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玉米新品种裕玉308的选育及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产玉米新品种裕玉308的选育及应用
曾祥忠;周伟;孙静;陈善兴
【摘要】裕玉308是遵义市种子管理站和遵义裕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自选系YN Ⅰ-12-3为母本,自选系4011为父本于2005年冬在海南岛选育而成.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贵州省的2年(2008年和2009年)试验中平均单产为614.5 kg/667 m2,比对照黔单16增产7.86%.在2009年玉米生产试验中,平均单产为597.2
kg/667 m2,较对照黔单16增产7.44%,位于参试品种的第6位.综合考虑:该品种高产、优质、抗性强、适应性广,适合在贵州省大面积推广种植.
【期刊名称】《种子》
【年(卷),期】2014(033)002
【总页数】2页(P111-112)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裕玉308;品种选育;产量
【作者】曾祥忠;周伟;孙静;陈善兴
【作者单位】遵义市种子管理站,贵州遵义563000;遵义裕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遵义563000;遵义市种子管理站,贵州遵义563000;遵义裕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遵义5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3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和转移,玉米种植方式也随之产生深刻的变革,作为育种人员,选育高产、优质、株型紧凑、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广的品种已经迫在眉睫[1~
6]。
根据以上育种目标,本课题组以4011为父本,YNⅠ-12-3为母本,组配成
杂交种裕玉308,经过贵州省2008~2009年玉米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表明,裕
玉308是一个高产、优质、高抗、适应性广和农艺性状优良的玉米杂交种。
母本YNⅠ-12-3是遵义市种子管理站和遵义裕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玉米育种组
于2002年用78599-141×104→F1×104→BC 1→连续自交5代于2005年选育
出品质较好的一个新系,选育技术流程如图1所示。
该系株高200 cm左右,穗
位70~80 cm,叶片稍宽,斜上冲,株型半紧凑,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果穗长
筒形,穗长20 cm左右,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为中间型、桔黄色,生产力高,抗病性强,青杆成熟,生育期119 d,雄穗分枝最低位主轴为35 cm,最高位主轴为24 cm,雄穗分枝8~9个,雄穗护颖淡紫色,花药黄色。
雌穗花丝为淡紫色,该系雌雄协调,配合力高,是一个优良的自交系。
2002年春(遵义) 78599-141 × 104
(母本) (父本)
↓ ↓⊗
2002年冬(海南) 杂交一代× 父本
↓
2003年春(遵义) 回交一代
↓
∶ ∶⊗
连续自交5代
↓
2004年冬(海南) YNⅠ-12-3
父本4011是贵州省遵义市种子公司早期从四川省仁寿县种子公司引进“4017”
中的一个杂合体分离的一个自交系,该自交系为贵州省多个审定品种所用。
双亲杂交后实现了多个优良性状互补,杂种优势明显。
2005年、2006年在遵义
市种子管理站和遵义裕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的品种比较试验中表现很好,2007年参加贵州省玉米新品种预备试验表现突出,2008~2009年2年参加贵州省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贵州省玉米生产试验,均表现优良。
2.1 种子性状
籽粒呈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6.4 g。
2.2 植株性状
全生育期131 d,比对照黔单16短3 d。
幼苗长势强,叶鞘紫色,叶色深绿,叶
缘紫色。
株型半紧凑,株高266 cm,穗位高102 cm。
雄穗平均分枝12~15个,颖壳浅紫色,花药黄色;雌穗花丝浅紫色。
2.3 果穗性状
果穗筒型,穗长19.6 cm,穗行数15.5行,单穗粒重208.4 g。
2.4 抗性较强
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该品种抗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感丝黑穗病和玉米螟。
2.5 品质较好
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容重748 g/L,粗蛋白8.71%,粗脂肪4.19%,粗淀粉75.35%,赖氨酸0.28%。
3.1 贵州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
2008年平均单产617.3 kg/667 m2,比对照(黔单16)增产7.49%,增产极显著,产量居第3位。
8试点6增2减。
2009年平均单产611.6 kg/667 m2,比对照(黔单16)增产8.25%,增产极显著, 产量居第3位。
8试点全部增产。
2年区域试
验共16点次,有13个点增产,平均单产614.5 kg/667 m2,比对照增产7.86%。
2008年和2009年分别有75%和100%的试点比对照增产,平均为87.5%。
2009年均值-变异系数为12.85%,适应度75%。
3.2 贵州省玉米杂交种生产试验
2009年参加贵州省玉米杂交种生产试验,共6个点次全部增产,平均单产为597.2 kg/667 m2,较对照黔单16增产7.44%,产量居第6位。
说明该品种在贵州省大部分的区域都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
宜春播或夏播,采用营养块(球)育苗,单株定向移栽,种植密度3 000株/667 m2左右。
播种前要犁耙好地,使土壤疏松、平整。
施足底肥,施用农家肥1 000
kg/667 m2和玉米专用复合肥30 kg/667 m2。
5叶期进行第1次中耕,结合施尿素10 kg/667 m2。
大喇叭口期进行中耕、培土,结合施尿素20 kg/667 m2。
注意防治丝黑穗病,苗期防治地老虎,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
成熟后及时收获,脱粒,晾干贮藏。
【相关文献】
[1]刘伟,张世英,于艳.优质高产玉米杂交种吉东17的选育及应用[J].玉米科学,2006,14(1):81-83.
[2]段明禹,舒中兵,胡章凯,等.不同种植密度对遵义地区玉米主推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2(20):09-10.
[3]毕世敏,舒中兵,申萍,等.遵义地区部分主推品种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分析[J].种子,2012,7(31):118-120.
[4]杨引福.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陕单16的选育及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3,19(5):37-39.
[5]陈浪,罗希榕,覃成,等.贵州区试玉米组合主要性状分析及育种对策探讨[J].种子,2011,30(5):87-91.
[6]陈浪,覃成,罗希榕,等.基于AMMI模型的区域试验玉米新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评价[J].农技服务,2011,28(4):411-413,424.。