帮手,小朋友肯定能讲句子读好。
A自己试着读一读。
B指名读狼的话老师简单评价:你把“气势汹汹”的语气读出来了。
理解“背地里”就是背后、背着的意思
再指名读谁也想当这只气势汹汹的狼?
男生齐读老师请男生一起来当气势汹汹的狼。
C师:面对气势汹汹不讲理的狼,小羊有点着急了。
谁能读好小羊的话。
指名读小羊说的话。
学生评价(读出了小羊的着急害怕却有礼貌的语气)
师:小羊着急了,可它还是很有礼貌。
女生一起读
D可怜的小羊会不会在背地里说狼的坏话啊?
用这个句子说一说“可怜的小羊是不会在背地里说狼坏话的,因为__________。
”
3、师: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狼的凶恶、不讲理和小羊的善良、讲道理。
出示两组对话老师读提示语一二组读狼、三四组读小羊。
师:小朋友读得真好!小羊一直在跟狼讲道理(板书讲道理),可是有没有用啊?。
瞧,狼马上找了第三次借口。
4、学习第6小节
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牙咧嘴,逼近小羊,大声嚷道:“你这个讨厌的小坏蛋!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
”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
A请小朋友同桌一起读将句子读正确,聪明的孩子还可以配上一些动作来读。
B指名读(配动作表演读师:你真棒!你用动作和语气表现出狼“龇牙咧嘴”凶狠的样子。
)
D配动作齐读师:用你的语气和动作一起将狼龇牙咧嘴的样子表现出来。
(三)小结。
1、师:可怜的小羊就快被狼吃掉了,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好办法帮助小羊逃走啊?
2、学生交流
3、师总结:生活中也有像狼一样蛮不讲理的恶人,遇到这样的恶人不能光和他讲道理,要勇敢地去面对,用智慧保护自己。
第二课时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齐读课文。
二、语言训练
“狼来到小溪边,看见小羊正在那儿喝水
师引读“谁来到哪里,看见谁在干什么。
”
师:你能照样子来说说吗?
出示:我们来到动物园,看见______________。
我和爸爸来到儿童乐园,看见___________。
加大难度,再出示:
___来到___,看见___正在那儿____。
三:生字、词语巩固
“狼”:读音字形
小“溪”
弄“脏”:多音字
“温”和:前鼻音还有哪些前鼻韵母?
可“怜”:换部首。
争“辩”:字形,中间有个言字旁
“讨厌”:学习“厂字头”书空“厌”,反义词“喜欢”
齐读词语。
四、写字:
快乐读书屋六《动手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从伊琳娜的做法中受到启发并真正理解郎之万的话的意思。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
3.认识9个生字。
教学重点
1.理解科学家郎之万说的话的含义。
2.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3.认识9个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科学家郎之万说的话的含义。
教法:
情境教学法、评价激励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使用这种导入方式,使师生首先互动起来,达成默契,为更好学习本课打下基础,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二、自主阅读。
初读课文时,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来读。
让学生明确自己可以选择多种读书方式,避免长期选择单一读书方式。
初读课文后,教师用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再由学生提出好的阅读方式,征得大家同意后,师生共同朗读。
三、读课文。
提示学生读到感兴趣的地方动笔画一画、写一写;把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然后自由汇报自己读懂了什么;有疑问的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最后自由汇报读了课文后自己的收获。
四、延伸升华。
想像伊琳娜长大后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当她再次遇到郎之万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请同学们插上想像的翅膀续编故事,看谁的作品最吸引人。
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随心所欲想说则说,想写则写,想演则演,想画则画,提倡用个性化的方式表达。
五、检查识字。
六、推荐作业。
1. 请同学们读一读《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再次体会实验的重要性。
2. 像伊琳娜那样做一做实验。
3. 课后去图书馆或阅览室,或在家长的帮助下上网查找,或向家长了解一些科学家说过的名言,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这些名言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板书设计:动手做一做
提出问题
伊琳娜证实错误问题
揭示道理
第二课时
《每次都有进步》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小燕子三次观察冬瓜和茄子,每次都有进步的故事,树立留心观察、勤于思考的意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5个生字。
教学重点:
1.通过小燕子的三次观察,体会小燕子的成长过程,学习小燕子虚心学习、留心观察、勤于思考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小燕子的三次观察,体会小燕子的成长过程,学习小燕子虚心学习、留心观察、勤于思考的精神。
教法:
情境教学法、评价激励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初读课文。
带着“阅读提示”中的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理解感悟。
1. 应通过充分的阅读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小燕子的三次观察,议一议、说一说小燕子每次的进步都表现在哪里,引导学生理解妈妈夸奖小燕子“每次都有进步”的原因是因为她的每次观察都更仔细了,更善于动脑了。
2. 重点指导学生读出小燕子有新的发现后高兴的心情。
3. 分角色朗读课文。
注意小燕子和妈妈的语气,师生共同评议。
三、延伸升华。
1. 自由汇报学习了本课后自己的收获。
2. 创设情境:小燕子在不断进步,燕子妈妈多高兴呀!一天,她遇见了黄鹂大婶,向她自豪地讲起这件事。
燕子妈妈会说些什么,黄鹂大婶又会怎样说?同桌之间分角色进行表演。
(本环节意在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造性复述课文的热情,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深
化对课文的理解)
四、检查识字。
检查字音时,可将词卡与挂图中的实物对照识记。
重点强调“燕”的上半部分是“廿”不是“艹”;“刺”的左边不是“束”而是“”。
五、小结:
板书设计:每次都有进步
大小
小燕子发现冬瓜与茄子颜色区别
细节
课后反思: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