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商业模式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acebook商业模式分析
创始人: Michael Arrington
公司: FaceBook
成立日期: 2004年2月4日
资产结构: 由 Peter Thiel andAccel合伙人共同成立
雇员: 32个在帕拉阿图,4个在波士顿
总部: 帕拉阿图
Facebook是一个社会化网络站点。

它于2004年2月4日上线。

Facebook的创始人是MarkZuckerberg,他是哈佛大学的学生,之前毕业于Asdsley高中。

最初,网站的注册仅限于哈佛学院(译者注:哈佛大学的本科生部)的学生。

在之后的两个月内,注册扩展到波士顿地区的其他高校(波士顿学院 BostonCollege、波士顿大学 Boston University、麻省理工学院 MIT、特福茨大学Tufts)以及罗切斯特大学 Rochester、斯坦福 Stanford、纽约大学NYU、西北大学和所有的长春藤名校。

第二年,很多其他学校也被加入进来。

最终,在全球范围内有一个大学后缀电子邮箱的人(如.edu,等)都可以注册。

之后,在Facebook中也可以建立起高中和公司的社会化网络。

而从2006年9月11日起,任何用户输入有效电子邮件地址和自己的年龄段,即可加入。

用户可以选择加入一个或多个网络,比如中学的、公司的、或地区的。

据2007年7月数据,Facebook在所有以服务于大学生为主要业务的网站中,拥有最多的用户:三千四百万活跃用户(包括在非大学网络中的用户)。

从2006年9月到2007年9月间,该网站在全美网站中的排名由第60名上升至第7名。

同时Facebook是美国排名第一的照片分享站点,每天上载八百五十万张照片。

这甚至超过其他专门的照片分享站点,如Flickr。

网站的名字Facebook来自传统的纸质“花名册”。

通常美国的大学和预科学校把这种印有学校社区所有成员的“花名册”发放给新来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帮助大家认识学校的其他成员。

运营状况
网站对用户是免费的,其收入来自广告。

广告包括横幅广告和由商家赞助的小组(2006年4月,有消息称Facebook每周的收入超过一百五十万美元)。

用户建立自己的档案页,其中包括照片和个人兴趣;用户之间可以进行公开或私下留言;用户还可以加入其他朋友的小组。

用户详细的个人信息只有同一个社交网络(如学校或公司)的用户或被认证了的朋友才可以查看。

据TechCrunch(译者:硅谷最著名的IT
新闻博客。

)报道,“在Facebook覆盖的所有学校中,85%的学生有Facebook档案;(所有这些加入Facebook 的学生中)60%每天都登陆Facebook,85%至少每周登陆一次,93%至少每个月一次。

”据Facebooke 发言人ChrisHughes说,“用户平均每天在Facebook上花19分钟。

”据新泽西州一家专门进行大学市场调研的公司“学生监听”在2006年进行的调研显示,Facebook在“本科生认为最in的事”中排名第二,仅次于苹果的iPod,和啤酒与性并列。

起步和发展
Mark Zuckerberg在Andrew McCollum和EduardoSaverin的支持下,于2004年2月创办了“TheFacebook”。

当时他是哈佛大学的学生。

月底的时候,半数以上的哈佛本科生已经成了注册用户。

其时,DustinMoskovitz和ChrisHughes加入进来,帮助网站的推广,将Facebook扩展到麻省理工学院、波
士顿大学和波士顿学院。

扩展一直持续到2004年4月,包括了所有长春藤院校和其他一些学校。

之后的一个月,Zuckerberg,McCollum和Moskovitz搬到加利福尼亚州的PaloAlto市(译者:斯坦福大学所在地,硅谷的发源地),在AdamD\'Angelo和SeanParker(译者:著名的第一代P2P音乐分享网站Napster的创始人)的帮助下继续Facebook的发展。

同年9月,另一个社会化网络站点ConnectU的合伙人Divya Narendra,Cameron Winklevoss和TylerWinlevoss把Facebook告上法庭。

