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掌毁损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患者的心理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掌毁损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手掌毁损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患者中的临床作用,并总结手掌毁损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患者心理护理经验。

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3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例手掌毁损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患者,术前、术后由专业的护士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

结果:本组8例手掌毁损患者,术中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术后髂腹股沟皮瓣全部成活,患者积极主动地进行手功能康复训练,随访3~24个月,平均随访14个月,患者对皮瓣外观、质地及患肢残存的功能感到满意。

结论:心理护理不仅能够让手掌毁损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还能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在手掌毁损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患者中具有重要作用。

标签:心理护理;髂腹股沟皮瓣;手掌毁损
手是人类最主要的劳动器官,也是人体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手掌以远毁损伤是手外伤中较为严重的毁损性损伤,手的功能及外观往往遭到不同程度的丧失。

突如其来的手掌毁损伤常使患者出现恐慌、焦虑、悲观失望等负面情绪导致不配合治疗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影响其生活质量。

Brand[1-2]认为焦虑等情绪会影响手外伤患者的手术效果,同时还会使术后患肢出现疼痛的可能性增加。

Gustafsson等[3]的研究发现32%的手外伤患者在伤后两周内会出现焦虑、悲观、失望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

Tocco等[4]认为手外伤患者的心理因素在手外伤愈合及康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伤后尽可能保留患肢长度以恢复手功能及手外观,同时重塑患者健康的心理,显得很有必要。

2008年8月-2013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对手掌毁损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8月-2013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行手掌毁损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术的8例患者,男6例,女2例;年龄24~47岁,平均(34.1±4.5)岁;左手2例,右手6例;冲压伤4例,绞压伤3例,碾压伤1例。

手掌毁损远端无可回植的断指及组织。

经医生讨论决定行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掌毁损创面。

1.2 护理
本组患者术前、术后由专业护士(接受过心理教育的护士)进行心理护理。

1.2.1 术前心理护理
1.2.1.1 恐慌心理患者产生恐慌心理的原因有:(1)手掌毁损伤都是工作中的意外受伤,创伤突如其来,患者没有心理准备,看到健康的手变得血肉模糊,
不知所措;(2)由于手部神经分布丰富,末梢神经较敏感,患者在受伤瞬间经历撕心裂肺的疼痛,伤后疼痛可能会有所减轻,但疼痛仍然继续,患者担心患肢触碰到其他物品、害怕医生等相关人员检查伤情及手术时再次加重疼痛,不知疼痛什么时候能得到缓解;(3)无论是以前接受过手术治疗的患者还是初次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总会担心手术是否安全,伤情及手术是否会危及生命,害怕噩耗降临于其身。

护理措施:护士接待患者时一边用亲切关怀的语言简明扼要地询问病史了解受伤经过,倾听患者诉说受伤经过时分析患者目前存在的心理问题,一边监测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快速建立输液通道,若患者受伤的手仍未经任何处理,协助医生进行包扎止血,若受伤手已包扎尽可能避免触碰患者受伤的手,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动作要快且娴熟,不能表现出惊讶、恐惧、紧张、嘻笑等表情,操作前应当着患者的面洗手。

在检查和包扎受伤手时让患者转过头或闭上眼以避免再次目睹血肉模糊的手,留下心理阴影;进行各项操作时应动作轻柔、敏捷,避免引起疼痛增加患者的恐慌心理,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术前未给予止痛剂等止痛是由于止痛剂有可能会掩盖某些病情的发展,不利于病情判断,从患者角度考虑不用止痛剂止痛对患者是有利的,获取患者及家属的理解。

术中有专业的麻醉医师为患者实施有效的臂丛神经阻滞+硬膜外麻醉,麻醉生效后患者意识清醒但不会感到疼痛,让患者期望手术。

术后可能会出现疼痛,但医务人员会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止痛,消除患者对疼痛的恐慌心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此类手术几乎是安全的,但手术可能需花几个小时,术后需要一段时间进行康复,消除患者对手术安全性的顾虑。

1.2.1.2 焦虑心理患者产生焦虑心理的原因:(1)患者来到医院这个陌生的环境,面对医务人员的陌生面孔,担心医务人员不一视同仁,不尽全力挽救自己受伤的手;(2)患者对医院设备及医务人员不了解,担心医院仪器设备跟不上,医务人员技术不过关,害怕手术失败;(3)患者最关心自己受伤的手术后功能、外观及腹部皮瓣供区外观,担心术后伤手功能完全丧失,不能工作养家,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等。

