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静脉导管预防静脉炎的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置静脉导管预防静脉炎的研究进展
摘要:临床输液治疗中常会留置静脉导管,但操作不当、患者自护不当,其
会引起机械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感染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既不利于
留置静脉导管优势的发挥,还会增加病人的不适感。
为此,本文将综述预防留置
静脉导管所致静脉炎的研究进展,以供医务人员参考,有效增强静脉导管的留置
效能。
关键词:静脉炎;留置静脉导管;综述
在输液治疗中,留置静脉导管可有效降低血管穿刺次数,进而减轻其穿刺痛苦,还能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且该操作比较简单,较受患者与医务人员的青
睐[1]。
但其不是完美无缺的,静脉导管留置中约有3%-30%的患者会出现静脉炎,
不仅会延长病人住院时间,还会增强其医疗费用支出。
基于此,本文就静脉导管
留置所致静脉炎的预防进行综述,以减轻患者的负担与痛苦,提升其输液安全性。
1留置静脉导管所致静脉炎的危险因素
静脉导管留置时若操作不当、护理不当,易引起机械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感染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其机械性静脉炎和输液量、导管型号、导管
固定技术、穿刺技术等因素有关。
而化学性静脉炎和留置时间、药物性质、药液
温度、输液速度、封管技术(封管液浓度、封管液种类)等因素有关。
感染性静脉
炎和无菌操作、医务人员手卫生、留置针替换时间、留置针拔除时间、更换敷贴
时间、输液装置更换频次、输液装置使用频次等因素有关[2]。
血栓性静脉炎和导
管材质、穿刺部位等因素有关。
除此之外,静脉炎还和患者的年龄、机体免疫力、性别、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有关。
2预防留置静脉导管所致静脉炎的措施
2.1静脉导管留置前静脉炎的预防:(1)合理选择导管与穿刺部位:据报道,
静脉导管留置中,穿刺部位不同所引起的静脉炎风险也不同,在手背等远端穿刺
发生静脉炎的风险要明显高于肘部、腕部等近端穿刺,关节部位穿刺所引起的静
脉炎风险要高于非关节部位穿刺[3]。
所以,要根据患者的血管条件合理选择穿刺
部位。
此外,据报道,留置针管径越大,其引起的静脉炎风险就越大。
因为,留
置大管径静脉导管时,血管内膜与导管的摩擦较大,血管内膜易受到损伤,导致
静脉炎发生风险较大。
而留置小管径静脉导管时,其在血管内呈漂浮现象,和血
管内膜产生的摩擦力比较小,可有效预防静脉炎。
所以,尽量选择长度短、管径细、管腔少的静脉导管留置。
(2)合理选择静脉通路:药物不同,其渗透压、pH
值也不同。
为此,用留置的静脉导管输注肠外营养液、发泡剂、渗透压在
900mmol/L以上的药物时,不宜选择外周静脉导管。
输注刺激性药物时最好选择
Y形留置针,其对药液有一定的稀释作用,可有效降低药液的渗透压,进而有利
于静脉炎的预防。
2.2静脉导管留置中静脉炎的预防:留置静脉导管过程中护理人员操作不规
范会增加静脉炎发生风险,例如消毒液未干时穿刺、消毒不彻底时穿刺、穿刺前
未洗手等。
为此,护理人员为患者留置静脉导管时,不仅要做好无菌操作,还需
保持操作方法、置管流程、冲封管的规范性。
据资料显示,留置静脉导管时要想
有效预防静脉炎,消毒范围需控制在8cm×8cm,且要在消毒液彻底干后再实施穿
刺操作[4]。
此外,还需尽量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总穿刺次数需控制在4次以内。
且还需做好护理人员的考核与培训,以提升其护理质量,进而有效预防静脉炎。
2.3静脉导管留置后静脉炎的预防:(1)饮食:对留置静脉导管的患者,指导
其食用营养丰富的食物,以提升其机体抵抗力,进而有利于静脉炎的预防。
据研
究指出,患者留置静脉导管输液时其不仅机体比较虚弱,血管也比较虚弱,此时
加强营养供给,既可提升机体抵抗力,还可增强血管的修复能力,可有效降低静
脉炎的发生风险。
(2)活动:留置静脉导管一侧的肢体不宜剧烈运动,但可做适
当活动。
据报道,留置静脉导管的患者可进行握拳活动,其能促进血液循环,进
而可有效减小静脉炎的发生风险。
为此,置管后24小时可适当进行握拳运动,
每日锻炼3次,每次锻炼200下,每日坚持锻炼,直到拔管为止。
(3)封管:据
资料显示,成人留置静脉导管时,封管液需选择浓度0.9%且不含防腐剂的氯化钠
溶液,使用剂量应是附加装置、导管的两倍,手法需选择脉冲式封管,封管液推
注时,待药液剩余0.5-1ml时拔除针头[5]。
此外,输液结束之后,要对血管通路
用生理盐水冲洗,避免不相容药液相互接触,进而有效预防静脉炎。
(4)加强导
管功能的评估:因静脉炎多发生在护士观察不到位的时候。
为此,患者留置静脉
导管时要加强导管功能的评估,若发现病人穿刺部位出现不适感,或者异常时,
需及时将留置针拔除。
此外,对于静脉炎高危人群,要适当增加每日的巡视次数,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静脉炎。
并根据输液治疗时间、输液性质、穿刺部位等确
定静脉导管留置时间,以免静脉导管留置时间过久而引起静脉炎。
3小结
目前,对留置静脉导管所致静脉炎的预防研究成果众多,本文也就预防留置
静脉导管所致静脉炎的因素与预防措施进行了简单的综述,以期提醒有关医务人
员更好的预防静脉炎,并加强其对静脉炎的危险因素的控制能力与识别能力,让
病人在静脉导管留置期间享受到舒适、科学的护理服务,进而保障静脉导管留置
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黄冬梅,李洁霞,陈小梅.留置PICC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性护理
干预研究进展[J].内科,2016,11(06):867-868+896.
[2]田蓉蓉,徐兆芬,查莹娟,朱迎,褚红.留置针所致静脉炎防治研究现状[J].
现代医学,2017,45(10):1533-1535.
[3]高玉兰,官文娟.预防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措施和效果[J].中
国医学创新,2017,14(15):75-78.
[4]封斯露.肿瘤患者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预防与护理对策研究进展[J].大
众科技,2018,20(02):44-46.
[5]覃辉,金培英.外周静脉留置针致静脉血栓形成和预防的研究进展[J].循
证护理,2018,4(03):217-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