他们称Zuckerberg非法使用了他们在让他帮助建站时开发的源代码。

与此同时,Facebook获得了PayPal创始人PeterThiel提供的约五十万美金的天使投资。

到12月时,Facebook的用户数超过100万。

2005
2005年5月,Facebook获得AccelPartners的一千两百七十万美元风险投资。

2005年8月23日,Facebook从AboutFace公司手中以20万美元购得域名,从此从名字中把The去掉了。

网站当时进行了重大改进。

据Zuckerberg称,目的是提高用户档案页面的用户友好性。

在这个月,McCollum
回哈佛大学继续学业,同时仍旧以顾问的身份继续为Facebook工作,并在暑假来公司工作。

Hughes则继续在剑桥市(译者:哈佛大学所在地)履行他公司发言人的职责。

2005年9月2日,Zuckerberg推出了Facebook高中版,并称这是最合乎逻辑的下一步。

虽然最初,这被定位为需要邀请才能加入的社区,仅15天以后,大部分高中的网络不需要密码也可以加入了(虽然Facebook账户还是需要的)。

到10月份,Facebook 已经扩展到大部分美国和加拿大的规模更小的大学和学院。

除此之外,还扩展到英国的21所大学、墨西哥的ITESM、波多黎各大学、及维京群岛大学。

2005年12月11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大学也加入了Facebook,至此,Facebook中共有超过2000所大学和高中。

2006
2006年2月27日,应用户要求,Facebook允许大学生把高中生加为他们的朋友。

约一个月后,2006年3月28日,《新闻周刊》报道Facebook可能被收购,谈判正在进行中。

据报道,Facebook拒绝了一个七亿五千万美金的收购条件,甚至有传闻收购价格达到了20亿美金。

同年四月,Peter Thiel、Greylock Partners和Meritech CapitalPartners额外投资了两千五百万美元。

5月,Facebook扩展到印度的印度理工学院和印度管理学院。

6月,Facebook状告抄袭其设计风格,要求赔偿十万美元。

7月25日,Facebook增加了更多提高收入机会的功能。

和苹果iTunes的合作推广活动中,加入“苹果学生小组”的用户可以在9月10日之前每周下载25首单曲。

这个推广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们在秋季学期开学前对苹果和Facebook的服务都更熟悉和喜爱。

8月,Facebook又加入了德国的大学和以色列的高中。

8月22日,Facebook推出Facebook记事本功能--一个可以加标签、嵌入图片、评论的博客服务。

同时用户可以从其他博客服务中导入。

2006年9月11日,Facebook对所有互联网用户开放,这引起了很多现有用户的抗议。

但两周后,Facebook注册仍旧对所有拥有有效电子邮件地址的人开放。

2007
2007年5月10日,Facebook宣布了一个提供免费分类广告的计划,直接和其他分类广告站点,如Craigslist竞争。

这个被称为“Facebook市场”的功能,于2007年5月14日上线。

2007年5月24日,Facebook推出应用编程接口(API)。

通过这个API,第三方软件开发者可以开发在Facebook网站运行的应用程序。

这被称为Facebook开放平台(FacebookPlatform)。

同年6月,和iTunes的合作继续为用户提供免费音乐单曲下载。

7月,Facebook完成了第一次对其他公司的收购,从Blake Ross和JoeHewitt 手中收购了Parakey(译者:Ross和Hewitt是火狐浏览器的作者,Parakey是一个被称为网络操作系统的平台)。

