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景明情品诗画禅意 ——高中语文《积雨辋川庄作》活动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缘景明情品诗画禅意——高中语文《积雨辋川庄作》活动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缘景明情品诗画禅意——《积雨辋川庄作》活动课教学设计
活动设想:
本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推荐作品的第一首诗。

该单元以“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为主题展开。

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通过联系学过的诗歌以及研讨、作画等活动,感受王维诗中所表现的古澹悠远,清淡而深长的趣味,体味王维诗中的禅意理趣。

活动目标:
1.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用创作绘画的方式,初步了解本诗“诗中有画”艺术特点。

2.师生共同研讨作品,对比阅读,扩写散文,把握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禅意理趣"的特色。

活动准备:
给学生下发学案,学生提前就“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作画,并找出《终南别业》中最喜欢的最有画面感的一联,尝试用散文性的语言描写出来。

活动课时:一课时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苏轼曾对唐代的一位诗人做出这样的评价:“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他所说的是哪位诗人?(学生回答后)我们以前学过王维的哪些诗歌?(学生说,教师用展示)
活动一:诗中有画
活动任务:
前两联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哪些字词用得最传神,这些意象又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画下来,展现“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活动二:置身诗境
活动任务:
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语言鉴赏诗歌“诗中有画”的山水田园诗特色。

白鹭雪白,黄鹂金黄,色彩差异明显;白鹭飞翔,黄鹂啼鸣,一取其动态,一取其声音。

在背景上,“漠漠”,写出了水田一望无际,苍茫一片;“阴阴”,描绘夏日林木茂盛,境界清幽。

这样,碧空中白鹭高飞,绿树与黄鹂相衬,如一幅画展现在读者面前。

此可谓“诗中有画"。

颈联重在写自己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花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的生活状态。

描写出一幅淡雅幽寂(清丽淡雅、闲适超然)的画面。

活动三:诗中禅理
说到这,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的山水田园诗,比如《蜀道难》写出蜀道之险峻奇绝,杜甫的《望岳》多么雄浑壮阔,再比如《归园田居》一派乡村生活的恬淡安逸。

同学们会想,这么多诗人,到底谁高谁低呢?而庵诗话:白以气韵胜,子美以格律胜,摩诘以理趣胜。

王维的理趣,指的是什么呢,就是禅意哲理。

我们再一起来看看这首诗。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活动设计:找出你最喜欢的最有画面感的一联,尝试用散文性的语言描写出来,并且谈谈你的理解。

由展示学生已经写好的散文性的描写,并且谈谈理解。

作品展示
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

在生命过程中,不论经营爱情、事业、学问等,勇往直前,后来竟发现是一条没法走的绝路,山穷水尽的悲哀失
落难免出现。

此时不妨往旁边或回头看,也许有别的路通往别处;即使根本没路可走,往天空看吧!虽然身体在绝境中,但是心灵还可以畅游太空,自在、愉快地欣赏大自然,体会宽广深远的人生境界,不觉得自己穷途末路。

设计意图:用《终南别业》与《积雨辋川庄作》进行对比。

第三联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既写出心境闲适,随意而行,自由自在,又将人生哲理蕴含其中。

王维描写物态天趣,着色取势,浓淡相宜,动静相兼,声色俱佳,诗中有画。

而王维的诗更是不至于“诗中有画”,诗渗禅意,流动空灵。

王维在诗中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留给我们的是摆脱尘世之累的的宁静心境,对自然永恒之空、静之美的感悟。

活动效果:
最好的效果就是语文与艺术的结合,发挥了学生的特长,让艺术与语言整合,形象可感,让学生进入“诗情画意"的意境,欣赏了画意,品鉴了诗境,创设了情境。

活动评价:
语文与艺术的结合,让语文课堂有了“诗情画意”,同时进行了渗透了美育,从直观到微观,给了学生可观可感可言的阶梯。

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活动层次分明,有情有趣有味。

教材定位: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推荐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