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关于野猪危害我乡农民生产生活及应对办法的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野猪危害我乡农民生产生活及应对办法的调研报告
最近,水口乡的村民们遇到了一件苦恼的事情,自己辛苦栽种的庄稼一夜间就会被糟踏大半,纳闷的村民们从田地里留着的一连串清晰的猪脚印发现——原来是野猪惹的祸。
此现象遍及桃源、中仑、青山、水口、沙港、周家、来堡等各自然村。
目前,全乡有靠近山边的400余亩水田和800多亩旱地已无法正常进行耕种,旱地中花生地约300亩,红薯地250亩,玉米地100亩,其它约150亩,一时间,野猪泛滥成灾,村民们为此而苦恼。
一、野猪简介
成年野猪体长约130厘米,其牙齿发达,雄性上牙外露,并向上翻转呈獠牙状,它移动性很强,嗅觉敏锐,警觉性高,从平地到海拔3000公尺的高山都有它的踪迹,森林、草丛、开垦的田地都是它们活动的场所;食物种类极为广泛,蚯蚓、昆虫、地下茎、嫩叶,几乎荤素不忌,此外,野猪的繁殖能力极强,一头母猪平均每年能产两三窝,一次下崽一般在8—12头,而小猪生长两年后即长成150公斤左右的大野猪。
二、野猪的危害
野猪是危害农作物最凶的害兽,俗话说:“三百斤的野猪四百斤的嘴”,凭其历害的嘴巴,一群野猪能在一夜之间
将大片田地毁坏,稻谷、花生、红薯、玉米首当其害,它们不仅喜欢盗食灌浆直至稻穗,而且有在淤泥中打滚的癖好而将整块稻田搅得一塌糊涂,野猪对我乡的农林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每年全乡被野猪破坏的水稻、红薯、花生等农作物面积多达600 余亩,造成经济损失30余万元,有村民为防止野猪靠近农作物,在田间地头拉起了电铁丝网,夜间通电,这不仅是一种违法的行为,而且是一种比较危险的活动,接通了电源的铁丝网可能会被路过的村民触及,造成人身伤害甚至死亡。
且村民在驱赶野猪的同时,也会发生被它袭击的事件。
三、造成危害的原因
政府明文禁止捕杀野猪,野猪的繁殖能力又极强,加之我乡农村大量土地被退耕还林,它的生存空间大大增加,数量猛增,与民“抢粮”的现象越演越烈,有林业专家分析,这是由于近年来森林植被迅速恢复,政府禁打禁猎的保护,加之野猪鲜有自然天敌,狮子、老虎、狼等自然天敌在靖安已难寻踪迹,便造成了今天的野猪泛滥,但许多生物学家指出,野猪下山并不完全是“生态环境好转的象征”,野猪的原始生态环境被破坏,生态食物链层断裂才是“野猪侵入”的真正原因。
四、村民应对的现状
为应付野猪的骚扰,我乡村民除立稻草人吓野猪外,有
的在田地周围打桩,装上铁丝网加以保护;或建草棚,派人昼夜守候,守夜者彻夜不停地吆喝、吹号子、放鞭炮、敲铜锣以恐吓驱赶野猪,但野猪越来越适应这些招数,日复一日地赶猪也让村民们十分疲惫,几次之后,有的野猪甚至改变了“昼伏夜出”的习性,大白天也下山“打起了游击”,村民不堪其拢,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五、冶理野猪患难的办法
1、合法组织猎杀。
许多村民都知道,野猪是受保护的野生动物,但当它破坏庄稼的时候,对其进行捕杀往往被村民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为了保持生物链的完整和生态平衡,不应该对其滥杀,否则若干年后野猪也会灭绝,在野猪泛滥的地方,当地的林业部门和公安部门可共同组织和执行猎捕计划,村民自发组织的猎捕行为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希望有关职能部门组织人员对我乡野猪危害较严重的地方实施保护措施,或合理适度捕杀野猪,尽早消除人们的心里恐惧,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从抚州林业部门获悉,由于该地区野猪泛滥成灾,猎捕野猪的计划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批准,该地区2010年度计划猎捕野猪2200头。
2、退耕还林。
野猪因属野生动物保护之列,村民未配备猎杀工具,也未有任何猎杀手续,这一现象给我乡村民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损失,退耕还林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针对靠近山边的水田及旱地,正是野猪祸害最严重
的地方,它乐于盗食即将成熟的农作物,或是踩毁青苗,其破坏性往往是近期难以补救的,常常一块田地被其糟蹋后此年度也许颗粒无收,被动的村民可以考虑在野猪泛滥严重的地段退耕还林,种植一些经济树木,一来可以逃避野猪的迫害。
二来退耕还林响应了“一大四小”工程,美化了家园。
三来能够弥补村民们经济上的一些损失。
3、对受损农民应给予经济补偿。
随着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日渐减少,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但到目前为止,我省还没有明确野猪等野生动物泛滥造成农作物受损而给予补偿的具体标准和执行办法,导致失地农民索赔无门,得不到任何补偿,所以为了切实维护山区农民的合法利益,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山区野生动物增多造成农户众多山地被迫弃耕的实际,尽快制定有关补偿政策和标准,按实际弃耕田地面积每年定期给农民合理的经济补偿,不能让农民为了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的保护而白白作出牺牲。
4、针对野猪成灾的现象,除合法组织合理猎杀外,我乡村民还应自发采取一些传统办法,做到看护好庄稼的工作,力争将野猪对田地造成的灾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