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同步练习:3.7.3让家更美好2.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7.3 让家更美好
一、考点过关
考点一、现代家庭面面观
1.26岁的年轻姑娘小王是一位在德州工作的南方人,由于离家远,只有放假的时候才能回一次家,但小王坚持每周给家里打三四次电话,而且经常通过微信与父母视频。

这说明( )
A.很多人因为工作太忙,忽视了与家人的沟通
B.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C.微信是家庭成员交流的最好方式
D.子女应该和父母在一起
考点二、和谐家庭我出力
2.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促进社会发展。

家庭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家庭里面总是充满着亲情的温馨,而亲情用金黄色来代表是最好不过了。

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理解和信任②家庭成员之间应加强交流和沟通③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中的问题④我们还小,家庭事务与我们无关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二、经典考题
1.(江苏中南东洲国际学校期中)你对漫画《对付妈妈唠叨的绝招》中孩子的合理建议是( )
①完全顺从父母,顺其自然
②主动调适逆反心理
③学会与父母沟通交流
④学会换位思考
A.①②
B.③④C.①③D.②③④
2.(重庆永川双石中学期中)有一位初中生曾这样评价他的父母:“小时候,父母是我的偶像,是我向小伙伴夸耀的资本。

可是长大后我却发现他们很俗气。

父亲除了工作什么都不懂,像个没有思想的机器人;母亲像个小市民,不仅爱议论东家长西家短,还经常翻看我的书包、抽屉,‘审问’来我家的同学。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我觉得好累!”同学们给他提供了几种解决烦恼的办法,其中正确的是( )
A.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B.尝试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与父母进行沟通、交流
C.克服逆反心理,静下心来想一想父母这样做的原因
D.离家出走,迫使父母改变做法
3.(湖北利川期末)湖南卫视《变形计》是一档生活类角色互换节目,变形的城市主人公——高泽文、龚韦华、李锦鉴、王泽宇,无一不是叛逆少年。

他们在家里和父母不断发生冲突,在学校里和老师对着干。

这群让家长束手无策、让老师心痛的孩子,经过7天或一段时间的角色互换后,学会了很多,也懂事了很多,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终改变了自己。

(1)这群孩子与父母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如果与父母发生冲突,请列举至少四种办法解决与父母间的冲突。

(2分)
(3)请你帮助《变形计》中的叛逆少年提出几点走出困境的建议。

(2分)
4.(山西太原测评)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和德行传承。

好家风造就好家庭,好家庭需要好家风。

近日,某校团委拟开展以“好家风好家庭”为主题的宣传展示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请你撰写一段文字向同学们说明开展此次活动的意义。

(4分)
(2)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家风家训的格言警句,请你列举其中的两句。

(2
分)
(3)请你为“好家风好家庭”的宣传展示设计两种活动方式。

(2分)
(4)好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非常融洽的。

要想共建好家庭,减少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作为子女你将如何做?(6分)
三、综合探究
针对青少年日益突出的家庭问题,某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本校七、八年级学生进行了“你的家庭和谐吗?”问卷调查活动,共发放问卷数量600份,有效问卷532份。

问题涉及“你的家庭关系成员平等吗?你与父母交流多吗?你的家庭氛围民主和谐吗?”等。

分析这些答卷后发现,许多家庭存在不和谐的现象。

为了让家庭更美好,某校决定召开一次以“怎样让家庭更和谐”为主题的座谈会,请你也参与进来,帮助完成以下问题。

(1)请你为座谈会设计一个具有号召力的标语口号。

(2)请你概括一下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表现在哪些方面。

(3)通过这次座谈会,请你为家庭和谐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四、中考真题
1.(湖北孝感中考)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享受亲情、关爱和欢乐,家就是个乐园;化解不了与家人的矛盾和冲突,家就成了樊笼。

化解与家人的矛盾和冲突,正确的做法是( )
①调控情绪、心平气和
②尊重理解、换位思考
③有效沟通、求同存异
④强硬顶撞、针锋相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我们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要掌握基本要领,其中_______是关键。

( )
A.彼此了解B.换位思考C.尊重理解D.求同存异
3.(浙江衢州中考)“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

一段视频在网络走红:男孩边哭闹边控诉,甚至以死相威胁,坚决不让父母生“二胎”。

对此段视频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孩子和父母是平等的,男孩不允许父母生“二胎”是正确的
B.父母应该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不能生“二胎”
C.父母和孩子之间应该加强沟通,达到相互理解
D.男孩的行为是不珍爱生命的表现,但维护了自身的权利
4.(山东烟台中考)处于青春期的我们,经常会因与父母的意见相左而倍感烦恼。

对此,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 )
A.坚持己见,决不让步B.表面妥协,暂时应付
C.顺从父母,以表孝心D.换位思考,保持沟通
5.(云南中考)小超进入青春期后,在家总爱和父母“顶牛”对着干,事后又觉得后悔。

针对小超的情况。

你给他的合理建议是( )
①理解父母的想法,学会换位思考
②调适逆反心理,主动与父母沟通
③这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应顺其自然
④尊重父母意愿,什么都不与父母说
A.①② B.①④C.②③D.③④
6.(湖南长沙中考)世风民风皆起于家风。

以下四位同学描述的家风,不应该提倡的是( )
A.小红:从小,爸爸就教我念“正直谦德振家声”
B.小军:我家长期实行“光盘行动”
C.小明:我家的家风是“自己的事自己做”
D.小亮:我家的家风是“麻将东风”
7.(安徽中考)在家庭生活中,当我们与父母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应该( ) A.主动与父母有效沟通B.尊重父母,绝对服从
C.坚持以自己意见为准D.回避矛盾,漠然置之
参考答案
一、考点过关
1.B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小王坚持每周给家里打三四次电话,而且经常通过微信与父母视频”,这表明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B说法正确。

