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 了解你的好朋友丨苏教版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你的好朋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根据自己想了解的内容经历对好朋友的调查、整理的过程,能够知道调查的注意点,在调查时注意这些方面,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自己的调查活动。
2.通过对好朋友的进一步了解,增进相互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实际调查好朋友的几项内容。
教学难点:如何分类整理记录结果。
教具准备:常规教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上课之前老师带来了一首歌,让我们来听一听好不好。
(播放找朋友儿歌)提问:刚才这首歌在找什么呀?
老师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小朋友都又好朋友,哪位同学来简单介绍一下你的好朋友呢?(学生互相交流。
)
生:我知道好朋友的生日;
生:我知道好朋友的年龄和身高;
生:我知道好朋友最喜欢什么颜色。
……
通过刚才和大家的交流,老师知道了你们都对自己的好朋友有一些了解,那想不想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好朋友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了解你的好朋友(板书课题:了解你的好朋友)
二、交流共享
1、提问: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了解自己的好朋友呢?
指出:要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好朋友,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调查。
那你想
调查什么呢?(生回答)
要求:为了方便同学们开展调查,下面请是好朋友的同学坐在同一组。
2、每组进行实际调查。
(1)教师先讲明要求及准备事项:
先请小组长拿出本组的表格,指导学生看懂表格。
请把你好朋友的姓名写在这张表格中。
学生完成此项内容的填写。
(2)要求:从上面提到的调查内容中,选择你们组最感兴趣的2项,将调查内容补充为四项。
姓名调查内容学生填好后,有目的地选择几份展示交流,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明确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
[设计说明: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了解你的好朋友”,开展这一活动的基本手段就是进行简单的调查。
考虑到二年级学生刚刚初步接触简单的调查,方法还不是太清楚,经验还不是太丰富,所以有必要在活动前帮助他们弄清为什么要调查、向谁调查,以及调查什么等基本问题。
“你知道好朋友的哪些情况”,“你还想知道好朋友的哪些情况”,“要想了解这些情况,你认为可以怎样做”重在启发学生体会为什么要调查;“什么样的人是你的好朋友”,“班上哪些同学是你的好朋友”先让学生在班级范围内选择自己的好朋友,并开展相应的调查,既有利于提高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层次性,也有利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逐步掌握方法、积累经验,从而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
3.谈话:下面我们准备让大家开始调查你的好朋友,你有没有什么困难?提问:开展调查时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并补充:
(1)向每个好朋友问的内容应该一样。
(2)要及时准确地记录调查结果。
(3)记录方法要简明、方便,要注意使用礼貌的语言。
(板书:调查内容要一样,记录要及时准确,记录方法要简明、方便)
4、展开活动,调查本班的好朋友。
(1)再次提出活动要求把调查的结果告诉组长,组长把结果填入表格,其余的几个同学要在旁边监督组长记录是否正确,我们要比一比哪一组合作得好。
(2)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已经了解到的好朋友的情况。
有目的的选择几份展示交流。
三、分类整理
1.指出:为了把了解的情况更加清楚地呈现出来,可以把记录的数据分类进行整理。
你刚才调查的四项就是四种标准,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标准,把你记录的结果分类整理。
引导:想一想,根据这位同学的调查记录,按“最喜欢的颜色”分,可以分成几类?按“会不会打乒乓球”分呢?
结合学生的交流,师生共同完成表格2、表3。
2.提问:你能选择不同的标准,把你记录的结果分类整理吗?学生肯定:能。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来。
(1—3组分类整理前两项调查内容,4——6组分类整理后两项调查内容)
3.对学生分类整理的结果展示交流。
4.提问:通过分类整理,你知道些什么?
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他们的爱好广泛,我们都喜欢……,我也要学会……
[设计说明: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是引导他们了解统计活动、积累统计活动经验的主要手段。
考虑到调查活动的主体是班级内的每个学生,因此让每个学生都实实在在地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是本活动的重中之重。
让是好朋友的同学坐到同一组,再让小组开展调查,既能保证活动的有序展开,又能为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方法指导。
对于调查结果,不仅关注“调查了多少人”、“调查了哪些内容”,而且突出调查方法要前后一致、调查记录要准确无误,体现了统计活动的核心思想和内在要求。
此外,尽管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分类整理方法,但由于独立呈现分类结果仍有一定难度,所以也适当加强了对这一环节的指导。
至于对调查结果的反思,则把重点放在回应课始提出的问题上。
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
四、反思总结
学习了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刚才大家都对自己的好朋友有了一些新的了解,课后还可以去了解你们小组里的同学,选择一些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作为调查内容。
那么,在调查过程
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简要回答。
[设计说明:如果说课内的统计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那么课外的统计活动则为学生独立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提供了机会,有利于他们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充分感受统计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