7月24日,Facebook聘用YouTube的前CFO Gideon Yu为CFO,替换了MichaelSheridan。

8月,Facebook成为新闻周刊的封面故事。

2007年9月25日,微软宣布他们可能会收购Facebook的部分股份。

据称Facebook被完全收购可能性不大,因为其创始人MarkZuckerberg希望保持独立。

网站功能
墙(The Wall)
墙就是用户档案页上的留言板。

有权浏览某一个用户完整档案页的其他用户,都可以看到该用户的墙。

用户墙上的留言还会用Feed输出。

很多用户通过他们朋友的墙,留短信儿。

更私秘的交流则通过“消息(Messages)”进行。

消息发送到用户的个人信箱,就象电子邮件,只有收信人和发信人可以看到。

2007年7月起,用户可以在墙上贴附件。

之前,只允许文本内容。

礼物(Gift)
2007年2月,Facebook新增了“礼物”功能。

朋友们可以互送“礼物”--一些由前苹果设计师SusanKare设计的有趣的小图标。

礼物从Facebook的虚拟礼品店选择,赠送时附上一条消息。

收到的礼物以及所附的消息会显示在收礼者的“墙”上,除非送礼者设定这个礼物是私秘的。

另外,在墙的上方还有一个“礼盒”。

用户收到的所有礼物都在礼盒中。

公开的礼物显示送礼者的名字,私秘的礼物则显示“私人”。

另有一个“匿名”的选项。

虽然所有人都可以看到礼物,但只有收礼者可以看到送礼者的名字和消息。

这种礼物只在礼盒中,而不在墙上显示。

Facebook用户注册时免费获得一个礼物。

以后的每个礼物一美元。

最初推出时的礼物是有关“情人节”的。

同年2月由此产生收入的50%捐献给Susan G.Komen乳腺癌基金会。

之后,Facebook每天推出一款新礼物,大多数都是限量版,或只是限期供应。

用户个人主页会显示每日礼物的广告。

随着Facebook开放平台应用程序的出现,第三方开发的应用程序对1美元购买礼物的模式构成威胁。

请注意,ZacharyAllia(译者:一个第三方程序开发员)开发的“免费礼物”,与Facebook 的官方礼物是不同的。

市场(Marketplace)
2007年5月,Facebook推出Facebook市场。

用户可以免费发布下列分类广告:卖二手货、租房、工作,等。

供求两方均可发布。

所有Facebook用户都可以使用这个功能。

目前是免费的。

捅(Pokes)
Facebook提供一个“捅(Poke)”别的用户的功能,让用户可以给别人发送一个“Poke”。

Facebook 常见问题中这样解释:“Poke是你和朋友互动的一种方式。

当我们设计这个功能时,我们觉得提供这么一个什么意思也没有的功能其时挺酷。

用户们给Poke不同的解释。

我们鼓励你给它你自己的解释。

”实际上这个功能的目的只是让用户能引起别的用户的注意。

尽管很多用户确实用这个功能来引起别的用户注意,或说声“嘿”,但有些用户仍把它理解为“性”的意味。

这个解释造成了一个很热门的Facebook小组的产生--“Poke”够了,咱们干脆做爱吧。

到2007年9月,这个小组共有二十五万用户。

有时朋友之间会进行一种被称为“Poke仗”的游戏--两个用户间用“Poke回”功能,互相Poke来、Poke去。

另有一些衍生出来的新功能,如“X我”,和“超级Poke”,让用户可以把Poke替换成任何动作。

状态(Status)
状态,让用户向他们的朋友和Facebook社区显示他们现在在哪里、做什么。

Facebook让用户填入状态的提示是“(某某用户)正在。

”,用户填入剩下的部分。

在用户好友列表的“新近更新”区,显示这些状态。

活动(Events)Facebook活动的功能帮助用户通知朋友们将发生的活动,帮助用户组织线下的社交活动。

开放平台上的应用(Application)
2007年5月24日,Facebook推出Facebook开放平台。

利用这个框架,第三方软件开发者可以开发与Facebook核心功能集成的应用程序。

最流行的应用程序包括:
顶级朋友:用户可以选择和显示他们最好的朋友
涂鸦板:一个图形效果的“墙”
我喜欢:一个社会化音乐发现和分享服务,包括音乐会信息和有关音乐知识的小游戏,甚至有象棋、拼字游戏之类的游戏出现。