A与题意无关。

C、D说法错误。

故选B。

2.D
解析:作为家庭中的成员,我们应该相互理解和信任,加强交流和沟通,面对家庭中的问题心态要好,①②③说法正确;④说法错误。

故选D。

点拨:本题为“三三制”选择题。

我们是家庭中一员,家庭中的一举一动都与我们息息相关,虽然我们还小,但也要为家庭的和谐做贡献。

④说法错误,排除含④的错误选项,故选D。

二、经典考题
1.D
解析:本题考查对与父母沟通的理解与认识。

从漫画中孩子对付妈妈的做法可知,他产生了逆反心理,这不利于矛盾的解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主动调适逆反心理,与父母沟通交流,做到换位思考,②③④正确。

①不可取。

故选D。

2.B
解析:解答本题要认真分析材料,找到材料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A、B、C都是解决烦恼的办法。

D做法错误。

故选A、B、C。

3. (1)原因是:进入青春期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独立行事,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

我们与父母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社会地位不同,对社会规范的熟悉程度不同,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难免产生较大的差异。

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

(2)①时时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发生矛盾时不发脾气,不闹对立。

②遇事多和父母商量,听取他们的意见,不自作主张。

③经常与父母谈心,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校生活和朋友关系。

④与父母别太计较等。

(3)①要理解自己的父母,体谅他们在关爱方式上的不当。

②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③有效交流和沟通,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

④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

解析:本题结合学生实际,创设生活情景,考查学生对与父母交流沟通的理解与认识。

本题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认真分析材料,找到材料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第(1)问考查学生对代沟产生的原因的掌握,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2)问考查学生对解决与父母间的冲突的办法的掌握,开放性较强,只要合情合理、有利于化解冲突即可。

第(3)问,学生能够结合教材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回答即可。

4.(1)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家,特别是了解自己的父母,学习家人的优秀品质,继承家庭的良好传统,增进与家人的情感;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4分)
(2)示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分)
(3)示例:黑板报展示、校内刊物展示、召开家风故事会、微视频展示等。

(2分)
(4)子女应该理解父母的高期待、严要求,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产生矛盾时,子女应主动走近父母,与父母沟通,要掌握与父母有效沟通的要领,努力化解矛盾;要讲究交往的艺术,懂得认真聆听父母的教诲;学会赞赏父母,帮助父母,原谅父母。

(6分)解析:第(1)问,可从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家、了解自己的父母、学习家人的优秀品质等角度回答。

第(2)问,开放性较强,写出有关家风家训的格言警句即可。

第(3)问,活动方式可设计为黑板报展示、召开家风故事会等。

第(4)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如何与父母交流、沟通即可。

三、综合探究
(1)只要符合“让家庭更和谐”的主题,有号召力即可。

如,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等。

(2)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参与社区活动,这些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3)①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②加强有效交流和沟通,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③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让亲情更浓,让我们的家庭更和
睦。

解析:第(1)问,为座谈会设计标语口号,要符合“让家庭更和谐”的主题。

第(2)问,结合教材知识回答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的表现即可。

第(3)问,可从“和谐家庭我出力”等方面组织答案。

四、中考真题
1.A
解析:化解与家人的矛盾和冲突,正确的做法是调控情绪、心平气和,尊重理解、换位思考,有效沟通、求同存异。

所以,①②③正确。

④强硬顶撞、针锋相对不利于化解矛盾和冲突,相反会激化矛盾和冲突,所以排除。

故选A。

2.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与父母沟通的艺术,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C是正确的;与父母有效沟通,彼此了解是前提,换位思考是有效方法,沟通的结果是求同存异,所以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解析:本题考查学会与父母沟通。

对于因“全面二孩”政策引发的家庭矛盾,父母与子女应平等沟通,相互理解,C符合题意;父母生“二胎”是法律赋予他们的权利,谁也无权干涉,A错误;父母应换位思考,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帮其打消顾虑,但是不能因此放弃自己的权利,B错误:男孩的行为是偏激、极端的,不但不能维护自己所谓的“权利”,反而会伤害父母,D错误。

故选C。

4.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与父母沟通的做法。

青春期的我们,由于与父母是两代人,生活经历不同,在家庭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会有较大差异。

因此,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多从父母的角度进行思考,加深彼此间的理解,化解“代沟”。

所以答案选D。

5.A
解析:材料中的小超与父母对着干,事后又觉得后悔,说明小超存在逆反心理,他应该主动与父母沟通,调适逆反心理,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①②正确。

③说法错误,消极的逆反心理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不能顺其自然。

④中“什么都不与父母说”是错误的,要
及时与父母沟通,这样才能消除矛盾和误解。

故选A。

6.D
解析: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5 000多年的灿烂文化孕育了许多优良的传统。

A项体现了正直、谦虚的传统美德,B项体现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C项体现了自理自立的传统美德,这些家风都是应该提倡的。

D项中的“麻将东风”属于庸俗的生活情趣,是不应该提倡的。

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故选D。

7.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解与父母的矛盾的有关知识。

当我们与父母的意见不一致时,既不能盲目顺从,也不能非要坚持自己的意见,还不能回避矛盾。

正确的态度是走近父母,和父母进行有效沟通,化解矛盾,因此A符合题意。

B、C、D都是不能化解矛盾的错误做法。

【本文档由书林工作坊整理发布,谢谢你的下载和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