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用结合 教活语法——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语法教学之我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012.
,2012.
[3]
教学信息
新教师教学
建、图形图像处理、网页动画制作、静态网页制作。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高职学校开设的课程和现有的条件相差很大,能开设这些课程中的75%以上的学校只有7所,另外,有5所学校只
开了25%的这些课程。
(三)学校现有实训设备条件统计
调查表中列出了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训时常用的设备,48所学校中除了计算机所有的学校都配备有外,其他网络设备还相对有些欠缺,具体数据为:有交换机网络设备的学校为42所(占88%)、路由器36所(75%)、如防火墙14所(30%)、综合布线28所(58%)、网络新技术所涉及到的语音设备、无线设备等只有10所(20%)。
这些设备都是完成工程项目必不可少的条件,若要实行工程式项目化的教学改革,不少高职学校还需在实训室建设方面加大投入量,以满足教学要求。
五、对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一)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相对陈旧
总的来说,目前高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体系,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的。
但有些课程的内容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实用技能的训练相对不足。
尤其是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另一方面,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职业技能训练不成体系,力度不够,对职业素质的教育(如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应变能力等)尚没有得到全面的实施。
现有课程体系存在以上问题,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相脱节,导致该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相关行业工作。
在教学方法方面,虽然基本上采用了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法,但对学生职业技能以及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不足。
社会需求的计算机网络人才强调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
因此,按传统方法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
由于职业教育招生困难,导致生源的整体素质要比过去有所降低。
有些学生文化基础素质较低,学习的自觉性比较差。
但客观的分析后,并不是这批学生没有能力,而是需要有适合他们学习的课程和教学方法,要增强教材和教学方法的趣味性,给予学生更多动手的机会,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在实际访谈调研中人们发现,这批学生对于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很感兴趣,并且能够很好地掌握。
对于工具类的课程,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强。
建议:构建能力递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应用工程式项目化(二)计算机网络专业师资缺乏,职业实践能力和经验不足,专业知识滞后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具有良好职业实践能力和经验的教师缺乏,这样会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无意识的偏离专业培养方向。
现有教师缺少职业培训、技术更新滞后、缺乏教育创新机制等,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应不断改善师资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建议:加强校企合作,师资互聘、共建,鼓励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提升工程实践业务能力。
(三)专业实训条件以及软件教学资源不足
多年来,大多数高职虽然已普遍建立计算机房,但由于种种原因,上网条件、局域网组网、网络设备配置与测试等实验实训室等还难于满足要求,也没有足够的实训基地,整体表现出实践教学设施条件不足,特别表现在软件教学资源不足,现有硬件条件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建议:校企深度融合,加强订单班培养,争取企业捐赠实训设备。
(四)在转变教师观念的同时,应花大力气转变学生的观念高职学生的素质相对本科院校低了许多,大多数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比较散漫。
在教育学生由被动学习、依靠教师学习转变到主动学习、靠自己学习时比转变教师的观念更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但往往得不到学生的肯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积极性。
因此,我们在注重转变教师观念的同时必须花大力气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建议:加大力度选派教师下企业、进高校、到职教发展先进地区进行业务学习与职业教育理念更新。
六、结束语
总之,结合当前网络人才需求,应当重视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促进专业改革工作不断深化,培养出更多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网络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韦大欢,包东辉.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调研报告——基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J].轻工科技,2012.