而第三方网站如进行Facebook应用数据统计的Adonomics,相关博客如AppRate、InsideFacebook、FaceReviews等等或应运而生或对Facebook应用青睐有加。

2007年7月4日,Altura
风投宣布“Altura 1Facebook投资基金”,成为第一个只投资Facebook相关项目的风险投资。

2007年7月10日,BayPartners宣布成立“应用工厂(AppFactory)”,一个只投资Facebook应用的种子基金。

2007年8月29日,Facebook改变了他们对应用程序热度的衡量标准,更倾斜于那些有深度价值的应用。

因为之前,衡量标准仅以用户数为标准,使得那些高度“病毒传播”(译者:指极易于在用户间口口相传)但没什么用处的程序排名很高。

著名IT博客Valleywag曾批评Facebook应用是“一大堆垃圾”。

截止2007年9月26日,共有超过4500个Facebook应用出现。

Facebook标识语言(Facebook Markup Language)
Facebook标识语言是HTML的子集。

Facebook应用的开发者可以用这种语言定制他们的应用程序的外观。

Facebook视频与Facebook开放平台同时推出的,还有一个Facebook自己开发的应用程序--视频分享。

用户可以上传视频、通过“Facebook移动”上传手机视频,以及用摄像头录像。

同时用户可以给视频中的朋友加“标
签”。

这一功能被认为会与MySpace的相关功能竞争。

但Facebook的视频只能在Facebook网络内观看。

然而,一段发表在上的Greasemonkey代码让用户可以下载Facebook视频或将之转贴在其他网站。

Facebook的域模型
附图,用UML类图的形式,显示了Facebook系统所管理的信息。

它提炼出了Facebook数据库中的实体、关系、字段。

比如,图中显示了有关工作、学校、信用卡、显示用户名等的字段。

(黄色方框代表类)请注意该图为概念类图,而不是具体实施的细节。

如欲了解更多数据模型的细节,请参考Facebook 查询语言(FQL)--一种类似SQL的查询语言的相关资料。

技术构架
Facebook使用LAMP(Linux、 Apache、 MySQL、PHP)作为技术构架。

Facebook的一个技术构架工程师StevenGrimm在博客中写到:几乎我们所有的服务器都运行开源软件。

我们的Web服务器是Linux,Apache和PHP。

我们数据库是MySQL。

我们使用memchached来保证网站的快速反应。

一些后台应用Python、Perl和Java,以及一些gcc 和Boost。

程序员用Subversion和git来进行代码管理。

还有很多--象很多网站一样,从头到脚都是开源软件。

收购传闻
2006年随着MySpace被新闻集团收购,关于Facebook会被一家大的媒体公司收购的传闻出现。

Facebook的创始人Zuckerberg说过他不想出售公司,并否认了这些传闻。

他已经拒绝了九亿七千五百万美元左右的收购价格,不知还有谁愿意出高出这个的价格收购Facebook。

分析师SteveRosenbush猜测是维亚康姆(Viacom)。

2006年9月,Facebook和Yahoo开始进行关于收购的认真谈判,价格约10亿美元。

同年10月,随着Google以16亿美元收购YouTube,有传闻说Google开价23亿美元欲从Yahoo手中抢购Facebook。

Facebook的董事PeterThiel暗示,根据2015年10亿美元收入的估计,Facebook内部的估值是80亿美元。

这一估值依据对与Facebook用户构成类似的维亚康姆的MTV品牌的估值。

2007年9月,微软向Facebook示好,欲以3-5亿美元投资该公司5%的股份。

(译者:这使得Facebook的估值在60-100
亿美元左右)其他公司,如Google也表示过类似兴趣。

facebook的网址是。

任何人都可以加入,但是全英文操作。

注册只需要一个email。

facebook的用户不只是大学生,也有很多中学生和小学生,而且facebook上不仅有美国人,也有来自各个国家的,比如加拿大,中国,挪威,英国,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