担心伤手及腹部皮瓣供区外观丑陋,被他人看作怪物等,患者对是否行手术或行什么手术存在顾虑。

护理措施:护士在给患者进行操作及沟通时应以患者为中心,让患者在陌生的环境里感到温馨,受到重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医务人员会认真、仔细、尽力地对待每一次手术;讲解医院设备齐全能提供此类手术所需的一切仪器及设备,讲解手术医生具有丰富的手术经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手术失败的病例,如果病房有此类患者住院,可让家属与其进行交流,增加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的信赖。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其病情:患者目前的病情,术后手的功能及外观将有不同程度的丧失,手功能及外观丧失的程度需根据术中再次对伤情的进一步评估、术后愈合情况及术后功能康复情况综合评定。

要让患者及家属明白手术只是手功能及外观恢复的第一步,手功能及外观恢复的程度还需根据术后康复情况评定,消除患者及家属认为做手术就能恢复手功能及外观的误区,同时让患者及家属对整个疾病的诊疗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术前患者在准备室等待手术的这段时间嘱家属陪伴其身旁,用手握住患者健侧手或按摩健侧手,适当的言语安慰,同时可在准备室放一些轻音乐等,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缓解或消除其恐慌、焦虑等心理。

1.2.2 术后心理护理
1.2.2.1 术后相关情感困扰(1)受伤经历反复在脑海中浮现,难以忘怀,甚至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2)不愿与他人交流,怕被别人歧视,压抑内心情感。

护理措施:术后为患者安排一个整洁、安静舒适、室温25 ℃~27 ℃、光线较好的病房,给患者一个温馨的环境,让家属陪伴患者,聊一些患者感兴趣的事,但不要提及任何有关受伤的事,白天尽可能让患者不睡觉,以提高患者夜间的睡眠质量;让患者家属及朋友等多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让患者把内心的痛苦及不愉快倾诉出来,释放内心压抑的情感,让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同时要经常鼓励患者与他人进行交流,让患者感受到没有人会鄙视他。

1.2.2.2 悲观失落心理患者术后看到受伤的手外观及功能大部分丧失,与健侧手存在明显的差异,会产生悲观失落的心理,认为自己已是一个残疾人,不配合治疗及康复训练。

护理措施:为患者解释根据患者受伤手当时的病情保留现在的功能及外观已经很不易了,而且患肢的功能及外观还会得到进一步恢复在以后的康复训练过程中,恢复的程度与患者自身的配合程度有关。

让患者明白好的手功能及手外观需要患者自己去争取,以此获取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康复训练,同时嘱患者家属让患者多看一些立志的电视节目,以增强患者对生活的自信心。

2 结果
本组8例手掌毁损患者,术中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术后髂腹股沟皮瓣全部成活,患者积极主动地进行手功能康复训练,随访3~24个月,平均随访14个月,患者对皮瓣外观、质地及患肢残存的功能感到满意。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已进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在疾病诊治过程中不仅要对身体方面的改变采取措施,还要对疾病导致患者心理社会方面的影响采取干预,因为它们是相互影响的。

术前焦虑等情绪反应会导致肾上腺肾素及去甲肾上腺肾素的释放,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血糖升高等[1],不仅会增加伤者术前、术中的出血量,还会影响患者对手术的配合程度,从而影响手术效果。

手部按摩[1]及音乐[5]能有效地缓解患者术前焦虑等情绪,本研究也采用了,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Gustafsson等[6]的研究发现急性手外伤后3个月内大多数患者肢体功能及情绪障碍通过治疗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所以对手掌毁损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患者术后早期采取心理护理对患者手功能康复及重塑健康的心理至关重要,不容忽略。

本研究对手掌毁损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患者术前、术后采取心理护理,不仅让患者配合治疗,而且让患者对治疗感到满意,乐观地面对生活,提示心理护理在疾病诊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应贯穿于疾病诊治的始终,应引起每一位医务人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Brand L R,Munroe D J,Gavin J.The effect of hand massage on preoperative anxiety in ambulatory surgery patients[J].AORN Journal,2013,97(6):708-717.
[2] Ip H Y,Abrishami A,Peng P W,et al.Predictors of postoperative pain and analgesic consumption:a qualitative systematic review[J].Anesthesiology,2009,
111(3):657-677.
[3] Gustafsson M,Ahlstr?m G.Emotional distress and coping in the early stage of recovery following acute traumatic hand injury: a questionnaire surve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06,43(5):557-565.
[4] Tocco I,Salini E,Bassetto F.Impact of hand injury on patients:psychosocially oriented nurse ca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Practice,2011,17(3):275-279.
[5] Bradt J,Dileo C,Shim M.Muisc intervention for preoperative anxiety[J].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2013,6(11):6908.
[6] Gustafsson M,Ahlstr?m G. Problems experienced during the first year of an acute traumatic hand injury-a prospective study[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04,13(8):986-9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