[2]赵晓凤.五年制高职通信网络与设备(融合通信)专业调研报告[J].职业教育研究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J].职业目化及项目内容的设置探索.职教论坛,2012(16).作者简介:谭韶生(1980-),男,湖南郴州人,软件工程硕士,讲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
陈敏(1963-),女,湖南长沙人,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
一、由“强化”到“淡化”,语文语法教学历来备受争议语法教学是当今语文教学中最具争议的焦点之一。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界关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不要进行语法教学有过激烈论争。
回顾中学语法教学,它经历了由“强化”到“淡化”的发展历程。
九十年代以前,语法被十分重视,初中生应该掌握语素、词、短语、单句、复句;高中生应该掌握多重复句、句群。
语法的学习,对学生理解句子、修改病句有很大帮助。
九十年代后,不少人认为语法教学“高耗低效”,枯燥乏味且脱离阅读与写作的教学实际,把语文教学的“少、慢、差”归因于语法教学的失误。
于是提出了“淡化语法教学”,最终使语法教学内容一减再减。
二、高中语文语法教学不仅必要,而且重要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老师意识到“淡化语法”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到了高中,有些学生分不清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等。
而语文教学,离开了语法却举步维艰。
阅读、写作离不开语法,文言文教学中特殊句式的理解离不开语法,语病辨析更离不开语法。
提高学生的语法水平已迫在眉睫。
中学语文教学中讲授语法,其目的不是为了给学生灌输一套死的语法知识,而在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于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直接感受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使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出现或少出现语病,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在英汉对比中学习语法
由于汉语语法讲解少,而英语讲解多,我们对母语的语法就
学用结合 教活语法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语法教学之我见
张 剑
(安徽省明光中学 安徽 明光 239400)
【摘要】目前中学语文已从过于强化语法教学转为过于淡化语法教学。
这种现象是现在中学语文语法教学中最普遍的现象。
随着语法教学越来越淡化,中学语文教学中显现出与此相关的更多问题。
如今的中学生极度缺乏语法知识,这些弊端严重影响了语文能力的提高。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高中语法教学显得不仅必要,而且重要。
【关键词】语法;教学;教育学习【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241-02图2 计算机网络专业已开设课程调研结果王琳忠,林胜福.计算机网络技刘高山.专业课程项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新教师教学教学信息
其语法术语而言还没有英语的熟悉。
另一方面,无论是哪种语言,都是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语言有其共性。
而汉语语法与英语语法又有很多的相通之处,拿古汉语的被动句的例子与英语的被动句的句子放在一起比较:
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The classroom is being cleaned by these students. “动作的承担者+表示被动的词语(汉:见、受、为、被;英:be )+谓语动词(文言文无变化,英语中的谓语动词是过去分词形式)+介绍主动者的标志性词语(汉:于;英:by )+动作的主动者”。
翻译时的格式不妨为:
“动作承担者+被+动作主动者+谓语动词+……”在对比中学习,不仅有助于学习汉语语法,对英语语法的学习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分析】例句中其实有三个部分,“这满山遍野的桃花,开得热火朝天,惊天动地”,在是普通的主谓句,“是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是判断句,“把青春挥洒得淋漓尽致。
”用了把字句,三句分别用了夸张、比喻、拟人的修辞。
还要注意句子之间的连贯。
可以说考查了不同的句式和修辞,涉及的语法知识量是比较大的。
这表明在目前仍占主导地位的“应试教育”中语法仍是考查对象,我们不能轻视语法教学。
同时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语法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语法越规范,思维就越严谨。
例如“我们参观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是个病句,学习了定语之间的关系,改为“我们参观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语法规范了,思维也就严谨了。
2、地把握和自由地驾驭汉语第四:将语法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日常说话、书面表达等都离不开语法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一篇好的作文,必须是有创意、有思想内容、有熟练的表达技巧等综合
特色的文章。
但如果文章中病句百出,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一篇优秀作文。
尤其是近年来受网络语言的冲击,使部分学生的作文中出现了“卖萌”“痛苦ing ”等一些网络流行语,不规范的语言现象越来越多,给作文教学带来了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也要渗透语法教学,规范学生的书面语。
作文教学主要是指作文评改中及时发现语法错误并给以纠正,遇到学生作文出现什么问题就讲什么问题,这当然是一种办法,例如:(1)招收大量的中国留学生可以弥补该语言学校的财政困境。
(2)这个人,我既不了解他,更不认识他。
以上例句来自学生的习作,例(1)中"弥补"的意思是补偿,例如“弥补赤字”“弥补过错”等。
“困境”意为困难的境地,可以说“摆脱困境”。
这是动宾搭配不当的病句。
(2)是思维逻辑的错误,应先说“不认识”,再说“不了解”。
(3)“旋律”可以“听”,“舞姿”不可以“听”,这个句子的宾语是并列的,学生往往只注意一部分,忽略其他。
笔者曾经在作文讲评课中将所有有语法错误的作文题目拿出给学生讲,这堂课切入点小,知识点突出,给学生留下的印象特别深。
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作文中的病句,并加以归类,这样的强化巩固远比做病句练习有趣的多。
当然语法知识的教学远不止限于这两个领域,这就需要老师们灵活多变了。
综上所述,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应渗透语法知识,增强学生正确使用语言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切实做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李雪凤。
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法教学不该淡化。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9,4
[2]胡明扬.语言学概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3年
据“人民网”消息:2016年5月27日,北京皮影剧团到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幼儿园演出,演了《龟与鹤》、《小马过河》和《长腿的鸡蛋》三出儿童剧,共有350名小朋友观看了演出。
负责导教工作的王颖副园长说:“希望让孩子们这次接触过皮影后,以后开展一些相关的简易手工课程。
包括皮影这种灯光影像的表演形式,也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引入,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对于我们幼儿园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需求的。
”
在我国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对“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的系统工程,可谓任重而道远,必须正视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挑战。
其中课程问题,教学内容与方法问题,师资问题尤其突出。
曾几何时,当我们看着身边越来越多的孩子吃着“麦当劳”,“喝着可口可乐”,看着机器猫和“哈利•波特”长大时,禁不住要问:一味“偏食”的中国孩子,如果没有了中国文化的滋养,该如何承担起中华文明的传承和繁衍?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
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基,是让中华民族得以延续数千年的纽带,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不要让孩子的人生观追求转化成物质上的贪婪,那样,又从何谈起独立的竞争意识和健全的人格呢?而传统文化正是对这一贪婪的弥补!面对严峻的就业竞争,很多的父母忘记了,教育首先就是培养孩子的独立和完整的健康的人格。
只有孩子真正独立了,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为了学习成绩,过于严格的家庭式管理,虽然能调教出俯首帖耳的乖孩子,就算短时间内小有成就,可长远看来,对心理发展照成的欠缺也可能出现副作用。
而适当的,有目的的,让孩子就受传统文化,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熏陶孩子幼小的心灵,在精华与糟粕之间,真正的有所收获。
“养其习于童蒙”,幼儿时期,是形成一个人道德品德的关键阶段,这个年龄段所受到的教育将对人一生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
而道德的心理结构又可分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部分。
对幼儿进行道德品德教育是建立在了解幼儿品德发展基础之上的,因此教育者首先要了解幼儿道德品德的特点及发展水平。
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教育价值对幼儿道德品德发展具有不可抹杀的作用,它存在于幼儿生活,活动的环境中,为幼儿品德发展提供一定的文化和社会性刺激,在此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梁启超不仅是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还是一等一的教子高手!九个子女,个个了得!长子梁思成、次子梁思永、五子梁思礼均为中国院士;三子梁思忠是毕业于西点军校的军官;四子梁思达是毕业于南开大学的经济研究者。
女儿梁思顺是诗词研究专家,梁思庄是图书馆学家,梁思懿为社会活动家,梁思宁是新四军早期革命者。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和学者,同时,也是近代著名的“教育救国”的积极倡导者,从“开民智”、“养新民”的愿望出发,将教育视为中国起死回生的良药。
在梁启超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儿童教育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在给光绪帝上的《变法通议》中,他还专门写了《论幼学》一文,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儿童教育主张,可见,儿童教育在他的改革思想和教育思想中所占的地位。
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他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出于对传统官方教育只重高等教育而忽视初等教育的批判,梁启超尤其强调小学的重要性。
他认为儿童教育的意义在于:“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正好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富有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首先,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幼儿提供了道德行为的榜样。
《曹冲称象》《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让孩子懂得谦让、智慧、勇敢的美好品德。
而讲《农夫救蛇》的故事,可以让幼儿知道“害人之心不可有”是对的,但“防人之心不可无”的意识,
浅议中国传统文化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杨 萍
(兰州市城关区铁路西村幼儿园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基,是让中华民族得以延续数千年的纽带,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适当的,有目的的,让孩子接
受传统文化,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熏陶孩子幼小的心灵,在精华与糟粕之间,真正的有所收获。
【关键词】传统文化;幼儿教育;重要性【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2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